灵魂炼金之旅

灵魂炼金之旅

廖阅鹏着,方智出版社,新时代系列79。

第四道是解脱的第四条道路,倡导对身体、情感、理智同时下功夫,坚持修行从生活的原点开始,反覆强调观察自己、认识自己、记得自己的重要性。

在神秘学里,炼金术的奥义是指灵魂的进化,从凡到圣犹如转铅成金。因此,对修行者而言,人生就是灵魂炼金之旅。

作者涉猎各种修行领域后,给予第四道高度的评价,视之为珍贵的灵魂炼金工具。

葛吉夫说过,第四道的修行者理当“尊敬每一种宗教”,事实上,令人惊讶的是,透过第四道的训练,佛教徒可以成为更好的佛教徒,基督徒成为更好的基督徒──一位超越形式束缚,灵活通达,领悟纯粹真理,自由自在的真人。

本书内容:

01 目录

02 自序

03 神秘的印度女郎

04 葛吉夫:二十世纪的达摩

05 葛吉夫格言

06 CN塔偶思

07 第四道的基本原则

08 杨斐华小姐的几个小故事

09 第四道社区素描

10 邂逅传说中的第五种人

11 四种意识与七个中心

12 第四道与七种人

13 扑克牌与诸中心更精细的区分

13 人的潜能高深莫测

14 记得自己随笔(作者最爱的一篇)

15 清醒的七种障碍

16 本能中心的善与恶

17 橡树子的譬喻

18 樱桃树下摘樱桃感怀

19 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

20 宫本武藏与佐佐木小次郎

21 巧遇女画家

22 车祸的高峰经验

23 毒橡树启示录

24 因金发女郎之死哭泣

25 灵魂触电的感觉

26 炼金度

27 本质与个性

28 魔法师的羊群

29 素质与知识

30 磁性中心与三种影响

31 性能量的滥用

32 完美的“做爱做的事”

33 第四道的道德原则

34 停止思想

35 对自己的主要弱点下功夫

36 美丽的女修行者易丽丝

37 九宫图与身体类型

38 彗星.H君.银河系

39 坐在克里希那穆提的胡椒树下

40 走在克里希那穆提的橡树林里

41 尾声

葛吉夫:二十世纪的达摩

廖阅鹏撰文.

前言:

葛吉夫是第四道体系的祖师,他宣称第四道是一个古老的体系,并非他个人的独创,然而对世人来说,第四道的观念、方法是崭新的,是适合现代人修道的新工具。

许多人阅读奥修着作时得知关于葛吉夫的片断事迹,算起来,葛吉夫是奥修少数推崇的成道者。目前在台湾发展的第四道团体很少,在国外,第四道的发展已到葛吉夫以下第五、六代弟子,这些第四道的修行者成立了许多团体,水准参差不齐,读者如果上网路以搜寻引擎查询“葛吉夫”,会出现令人眼花撩乱的条目。

笔者相信随着第四道的重要着作逐渐引入台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第四道获得益处,虽然,笔者可以肯定人数不是很多,因为第四道的门槛很高,葛吉夫曾经非常清楚告诉他的弟子,这是一个只为少数人存在的修行体系,因为它无情指出问题真相,往往使人难以承受。

正文:

一千四百年前,来历如谜的天竺异僧达摩,由海路抵达中国,带来佛法新革命的种子,但是中国佛教并未给予达摩热情的回应,这颗禅的种子默默酝酿两百年,才在不识字的樵夫慧能手上开花结果,发展成光彩璨然、天机勃发的中国禅宗,千百年后,流传日本,再广传欧美,成为全体人类共享的灵性珍宝。

二十世纪初,曾经游学许多古老密意知识流传的地域,包括印度、西藏、埃及、麦加、苏丹、伊拉克,前半生如同一阕隐讳的神谕,没有人知晓他的真实来历、修学背景,葛吉夫(G. I. Gurdjieff 1866 ~ 1949)像一颗闪亮耀眼的巨星翩翩然降临俄国首都莫斯科,他独特的个人魅力、崭新的修行体系、天马行空的行事风格,强烈吸引了一群慕道之士。

时至今日,奇人已远逝,除了一则又一则或精彩或神秘的事迹,他就像达摩一样,带给世人崭新的前所未见的洞见,通往解脱的第四条道路,一个渊源古老却又清晰有力的法门。

多年来,在个人修学的过程里,笔者读过许多历代大师的传记、故事,原本以为各种大师风格都在我的知识领域里了,当然,这是一种不实的虚荣心态,直到接触了第四道体系,研读葛吉夫的生平事迹之后,我不得不再度承认,茫茫人海中,处处卧虎藏龙,人的发展可能性何其浩瀚!葛吉夫善于叙述他的领悟、体验与渊博的秘密知识,但我早从过去的教训里学到,看人的行为远比听人的话来得真切,所以我会想知道他的行为作略,而他也确确实实令我眼界大开!

从一九一二年开始,葛吉夫最先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成立修行团体,大时代的动乱开始现身于一九一七年,俄国大革命像风暴席卷每一个地方,葛吉夫率领他的弟子,不断远离战区,期间经历数不清的艰苦、考验、磨练,一九二○年,葛吉夫率众逃出俄国,暂时落脚在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尽管在这么动荡不定的情势下,每一次局势稍为平稳,葛吉夫马上展开教学,成立修行机构。一直到一九二二年,葛吉夫终于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郊区枫丹白露,他的“人类和谐发展机构”终于在此得到正常运作的天时、地利。

命运将葛吉夫驱离俄国来到西方,也使他逐渐扬名欧美,冥冥之中他就像从东方来的使者,将东方的智慧注入西方的知识里。一直到近几年前,第四道这个修行体系反而流传于西方,不见于俄国。

葛吉夫宣称“第四道”并非他自己发明的,而是渊源久远的古老智慧。我们可以在第四道体系中看到有些理念脱胎于佛教、苏菲密教、基督教,有些理念则是原创性的,未见诸现存的修行体系。葛吉夫博杂广大的密意知识经由大弟子邬斯宾斯基以卓越的理性整理后,“第四道”体系更加条理分明。

葛吉夫

邬斯宾斯基

葛吉夫是个千变万化的人,流畅展现不同的风貌,当他严厉时,光是眼神就能令人动弹不得,当他温和时,就像春天的暖阳照得人人眉开眼笑。

但是身为灵性导师,他展现严厉、无情的一面远多于温和、轻松的一面,他从不谄媚弟子,从不赞美弟子,相反的,他不断找弟子麻烦,不断设计情境让弟子不舒服,以残忍无情的说话方式鞭策弟子,所以有人甚至称他“冷血圣人”。

追随他多年的弟子哈特曼曾经有感而发说,“真正的”葛吉夫使人想与他永远在一起,可是“日常生活”里的葛吉夫总是使人想逃得远远的,如果不是为了修行的话谁愿意待在他身边?

的确,葛吉夫的作略就像滤网一样淘汰道心不坚的人,或者与他无缘的人,他一点都不想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在无望的人身上。他的动机是,如果你不能清醒过来,那还不如去死!

虽然他常常“故意”对弟子发脾气,创造大地震般的“震撼”,但是眼光锐利的人可以察觉这些台风似的愤怒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可以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从咆哮的狮子转变成满面春风的慈善家,菩萨低眉与金刚怒目就像是他把玩自如的两张面具,随时因应不同情境而决定戴上哪一张。

有人传说葛吉夫浑身散发某种宁静的力量,动物可以感觉到,当他在路上散步时,猫狗都会跟随他。虽然没有文献证实这一点,但是许多像狼一样倨傲不驯的人物在他面前柔若羔羊,却是众多弟子有目共睹的。

他要求弟子对对服从,可是又要求弟子必须带着清晰的头脑。

不要相信,要质疑一切,要亲身验证,这是第四道的首要原则。

有一次,哈特曼问他:“我现在是否应该完全信任你,毫不质疑地遵照你的建议?”

葛吉夫轻轻点头,停顿一会儿才说:“确实,大至说来是如此。但如果我开始教你手淫,你也照做吗?”然后转身离去,没有留下只字片语。

这说明了葛吉夫无意要弟子盲目追随他,弟子应该永远记得自己是为了“清醒”的目标才会追随老师。

所以当弟子成长到某个地步后,葛吉夫甚至不断挑衅弟子,以各种难堪的手段赶走弟子,逼迫他们走出一条自己的独立道路。

由于葛吉夫是这么善于折磨他的弟子,所以有一次当他对一名学生说:“你的母亲?上次来,是客人;下次来,是学生。”

这位学生心里却想:老天,我对母亲的爱还没大到想把她丢入火炉里!

在葛吉夫的眼中,道德是荒诞可笑的事,有人问他,你的教学里根本没有道德存在。他回答:“当然没有!人们总是开口仁义,闭口道德。但是道德只是一种自我暗示,我们需要的是良心。我们不教道德,我们教的是如何找到良心,人们对我们所说的感到不高兴,他们说我们没有爱,其实只是因为我们不鼓励软弱和伪善,反而扯下这些面具。”

事实上,对葛吉夫来说,善的定义很简单,凡是有助于灵性进化的就是善,妨碍灵性进化的就是恶。所以,世俗所谓的善往往不是善,世俗所谓的恶也往往不是恶。

有一次,他对十二岁的孩子彼得说:“想想看,善与恶就像人的右手与左手,善与恶可以互相毁灭,除非你有一个目标,使两只手合作。纯善或全恶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人。”

这个目标,就是灵性的进化。

葛吉夫还作了示范给这小孩看。

在湿冷的冬天,小孩彼得在葛吉夫的房里生火,努力了老半天,只燃起一把小火。

他忽然要小孩躲到一旁,然后拿起一瓶上好的白兰地往小火苗一倒,火势霍然熊熊大作,整个房里映满火光,一会儿后火势转稳,成为正常的火焰。

葛吉夫说:“如果要立即的成果,必须使用任何手段。”

这个现身说法使少年彼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事件也说明为了解脱葛吉夫可以不择手段,同样的,为了铸造高等人,葛吉夫也会不择手段来雕琢弟子。

不过,他附带对小孩补充了一句幽默的话:“当我不在的时候,你有的是时间,不要糟蹋上好的老白兰地。”

