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最小之路
——用创造力寻找生命出口
阻力最小之路
——用创造力寻找生命出口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Learning to Become the Creative
Force in Your Own Life
by Robert Fritz
序
创造——掌握人类文明的脉动
黑幼龙
很多年以前,我听过很有意思的一种说法,那就是万物是有层次的。像石头、土壤,它们什么都没有,只能躺在那儿;植物就好多了,它们会长大,而且有种子可以循环;动物又高了一层,它们有感觉、能移动、会表达,老虎、猴子就是这样。
但人就与所有万物不一样了。
人有其他万物都没有的一项特点——他有创造力。创造将人提升到一个不得了的层次,可以说是接近造物主的最高层次。
多少万年以前,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住在山洞里,冬暖夏凉。而人现在已经住在有空调的楼房中,坐太空梭飞行,可以看到几千里外的活动;动物呢?它们还是与几千年前一样住在山洞里。
创造会造成这么大的区别,这就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了。
以前我常以为创造是专属于文学家、艺术家的。他们能无中生有,他们能掌控情节设计环境,他们能主宰故事人物的成败,甚至他们的生死。
但从这本书中,我们会发现创造不是少数天才的专长才华。我们都有创造力,只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鲜少有人予以重视。
开创新境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流水一样。有的人在他们的生命遭遇到困境之时,想尽办法去拦截、阻断它。他们不知利用此困境,开创出另一番新的局面。
而另一种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在遭遇困境的时候,会调整、会求取平衡。本书的作者将之比喻为像骑脚踏车的人一直在求取平衡。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传神,人生本来就一直在调试、创新,怪不得有的人在困境中能找到新的契机。
创造与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
如果具有创意,我们不会将现今的工作或行业视为理所当然。我们会以创造力去思考自己的兴趣、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长处,并且很有创意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那样才是最符合作者所称人生像河流的现象)。
如果具有创意,我们不会将婚姻关系视为柴米油盐的生活。由于两人都在成长,一直在改变,因而婚姻的结构也在变;夫妻二人如能掌握这种改变,那就可以掌握新的生活的脉动,开创出新意境。
如果一个公司或团体重视创造,他们会一直注意改变、留意顾客的新需求、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产品品质,借以创造出因时制宜的公司体制。
更重要的是,创造能推动个人和团体,想要进步,想要成长(这与一般人有多大的不同啊)。
这本书对很多人而言,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创造可以借由训练培养出来。很多领导、管理的训练都有创造的课程,旨在培养工作同仁的创造技能,并激发彼此的创意。大家在公司的一个大目标下共同发挥创意,除了改善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之外,还带来了两项副产品:
员工因受鼓励谈自己的想法,因而更有参与感,更投入自己的工作。
因这创意会议等活动,同仁之间的凝聚力增强。更具使命感,团体也更有活力。
想不到这般重要的工作品质,竟都借由一个良好的创造性互动而达成。相信你一定想试试。
(本文作者为卡内基训练负责人)
作者序
开启宇宙视野的窗口
弗里茨
六〇年代初期,当我在波士顿音乐学院攻读编曲时,逐渐了解编曲并不只是如何运用韵律、音符与结构之技巧而已。音乐编曲的艺术似乎已超出音乐层面,一度让我十分着迷,却又深深困惑着我。我一直在思索,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是什么?伟大作品的内涵似乎不是在教室里学得到的。
于是我开始观察音乐、绘画、雕刻、戏剧、文学等创作过程的相关性,并且尝试了解,同样的创作过程,是如何运用到那些活出创造性生命的人的日常生活里。
身为一名音乐家,我发现创造过程结合了人性本质的各个层面,从智识到心灵、从理性到直觉、从主观到客观、从技艺性到形而上、从科学到宗教,洋洋洒洒,确实令人神往。
创造者似乎很容易适应“矛盾”的现象,这对常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但对创造者而言,“矛盾”只不过是需要不断平衡的“对立”而已,就像骑脚踏车时,不时地将身体左右摆动以求平衡。创造者好像是同时在数个宇宙中生存,每个宇宙各有其原则。当创造者从事创造活动时,这许多原本独立的宇宙顿时配合得完美无瑕。
寻找创造的原则
专研时间空间连续性的天文学家探究得越深入,就越能够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不可思议的事物。当数个宇宙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单一实体,亦即创造的果实时,创造者亦经历类似的开放心灵。身为音乐家,当然不能局限于音乐领域,对于创造过程的所有原则也都必须兼顾。
在探讨创造力时,两门息息相关的科学吸引了我:一是形而上学,另一则是自然。六〇年代初期,我以充满怀疑的精神,研究形而上学的各种流派。我发现这门科学充斥着僵硬的教义与迷信,极不对现代人的胃口。但我也发现若干原则若应用得当,将可使人性充分发挥。其中之一就是人类行动与环境间之关系。倡导形而上学的学者试图去了解主宰宇宙的法则,以促使人类成为环境的创造者。他们主要观点就是:发觉宇宙的运作原则,再如法炮制,目的在获得精神、物质或心理上所想要的东西。
我在创作音乐艺术的那几年,其实就是在尝试了解,哪一派形而上学者的理论确实可行。而我发现,创造是开启宇宙视野的最佳窗口。
我对自然界也有极浓厚的兴趣,花了很多时间在森林里观察生态环境、各种力量的消长关系。一旦发现某些自然法则可以运用到编曲上时,常常令我振奋不已。借由观察所得,我不但可以创新音乐型态与结构,更能以崭新角度去欣赏传统的乐曲。
获得音乐硕士学位后,我先后前往纽约和洛杉矶从事音乐工程。“创造”,对于专业领域内的人和在象牙塔里钻研的人,意义迥然不同。实际上作者必须不断创新,但象牙塔里的人则无此压力。由于要求不同,使得衡量创作过程的标准也不一样,前者的标准往往较为务实,也较实用。
一九七五年回到波士顿定居后,不少人要我传授创造的秘诀。只是当时我仍醉心于音乐工程,并无意于此。我找了几位还不错的人,建议他们开设有关创造力的课程,但这个构想最后胎死腹中。于是我决定亲自出马,一九七五年正式开班,从此即全心投入。学员在课程结束后都能“有所创作”,的确令人惊叹不已。
运用创造力的成功事例
有位学员原在新英格兰的一家电脑公司上班,十二年来升迁无望。在参加这个课程时,她就决定要找一份多彩多姿的工作,希望这份工作能让她到处旅行、与有效率的人一起切磋、可以贡献一己之力,也提供一份不错的薪水。四星期不到,她就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担任“无任所”(in-house)顾问,为自己开创起一份新事业。当时这家公司还没有设置过这种职务。她运用创造力,想象出自己要做什么,以及可以有什么贡献。当她将整个构想告诉上司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并未因此气馁的她继续精益求精,并研究公司的运营计划。四天后她得到一个会见资深副总裁的机会。一开始,这位资深副总裁并不了解设立此一职位的意义。但在她详细解说后,终于首肯。一年后,她因为表现出色而拥有一位秘书、一份预算,还有公司对她的感激。