葛吉夫说第四道是“狡猾的道路”,第四道的修行者是狡猾者,因为第四道注重四个中心平衡发展,巧妙避开前三道的障碍。

葛吉夫本人正是“狡猾者”的个中高手。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法国,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但是葛吉夫自有非凡手段,他跑去见银行经理,说:“我要告诉你一封从纽约来的信,带来多么好的消息。”他宣称,一名富有的美国弟子,送给他一口德克萨斯的油井。所以希望银行给他更大的信用额度,等到战争结束后,从油井喷出来的大笔钞票将会飞到法国还清所有帐单。

葛吉夫的长袖善舞以及出色演技在此获得最佳证明,他赢得银行、许多当地商店的资助,安然度过战乱时期。

到目前为止,葛吉夫是我所知道的圣者之中最长袖善舞、最有赚钱本事的人。

外界迷惑于葛吉夫千变万化的面目,时常无法明确给他贴上标签,他的形象波动剧烈,从圣人到恶魔,都有人这么看待他。

葛吉夫的人格魅力庞大动人,往往令人一见倾心,当然,如果他刻意要使人错认他是个脾气暴躁的怪人,一个不学无术的江湖术士,这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一九二九年,葛吉夫前往纽约,当时他的美国弟子奥瑞基领导了一个第四道团体,成员们听到很多传说,说这位来自枫丹白露的大师“神秘又邪恶”,许多绘声绘影的小道消息描绘“大师与女人们的邪恶勾当”以及对于金钱无止境的渴求。然而,当葛吉夫与奥瑞基的学员第一次面对面接触之后,所有谣言当下烟消雾散,就像“黑板上的粉笔字擦得干干净净”,这些学员立刻以敬畏的态度面对葛吉夫。一位女学员感慨说,葛吉夫把自己藏起来了!难怪一般人看不见“真正的葛吉夫”。

一九二四年六月,葛吉夫出了车祸,一次离奇难解的车祸。他开车撞上道路之外的树,整个人飞出车外,车子的方向盘碎裂,他昏迷不醒,脑部严重内伤,最奇异的是,葛吉夫躺在草地上,一块舒适的座垫枕在头下,没有人知道在受伤这么严重的情况下,葛吉夫如何能办到这一点。

医生对他的生命能否存续不敢抱持乐观态度,但是不久,他奇迹般苏醒过来,由于伤势太严重,复原缓慢,尽管如此,他在复原期间依然能表演常人难及的繁复舞蹈动作。

他之所以能从这么严重的伤害复原,除了超凡的意志力,一部份原因是他拥有渊博的知识,包括医学知识以及获得能量的奇特方法。他明白表示过,为了实现“人的进化”这个困难无比的任务,“一个人有必要知道一切的事情”。

他最重要的弟子邬斯宾斯基也说过:“真正的下功夫是对素质下功夫,但是知识帮助下功夫。”

葛吉夫复原后,改变弘法路线,他停顿了“人类和谐发展机构”的教学活动,开始致力写作,作品有《与非凡人物相遇》《魔鬼说给孙子的故事》等。

他的写作方式也与一般作家不一样,他让许多人一起参与,变成集体共修的一种形式,在其中磨练弟子的素质。

举例来说,他先以俄语口述,秘书记录,然后交给其他弟子翻译成英文,然后弟子当众朗读。有时候,明明英文翻译无懈可击,葛吉夫仍然坚持重译。他的目的,也许在于要求弟子学习非常精确非常精确地使用语言,因为在第四道的修行里,“精确的语言”是极其基本的前提。没有精确的语言就没有精确的研究,没有精确的研究就没有精确的修行。

在葛吉夫的晚年,一九四八年,他八十二岁时,又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

当他晚年的入室弟子贝尼特见到他时,十分惊讶!

葛吉夫的衣服都是血,满脸都是紫黑的淤伤,在我眼前几乎是个死人。即使如此也不足以形容,他是一具从车子里走出来的尸体……他走进房间,坐下来,对我说:“现在,我所有的器官都毁了,我必须创造新的。”……一阵痉挛与剧痛流过他的身体,我看见鲜血从他的耳朵流下来。

葛吉夫被送去医院,他拒绝X光,拒绝盘尼西林,嘲笑盘尼西林是“灵魂的毒药”,他也拒绝止痛剂,不准医师注射吗啡,宣称“我早已知道如何与痛苦共存”,“虽然非常痛,我的身体剧烈疼痛”,于是在他的坚持下,医生只好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替这个八十二岁的怪老人动手术。

七天之后,贝尼特再看到他时,又是一次惊愕!

他的复原如此完全,看起来甚至比车祸之前更加健康,彷佛这次的车祸不但没有耗弱他的身体反而强化了所有的器官。

葛吉夫是个多能的人,他是灵性导师、催眠师、舞蹈家、魔术师、大厨师、泥水匠、地毯商、古董商、古物鉴定家、机械维修师。

有一回,一位仰慕者求见葛吉夫,正好看到他在数一叠钞票,他的手法如此纯熟精湛,犹如专业的银行出纳员,眨眼就把钞票俐落数完,使这人惊骇不已!他忍不住自问:“这是我的灵性导师吗?”

葛吉夫不受道德束缚,不受惯性的行为模式束缚,在他著名的教学晚餐里,为了打破社会常轨,他安排上流社会人士坐在清道夫旁,让淑女与妓女同桌。

他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活在狼群中,你就要学狼嚎叫。”

有一次,有人来找葛吉夫,他就要秘书哈特曼夫人先到隔壁等他。

哈特曼夫人透过门缝看见葛吉夫摇身一变,成为一名非常精明也非常市侩的地毯商。

等到交易结束后,葛吉夫发现哈特曼夫人满脸错愕,他笑问她:“你怎么回事?”

她说:“我没有办法正眼看你。”

“为什么?”

“刚刚我几乎认不出来那是您。”

葛吉夫笑说:“你期望什么呢?你希望我跟这个来买地毯的人谈解脱之道吗?这样的话,有助于让他买地毯吗?如果我对弟子谈刚刚说的话,弟子还会追随我吗?所以你要明白,别人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就扮演什么。就像现在,有人来向我买地毯,我就要扮演地毯商,而不是灵性导师。”

这就是“活在狼群中与狼一起嚎叫”的现身说法,说明了第四道的修行打从一开始就坚定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从葛吉夫的亲身示范,可以明确了解第四道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无所不知的学者,不是训练出无能的圣者,而是有能力去“做”、有真正自由意志与丰富正确知识的“完整的真人”。

而如何达到他的境界?

葛吉夫淡漠说:“除非你们愿意付出我付出的代价,承受我所承受的痛苦。”

第四道的第一原理是人不能相信任何事。

对第二道来说,信心是必要的;对第四道来说,了解才是必要的。

当人没有信心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向上帝祈祷,或者祈求阿弥陀佛的救度。

第四道不要求信心,因为只有人懒得思考的时候,才会相信或者不相信。

第四道要求人以思考以行动以实验去亲自验证。

第四道不会流行,不会拥有众多追随者。

邬斯宾斯基说:“只要本体系的观念不被人曲解,就决不会流行,因为人们不会承认自己在睡觉,自己是机器。自命不凡的人总是反对这个观念。”

由于第四道不像第二道诉诸情感,给信徒保证、安慰、善意的谎言,第四道给予冷酷无情的真相,人的虚假个性不喜欢玩真的,所以第四道注定只会被少数人接受。

第四道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只有少数人能够发展,能够开发隐藏不露的可能性”。

大多数人都淹没在甲种影响里,毕生追逐死后不存在的事物。

少数对修行有兴趣的人,又往往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人们要记住,修行是非常困难的事,比人类登陆月球还难百万倍。

第四道认为,进化是不可能自动发生的,灵魂是不可能自己长出来的。

葛吉夫说:“你不能等烤熟的乳鸽自动飞进嘴里。”

人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有意识地下功夫,而即使如此,都不能保证你能修行成功。

修行,是没有保证的。

第二道给人许多保证,第四道令人看见无私的真相。

第四道强调修行从目前生活的立足点开始。

不需要放弃外在的事物,因为所有的下功夫都是内在的。

现实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修道场。

第四道鼓励人有意识地欣赏文学、艺术、音乐,这些美好的事物是人为的精致印象,成为喂养情感中心、理智中心的高等食物,有助于灵魂的结晶。

有意识地欣赏,意味着在欣赏的当下,记得自己,分开注意力,保持双向的清醒,于是,美的欣赏活动就成为记得自己的实践。

这也就是为什么第四道强调在生活中修行的秘密。

重点不在于你从事什么外在活动,而是你以什么样的意识状态来面对当下。

相比之下,一般人即使同样欣赏音乐、艺术,他们的意识状态处于“醒着的睡觉”,因此,对于觉醒没有什么帮助。

更进一步说,如果一般人从艺术欣赏活动中获得了高等能量,他们因为没有记得自己,无法善用能量,所以会很自然地以过度说话、想像、表达负面情绪等管道来排泄这些能量。

第四道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人必须付代价,才能进化。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出生、为什么死亡?

葛吉夫回答:“你渴望知道吗?为了真的知道你必须痛苦,你能痛苦吗?你不能,你连痛一法郎都不能,而知道一点点你必须痛苦一百万法郎……”

人们总想不劳而获,总是想先享受后付款。

修行必须付代价,而且是先付款后享受。

时间、金钱,是最常见的代价。

但是最大的代价还不在于时间与金钱,而是牺牲无益的负面情绪,牺牲无益的想像。

这两者反而是人们牢牢抓住不放的,因为在很多人的生命里,如果没有负面情绪与想像,就是一团空虚。

第四道认为,努力也许会白费。

不知而行,没有足够的知识却忙修瞎炼,比什么都不做更惨。

邬斯宾斯基说:“人们能够终其一生做各种努力,但是假使他们努力的方法不对,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许多人接受有瑕疵的修行体系,努力修行多年之后,越修越怪,反而破坏他们的可能性,变成一部过度损坏,完全无法修理的机器。

第四道认为,只有超级努力才算数,一般的努力没有什么用。

超级努力不是做你认为最好的事情,而是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或者别人忠告你去做的。

第四道主张,修行难以个人独力完成,修行团体是必要的,当你忘记活在当下的时候,别人会提醒你。也只有团体能够督促个人付出超级努力,一个人的时候,人总是倾向以最简单的方式了事。

第四道是狡猾者的道路,并不是代表第四道的修行者心术不正,而是指他们知道修行的重点在于下功夫于内在,而不是外在,所以他们就从原来的生活型态开始修行,而不是改变饮食习惯、改变服饰、改变发型、改变职业、改变居住的地方。

别人看不出来他们是修行者,这才是狡猾之处。

第四道不见得适合刚踏上修行之路的人,因为他还没有鉴赏的能力,看不出第四道的真正价值。

唯有研习过许多体系的人,知道太多的人,求道多年而仍然空虚的人,诚恳面对自己的人,才会懂得第四道的珍贵。

廖阅鹏老师撰文

喜欢红酒的人,可能知道加州有一座“文艺复兴”酒厂,虽然成立至今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却酿造出优质的红酒,去年在台湾就销售了三千箱。

“文艺复兴”酒厂是友朋会的产业,一走进第四道社区,就可以看见这显着的地标矗立在葡萄园的山丘。

友朋会在二十多年前,买下这块土地,号召学员集体迁移至此,在夏天燥热冬天酷寒的环境下,逐步开垦出酒厂、葡萄园、酒厂、音乐厅、果园、菜园、餐厅、仓库、维修厂、人工湖、网球场、篮球场、玫瑰园、一所小学,今天走在这里,视觉上美不胜收,处处都有令人惊喜的景点,这是因为友朋会的教学里,十分注重精致的印象,认为美可以开发情感国王,帮助于灵魂进化,所以当我在此散步时,觉得就像置身于新天堂里。

过去,友朋会将这块物业名为“文艺复兴山庄”,前几年又改为“阿波罗”。

现在,友朋会在全世界有四十多个中心,两千名学员,其中将近六百位学员定居在“阿波罗”四周,以此为生活重心。

当我在文章里提到“第四道社区”时,大部份是指“阿波罗”,有时也广义地涵盖以“阿波罗”为中心,学员密集的乡区。

第四道社区最令我激赏的是提供人们不同的工作选择。

四个中心的平衡是第四道的重点,都会区的工作几乎都是劳心不劳力,乡区的工作则多半劳力不劳心,这都是不平衡的。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在葡萄园、果园、菜园的体力性工作,也可以选择办公室里的行销、企画、编辑的脑力工作,只要你觉得需要,你可以申请在不同的工作间轮调。

我相信,修行上,劳力工作是绝对必要的,都市人的诸多身心毛病,如果能改变工作习惯,在菜园、果园、森林里体力劳动一星期,痛快流汗,天天与阳光、清风、绿树、青草接触,马上不药而愈。

而且,人在同一个工作久了,不自觉会产生角色认同,自我形象定型,这些都对心的自在有障碍。

更重要的是,第四道社区本身就在大自然里,是经过文明化的大自然,不是蛮荒的自然,这对我们本质的成长特别有益,也能满足个性的需要。

拿我的经验来说,开车在乡间小路上,处处见到青翠的草地,牛羊驴马埋首啃草;路过池塘时,春天初生的小鹅,像一团团毛绒绒的小球跟在鹅爸爸、鹅妈妈身后,跌跌撞撞走到水里,全家悠游戏水;散步在葡萄园里,各种鸟儿在头顶飞来飞去,或者躲在树荫里啼叫;樱桃成熟时,爬上树干,边摘樱桃边看落日;坐在红木、花卉缭绕的餐厅里,听着微风吹动风铃,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谈心得;夜晚无云时,总是可以仰望清澈的星空,躺在凉椅上,数着流逝的陨星;当我坐在音乐厅里欣赏歌剧,竟然还可以听见间歇时,远远传来的鹅鸣声;当我在室内打电脑、上网路,与全世界连线时,一群野鹿闲逛到屋外的橡树林,隔着明亮的落地窗偷窥我……

这些经验像清溪流泉般洗涤我在台北污染久矣的身心,使我在这里的后期进入一种特别的情感状态,动不动就感动得不得了,连自己都很惊讶。

第四道社区有许多会议,每周一晚上有新学生会议,讨论第四道刚入门者常遇到的问题;每周日早上有小型会议,重点在于知识层面的探索;每周五晚上举行大型会议,参加人数都在三百人以上,重点在于经验层面的分享。

学员也时常举行私人的音乐会、电影欣赏会,或者社团性质的活动,像我参加过一个“建筑艺术社”的房屋之旅,一天之内考察了七栋精彩的房子,十分过瘾。

此外,在餐厅里的午餐、晚餐,都是学员社交、讨论的好时机。可以这么说,晚餐是非常重要的交谊时光,有一段时间,我天天约了陌生的学员或者应邀一起餐叙,从中获益甚多。由于友朋会设定了不少用餐时的“记得自己练习”,把吃饭转化成修行,所以与第四道的学员共餐时,餐厅就变成道场。

第四道社区最精致的印象是一栋名为“学院”的法国式建筑,其内摆设着琳琅满目的名画、古董,其外则前后玫瑰花园,搜集了一百多种的玫瑰花,喷泉、水池、雕像散布其间。每个星期天早上,学员从各地回来,参加早晨的小型会议后,就到“学院”喝茶、吃点心,参观收藏,阅读藏书。天晴时,就在“学院”户外搭起阳伞,大家坐在伞下喝茶聊天,音乐家学员则在一旁演奏,这是许多人共同拥有的一段美好回忆。

友朋会的创办人R就住在“学院”里,他宣称证得第四道体系的极果第七种人,在许多学员心目中崇高如神,所以,“学院”也成为友朋会的精神象征,犹如佛寺的大雄宝殿,只是大雄宝殿里供奉的是石塑木雕的佛像,“学院”里住的是活生生的大觉者。

R是友朋会的灵魂人物,今年约六十岁,他大权在握,一手掌控会务,分配资源,制订练习,例如他现在规定会员的练习是不可有婚外性行为,不可抽烟,不可有暴力,以前也曾经规定过女人不可穿比基尼泳装,不可看电视、报纸等。

我遇到许多友朋会的老学员,开口闭口不离R说这个R说那个,对他尊崇备至,有一位我很欣赏的建筑师威廉直接了当告诉我:“我来阿波罗,就是为了服事R。”

有的学员则引用葛吉夫的话说,为了获得意志人必须暂时放弃意志,所以,他愿意臣服于R的意志以开发出真正的自我意志。

总之,R成功地抓住一群追随者的心。

这群追随者相信,友朋会是一所真正的“学校”。

在第四道里,“学校”是指一个修行团体,其中有真正的悟道者给予求道者直接的教学。如果一个修行团体并没有真正的悟道者,那么只能称之为组织或团体,不能称为“学校”。“学校”的定义不妨这么说,一个修行团体,有高等人给予直接教学,有前三种人学习成为第四种人,第四种人学习成为第五种人。

二十五年前,R以第四种人的姿态创立友朋会之后,每隔几年就晋升更高一等级,直到现在,已经成为第七种人多年了。

几年前,由于离开的学员控诉他,闹上法庭,上了新闻报导,暴露出他是同性恋者的隐私,此后这就成为友朋会里公开的秘密,尽管他现在与年轻的男性学员还有性行为,但是仍然有一大群忠实追随者。

(基本上,第四道认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在修行上是一样平等的,但是,由于同性恋者承受的压力很重,自我价值的建立过程比一般人艰困,容易产生特殊的问题。不过,每个人都特殊的问题,从修行角度来看,利弊互见,就看当事人如何转化。)

目前,R已经不主持会议,改以教学晚餐的形式与学员接触,有时则是募款晚餐,尽管必须捐款约台币六、七千元,参加者依然络绎不绝。

在夕阳西下之际,最后一道阳光射入“学院”精美考究的大厅里,四十四名身着礼服的男女学员坐在排成椭圆形或正方形的席位上,第一道菜是由音乐家学员献上的音乐演奏,我参加过三次,亲身聆听到的前后有长笛、小提琴、吉他演奏。第二道菜则是专人朗诵既有文学美又有灵性意义的诗篇。

精神的菜上了,然后才开始上物质的菜,照例是前菜、主菜、甜点三道,穿插白酒、红酒。

这些菜、甜点是由学员厨师料理出来的,酒是学员酿的,侍者也是由学员担任,厨房的洗碗工当然也是由学员担任,他们视之为非常难得的机会。

R会在用餐的间隙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或者发表感想。

就我的观察,他的回答常常没有切中问题的焦点,或者以感性式的联想回应,但是学员诠释为,由于R的层次太高,他的回答是针对学员的高等中心,而不只是低等中心,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茫然;也有人说,他的回答往往是针对学员的真正问题,而不是表面上的问题。

也因此,我听过一则与此有关的笑话。

在教学晚餐里,学生问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知道R没听完全,还是故意的,就牛头不对马嘴回答了,大家听得满头雾水,不知他又在耍什么宝。

这时G帮他回答了,真正针对学生的问题从理智层面来回答,令人非常满意。

G是R印可的证得第五种人的资深学员。

R察觉了,丝毫不以为意,轻松愉快对那名学生开玩笑说:“原来你是问这个问题啊!

亲爱的,你能不能针对我刚刚的回答再问一个问题?”

有许多学员在“阿波罗”工作领薪水,成为“薪水学生”。

薪水学生生活清苦,因为每个月只领三百美金出头的钱,如果没有外快,只能勉强过活。

R曾经说过,“阿波罗”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一座大型的第四道修道院,所以薪水高低不是重点,在工作中灵修才重要。

不过,薪水学生也有好处,是免缴学费。

友朋会的学费昂贵,除了要缴交收入的十分之一,这是渊源自基督教的十一税,每个月还有必缴的两种捐款,春秋两季的特别捐款,加入友朋会届满一年半再缴一笔捐款。

有一次,一名学员向我开玩笑说:“友朋会的学费是全世界最贵的。”

另外一名学员则故作严肃状:“不,是全太阳系最贵的。”

所以,学员在每个月缴学费时,都会面临考验,到底要不要继续参加友朋会,这笔学费的投资报酬率值不值得。

由于付代价是第四道的基本原则,我不反对高学费政策。透过钱来过滤掉道心不坚的人也是一种策略,不过,我会有意见的是R如何运用庞大的学费收入与捐款。

在我离开友朋会不久前,学员们发起一个捐款活动,要帮R买一套法国古董餐具作为生日贺礼。消息传到台北中心后,大家也捐了一两千块美金,我则断然拒绝了,理由是没有必要宠坏R。

几年前,R曾经购买一辆价值不菲的名车,引起一些学员的义愤,就离开学校了,后来R卖掉名车,风波平息。

但是R的这种行径,看在忠实的追随者眼里,则是R有意识地对学员的考验,看看学员能不能把外在事件转化成灵修的助力。

R的奇言异行之最,是在十多年前就预言一九九八年四月加州大地震,旧金山、洛杉矶这些西海岸富庶的都会区沦陷海底,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以及二○○六年发生世界核战。