另一位学员原是汽车修理工,一直想搬到西南部去经营自己的修车厂。这可是他人生中的重大抉择!目标确定后,他即运用所学,将梦想化为行动。他开始寻找资源,并多方面接触。六个月后,他就搬到了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市,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修车厂。
其他的学员也都小有成就。不论是个人关系、工作、财务或身体健康上,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学员成功的事例的确令人振奋,但最令人瞩目的却不是创造的结果,而是获得一种新的能力——创造力。学员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掌握状况下进行创造。他们知道自己有能力在任何环境下创造新事物,而不会被环境牵着鼻子走。这绝不是情绪澎湃所造成的自信假象,而是一项事实。这种自信是来自拥有创造的能力。
接着我即着手创立了DMA公司,全心教授“创造过程的原则”,并研发出“创造技能”这样的课程(Technology for Creating,简称TFC)。
D、M、A三个字,在犹太教义中各有其独特意义。D代表创造力或创造的智慧;M代表专注与行云流水般的意识;A则代表生命力。三者串在一起则意味着,创造力借由意识的作用而产生生命力。另一种更好的说法是,创造代表了人性的高峰。
一九八零年,我又开发一种新系统,以观察、了解、掌握人们生活中的长期结构性模式。我发现这种模式会习惯性地产生功能不良的行为与结果。我将此一系统统称为“总体结构性模式”(macrostructural patterns)。
对于结构之研究让我沉迷不已。音乐结构、视觉结构,尤其是自然秩序的结构。当我将结构原则运用到人性发展上时,发现许多研究成长与人性潜力的传统方式,往往只能在固定模式中打转,所得到的的效果与当初设计的目的正好相反。但我所创设的结构性原则运用在心理治疗上时,却有相当不错的成果。许多接受治疗者的生活都有显著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原先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结构与创造原则
一九八一年,进一步研究“结构”与“创造过程”后,我与DMA的基本课程作了大幅修正。不久,我即听到DMA讲师们表示,学员的学习有更令人振奋的成果,在生活上也产生了更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不但愈趋根本性,也展现出学员的创造本质。显然,本结构上的改变——例如生活的形态或方式——就可产生崭新的事物。
一九八四年,我又为咨询开发了另一种系统,以了解并改变客户的生活和组织。这个系统称为结构性咨询(structural consulting),对于协助人们适应有效率的新结构模式,确有其宏效。
在TFC训练和结构性咨询双管齐下后,许多公司确实已改变其思考方向,从原来的被动性解决问题,转向主动性的创造。
随着我们深入探讨创造过程的各种可能性,这个系统的发展也愈趋健全。能够真正改变文明面貌的,显然就是此创造过程。一旦学会掌握自己的创造性过程,永久性的改变自然会水到渠成;一旦拥有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讲永远不会消失。
本书不但要教导你如何掌握创造过程,更要使你的人生基本方向转向创造力的培养。此外,本书也深入探讨了“结构”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自然法则如何依据结构性原则运行。每个人都能察觉到支配自然界运行的主要结构性原则,但能身体力行者却少之又少。这个原则简言之就是:能量一定是顺着阻力最小之路运行,逆其道而行的任何企图终将失败。本书将教导你如何驾驭生命的结构,整合阻力最小之路,以竟全功。
第一部 生命的省思
第一章生命如河流
生命就像是河流。
不论人类或是自然界的事物,
都是循着阻力最小之路运行。
来过波士顿的友人经常问我:“这里的道路配置是怎么规划的?”波士顿的市区规划似乎并无轨迹可循。事实上,波士顿的道路完全是利用既有的牛径拓宽而成的。
但这些牛径又是怎么来的?
牛的行走通常是随着地形起伏,找寻最容易的路径。前面有山,牛只绝不会强行横越。相反地,它会挑选当时最好走的路段,哪怕是要绕到山的另一头。换言之,它的行走模式取决于地形结构。
久而久之,牛径隐然成形,行走越趋方便,后来的牛群自然是亦步亦趋。
地形结构决定了牛群移动时的轨迹,没想到,现代波士顿的都市计划,竟然也随着十七世纪牛群的思考模式,一路走下来。
在一个结构中,能量往往顺着阻力最小的路径流过这一结构。换言之,能量在流动时,一定是找寻最容易的路。不但牛群如此,所有自然界的现象也是如此。如果你将路上的街景拍摄下来,你将会发现,摩肩接踵的路人行走模式几乎如出一辙:尽量避免碰撞到别人。有时向前直走、有时忽左忽右、有时又稍事停顿,但一定都是追寻阻力最小之路。
不管你现在的成就如何,当初一定是循着阻力最小之路而来。
三大洞察现象
本书的主要架构建立在三大洞察现象上。
第一个就是:生命就像是河流。不论人类或是自然界的事物,都是循着阻力最小之路运行。了解这个现象是非常重要的。试着改变某些生活层面中的方向,如饮食习惯、工作方式、人生观等,在短时间内可能成功,但最后你将发现自己仍会回到原先的行为模式。这是因为人类的宿命早已决定——决定于追寻阻力最小之路。
第二项洞察现象也是根本性的:生命的底层结构将决定阻力最小之路。就像波士顿的周遭地形决定牛群的路径,河床的结构决定河流方向,生命的结构也将决定人生的路径。不论你是否察觉到,这些结构确实存在。不论河流是否干涸,河床的结构是不会消失的。
一般人通常无法体会到生命底层结构的存在,更无法理解其力量之强大与自然。
许多人的生活一如往昔。他们经常觉得无力与沮丧。就算是尝试在家庭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中做一番调适,最后仍将发现自己似乎跳不出原有的窠臼。
表面上的改变依旧无济于事。生活仍是围着圈圈打转。他们知道生活不只是如此而已,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创造。
如果河床不变,河流顺着原有的方向将是最自然不过了。如果生命的底层结构不变,我们就只能顺着原有的生命轨迹作息了。
第三个洞察现象是:你可以改变生命的底层结构。如同工程师可以改变地形的结构,以控制水流的方向,我们也可改变底层结构,以掌握生命的脉动。
一旦新的底层结构成形,生命力的冲刺将如同澎湃的巨大力量,为你开创出新局面,并借此达成自我超越。
从这三大洞察现象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项基本原则,那就是:你可以试着去了解在你生命中运作的结构,并试着改变它,这样你就能创造真正想要的愿望。
结构无所不在
事情的结构指的是基本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彼此间或与整体间如何相互作用。例如:人体的结构就是脑、心、肺、血球、神经、肌肉等,以及这些部位如何相互和共同发挥作用。
医生尝试从结构的角度去思考人体的构造。外科医生在动手术时,考虑的不只是要动刀切除的器官,其他健康的部位以及其当时的状况,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就连“装一杯水”,事实上也是运用结构思考力。杯子、水和水龙头是结构的组成分子。你需要多少水?杯里已有多少水?都有影响。装满所需要的水是你的目标,你也了解现在被子里已有多少水。当杯子里的水少于需要的时候,期望与现状之间显然出现了差距。你控制水龙头、慢慢加水,以促使差距逐渐减少;当水量达到你的需要时,差距就消失了。倒水的动作可能只有几秒钟,但就在那几秒钟内,我可以详细观察结构体是如何作用的。
每件事物都有整合性的结构,有些结构是具体的,例如:桥梁、建筑物、隧道;有些结构是无形的,如:小说的情节、交响乐的乐章、电影的编导。但无论是具体或无形,任何结构都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所构成。当这些部分相互作用时,就形成一股蠢蠢欲动的能量。
轮子比砖块会移动
每个结构都具有一种倾向,也就是从一种状态演变到另一个状态的倾向。但有些结构却具有保持现状的倾向,这种结构的组成分子往往互相牵制。轮子移动的可能性远高于砖块,车子移动的可能性亦高于建筑物,摇椅摆动的几率当然要比沙发高多了。
那么决定动作倾向的因素是什么?底层结构。
本书最重要的洞察现象之一就是:结构的形态将决定组成分子在此结构内的行为。