所以他积极建设“阿波罗”,成为通往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方舟,继续传递人类文明。

而这些预言,也十分有利于他凝聚资源。

随着时间逼近,他在教学晚餐反覆谈论预言,费时之多令我惊讶。

对我来说,即使这些预言成真,也不能证明他是第七种人,顶多证明他是个不错的通灵人,相反的,我从佛禅历史得来的教诲却是觉者不谈预言之事,而倾全力引导门徒明心见性。

建设方舟最好的方法是教导出更多的悟道者,让他们散布世界各地。

所以,他的预言行径反而成为我对他的质疑之一。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是友朋会的创办人,也是友朋会的毁灭元素。

我大胆推测,由于R的第七种人是假的,无法证明的,加上破绽明显,而第四道最讲究亲自验证,不可盲信,所以,如果没有重大的改变,总有一天因缘成熟时,这个修行团体会崩溃或萎缩或分裂。

世界上没有永存的事物,人必须学会在目前的生活中学习。

真的“学校”本来就少,真的大师也不多,人必须学会如何向假的学校与假的大师学习──即使是假的,其间亦有可取之处。

在阿波罗时,一位对R忠心耿耿的老学员每次见到我,都殷殷叮咛:“要善用这所学校。”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只是我的“善用”方法有点不一样。

的确,我从中获益良多,所以我愿意以感恩的心批判R与友朋会。

第四道与七种人

廖阅鹏老师撰文

依照诸中心的发展现况,人可以分为七类。

第一种人,是指他的本能中心或运动中心占优势,也称为“肉体人”。

第二种人,是指他的情感中心占优势,也称为“情感人”。

第三种人,是指他的理智中心占优势,也称为“理智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所碰到的人几乎都属于这三种人,任何人天生下来都属于这三种人,

唯有透过自觉的努力,才能成为较为高等的人。

在这三种人里,情感人的人数最多,肉体人次之,而理智人的比例很小。

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老天赐给人的礼物,而是人必须下功夫为自己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的宝贵能力。

由此,人也可以了解,为什么诉诸情感的宗教往往拥有人山人海的信众。

第四种人是指一个人已经将灵魂进化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并且致力于四个低等中心的平衡发展。

唯有有心修行的人,他拥有健全的磁性中心,修行成为他不会改变的生活方向,而且,正确掌握了“四个中心必须平衡发展”的修行原理,这样才是第四种人。

虽然修行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建立平衡发展的知见,或者他的磁性中心有瑕疵,使他走上岐路,或者认同于虚假的修行团体,所以仍然落在前三种人的窠臼。

无知而忙修瞎练,其弊病往往比不懂修行的平常人更严重。

第五种人,是指一个人已经获得了“统一性”与“自我意识”,他的高等情感中心开始发挥作用,具有常人所没有的许多能力。

第六种人,是指一个人已经获得了“客观意识”,他的高等理智中心开始发挥作用。

第七种人,具有永远不变的“我”,具有真正的意志,他能控制他所有的意识状态,人所能获得的一切都已圆满,而且再也不会失去他所获得的一切。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夜睹明星,悟道成佛,在印度说法四十九年后圆寂。

刚刚成道的佛陀,可以说是成为第六种人,这时他开发了高等情感中心与高等理智中心,完全认识自我与宇宙的真相,拥有各种凡人梦想难及的神通。

而四十九年之后,圆寂前的佛陀与刚刚成道的佛陀又不一样,前者比后者更加圆熟,理由是成佛以后,佛陀的境界就不断从第六种人向第七种人迈进。

第七种人非常希罕,非常珍贵,几乎不可能在人间出现。以凡人的眼睛来看,第七种人是无与伦比的完人。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称呼本体系为“第四道”的原因了。

“第四道”就是人类进化的第四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着重对肉体下功夫,也就是对本能中心和运动中心下手,古代印度的苦行者就是典型的第一道,事实上,这是一条又长又难又不可靠的道路。

第二条道路,是僧侣的方法,是情感之道,例如基督教强调对上帝的信心、佛教净土宗强调阿弥陀佛的救护力量。当这种情感宗教走偏时,会形成盲目崇拜、迫害异教徒的行径。

第三条道路,着重对理智下功夫,例如印度的瑜珈学派、佛教的唯识宗。它的流弊是沉迷于字眼、形式、仪式、玄学的争辩。

苦行者是过分的第一种人,僧侣是过分的第二种人,瑜珈学派行者是过分的第三种人,。所以,前三道是前三种人的道路,第四道则是第四种人的道路。

第四道强调四个低等中心的平衡发展,强调“不需要放弃外在的事物,因为所有的下功夫都是内在的”。

由于第四道要同时发展四个中心,它的难度更高,所以第四道很清楚这个体系只会被少数人接受,走第四道的人必须比前三道的人知道更多,否则,即使打着第四道的招牌,也仍然不脱前三道的窠臼。

广义来说,只要掌握“四个中心同时发展”的修行体系即可称为“第四道”。

1

人生就像一条平面移动的轨迹,“记得自己”则是向上飘升的超越力量。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坐在船上随波逐流,只有少数人懂得以“记得自己”的氦气慢慢吹饱胀气球。

终于有一天,激流奔行至可避免的大瀑布,所有的人都坠入瀑布底,葬身水中,只有他们乘着“记得自己”的气球飞上天空,飞向无边无际的宇宙。

2

自从出过一次车祸后,每个人都提醒我小心开车。

我再度离开第四道社区,准备进军洛杉矶、欧亥、赌城、大峡谷时,莎拉笑眯眯提醒我,开车时要“记得我在车子里开车”。

3

记得自己即是第三种意识状态:自我意识,累积足够的自我意识,将会打开高等情感中心,成为第五种人。

4

记得自己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觉察到自己的现况,从机械性的泥沼中暂时跳出来。

5

人其实一直沉睡着,只有记得自己的时候,才瞬间醒过来。

一般人不看重记得自己,所以偶然醒来一下,又必然再度沉睡。

第四种人看重记得自己,把记得自己视为现阶段最大的努力目标:从偶然、瞬间的清醒开始,逐渐增加清醒的频率、深度、长度。

6

晚期的禅宗喜欢教人参话头,如“我是谁”。

这是非常好的提醒,提醒人记得自己。

7

即使以我们目前的素质,我们也有能力记得自己,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提醒。

如果有人提醒我们,我们就会记得自己;没人提醒,我们就忘记了。

8

如果没有人提醒我们,用闹钟来提醒也是可行之道。

安全带是闹钟:每次一坐进汽车里,就系上安全带,并且与记得自己连结在一起。

整点时间是闹钟:每次一看到十点整之类,就与记得自己连结在一起。

楼梯是闹钟:每次上下楼梯时,要一阶阶走,与记得自己连结在一起。

以这种闹钟设定技巧,我们的生活里将会布满记得自己的闹钟。

9

置身于陌生的情境,尝试新鲜的事物,都有助于我们打破机械性,更容易记得自己。

所以人要勇于求新求变,虽然求新求变的背后可能有一千种理由。

10

第四道强调在内在下功夫,从生活的原点开始修行,不像前三条道路,往往要人改变生活环境。

所以乍看之下,第四道是一条容易一点儿的道路。

但是,没有什么比改变内在更难了,改变外在总是简单的,所以第四道反而比其它道路更难走。

可是,其他三条道路最后也要改变内在,它们只是把难走的路段摆在后头,所以,第四道前难后易,前三道路前易后难。

然而,第四道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记得自己”是修行的核心,使人不会走上岔路,其它道路却常常忘记这一点,或者摆在一个偏僻的位置,导致许多人修行越久偏差越。

11

停止思想,控制你的意念,把那些占据主位的我群赶走,你就能记得自己。

12

沉睡的人,注定不能互相沟通,即使怀着真诚的善意,却以绝望的误解回报彼此。唯有记得自己的人,才开始有沟通的能力。

13

人不要设定太伟大的目标,那只是虚假个性用来哄人的伎俩。

大目标或许激励人心,如果设定每天必做的小目标会更好。

务实的人只设定小目标,譬如,吃第一口饭的时候要记得自己,那么他真的可以做到;如果他设定:我在整顿饭都要记得自己,这是天大的说谎。

14

虚假个性总是说“我”,总是认为我拥有许多能力,总是相信自己有高贵永恒的灵魂。只有记得自己能戳破虚假个性的谎言,看见机器的丑陋现况。

15

有许多事情,只有当你不记得自己的时候,才会喜欢做。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反推回来,发现我们记得自己的次数是多么少。

16

人若常常处于不舒服的情境,他会比较容易记得自己。

令人愉快的事情,总是让人舒服地沉睡。

17

虚假个性是自我辩护的专家。

当人记得自己的时候,他多半不会自我辩护,而是寻思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

18

不要与昏睡的人争辩。

19

当一个人心里焦躁,觉得过一分钟像过一天时,他的肉体生命也真的少了一天。

相反的,当一个人很稳定,过一个钟头就像十分钟,他的肉体生命也真的只耗费十分钟。

所以毛毛躁躁的人命短,从容不迫的人长寿。

这是记得自己对身体的好处。

20

活在世间,每个人都在受苦。

受苦可以是记得自己的闹钟,也可能是白白受苦。

前三种人设法逃避痛苦,第四种人学习如何善用痛苦。

21

练习在漫长的谈话过程中,始终记得谈话的开头、起源。

22

想像的问题有无数个,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才能记得自己。

23

要对抗机械性,要记得自己,就在生活的琐事里,不必刻意去吞煤炭,不必故意站在空空的公车上拉吊环,或者坐在十字路口打坐。

24

艾匹克提塔斯:“别要求事物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发生,而是要希望事情按照它们实际发生的方式来发生,这样你的日子就会好过。”

25

名字是我们最大的认同之一,有时候改变彼此的称呼,可以创造记得自己的情境。如同葛吉夫喜欢给弟子取绰号,制造滑稽、荒谬又深刻的印象。

26

除夕,守岁终夜,以待天明。

除夕,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所以这是送旧迎新的晚上,人们不睡,保持清醒。

年兽,就是一头吞噬生命的时间怪兽,人们要用鞭炮吓跑它。等到第二天,大家发现彼此都还活着,就互道恭禧。

什么是鞭炮?就是使人保持清醒的闹钟。

27

安吉娜是位德国女郎,喝酒后有些狂放,与餐桌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嬉闹。

我听她的英文口音古怪,问她从哪里来。

她大声笑,笑得双眼眯成两道细细的弧线,愉悦说:“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吗?我也不知道!”

28

我住在G留下的房间,窗外有三只灰猫,体型瘦长,宛如小号的豹子,一直在窗外对我叫,彷佛要我让它们进来玩。我一开门,它们闪电般窜进来,真快乐,在房子内自在来去。

动物的确有很多美德值得学习,像这些猫,不必看书也能过生活,过着悠然的生活。

29

我们就像一部照相机,当你活在当下时,你就是装好底片,可以好好拍照,你会记得发生的事情;如果你没活在当下,你就没有底片,这时你如果还拍照,那么你拍到的全都是想像。

30

人们的问题大多来自情感,少部份来自理智。

很少人会因为想不通上帝是如何创造宇宙而感到痛苦不堪,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因为失恋而跌入痛苦的深渊。

31

参加R的私人晚宴,大家的主菜都是牛排或鱼排,我隔壁的多敏尼却是一盘蔬菜。我想问他,你是素食主义者吗?(Are you a vegetarian ?)可是一时想不起vegetarian这个字,竟然脱口而出说:“你是蔬菜吗?”(Are you a vegetable ?)

他莞尔一笑,指着盘子里的蔬菜说:“那是vagetable ,我是vegetarian,如果我是蔬

菜的话,那么盘子里就是肥料了!”

全桌的人发出含蓄的笑声,我没有内在顾虑,也跟着笑了。

因为vagetable 这个字除了蔬菜之外,还有植物人的意思,所以他接着说:“当我记得

自己的时候,就是素食主义者;当我没有记得自己的时候,的确,我就是植物人。”

32

下午去康丝坦丝家聊天,顺便参观她的养鸡场。

一只白母鸡在大门边孵蛋,不因客人来而惊动。

傍晚我离开时,它依然静静闭着眼睛伏着。

康丝坦丝说:“这母鸡这样孵蛋,已经连续一个月了。”

我说:“真是毅力惊人。”

她说:“不必赞叹它,它不得不如此,这是鸡的机械性。”

32

当你昏睡的时候,你会觉得身边的人都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同样饮了昏睡之井水。

等你开始看见别人的机械性,也看到自己的机械性,而且发现自己无力扭转,那表示你开始尝到记得自己了。

33

昏睡的人觉得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新鲜事。

记得自己的人,会不断感受到冲击。

他会发现自己刚刚说的话是自动出来的,自己刚刚点头是自动出来的,自己一天中说话、行动都是自己出来的,而在当时他都错以为是自己的抉择。

所以他会不断惊讶于:“我刚刚怎么会这样?”

34

记得自己更深的人,会觉得处处都是奇迹,他常常会忍不住问自己:“事情怎么会这么奇妙?”

35

当人处于记得自己的第三种意识状态时,他会记得情感中心的力量远比理智中心来得强,因此,他不会做“以自己的理智来说服别人的情感”这种愚行。

36

回家,需要一把开门的钥匙。

记得自己就是回归原点的钥匙。

这把钥匙隐藏在许多宗教里,被打造成不同的形状。

禅宗的活在当下,第四道的记得自己,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可以使用几百年。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极其富有的魔法师在山中放牧了一大群羊。

由于魔法师个性吝啬,既没有雇用牧羊人,也没有花钱筑篱笆来围住牧场,所以羊群常常漫游山野,有些羊迷失在森林,有些羊失足跌落悬崖峭壁,甚至,少数特别聪明的羊意识到魔法师的目的在于剥羊皮卖羊肉,所以会怂恿其他的羊一起逃走。

过了好几年,魔法师发现羊群的数量不增反减,他终于下定决心来整顿对他不利的形势。由于他精通催眠术,因此,他在山中的草原上召集所有的羊,以具有魔魅力量的声音对羊群说:

“我是你们的主人,我热爱你们,我愿意为你们做任何事情。

“你们所在的地方,是世界上唯一的乐土,离开这里,处处都是袭击你们的毒蛇猛兽!

“我要告诉你们宇宙中最大的秘密!其实,你们都拥有永恒不朽的灵魂,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伤害到你们!

“因此,当你们被剥皮时,你们不但不会受到伤害,甚至,你们会很惊讶地发觉,原来剥皮是你们这一生最美妙的时刻,你们将会体验到无与伦比的幸福!然后,你们的灵魂将会回到上帝的身边,享受天堂永恒的至乐。

“将来,无论什么事情会发生在你们上,你们都完全不必担心,因为那是遥远的未来,不是现在!现在,你们是快乐的,好好吃草,好好谈恋爱,你们就会感到很幸福很美满。

“而且,你们都不知道,其实你们并不是羊。

“你们是狮子,是老鹰,是国王,是魔法师啊!”

魔法师催眠完毕,想到自己是这么幸运住在世上仅有的乐园,所有的羊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涌起感恩的心。

从此以后,每一头羊都努力吃草,它们有的想像自己是狮子,有的想像自己是老鹰,有的想像自己是国王,有的想像自己是魔法师,如此美丽的幻想使生活变得非常快乐,更不会有想逃离乐园的蠢羊。

有些激情的羊,还组织了祈祷会,祈求魔法师的召唤早日降临,时时刻刻盼望着献上皮肉的那美好的一天。

坐在克里希那穆提的胡椒树下

坐在胡椒树下,我闭上眼睛,聆听风吹树叶的声音。

两只松鼠奔跑在树干上,在茂密的绿叶间玩捉迷藏,我可以听见它们停步后,啃咬树皮的声音,还有树皮的碎屑窸窣落下的声音。

欧亥(Ojai),洛杉矶西北方八十英里,盛产柳橙的小镇,灵修中心汇集之地,克里希那穆提在此悟道、定居、老去、死亡。

我就坐在克里希那穆提第一次悟道经验的胡椒树下。

欧亥有许多胡椒树,我开车在小镇上四处闲逛时,到处看到状似杨柳的胡椒树。

但是,这的确是一株与众不同的胡椒树,不单是因为它与克里希那穆提连结在一块儿,也因为它本身古朴玄奇的造型,彷佛满腹诗书的长者,也像看破红尘的智者,它的存在,如同一尊不动的佛。

似乎有一种异常宁静的氛围笼罩胡椒树四周,似乎克里希那穆提的无染着意识就在空中震动着。

我深深呼吸这儿纯净的空气,天空是这么蔚蓝,时间似乎停顿了。

刚刚在图书馆里,馆员道格知道我来自遥远的台湾后,露出真诚的笑容,说来自台湾的访客很希罕。

他问我,台湾有克里希那穆提的翻译书吗?

我告诉他,至少有二十本了。

他直说好极了,好极了!

我反问他,最近有台湾来的克里希那穆提爱好者吗?

他想了一下,说两年前,有位非常美丽的女人来访,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举止优雅迷人。

我说,可能就是将克里希那穆提引进台湾的电影明星。

他露出豁然开朗的神情。

我说,由于她的高知名度,吸引了媒体的目光,间接推广了克里希那穆提的书。

他笑说,这一回媒体总算做了一点儿好事。

这图书馆收藏了克里希那穆提所有的书、录音带、录影带及各种与他有关的档案,人们可以在阅览室里阅读克的书,也可以在视听室里观赏克的演讲实况录影。

我走出克里希那穆提图书馆后门,穿过如茵的草坪,蜿蜒行过缀满亮黄柳橙的橘树林,这株高大雄奇的胡椒树摇曳着柳条般的绿叶,映入眼帘。

克里希那穆提住过的房子就在身后。

一尊石雕的神羊,就蹲在护栏上,不知是谁放了一串鲜艳的花朵在它的头上。

这璨烂的鲜花,似乎象征了克里希那穆提的精神永远与真理的追寻者同在。

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七岁的克里希那穆提在这里自发性地展开一段激烈的灵性觉醒过程,身体与心灵就像脏衣服在洗衣机里剧烈搓揉,他经常失去意识,承受生理上难以承受的痛苦。

八月二十日,他一整天都无法进食,也无法容忍人们粗糙的磁场,他虚弱,他头痛如万针钻顶,他不知如何是好,他忍不住哭泣,他的意识忽明忽暗。

后来,他走到这株胡椒树下静坐,过了一会儿,事情发生了。

他感觉自己离开了身体,透过树枝上的嫩叶看到身体坐在树下。

我的头顶上方出现一颗明亮而清澈的星星……内在的祥和就像深不可测的湖心一样,而我的意念和情绪就像湖面的波纹,一点也不干扰我灵魂的祥和……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再回到旧有的状态,因为我已经尝到了生命的泉源……

这次的转化过程断断续续进行着,大约经过两年的时间才告一个段落。

在这段期间里,克与身边的人时常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力量”“虚空里的隐形人”“伟大的灵体在现场指挥一切”,克本人也用“指导灵”“弥勒尊者”“上帝”来形容他的转化经验。

这时候的克里希那穆提心智里还有许多通神学会的知识障,所以他会透过这些知识障诠释他的经验,他彻悟的时机还未来到,但初步的悟境终于诞生了,这位擅长以对谈来激发对方认识真相的当代觉者坐在胡椒树下踏出他的灵修旅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我坐在胡椒树下,任与克里希那穆提有关的念头浮现又消失。

克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因为我已经脱离束缚,获得完全的快乐,因此我希望那些想了解我的人也能重获自由,而不是追随我,把我关在笼子里,变成一个新的教主。”

这是一句很合我脾气的话,也使我联想起石头希迁禅师的名言:“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

我抵达欧亥是在夜里十点多,选了一间漂亮的汽车旅馆投宿。旅馆的女主人却是一位穿得很嬉皮的中年女士,一件脏脏的内衣,一支叼在指缝的烟,就与我聊天起来了。

安娜徐徐吐出烟气,一边说:“喔!原来你是从台湾来拜访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克这个人我见过、谈过。”

我自然询问她对克的印象。

她淡淡说:“他是个很特别的人,很理智,说话很清晰,条理分明,就是这样了。”

“你跟随过他吗?”

“不,我从不追随任何人,我也不觉得他是我的导师。”

我问她读克的书吗?

“现在不读了,克有他的道路,我也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夜里我躺在汽车旅馆的原木屋里,原木馥郁的香气使我的心情非常愉悦,脑海里的印象纷纷起落。其中一个念头是,当年克里希那穆提被捡选为大能下降的容器,其实是通神学会的一场豪赌,也是对幼小的克里希那穆提一大折磨。

试想一个小男孩,被许多人期待为拯救万民的再来基督,这压力有多沉重!