在一栋建筑物中,不论如何变化路线,你的行进路线仍将受制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无法穿墙而过,必须顺着走道行走;你不能破窗而入,必须通过大门。你无法在楼层间来去自如,只好乖乖地搭乘电梯或走楼梯。
人的生活也是一样,各种基本结构决定了阻力最小之路。而这些最具影响力的结构,是由你的期待、渴望、信念、假设,以及客观的环境所共同组成的。
从结构的角度去观察人生时,切忌将之与心理的层面混淆在一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当前,心理学的各种学说与流派充斥着。这些学说与流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题一致——研究人类心理。
生命结构决定行为
本书并不研究人类心理,也不研究人类行为,只注重在结构行为上。但我们也会考虑到结构如何影响到人类行为。这种结构研究也可运用到非人类行为上,且在研究过程上并无两样。
结构的研究与心理学的研究迥然不同。一旦了解结构式如何作用,并开始将结构原则运用到人类行为上时,你将会发现两项不寻常的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人类的行为模式系依据其生命之结构而定。
人类原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当他随着自然的脚步起舞时,一点也不足为奇。但许多人而言,这却是一项崭新的观念。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不必理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发展的舞台而已。
有人将人类与自然界间的这种泛泛关系称为“人类狂妄(arrogance)的极端表现”。我认为这不是狂妄,而是“无知”(ignorance)。无知让人类自以为足与大自然匹敌。
第二项原则是:有些结构较其他结构更容易引你获得所渴望的结果。
结构并非因人而异。某人在一种结构中尝尽了痛苦、沮丧与无助,并不表示上帝抛弃了他。换一个人在同样的结构中,也必定经历类似的苦难。
另一方面,将任何一个人放在一个事事顺遂的结构中,也都会有功成名就的时候。
许多人认为若能改变行为,就能改变他们生命的结构。其实正好相反。这并不是说人类是机械化的动物,无法作改变。而是每个人都有其独到之处,但仍必须受制于结构。在大自然结构下,每个人都无所遁形。
有些结构会造成摇摆不定的状态,有些结构则会导引前往最终的目标。钟摆的结构一定是摇摆不定,火箭的结构则是朝向最终目标;摇椅原本就是上下晃动的,汽车则是在驾驶人的掌握下趋向目的地的。
起伏不定的人生
有些人的生命结构注定是起起伏伏、上上下下。这种经历可能会一再重复,偶尔顺遂、偶尔崎岖,整个人生就在一个循环中打转。这些人偶尔感受到改变的事实,但都是短暂的,并无法起死回生。似乎所有的人都曾不定期地陷在这种结构中。但有些人却这样过了一辈子,起起落落的,确实让人沮丧不已。摇滚歌手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唱道:“走一步,退两步”,还真是道出了其中的辛酸。
忽略了结构所能产生的作用,你会老是怀疑:为什么企图改变人生的努力,总是无疾而终?
心理治疗师对这种现象的并不能尽如人意。恶意破坏(sabotage)、自我毁灭(self-destructive)、失败症候群(failure complex)等字眼,只是对长期起伏人生的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察而已。观察不入微,当然无法对症下药。
一般人总认为是人内在的情境导致你的一些怪异行径,诸如情绪、需要、恐惧、压抑、动机与本能等。也许童年对母亲的亲密关系,使你逃避异性的爱情;童年的一段创伤,造成你害怕权威性人物;过早断奶致使你酗酒。
任何一种解释都能自圆其说,总归一句就是,“你有问题了”。解决之道就是找出问题来源,对症下药后就能恢复原来的功能。
但不幸的是,一个问题好不容易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跟着又来了。
如果你是身处起伏不定的结构中,这些解决方法将一无是处。因为心理上的答案无法解决结构的问题,充其量只能应付导因于结构的行为问题罢了。
并不是说这些方法毫无可取之处。但效果总是有限,无法维持长久。有时虽然短暂有效,长久下来反而退步。
从心理层面去解决结构的问题,往往于事无补。
发生起伏状况的时间快慢不一:快的话一星期、半年;慢的话则一年或两年。当一切回复到原状时,一般人对于自己还在原地踏步之实,常会感到震惊与沮丧。
我们常将身处起伏不定的结构这种情况,当成是一个应该予以克服的问题。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个不利于你创造的结构而已。
勇往直前的人生
我们所受的教育让我们误认为,不符我们期望的状况就是“出了问题”。有了问题就要解决。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采取行动排除不必要的事物。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采取行动来创造某些事物。创造与解决问题这二者的出发点完全不同。
但从结构的角度去思考时,所提出的的解决办法就更有建设性。你不会再问:“该如何排除这道难题?”而是:“我应该采用何种结构,以创造我所想要的结果?”
人类文明的重要进展就经过创造性的过程。但很矛盾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被教导如何创造。创造过程的结构,与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教育制度及社会体制的结构,大不相同。创造者学习成长的环境,与一般人的成长环境,也有显著的不同。
创造性过程的结构不会起起落落,而是朝向最终目的地前进,所以创造者可以尽情发挥。本书将让你清楚了解到创造性过程的结构。我们并不讨论如何解决你的问题,而是让你知道如何随心所欲地创造。许多人都已经有相当的成就,但若生命中的结构无法提供必要支援的话,成就势必大打折扣。若能将起伏不定的结构,调整为目标一致的结构,想必成功的几率将大幅提高。
创造原则可用于生活
我最近针对纽约的艺术家特别开了一门课。电影制片、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等齐聚一堂,把课堂挤得水泄不通。这门课主要对象是已有相当成就的艺术家。能有机会与这些已在创造性过程中收放自如的人一道切磋,的确相当荣幸。
但随着课程逐渐进行,我却发现一项令人讶异的事实。这些伟大的艺术工作者,并不知道如何将艺术创造过程里的原则,应用到职业生涯或日常生活中。他们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在波士顿音乐学院(the Boston Conservatory of Music)就读时,从没学过如何将编曲的原则以及创造性过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毕业后多年,在一个启发下,我才发觉所学不仅可以应用在编曲上,在创造生活方面也有相当助益。如果创造性过程如此强有力,我们难免会质疑:为什么许多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同样的困难?这显然是因为艺术家并不知道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从事创造行业的学员在参加“创造技能”(Technologies for Creating)这门课之后,往往流露出感激的心情。因为他们学会了如何将工作中所发展的技能,直接应用到生活上。
艺术与科学所拥有的丰富特质,是创造性过程最佳的训练场所。创造者知道如何整合底层结构,以迈向最终的目标。对这些人而言,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的目标之间,就是一条阻力最小之路。
就整个历史来看,每个文化都具有自己的艺术、音乐、舞蹈、建筑和陶艺。创造的欲望并不因为国籍、种族、教育背景或是年代,而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冲动,但只有少数人是在创造环境中成长的。
一旦了解阻力最小之路如何在生活中挥发作用,你就能够享受到人类文明中这项最丰富、也最重要的特质。你与这项特质的关系并不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其实生活所有的层面都将受其影响。
第二章乖乖牌与叛逆小子
不管自己的境遇如何,
多数人总是相信:命运受到环境的摆布。
一旦持有这种想法时,你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针对环境予以顺应;一是予以反抗。
你可以当个怪怪牌,不然就是叛逆小子。
从孩提时代就有人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一定的准则。穿衣服、吃东西、过马路,都必须照规矩。从小我们就要学习适应这个世界,知道做事的分寸与界限,了解自己在家庭、朋友、社团中所扮演的角色。
每个人最重要的工作似乎就是学习以“正确”的方式过生活。小时候,世界像是个谜团,童稚的心灵无法了解事情为何如此发展;大人们往往会要求小孩采取一些他们无法了解的行动,口吻中还似乎暗示着:“你应该了解我的意思,不懂的话,你就是有问题。”
小孩一向都认为大人应该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不是吗?大人会做许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事。开汽车、煮东西吃、修理玩具,似乎样样精通。讲起话来权威十足。一旦你顽抗不从,他们会摆出一副令人骇怕的样子。
年事稍长后,你不再喜欢恶人颐指气使,你开始尝试如何说不。当然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于是开始有人注意你了,你也喜欢这种受瞩目的感觉。但有时这种感觉并不好受,似乎令你有点厌倦,于是你开始懂得如何迎合他人,以得到证明的评价;否则不论你如何努力,总是无法尽如人意。
摸索过程中主要目标,即是学习了解这个世界,你发现确实有些值得学习的,而且如果表现不错的话,还可得到些奖励,或至少不会有人来打搅。
随着兴趣培养出来后,你不再倚赖原先照顾你的人,却越来越懂得靠自己,和倚赖与你同年龄的朋友。
多次经验后,你也发现到大人并不是什么万事通。
信心危机
小时候,母亲常告诫说她会告诫说他会检查舌头以判断我们是否诚实。当舌头呈现蓝色时,就表示我们在撒谎。母亲的判断相当准确,所以你也一直确信——撒谎的话,舌头就会变成蓝色。有一天,你说了实话,但母亲仍然说你的舌头是蓝色的。你于是产生了信心危机。怎么说实话舌头也会变蓝色?你怀疑舌头作为测谎器的功能是否失灵了,还是整个事情都是母亲捏造的。若是母亲捏造的,那她的其他所作所为是否也是如此?于是你对大人的诚信问题投下了不信任票。至此你仍然相信整个世界有其运作原则,但那些权威人物并非完全正确。于是你开始自己摸索这世界的运作法则。你的同僚纷纷提供意见,当然有些也是不正确的。
你终于发现,成人竟是如此不可预测,有时也会表现不公平、不诚实。为了避免触怒他们,你学会了如何察言观色。在自己想做什么与他人想要你做什么之间,你似乎找到了平衡点。采取合作的态度,或许可以赢得他人的欢心,让你更想配合。但有时别人似乎并不领情,浇得一头冷水后,你发现合作与否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于是你偏向采取不合作态度。
在学校里,老师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运作方针。你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慢慢地,你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对人生的看法也逐渐转变,但仍然认为生活有其一定的运作原则。一旦你对这个世界的意见逐渐成形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应对的问题。追随前人的脚不是最稳当不过了。你开始察觉到什么是正确的路径,开始感受到别人对你的期望是什么。
环境决定命运?
有一个心理学研究,在三、四岁小孩身上放个录音机,看看这些小孩每天到底接受了哪些讯息。研究者发现,百分之八十五的内容,不是大人叫小孩不可以做什么,就是训诫小孩不听话的恶果是什么。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小我们就听大人这么说。避免伤害自己与周遭的人。是我们小时候的行为准则。“别在马路上玩。”、“别吵你父亲。”、“不要玩火柴。”、“别迟到了。”可以了解,为人父母者总是希望子女能趋吉避凶。但所采取的对策却只是一再叮咛,直到子女将这番训诫当成习惯。一旦我们知道如何过马路或点火柴后,这种避免危险的倾向就会深植内心。结果我们从小学习到的便是,环境是支配生命的力量。对于环境的正确回应,父母亲一定赞同;反之,他们一定坚持异议。
人类社会中充满了这种观念。能对环境做出“正确”回应者,总是名利双收,集宠爱于一身。若是回应“失当”,则吃牢饭、受羞辱、颜面尽失,也是常有的事。不管自己的境遇如何,多数人总是相信命运受到环境的摆布。一旦持有这种想法时,你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针对环境予以顺应;一是予以反抗。你可以当个乖乖牌,不然就是叛逆小子。顺应或反抗不只是过生活的方法而已,它也深植心中,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将之称为顺应或反抗导向(responsive or reactive orientation)。当前的教育制度都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主导生命倾向。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将小孩纳入社会体系。换句话说,学校都是在教学生如何顺应。
许多学生适应能力强,能做出适当的顺应。但这些行为并不是出自对学习的热忱或对知识的渴望,而仅是出自一种趋吉避凶的期望罢了。
许多学生对这种强加于身上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不以为然,于是起身反抗教育制度及代表权威的父母师长。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的行为仍然受制于环境。在各学校的家长会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慨叹:“要是他们能够迷途知返就好了!”
两种因应环境的模式
通常,顺应型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较优,分数较高,较易适应师长所订定的标准。
即使是长大成人后,这些人仍持续被灌输各种采取适当顺应的讯息。例如:许多“人性潜能发展”课程,就是在知道人们学习如何针对生活环境,采取更新且成熟的顺应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新颖,充其量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美好的生活等着你!”这句话,几个世纪来一直吸引着人们作出正确的顺应。这幅美好的画面正好也是一种陷阱,多少人陷身其中而无法脱身。这些发展潜能的课程——强调释放被压抑的意识、正面性思考、行为调试、冥思、“创造性”解决问题——不管为何,其重要目的就是教导人类该如何顺应环境,好像环境拥有主控权。
即使多年学习这些课程后,人们仍然无法学会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顶多学会教条式的顺应,心中有一份憧憬而已。
这是因为创造与顺应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有些人并不针对环境作顺应,而是根本排斥社会认可的那种学校、家庭生活型态。他们反抗行为有时是公然的,有时是隐而不彰的。
其实反抗型的人也相信环境是生活的原动力,只是认为生活应该是另一种风貌。
反抗的心态让你经常使用讥讽的言词,怀疑他人。对于在位的权威人物持有戒心、认同抵制不讲道义的政治或宗教学说。下面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你是否具有反抗性:
l 你是否长期抗拒环境?
2 你的行为与信念是否冲着反抗负面环境而来?
3你是否认为自己常只是为了生存而必须克服环境?