觉醒,悟道,是一件没有保证的事情。

通灵人赖德拜特在海滩以他的眼通发觉克里希那穆提拥有非凡的灵光,这位十四岁的少年心灵没有一丝一毫的自私色彩。

在外人眼中,当时的少年克里希那穆提是个迟钝、瘦弱、邋遢、甚至低能的小孩,赖德拜特与通神学会的国际主席贝赞特夫人如此坚信她是未来的弥赛亚,也是令外人惊奇的。

从迷糊的少年到威严的救世主,中间是漫长得难以想像的旅程,有时候连这两人也会信心动摇或者失去耐性。

有一段时间,年少的克住在英国伦敦,讲究穿着,渐渐习惯贵族式的生活,贝赞特夫人看到克只对服装和汽车有兴趣,弥赛亚的迹象越来越少,忍不住问他:“亲爱的,你到底怎么了?”

赖德拜特则时常对他不耐烦,这男孩的糊涂使他光火,尤其克小时候有张嘴呆立一旁的习惯。有一次,他狠狠往克里希那穆提的下巴揍了一拳,强迫他闭嘴。这个暴力的举动,完全破坏了两人的关系。

我自己走上灵修道路后,也常常忍不住疑惑,我这一生里有机会开悟吗?如果今生无望,我还要继续走下去吗?有时候也不免兴起无力感,觉得自己日常的意识状态甚至与记忆中五岁的我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没有人能保证“下一秒钟你不会开悟”。

我必须很有耐心,准备好自己,等待那命定的一刻。

普普.贾亚卡曾经问克里希那穆提:“你的成熟与顿悟是在一瞬间就达到了,还是不知不觉形成的?”

克回答:“当然是在一瞬间达到的。”

禅宗经过多年的探索,明确得出“修需渐修,悟需顿悟”的结论。意思是,修行必然需要长久的努力,持续不断的奋斗,将自己推向某个临界点,然后,在一瞬间,顿悟出现了。顿悟出现之后,悟境的纯之又纯的新挑战,固有习气的逐渐消灭,度众方便能力的培养,这些又是人生的新课题。所以在顿悟之后,又是一段崭新的渐修历程。

这可以说明,顿悟之后的克里希那穆提,与顿悟六十年之后的克里希那穆提,又不一样的道理。

顿悟出现之前,没有人能预期它的时间,也没有任何老师、方法可以保证它的降临。顿悟出现之前,修道人是零;顿悟出现之后,修道人是六十分,从此有能力向一百分迈进。在零与六十分之间,是一段没有妥协的断层,不是跳过去了,就是停在原点。

当然,实质上不修行的人更糟糕,他们可能还在零之下,在零之下也有无限的可能性,一个人可以堕落到无法想像的邪恶与顽固的境地。

两位女士从橘树林走来,年轻的女人大腹便便。

当她们走近胡椒树时,亮丽的阳光洒在脸肌上,我一时间看得痴迷了,彷佛她们是纯净的光铸造出来的人。

我们彼此打招呼,态度非常亲善,是因为这株胡椒树,是因为克里希那穆提的无形牵引,我们心里明白,会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心在红尘中追寻更高境界吧!

她们是一对母女,母亲希雅是位力争上游的剧本作家,即将应聘到“橡树林学校”教书,女儿丽贝嘉的肚子里有一位小女孩,预计下星期就会降临这个世界。

“橡树林学校”是由克里希那穆提创办的学校,总共有十二年级,相当于从小学、国中到高中。克里希那穆提一共创办三所学校,另外两所分别在印度、英国。

对希雅来说,能够来到克里希那穆提创办的学校教书,只能以美梦成真来形容。

在她的成长过程里,克氏的教诲就像朝阳升起于黑暗的谷地,使她瞥见所有的个人痛苦来自思想的制约,人们活在狭隘的概念世界里,不能以纯真的心观照生活,不能如实看待事物,不进行内在的革命,却期待时间来改变一切,如同克氏的名言:人类最喜欢玩的逃亡游戏,就是发明了“未来”。

希雅说,污染严重的成人太难挽回了,唯有从教育下手,趁小孩还污染轻微的时候教导他们正确的生命态度。

这就是她来的原因。

另外,她也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互相提携,因为人都有软弱、动摇的时候。她虽然站在克里希那穆提的肩膀上得以看见光明,却还没茁壮到能以自己的双脚攀登日出之巅。

我告诉她,在我离开台湾不久前,参加过一场克氏教诲座谈会,有位在大学教书多年的教授感慨说,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受到的伤害,远比受到教育的启发与利益来得大,结果是受教育越多的人越坏。

希雅说,一点儿也没错,现在的学生必须学习质疑教育体制,当今的学校与跟监狱几乎没有两样,学生就像囚犯,只被允许在狭小的范围里活动、思考。或许学校灌输了一些知识、技术给学生,结果是,学生没有朝完整平衡的人发展,反而成为畸形的专业人士。一位白天统管成千上百人的企业经理人,可能是爱情天地里的低能儿;一位一天绕地球飞行两圈的太空人,可能因为宠物死去而在心理医师面前痛哭流涕。

说到这里,一旁的丽贝嘉轻拍自己浑圆的肚子,柔声说:“为了这小女孩成为真正的人,橡树林学校是我唯一的选择。”

丽贝嘉说,橡树林学校的教学宗旨明确,是一个学习生命的圆满、完整的地方,让学生拥有健全的思想来回应现代社会,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探索真相,而不是服从权威。

希雅笑说,老师往往是教育终结者,如果老师的权威感不死,学生的独立思考就活不出来。人的我执具有无比的渗透力,甚至一小群学生也可以成为满足野心的工具。

丽贝嘉说,是的,权威最害怕的就是独立思考。权威象征着奖赏与惩罚,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最可悲的事情之一就是,学生为了获得奖赏而用功读书或服从纪律,为了逃避惩罚而逢迎老师或放弃心中真实的感受,换句话说,养成学生的功利心态,凡有所为都是为了获得

利益,而不是成长,结果是学生忘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事情是与现实利益无关的。如果没有爱与尊重作后盾,奖赏与惩罚的手段是不可能培养出心性高超的真人。

她们母女俩离去后,我抬头看胡椒树上,风摇绿枝,松鼠依然嬉戏其间。

或许克里希那穆提也曾在这里忘情地坐看松鼠蹦蹦跳跳。

我顺手摘了旁边橘树的金黄果实,一边看松鼠,一边品味橘子甜中带酸的滋味。

在克氏辞世前几天,他坐在轮椅上,由侍者推到这株胡椒树下,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向欧亥的山丘、橘子树和所有的大树话别。

我心里决定,等吃完橘子,待会儿,我要去橡树林学校参观。

走在克里希那穆提的橡树林里

橡树林学校(Oak Grove School)的校长听到我来自台湾,惊呼一声,说:“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难得看见台湾来的朋友,现在五分钟内来了两批。”

我问和蔼可亲的女校长:“现在学校里有台湾来的学生吗?”

她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我有点惊喜说:“这对台湾来的夫妇是因为克里希那穆提所以想把孩子送来这里就读吗?”

她说:“不是,这对夫妇没听过克里希那穆提,他们是因为校园优美,老师教学风格独特而来的。”

我喔了一声,有点惋惜的心情。

原来,橡树林的学生不见得是因为克里希那穆提而来,老师们则几乎都是因为热爱克的教诲而怀抱着热情到此任教。

我问他,没有英语基础的小孩怎么办?

校长说,我们欢迎英语不佳的外国学生,有特别的英语辅导课程会帮助孩子很快跟上。事实上,小孩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只要有好的环境,他们的学习速度非常快。所以,这不是问题。

这时,她告诉我,她必须再和这对夫妇谈话,所以请另外一位老师莎拉帮我简介橡树林学校。

莎拉是位极有教养的女人,散发着温柔体贴的魅力,说话很慢,条理分明,她不急着替学校介绍,反而先问我打算在这里待几天,我说这里有地方住的话,我会多留几天。

她立刻打电话接洽,先联络欧亥闭关中心,客满,再联络琳达妮闭关中心,就帮我解决了住的问题。

莎拉说,橡树林学校目前有一百六十名学生,其中有两名日本学生,八名韩国学生。

百分之二十五的学生,是因为家长热爱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诲,所以把子弟送来这所学校,其他的学生则是因为家长喜欢学校的环境或老师的教学方式而来的。

学校并没有直接开克里希那穆提思想的课程,有些老师会在英文课里选读克的着作,或者在“宗教与文化”的课程里讨论。

我说,如果有些学生就是对克里希那穆提不感兴趣呢?

莎拉笑说,的确,这对某些满脑子克里希那穆提的老师真是一大冲击。不过,事实如此,克所要传达的讯息,不可能用强迫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白,这种“认识”,必须在自然、自发的状况下发生。

因此,学校的作风必须与克里希那穆提的洞见一致,没有信条,也没有意识型态,纯然以开放的环境帮助学生认识真相,鼓励让学生自由去探讨学术、哲学或个人兴趣,成功与失败都是同样重要的学习。

学校是一个学习生命的圆满、完整的地方,不只是知识的灌输。

知识是必要的,一所学校除了传授知识以外,也要教导学生探讨他们自己的思想、行为,觉察周遭的问题,处理人际关系,认识人类面临的问题。

莎拉强调,人际关系是这所学校里非常重要的课题。

聊到这儿,莎拉建议我不妨到校园里随意散步,这正合我意。

欧亥是个农业为重的小镇,四面环山,大宗农产是柳橙、葡萄柚。从这个小镇任何一个地方望出去,都是翠绿的山。

克里希那穆提相信,大自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敏锐的心灵,所以,橡树林的校园位于遍布橡树的一百五十英亩山丘地,学生一走进学校,就像走入大自然一样,经过树林、花园、菜园、果园,当他们在校园踢足球时,可以看到洛帕德国家森林的山区屏障在北方。

我慢慢散步,穿越森林般的校园,许多种鸟儿在头上飞来飞去,吱吱喳喳啼叫着,三三两两的松鼠从树上跳下来,往草地跃去,小径旁不时冒出急驰的蜥蜴从一边窜至另一边,高大的橡树或前或后耸立着,开着璨烂紫色花的无名树依偎在花圃旁,黄色的蝴蝶飞舞在盛开的花丛中。

花圃之后是菜园,莎拉告诉我,中午大伙儿在老橡树荫下吃午饭时,新鲜蔬菜就来自学生自己耕种的菜园。

我走到主办公室的花棚架下,坐在吊篮椅上,轻轻摇晃着,欣赏眼前这片自然的美丽校园,坐了非常久,静静听着风声、鸟鸣、树叶与树叶摩擦的声音……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心灵吧!