几乎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碰到一些具反抗性的人,但即使是最具反抗性的人,也会慢慢学会如何对这个社会作适当的顺应。而当一个人的反抗性逐渐消失时,社会就认为这应归功于政工的饿教育与社会化过程。但此时个人内心的结构仍起起伏伏游移不定。
好学生与坏学生的省思
即使是顺从的好学生,也会因为长期的无力感而积怨丛生。当心中的怨怼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人就会转变成为叛逆性十足的坏学生。但此一改变于事无补,有时反而加深挫折感,于是只好乖乖地走回头路。
同样地,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也会因长期的挫折与无力感而深感愧疚。经过一番内心交战后,坏学生幡然大悟摇身一变,成为师长眼中的模范生。但好景不长,通常在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开始经理好学生一样也受到的怨怼,于是又重回窠臼,变成叛逆难缠的小子。
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就在这种死胡同里绕来绕去,不论是好学生或坏学生,都曾经一度尝试往另一个方向走去。但结果只是造成心中的另一番挣扎罢了。不管人们如何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生活哲学,随着环境起舞的模式将一直持续下去。
反抗或顺应导向的人隐藏着他们对环境的无力感。
若你习惯性地让环境牵着你的鼻子走,显然主宰你一切的是环境,而不是自称万物之灵的你。而许多人之所以完成在别人看来是万世伟绩的事物,其背后的推动力其实也是只是在规避失败而已。成功本身并无法改变无力感与生俱来的事实。
有些人则偏向安于现状,为的就是避免成功可能带来的恶果。我们常看见周遭朋友不愿面对新工作的挑战,却宁可在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上虚度数十年。
不论面对的境遇是好是坏,具有反抗兼顺应导向的人,往往觉得生活中仍有些缺失。即使是功成名就的人,有时也会认为成功并未给他带来他们所追求的满足感。
师长尊尊教诲,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无非是想帮助他们适应家庭、社会生活,进而能被大家所接受。孩子可能合作,也可能反抗,但他们清楚,有一天他们长大了,也会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小孩慢慢了解什么是权利,了解自己是最无力的一群。他们也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不幸的是,他们只能知道自己是无足轻重的,还必须服从师长的训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青少年自杀案件每年升高,就是因为青少年间普遍存在着无力感,不知何去何从。
即使是追寻生命意义的努力,最后也可能演变成对现有危机的一种反抗。青少年打家劫舍,原因就是生命中缺少真义。
历史的迷思
从历史上来看,人类的进展完全建立在个人无法掌握的资源上。政治家组织了政府,管理大众;科学家提出新颖的理论带动工业化社会;大公司的工程师设计电器用品、汽车、工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满腹经纶的学者撰述新书,左右了我们的思考模式;心理治疗师又试图掌控我们的情绪。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不可避免地均会受到一些外力的影响。一般人普遍认为,若外在环境改变的话,个人与团体的内在经历将会完全不同,像是若拥有了合适的房子、完美的保险、较短的工作时日、更畅通无阻的交通后,个人将更为健康、快乐、身心均衡、安全感十足。
但事实上,许多人已拥有舒服的房子、万全的保险等等,但他们仍然不快乐、不健康、不稳定,心理上也缺乏保障。
二十世纪早起的美国作曲家艾普斯(Charles Ives,1874-1954),他的哲学与美学思维大部分承袭自亨利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哲学思想。但两者间有一显著不同。梭罗相信人类若能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同一屋檐下的话,内在灵命将会自然升华。艾普斯观察了一些人,他们居住在西维吉尼亚州与田纳西州山边自然环境中的朋友,在他们身上,他发现所谓的灵命升华并不存在,反倒是有些人仍认为自己是未获教化的人。梭罗认为外在环境的改变连带会影响个人内在的经历。艾普斯的观察却正好相反。
这就好比当外在环境改变时,例如:革命或技术上的创新,多数人的生活会连带产生急剧变化,但其行事准则并不会因此改变。他们仍认为生活中的主宰力量不是他们可以掌握的。例如:共业革命使得十九世纪欧洲人口大量移动、社会结构重组,但许多人仍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命运系于外在环境,与封建时期并无两样。
而某些内在因素则常被看成是外在因素,例如:恐惧、愤怒、衰弱等。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总认为这是无法控制的:“我气疯了,必须到外面透透气!”、“我面试时变得好紧张!”、“自我意识太强,给我添了不少麻烦!”、“我必须克服罪恶感。”或“我的胃抗拒辛辣的食物。”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为了便于说明,不论外在或内在因素,凡会迫使人们采取行动的,我都称之为环境因素(circumstantial stimuli)。
挡不住的环境因素
所谓的反抗与顺应的导向,其实就是主动地针对无法掌握的环境因素,作出适当的调整。换句话说,当周遭环境改变时,你直觉到有必要予以回应。
有些环境因素显得友善、引人亲近:“她对我微笑,让我感觉全身舒畅。”、“这位售货员看似真诚,所以我就买了洗碗机。”、“棒棒糖下嘴后,打起字来就快多了。”有些则充满敌意、令人远离:“当小孩打破碗盘时,我都会忍不住大吼几声。”、“他撇过头去,避开我的眼神,让我觉得好不安。”有时候环境因素会引起自然的顺应,但有时候却唤起“适当的”顺应。“他感冒了,所以我就端碗鸡汤来。”、“他们热情的邀请,我实在无法拒绝。”
上述例子中,相关人的行为似乎都是因为环境因素而造成。这些人显然认为自己无法抗拒环境因素之影响。
拥有反抗、顺应更替导向的人会发现,环境力量之强大往往令你无法抗衡。你仅能消极地予以反抗或顺应。即使你已具备克服环境的技能,好比驯兽师学会了驾驭猛兽,其实还是象征猛兽的环境在掌控你的生活。
敬而远之
我的挚友卡伦前往参加一项我也出席的聚会,当她到达时出席宾客已经到了不少。主人上前迎接并引领她到摆满盛馔的餐桌。当卡伦捡取了一些食物到餐盘后,她开始环顾四周,看看有那些人是她不想碰到的。我认识她多年,知道她又这个习惯,也经常为此取消她。
当喜欢东加长西家短的诺玛向她走近时,卡伦假装视而不见,一边微笑一边向众人打招呼,往相反的方向走去。正当窃喜避开诺玛后不久,她发现自己正迎面走向刚办完第三次离婚手续的约翰。她知道约翰会喋喋不休地谈论他的生活,于是抢先招手说声哈啰,即转向左边。另一位老朋友葛雷正在向两位宾客说笑话。卡伦很技巧地插入三人间,正好听到要处,随之发出会心一笑。之后,她在那里逗留了一会儿,聆听有趣的故事和笑话,直到大家慢慢散去。
在聚会中,当别人谈论什么高级度假名胜或是诡异形而上学等话题时,卡伦则避而远之。她一再地运用既反抗又顺应的策略,避开或远离自己不喜欢的环境。在反抗、顺应更替的导向中,“敬而远之”的侧路是极为常见的。
此一策略的重心是,自己想要避免什么,就采取使其不致发生的行动。“长期忧虑”属于一种“敬而远之”的策略,旨在避免你所忧虑的事情真正发生。有些人担心生病、有些人担心失业,而被朋友排斥或成为瞩目焦点,也都会令人忧虑。不管怎样,问题的重心一定是想要避免什么,策略便是采取预防性措施。
看看周遭的人物,想想“敬而远之”的策略是否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有些人维系某种旧关系的原因,只是想避免新关系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或是痛苦与失望,何者产生的代价较高,将会是维系或放弃此一关系的关键。我们可以发现,不论这些人的决定如何,这些决定必然是受制于环境。
先发制人
在反抗、顺应更替的导向中,较“敬而远之”更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就是“先发制人”(preemptive),也就是事前扼杀不利于己的环境因素。
“先发制人”的型态不定。有些人就是一副坚持己见的样子,避免受制于人。在会议中有些人一起身就先自我批评,以杜绝被他人批评的机会;有些人则装出一副不牢靠的样子,以免责任加身;有些人一副容易受伤害的摸样,也是在避免与他人起冲突;或是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为的就是怕别人占便宜。许多人终其一生为他人付出,为的就是避免怀疑自我的价值。
我们常听到有些人说:“我的生活惬意极了!”、“我的日子快乐又均衡!”这些人以“再好不过”一词形容他们的生活,其实更正确的字眼应该是“少了冲突的包袱”。生活中之所以少了冲突的包袱,乃是由于长久以来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之效。
法兰克的年薪高达六位数字,在财务上文档可靠。但他从小在贫困中成长,父母常为了生计而起口角。上学时,他常因为穿着兄长留下的衣物而自觉窘困,所以他从未邀请同学到家里。他也无钱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而打工赚的零用钱,他都得交给父母以贴补家用。
他一直认为自己很穷。即使目前生活舒适,他仍然仔细地规划家庭财务,连家用杂物都斤斤计较。
法兰克对于杂志、电视、报纸上有关贫穷的报道故意视而不见。儿时玩伴邀请他前往参加任何聚会,他一概不予以理会。朋友圈就局限在那些长大后认识的有钱人。他对子女的慷慨与大方可能是他节俭个性的唯一例外。他要子女穿最好的衣服,鼓励他们邀请同学到家里玩。还特别腾出一间游戏间,摆满了电玩、球台与高级音响。
法兰克也是以“舒适”、“美满”来形容他的生活。
暗潮汹涌
事实上,他的生活是暗潮汹涌,充满着不安全感。他以避免贫穷的先发制人策略,创造了目前的生活环境。他汲汲于创造稳当财务状况的动机,显然是因为“穷怕了”。
就法兰克对人生的看法观之,显然再多的钱也满足不了他“穷怕了”的心理。在潜意识里,贫穷势必要跟着他一辈子。
法兰克的生涯规划显然都是为了避免贫穷而采取的先发制人之举。他对待子女的方式就是为了防止子女重蹈覆辙;斤斤计较家计就是为了防止浪费金钱。不愿与老朋友会面,也不愿接触贫穷的消息,为的就是不想再面对那段痛苦的日子。
过好日子的人经常在生活中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策略。他们千方百计地到达一种与世俗隔绝的境界,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你或许会问:“这有什么不对?至少他们过得舒适安全。”
过舒适安全的日子本身并没有错。但法兰克的任何期望都是建立在避免贫穷的心理上。他这辈子的生活早已画地自限,他所有的精力都将花费在保护自己。
这些人愿意尽其一切以交换舒适与安全,但却无法获得真正的舒适与安全。采取消极的守势,充其量仅能够达到一种自我满足及平庸的状态。另外,在安全的假象下,却潜伏着对环境的无力感。
寻求生机
许多人于是对生活采取愤世嫉俗的态度。有些过着禁欲的日子。有些则像法兰克一样,虽活在幸福的假象里,但私底下他们全都对生活不满,甚而缺少一分成就感。
经年累月采取守势策略的结果,就算是能够创造傲人的成绩来保护自己,最后也会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法兰克虽然在朋友面前权势十足,但为了避免贫穷,他必须不断地向环境逆势挑战,他其实是很无奈的。他永远也无法自环境的泥淖中跳出。
一个人若处在顺应的导向中,阻力最小之路将引导他前往反抗的系统。但一旦处在反抗的系统时,阻力最小之路又将引导他回到顺应的系统。反之亦然。
这是一种封闭循环的系统。任何改变、解答、突破、接受或排斥,结果都将适得其反。若只是想从系统内部有所作为,所有的努力都将徒劳无益。
如果在此一封闭循环的系统中,无法使上力时,那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先深入了解此系统的结构,及结构的运作方式。如此妥善准备下,你就可成功地转进另一种导向,充分运用阻力最小之路,掌握自己生命中的创造性力量。
第三章问题剪不断理还乱
将时间花费在解决问题上,
可说是徒劳无益。
解决问题只是针对环境
找寻适当的回应方法而已,
并无永恒的价值。
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并不等于创造(creating)。解决问题只是采取行动排除困难而已;创造则是采取新点子产生新事物。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如何解决问题的环境中长大,鲜少有机会真正接触到创造的过程。
但多数人均将此两者混为一谈。某些专家甚至侃侃而谈“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其实两者截然不同。
解决问题者理所当然地以详细的字句定义问题,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采取最好的解决方案。成功的话,问题迎仍而解,也就不存在了。但问题虽然消失了,你仍未获得所想要的结果。
问题、问题……
在文明社会里,解决问题的心态已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听那些竞选公职的候选人,开口闭口就是“问题”。赤字、国际竞争力、酸雨、贫穷、经济、国防、健保、失业率、犯罪率、非法移民、空气污染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问题”。
当总统候选人参加党内初选时,经常谈论的一定是地方性问题。在爱荷华州,问题的核心一定是农业;到了密西根州,汽车工人失业的问题却又浮上台面;到了南部各州,我们忽然听见这些候选人高谈阔论经济问题;在东北各州,能源问题终日不离口;在加州,我们听到的则是环境、毒品和艾滋病。
这其中隐含的假设似乎是,哪位候选人能够最清楚地定义一个问题,我们就该选他。但候选人能指出问题,是否就表示他了解问题的本质?当他语带忧戚地谈论受难者的悲剧时,是否即表示他肯为这些人卖力?就算他们真能帮上忙,这些人又能成就些什么功效?解一时燃眉之急,谁知是否会有什么后续问题?他们若是真有办法,为何社会仍是问题重重?为什么我们老是听到这些人谈论问题,而很少听到他们谈论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
开创的雄心
历史上伟大的令兄和政治家不是解决问题而已,他们有开创的雄心,他们是创造者。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仍能够大刀阔斧地创造他们所构思的新社会。丘吉尔和罗斯福就是两个鲜明的例子,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只是解救民众而已,他们还利用当时的时代环境,作为建设心目中未来的基础。
创造过程的最重要部分之一,就是要认清当前的状况。许多问题确实存在,也都需要关心。但解决问题并无法创造我们需要的文明社会,而且对于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帮助也不大。解决问题只能止一时之痛,却无法彻底拔除病根。
衣索比亚饥荒就是一个例子。多年来关注第三世界发展的人,已看到此一灾难持续多年,但当其严重性已大到成为一种危机时,全世界突然警觉起来。如果饥荒是问题,食物显然就是最好的答案。于是人们捐献大量的金钱购买、运送应急食物。无数生命得以幸存。但问题的核心并未改变,衣索比亚的政局仍然纷乱不安;饥饿的民众仍无法拥有资源,生产所需的食物。食物援助的功能仅在换取宝贵的时间,但宝贵的时间却未用来生产足够的粮食。悲剧仍然继续上演着。粮食援助难道错了吗?