一位印度风味的少女从花圃走来,鼻翼上镶嵌着三只纤细的银环,仪态大方,看见我在注视她,就向我招手问候。

妮莱莉是出生在美国的印度后裔,目前就读十年级,十七岁吧!看起来成熟自信。 我问她:“你觉得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之处?”

她想了一下,说:“我才刚来这里读一年而已,跟以前的学校相比,这里的老师常常会问我们,你感觉如何,你的兴趣在哪儿?”

这话使我无限感慨,我忍不住联想到,我自己的求学过程里,何曾有人问我的感觉?老师们忙着赶教学进度,背负教学绩效的重担,这种细腻的关心真是超级奢侈品。

我记忆犹新,那些头脑陈腐的师长,不但无法教导学生独立思考,甚至,他们的权威心态作祟,不容许学生质疑,不容许学生有不一样的声音,反而成为学生学习独立思考的障碍。

一个在学校里学会服从老师的权威,以获取利益的学生,长大以后,可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吗?

一个说出心里真话就被打压的学生,他能够不用偏激的心态来看待社会吗?

唉,本身就有病的人,不适合当老师,他只会把病传染给学生。

稍后,我离开橡树林学校,向邻近的欧亥闭关中心走去。

欧亥闭关中心的地址是贝赞特路一六○号。这路名显然是来自当年通神学会的主席贝赞特夫人,当大家都逐渐对年轻的克里希那穆提失去信心时,她依然深信弥勒菩萨捡选的容器就是他没错。

沿着嫣红翠绿的花园走廊向主屋走去,远远就听到钢琴的音符铮铮淙淙飘过来,从户外透过明亮的落地窗,隐约可见一年轻男孩坐在钢琴前弹奏。

十九岁的男孩乔丹,来自纽约。

他从高中毕业后,就在这里半隐居半工作,负责维护花园、清扫环境。

我问他,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来这里?

他说,因为克里希那穆提。

原来他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虽然他在学校里一向保有很好的成绩,但是学校的课程带给他很大的压力,使他的兴趣无法自由发展。尤其高三那年,他遇到一位权威性格的导师,怎么样都看他不顺眼,处处打压他,于是他的情绪、人际关系、人生的热情都蒙受重大的打击,差点就想自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接触到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带给他一线光明。

他在这里住了六个月后,我可以感受到他的脸庞恢复平静与喜悦,而他自白现在的人际关系比从前轻松多了。

我想到,六月天,在台湾的十九岁青年正在做什么呢?

正在准备大专联考,读得死去活来吧!

那些被联考拒绝的人,也许一头钻进补习班,再度啃啃啃那些毫无智慧养份的教科书、参考书。

那些考上大学的人,又能从大学里学到些什么?

我也回想起,在我十九岁那年,还没接触佛法,胡因梦尚未引进克里希那穆提的书,没有新时代丛书,我一个人住在九份,一方面无聊地准备重考,一方面阅读我所能找到的与生命有关的书,这是我生命的活水,还有,欣赏九份当时宁静的、被世界遗忘的脱俗之美。

那是一段孤独、甜美又青涩的岁月,我有缥缈的理想,也有前途不定的彷徨。

幸运的是,在我心里,很早就形成磁性中心,不断督促我走在灵性的道路上,寻找生命真相始终是我的明确目标,而这点也是父母颇难理解的,觉得我是个古怪的孩子。

十九岁的乔丹比我幸运,这么早就能接触到克里希那穆提的成熟洞见,有机会住在这个漂亮的灵修中心。

但是人生不只是阅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就能解决一切,我们还必须从无数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在生活中验证克里希那穆提的洞见,我们必须不停止地观察自己、认识自己,那意味着许多的试炼、摩擦、挫折、痛苦正在前方等着我们。

在我写这段文章时,乔丹又坐在钢琴前,弹奏萧邦的夜曲,从他敏捷的手指流出甜美的乐音,与窗外的鸟鸣互相竞技着。我看见另一位住在这儿的青年,他来自罗马尼亚,拿着一本克里希那穆提的书,走到庭院角落的大树下,坐在凉椅上专心阅读。

待会儿,我将关掉笔记电脑,停止书写,然后走过翠绿的草地,坐在另一棵大树下,闭上眼睛,聆听所有的声音,外在的大自然,与内在的……

午餐时,遇见来自荷兰的安娜,她远渡重洋,特地把十二岁的女儿送来“橡树林”学校就读。她是真的因为看重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诲,希望女儿可以在一所教导生命中真正重要事物的学校里成长。甚至,为了小孩的教育,她考虑辞掉荷兰的工作、卖掉荷兰的产业,搬来欧亥定居。

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这所学校的老师会询问学生的兴趣与感想,鼓励他们观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说出他们接受到的讯息。

这对小孩的成长极为重要。

安娜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事实上,他们能够敏感到大人的作为是否适宜。”

我们即将走入二十一世纪,明显的我们的小孩将会面对日益复杂的道德、思想、物质的挑战。“橡树林学校”就是要教育小孩迎接这些挑战,知道学习永不停止,以智慧、热情来贡献家庭、社会与世界。

这是“橡树林学校”简介的第一段,我希望这所学校将来会有台湾子弟前去就读,也希望台湾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学校。

葛吉夫精采语录 、

1,人可以再生,但为了再生他必须先死去,而为了死去他必须先清醒过来。v

2,为了能够达成再生或至少开始设法达成,人必须先死去,亦即他必须把自己从成千上百琐碎的认同和执着中解放出来,是这些东西使他滞留在目前的状态。他执着于生活中的一切,执着于他的想像、他的愚昧,甚至执着于他的痛苦—可能执着于痛苦更甚于其它,他必须挣脱这些执着。对事物的执着以及对事物的认同让他内在上千个无用的诸我继续存活,这些我群必须死去以便大我能够诞生。s\>x

3,清醒意味着领悟自己一文不值,也就是领悟自己全然的机械和绝对的无能为力。fx/

4,当他开始认识自己,他会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也就是说,所有他自以为属于自己的观念、思想、信念、品味、习惯、甚至缺点和恶习都不属于他,而是由模仿或抄袭现成事物而得。体会这一点人就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才能看清自己的真面目,不只是看清楚一秒一刻,而是一直如此,永远不忘。6rg

5,为了能一直看见一件事情,人必须首先看见它,即使只有一秒钟也好。所有新的力量及领悟能力都来自这个方法。一开始它们只如电光石火一闪而过,之后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久,直到经过长久努力之后它们终能永久存在。这方法也适用于清醒,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清醒,他必须开始先短时间清醒,但在他付出某种努力,克服了某个障碍,或立下一个坚定不悔的决心之后,他必须毅然决然永远死去。这样做势必很困难,但如果不是先经过缓慢渐进的清醒过程,就更不可能做到。u^j

6,理论上人可以清醒,但实际上几乎不可能,因为当人一睁开双眼醒来时,所有使他睡着的力量又会以十倍的力量使他立刻睡着,而且还极有可能梦到他正要醒来或是已经清醒。y\

7,一般说来,要如何唤醒沉睡的人呢?一个有效的冲击是必要的。但当人睡得很沈时,仅仅一次冲击并不够,他需要长期持续的冲击,因此必须要有人来执行这冲击。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想要清醒,他就必须雇用另一个人来长期摇醒他,但如果人人都在睡觉,他能雇用谁?一个人可以雇用另一个人来叫醒他,但这人同样昏睡不醒,这种人还有什么用?而且一个能真正保持清醒的人可能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叫醒别人:他可能有自己更重要的事情要做。5}

8,人很难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绝囗不提,他很想说给任何一个他习于交换心得的人听,这是最机械的欲望。如此一来,沉默就是最难遵守的戒律。fk)5i_

9,人类有机体接受三种食物: 一般我们吃的食物;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的印象。racb

10,如果少了那些以前曾经逃离过的人的帮助,没有人能逃离监狱。 11,一个在监狱中的人,无论何时,如果有逃离的机会,首先他就必须明白他是在监狱中,只要他不明白这点,只要他认为他是自由的,他就没有任何机会。没有人能用强迫的方式,违反他的意愿,违抗他的渴望来帮助他或让他自由。如果自由是可能的,那也只有在极大的辛劳与努力之后才有可能。_

12,你们都知道‘灵体’指的是什么,但你们原先所熟知的体系,认为所有人都有‘灵体’,就完全错了。事实上所谓的‘灵体’是透过融合方式获得的,也就是说,透过极辛苦的内在工作或奋斗,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得到‘灵体’。如果它形成了,就有可能在肉身死亡之后继续生存,也有可能在另一具肉身中再生,这就是‘转世投胎’。如果它没再生,那么,随着时间过去,它也会死去;它并不是永存不朽,但它能在肉身死亡之后存活很长一段时间。+;0

13,事实上并没有人隐藏任何东西;根本没什么神秘可言。但取得或传承真正的知识都需要极大的辛劳与努力,包括接受者与给予者。而那些拥有知识的人都会尽他们所能来传递与传播给最多的人,帮助人们接近它,让他们能作好准备来接受真理。但知识不能强加给任何人,如我说过的,如果我们不偏不依调查一般人的生活,他一天的生活如何打发,他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将会立刻显示:是否能责怪那些拥有知识的人蓄意隐藏,蓄意不给其他人,或不愿传授别人他们自己所知道的。vsa{

14,任何想要知识的人必须自行作最初的努力,去寻找与接近知识的源头,利用赋予全人类(但一般大众通常不想见到或认识)的帮助与指示。知识不会自动来到那些不自行努力的人,同时还必须了解,光靠一个人独自努力,想在这方面达成什么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人唯有靠那些知识拥有者的帮助才能达成,这在一开始就必须先了解,人必须从知道的人身上学习。”gl{k

15,就‘人’这字的完整意义上来说,一个达成完全发展可能性的人,实际上包含了四个身体。这四个身体是由变得越来越精细的物质所组成,它们彼此互相渗透而形成了四个独立的组织,彼此有明确的相互关系,却又拥有各自的独立行动。 (图表一)rs4bs

第一身体 第二身体 第三身体 第四身体q\sf

肉 体 自然身体 精神体 圣体j:

“车身” “马” “驾驶” “主 人”x`/a

(身体) (感觉、欲望) (理智) (我、意识、意志)s

肉身 灵 体 智 体 因 果 体%(!v~g

?静心家园 — 静心内在的一个小小的休息  o

16,在第四道上有可能随着这条路工作而同时待在平常的生活条件中;继续平常的职业,保留原有的人际关系而不弃绝任何东西。相反的,一个人在工作自己的起点时所置身的环境,也就是说,第四道找到他时的生活条件,是他工作的最好可能性,这无论如何都是他工作的起点。这些条件对他来说是自然的,这些条件就是他自己,因为一个人的生活与生活条件和他这个人很有关系。任何与生活造成的条件有所不同,对一个人来说就是刻意造作的,而在这造作的条件下,第四道的工作就不可能同时触及他素质的每一面。xj

17,根本就没有进步这档事,一切都一样,正如数千年、数万年之前,外在形式改变了,本质没变,人还是一样。‘文明人’与‘文化人’和最无知的野蛮人有着完全一样的兴趣,现代文明建基于暴力与奴役以及美丽的词藻,但所有这些关于‘进步’与‘文明’的美丽词藻,都只是词藻而已。:3

18,人是机器,机器必然是盲目无意识的,他们不可能会是其他的,他们所有的 行动都必须依据他们的天性,一切都是发生的,没有人做任何事。‘进步’与‘文明’在真正的字意上,只能是有意识努力的结果,它们不能是无意识机械行为的结果,而且,机器里那里还会有什么有意识的努力?如果一部机器无意识,那么,一百部机器也不会有意识,因此,一千、十万或百万部机器也一样。百万部机器的无意识行动必然产生的结果是破坏与毁灭。这正是一切邪恶所在、无意识不由自主的表现。你们还不了解,也还无法想像所有这些邪恶的后果,但这只是迟早的事,时间到了你们就会了解。dm

19,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设想;依赖别人或者想像别人拥有什么来安慰自己既没用又没意义。{a*x

20,人的进化,可以看成是发展他里面那些未曾自行(亦即,机械性)发展的力量与可能性。唯有这种发展,唯有这种成长,才标示出正牌的人的进化,无论如何既没有也不可能有其它种的进化。{

2`1,人类大众的进化违抗了大自然的目的,而某个小百分比的人的进化或许就符合大自然的目的。人的内在含有进化的可能性,但人类整体的进化,也就是,在所有的人〈或大部份的人〉里面发展这些可能性,或即使只是一群人,对于地球或一般星球世界的目的来说这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事实上,这还可能有害或致命。因此,有一些特别的(一种星球特质的)力量阻扰人类大众的进化而使它维持在应有的水平上。1n’;

22,要谈进化就必须了解,打从开头就没有机械进化的可能,人的进化是他的意识的进化,而‘意识’不能无意识地进化。人的进化是他的意志的进化,而‘意志’不能非自愿地进化。人的进化是他做的力量的进化,而‘做’不可能是事物自行‘发生’的结果。(^v+r*

23,人并没有单一的我,而是有几百几千各自分开的小我。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完全互不相识,从未互相接触,或刚好相反,彼此互相敌对、互相排斥与势不两立。每一分钟,每一时刻,人说着或想着‘我’,每一次他的我都不一样,此时它是个想法,下一刻它是个欲望,再下一刻它是个感觉,然后又是另一个想法,等等,无止无休。人是个复数,人的名字是多数的。xlm5[”

24,人的素质有许多不同的层面。现代人素质最显着的特性就是内在缺乏统一性;更进一步说,许多他自以为拥有的特性,如清晰的意识、自由的意志、永恒不变的自我、以及做的能力,其实都付之阙如。我这么说你也许会惊讶,但是现代人素质的主要特性就是昏睡,而这解释了他为什么缺乏其他种种特性。xp238

25,如果知识的发展胜过素质,一个人能知却没有能力做,这是无用的知识。反过来说,如果素质胜过知识,一个人有力量做,却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样的素质漫无目标,所做的努力也只是白费。]0rq`c

26,一个世界所受的律则越少,就越接近绝对者的意志;一个世界所受的律则越多,就越机械性,越远离绝对者的意志。我们所处的世界有四十八条律则,可以说离绝对者的意志相当远,是在宇宙中一个黑暗而偏僻的角落。nn^

27,‘奇迹’只能够是人所不知道的,或很少见的律则的显现。‘奇迹’,是另一世界的律则在这个世界的显现。d9]

28,今天会如此这段是因为昨天如此那般。如果今天跟昨天没有两样,明天也不会有所不同。如果你希望明天不一样,你今天就要做一些改变。如果今天只是昨天的结果,明天也会是今天的后果,一点也不差。p

29,所有发生及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由三个因素决定:偶然、命运,和我们自己的意志。以我们目前的状况而言,几乎完全受制于偶然律。真正说起来,我们并没有所谓的命运,正如我们没有所谓的意志。如果我们有意志,就能知道未来,因为那时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创造自己的未来,如果我们有命运,我们也可以知道未来,因为命运与身体类型相合。如果我们知道类型,就可以知道它的命运,亦即它的过去及未来。但是我们并不能预知偶然事故,今天是这么一个人,明天又变成另一个样子,今天他遭遇某种状况,明天又碰上另一件事。5

30,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一刻都在死去,外在环境一变,我们也跟着变,亦即有许多‘我群’死去。如果一个人发展出一个永久的我,能抵抗外在环境的变化,它就能活过肉体的死亡。xt&b[

31,要成为基督徒我们必须‘存在’,存在意指做自己的主人。如果一个人不是自己的主人他就一无所有,他不能成为基督徒,他只是机器罢了。/k 2za

32,关爱世人或利他主义都是很美好的字眼,但是只有在一个人能自己选择去爱或不爱,要当利他主义者或本位主义者时,这些字眼才有意义,他的选择也才有价值。8p6_#t

33,内在奴隶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的无知,尤其是对自己的无知。如果没有自我知识,不了解他这部机器的工作和机能,人就不可能自由,也不能管理自己,他只是奴隶,只是被外在力量玩弄于股掌之间。]

34,藉着观察自己意识的出没,你一定能看出一个你目前看不出、也不会承认的事实,那就是意识出现的时刻非常短暂,中间往往隔着长时间全然无意识又机械性的机器运作。你将会看出你可以毫无意识地思考、感觉、行动、说话及工作。如果你学会在自己身上看出有意识的时刻和长时间的机械行为,你就可以万无一失地看出别人什么时候意识到他们正在做的事,什么时候没有。c

35,你们之中没有一个人注意我曾经告诉你们最重要的事,亦即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你们不记得自己(他特别强调这几个字)。你们并没有感觉你们自己;也没有意识你们自己。{@]!u

36,极常发生的是当一个人的个性和肉体还活着的时候,本质早就死了。我们在路上或大城中与见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空心的,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早已经死了。我们没有看到或知道这种情况算是幸运的。要是我们知道许多人早已是行尸走肉,而其中许多人正掌管我们的生活,我们真会觉得恐怖至极而疯掉。而确实有人因此疯掉,因为他们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现类似的事实,看到不该看的事情。$ck<^

37,你们必须了解人由两个部份组成:本质和个性。本质是一个人‘自己所有’的东西,个性则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是自己’意指从外面来的,人所学习的或反映的,是所有留在记忆或感觉中外在印象的痕迹,所有学过的字词和动作,以及所有模仿而来的情感,所以这些都‘不是他自己的’,这些都是个性。.o-e

38,人要形成一个善恶的永久观念,只能与一个永久的目标及永久的了解相关连。要是一个人了解到他在昏睡,假如他要醒过来,那么一切能帮助他清醒的就是善,而一切阻挠他、延长他昏睡的就是恶。同理他也可以了解对其他人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帮助他们清醒的就是善,阻挠他们的就是恶。但这只对那些想要清醒的人,亦即那些了解到他们在昏睡的人而言。那些不了解自己在昏睡,那些不想清醒的人不能了解善恶是什么。既然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察觉,也永远不会察觉他们在昏睡,善与恶对他们而言就不存在。!^m

39,人没有办法不认同、不内在顾虑、不表达负面情绪,这只是因为他很软弱。认同、顾虑、负面情绪的表达全都是他的软弱、无能以及无法自制的显现。g

40,一个人与一个小难题认同,而完全忘记他开始工作时的大目标。他与一个念头认同而忘记其他的念头。他与一个情绪、一个心情认同,而忘了其他的情绪和心情。在工作自己的时候,一个人太认同个别的目标而见树不见林,两、三棵在他面前的树就被视为整片树林。]&k

41,有许多化学程序只能在不见光的时候进行,同理许多心理过程也只能在黑暗中发生。甚至只要一丁点意识的光亮就足以改变整个过程的性质。by

42,他不记得自己,他是一部机器,每件有关他的事情都是自行发生的。他不能停止思想流动,也不能控制他的想像、情绪和注意力。他活在一个‘我爱、我不爱;我喜欢、我不喜欢;我想要、我不想要’的主观世界中,是他认为他喜欢,是他认为他不喜欢;是他认为他想要,是他认为他不想要。他看不到真实的世界,真实世界藏在想像之墙后面。他活在睡梦中,睡着了。所谓的‘清晰意识’只是睡觉,而且远比晚上睡在床上来得危险。sdxm4

43,一个人要如何清醒?他要如何逃脱这昏睡?这些是一个人所面对最重要、最必需的问题。/

44,对一部‘人类机器’最大的侮辱莫过于告诉他他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得不到,什么目标也达不成。他在努力追求一个目标时,不可避免创造了另一个。n28@k3

45,人是一部机器。所有他的作为、行动、话语、思想、感觉、信念、意见和习惯。都是外在影响的结果。从他自己本身产生不了一个思想、一个行动。他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感,一切的一切,都是发生的。人不能发现或发明任何东西。那一切都是发生的。l’&

46,人们比较少故意说谎;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以为他们说的是真话。然而他们却说谎说个不停,不管在他们想说谎的时候,还是在他们想说真话的时候.他们一直说说,对自己也对别人。因此,没有人曾经了解自己或别人。c!rs~#

47,每个正常人都有够多的能量来开始工作自己,需要的只是学习如何节省所拥有的大部份能量来做有用的工作,而不浪费在毫无效率的工作上。k2\

以上录自《探索奇迹》。w(a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明星曝出的那些圈中内幕,真实的娱乐圈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uxings.com/182

作者: doufujiuhua

灵修万法归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休息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