当然没错。诸如衣索比亚这类的紧急事件,我们必须当机立断采取对策。但我们也要了解,这类对策的目的仅在争取时间。若未能妥善利用这段时间,则悲剧将愈演愈烈。
衣索比亚模式
衣索比亚的饥荒让我们了解到光是“解决问题”不足以成事。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善心人士踊跃筹措资金、运送物资?当然是问题的严重性。电视荧幕成天出现骨瘦如柴的儿童画面。全球各阶层人士在看到感动之余,奋不顾身地共襄盛举。资金、食物、医药源源不断地进入衣国境内。当粮食的运送问题解决后,多数的援助均能到达饥民手中。整个情况开始好转,新闻媒体便逐渐失去兴趣,饥民出现在黄金时段新闻的几率也越来越少。捐献不再踊跃,衣索比亚的热潮逐渐褪去。今天,衣索比亚的儿童和其他第三世界的民众仍在挨饿中。
这个例子是我们极为熟悉的模式,类似此例子的情况也不断地在世界舞台上上演。
“问题解决”所依循的阻力最小之路是,从“不好”的状况到“较好”的状况;又从“较好”的状况回到“不好”的状况。这是因为对策是随问题而产生。一旦问题的严重性因采取适当对策而稍缓时,采取进一步对策的诱因也就逐渐消失。其前后关系可用箭头表示如下:
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对策→造成问题严重性降低——>致使解决问题的对策减少——>结果问题依然存在
上述模式不但常见于世界性问题,也同样出现在个人问题和职场上所遇到的问题里。许多人将生活视为一连串需要解决的问题:婚姻不美满、工作不顺、长期健康问题、同事不配合、入不敷出、国外竞争等等。
如此,生活自然与问题纠缠不清。生活的目的似乎只在采取行动,以求无事一身轻。但问题不会就此消失。非但就问题挥之不去,新问题亦接踵而来。
问题的严重性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一旦严重性稍减,采取行动的动机亦随之消散。只求解决问题的生活方式是行不通的。
数月前,敝公司因一个资深管理职务出缺而进行招考。大多数的应征者都在吹嘘自己对于解决问题如何地在行。其中一位表示:“我等不及要为贵公司解决问题。”恐怕这位仁兄只好等待下一个机会了。
许多应征男女都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主持面谈者选人的参考指标。为什么?因为问题本身与解决问题确能引人注意。它让你有身负重任的感觉。重要问题当然只有指望有分量的人物去解决。管理层的思考逻辑就是循着一连串的问题逐步展开。而且职位越高,身负的问题越重要。
奇怪的是,解决问题会给你一种安全的错觉。好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了。
解决问题的模式自动纠集你的注意力、行动、时间和思考过程。特别是让你在遇到容易应付的问题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顶多是为该问题盘踞整个心思罢了。解决问题虽然有时会令人很失神,但同时给当事人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正身负重任,为众人所需要。
“脑力激荡”换汤不换药
当人们将“解决问题”与“创造性”混为一谈时,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找出不寻常的解决方式。此处的“创造性”只就解决问题的风格而言,与实质内容无关。当然也与数世纪以来艺术与科学界沿用的创造过程一点关系都没有。
艺术家无法运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一幅画。绘画家画画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要将一副艺术品呈现给世人。绘画本身根本就不是一项问题(除非你把整个世界当成一幅待画的大画布,而你正急于将它填满)。
最常见的“创造性”解决问题方式就是脑力激荡要你发挥自由联想,以突破早已僵化的思考模式。其重点就是鼓励你暂停原有的批判模式,激荡出更具有创意的解决方式。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点就是解放心灵。这个观点来自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的认知,但仍然脱不出解决问题的模式。
此一模式的假设是,人们的思考逻辑由于受到习惯、信念与心理的影响,而导致僵化。解决之道就是要突破着层层束缚,解放心灵。你不能再运用寻常一加一等于二的思考模式,最好是让自己的脑袋激发出新的联想。最重要的是,你必须避免事事批判,才不至阻碍思路的流畅。
这个模式也假设人本来就是富予创造的动物,只是无法发挥而已。一旦障碍祛除,新点子将源源而来。对人类意识研究颇深入的思想大师哈曼(Wilis Harman)也曾掉入同样的陷阱中。在其著作《高度创造力》(Higher Creativity)中,他曾提到:
为什么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出现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s,1879-1955)?若每个人原本就具备一种内力,可以使他向上突破达到更高一层的创造力,那到底是谁把钥匙藏起来,让我们无法发挥这项本能?
创造之钥的神话
但贝多芬并不认为自己具备“向上突破,达到更高一层创造力”的能力。他并非某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大增。他也不是枯坐沉思,静待让他顿悟创造之道的灵光一现。他花了数年的时间研究作曲,不断地积累经验。刚开始他也是追循古典风格,与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等大师并无显著不同(后者还是他的作曲老师之一)。贝多芬的独特艺术造诣是与日俱增的。
伟大的音乐往往来自伟大的人性。贝多芬并不只是抄袭他人而已,他能够平衡所有的生活经验,融入其音乐中。不论是灵命、哲学、感官、甚至世俗,他都能深入体会,挥洒自如。生活就是他成功的最佳素材。与其说他的成就是一连串的突破,倒不如说是累积学习的成果。一个伟大的创造者不只是运用想象力而已,他还必须将想象化为事实。创造一旦成形后,就将成为下一个创造的垫脚石。
有些人常提到打开创造力的钥匙,似乎一钥在手,创造力就会源源不绝。这种说法不值一驳。有些心理学家观察到,具创造力的人行为举止异于常人。创造者具有的原创力使他们不落俗套。若能激发此一原创力,创造力将源源不断。
这种说法就像在看一些会弹钢琴与不会弹钢琴的人一样。如果想知道会弹钢琴的人是怎么弹出音乐来的,我们发现会弹钢琴的人只是按下黑白键而已。根据“开钥匙”理论,只要鼓励不会弹钢琴者按下黑白键,音乐就会出现。但我们都知道事实并不然。
有关创造力的心理测试中,常要求接受测验者想象砖块有哪些用途,理论是:想出来的用途越多,表示创造力越丰富。这不过是寻求变通之道中的另一项把戏罢了。如果美国建筑家莱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当初只想出砖块的一种用途——盖房子——我想人家就不会认为他这么有创意了。
我要创造什么?
这些模式都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要创造什么?”创造过程产生的最后结果,并非源于创造出了多种选择性,而是由于创造出了一条路径,让原始构想得以实现。任何有关创造力的理论是否可行,只要问几个问题就可知道:你可否运用该理论创造音乐?莫扎特是否利用脑力激荡的方式创作“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使用那样的方式,保证他绝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那样的音乐。
专心钓一种鱼
创造的过程千奇百怪,从易于掌控,到难以驾驭的都有,但一定都脱不出创造者所构思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重点在注意决定性判断,而不是暂停它。当创造者掌握自己的创造过程后,变通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而当他越能掌握此一创造过程时,从起初的构思到最后作品完成之间的道路就越笔直。
解放心灵与集中心思之间有显著的不同。集中需要有专注的对象。对创造者而言,集中的焦点就是他想要创造的最后结果。
解放心灵就好比在池里钓鱼,却不知道池中有什么鱼,只希望有鱼就好。集中心思则像是各式钓竿备齐,专心钓某种鱼。
创造的过程往往出现不可预知的状况,就像钓鱼一样。但只要心中有谱,就能够专注创造过程,而不至于任整个创造过程天马行空。
由于不知道如何创造自己所欲,许多人就以为问题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增加了问题的重要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问题常常是无关痛痒的。解决问题往往无济于事。
心理学家容格(Carl Jung,1875-1961)研究多年此课题后写道:
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些问题通常是无解的。问题无法被解决,只能被取代。
人类生活常会增添一些新事物,随着视野逐渐宽广后,原先无解的问题都会丧失其急迫性。逻辑上,问题并没有获得解决,而是随着另一个更新、更急迫事物的迎面而来而相形失色。
将时间花费在解决问题上,可说是徒劳无益。解决问题只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状况)找寻适当的回应方法而已,并无永恒的价值。从务实观点来看,许多人的原本采取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最后都不得不放弃。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公司花不少钱在找寻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我问:“结果贵公司真正运用了哪些技巧?”
“一个也没有,”他答道,“花了许多冤枉钱,弄了许多构想,却从未实施。刚开始员工还因为新奇而有些兴奋。接着就啥新鲜事也没发生了,除了产生一堆有趣但却无用的东西——非但不实用,有时候还显得有些愚蠢。”
医学无法创造健康
近百年来,心理分析的鼻祖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深深影响着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发展过程。在这些领域中,许多杰出人士虽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仍然运用相同的医学模式。
身为医生,佛洛依德所受的训练就是要解决问题。观察症状、诊断原因、开处方,最大目的就是减轻病痛。
医学模式仍是现今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式:找出毛病,对症下药。这种模式在帮助病人时确有功效。解决问题的方式仍有其地位,有其是在医学上。著名导演休斯顿(John Huston)年过八十,有人问他长寿之道。“手术治疗,”他一语道破。
但医学知识一门祛除病痛的学科,无法创造健康。
在艺术领域里,众所周知,创造并非解决问题。此一区别不容忽视,因为多数人都希望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解决问题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只会一再带来他们不想要的东西。
目前,乌干达境内仍有“非洲食物和平基金会”(the African Food and Peace Foundation)在进行援助工作。我们把这个例子与衣索比亚的案例比较,就会发现这两者的显著差别。
从乌干达看创造
以创造过程作为该会世界开发计划的基础,该基金会负责人对此相当有兴趣,于是邀请我参加这个计划。这个计划不再为舒缓灾荒而倚赖外界的人员和物资,而是以训练乌干达人民自给自足的能力为要务。
乌干达天灾人祸,饿殍遍野,众人皆知。这会是一个适合落实此开发计划的地方吗?更遑论这个计划还包括了学习创造过程?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还有什么地方比第三世界更合适?
当威特肯普夫妇(Han and Silvana Veltkamp)首次与我接触时,我对这个构想极感兴趣。这是第一个非以解决问题为基础,而以未来的愿景(vision)为蓝图所作的开发计划。这对夫妇曾参与联合国的许多开发计划,却眼见无数的金钱浪费在援助计划上。累积多年经验后,他们构思了此一计划,强调自给自足的训练。
我们设计了一套特别课程,将创造过程融入食物生产、农业开发、健康、净水、教育等计划中。这计划的有利点之一,就是乌干达的领导人员有机会前来美国受训,回国后正式投入工作。短短几年内,整个情势不断蜕变,许多改变是村民原本都不敢想的。
尽管鸟国政情尚不稳定,民生依旧凋敝,族裔间仍然战事不断。但推行此计划的村落却呈现另一番情景。即使大环境不顺遂,村民仍能够创造自己所期望的生活。
这个计划充满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数以千计的人们生活得以改善。而所花费的金钱、人力仅仅只是以往救援花费的一小部分。
穆夏夏(Mwalimu Musheshe,Jr.)是“乌干达乡村开发及训练计划”(the Uganda 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Program)的执行长,曾对这个计划作了最贴切的描述: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在乌干达西部的第一座社区工作站中,大家都急于谈论自己的众多问题与需要。最常听到的字眼是:“我们这个没有,那个也没有!”、“蚊蝇丛生,到处都是疾病!”村民要求工作人员尽速消灭人畜的疾病、捕捉吃粮食的害虫。有的人抱怨孩子得了传染病,没钱看医生;有的抱怨专制政权;有些则对农作物价钱不好啧有烦言。所有的人都表示无助,希望我们能代为解决问题。
推行乌干达计划的假设之一,就是鸟国人民与其他人一样,将是开发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另一项假设是,这些人具备智慧,有能力改变生活的品质。
工作小组为村民组织了训练工作站,让村民自由地参加,并充分地表达自己。几次课程下来后,村民认清了现状如何,然后开始想象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这些人于是开始分工,努力创造出整个社区村落想要的生活方式。整个努力的焦点都集中在想要什么,以及达成任务所需的行动步骤上。例如:大家想要有干净的水源,于是就聚集起来,彼此分工,一口气挖了十二口井,并设置保护设施。而过去八年来,该地区总共只挖了两口井。
而当村民跳出解决问题的窠臼,进入创造他们所想要的景况时,领导人物自然应运而生。
这些例子说明了,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掌握自己的命运时,会有怎样的作为。从另一方面看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人们变得倚赖与无助,聚在一起只是因为遭受强迫或利之所趋。一旦事情过后,就默默地等待下一个危机出现。而在这段空挡内,一切如昔。
我们在这计划中证明了,人们可以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创造在一起、不是出于强迫或顺从,而是出自一份建设心目中未来愿景的使命感。
不管问题是什么,你都无法真正解决它。不知道如何创造所欲,新问题将接踵而至。只有创造才不会有问题。
第四章创造力无远弗界
艺术是最常见的创造作品,
但创造并不局限于艺术。
几乎所有的人生期盼都可成为创造的目标
艺术只不过是另一个足供借镜的领域而已。
我最近搭车从纽约的拉加帝亚机场到曼哈顿。司机避开了交通拥挤的东岸大道,改走东哈林区,让我有机会重游旧地。我从波士顿音乐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曾搬到该地居住。文化气息浓厚的波士顿与文化沙漠的东哈林区比较,确有天壤之别。对钟情于纽约音乐环境而住到纽约的音乐家而言,似乎只有位于二街和三街之间的东一一〇路,才是适合人住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选择性记忆的能力。我们常记得过去的美好事物,对于痛苦的经验则印象模糊(我的祖母正好相反)。就在我浏览窗外时,过去的美好时光历历如在眼前。突然间贫民区一种特有的文化将我拉回了现实,那就是涂鸦艺术(Graffiti)。
大胆丰富的涂鸦艺术
涂鸦艺术早已风行多年,源起于小孩子在墙上胡乱喷漆的破坏行为。通常小孩子在墙上喷伤一些扭曲的字母,以宣泄心中的不满或表达敌意。偶尔也会到一些较富罗曼蒂克气息的文句,例如:“荷西爱茱蒂”。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字母愈趋艺术化,发展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年轻的艺术家彼此竞争,原创力与技巧发挥无遗。大胆的设计相互超前,色彩的丰富、直接、粗狂,更无出其右者。旺盛精力发挥在绘画上,而不是浪费在无畏的打斗上,确实让人欣慰。
整个市区成了一块画布。年轻人晚间在街头徘徊,找到地方动手就画。不久墙壁就涂满了。然后他们找到充分象征他们艺术的替代品:地下铁。地下铁是民众重要的通勤工具,为艺术家已与之划清界线的社会所拥有,平时灰色陈旧、死气沉沉、僵硬而缺少变化。
涂鸦艺术家常趁深夜闯入地铁车站,在车厢内作画。第二天早上地铁巡回市区载客,就将作品带给全体市民观赏。在相互观摩下,这些作品愈趋细腻。后来地铁当局虽然警觉起来,并在地铁四周布下警力防止此一作为,但上流艺术界早已注意到它了。艺术经纪人开始寻访其中的佼佼者,于是这些人有机会在真正的画布上作画。确实也带动一时的风潮。
在艺术市场上的成功可能维持不久,但这批艺术家的力量逐渐壮大,自树风格。新人不断出头,将此艺术又向前推进一步。东京市甚至邀请一位涂鸦画家为该市的地下铁绘制一幅壁画。这故事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如果二十五年前有人告诉你,纽约市这些未受完整教育、缺少文化修养的孩童,将摆脱暴力,而在艺术、舞蹈和诗歌(饶舌歌)上出人头地,你一定会以为这个人疯了。
当天在东哈林区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是,涂鸦艺术在色彩上又有新的突破。数年前明亮、大胆、夸张的色彩,如今已经被优美、柔和、细致的蜡笔画所取代了。
一定曾有一位年轻人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为了色彩而苦苦思索。他混合调制各式颜色,为的就是创造出空间与境界的影像。一想到这里,我就对人类的文明充满希望。
贫民区涌现创造力
这个情景带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老以为生活环境将决定我们表达自己的能力;要探索心灵的新境界,必须先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果真如此的话,在东哈林区所呈现的创造力与活力早就该销声匿迹了。但是我们看到新思维再此成长茁壮,而不是发源于高等学府的神圣课堂上。也许人类本来就是创造的动物,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有所表现。
创造与针对环境作出顺应或反抗的行为并不相同。创造的过程并非导源于环境,其本身才是主要的推动力。
我们习惯认为创造是环境、文化的产物。数年前在企业间流行的“改造环境”(Engineer Environments)就是例子。改造环境被认为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各式各样的环境并无差异。环境并不会限制你的创造能力。
创造不局限于艺术
你或许会认为这只不过是另一番激励的话,或认为只有从事绘画、音乐、电影制作的艺术家才懂得创造。没错,艺术是最常见的创造作品,但创造并不局限于艺术。几乎所有的人生期盼都可成为创造的目标。艺术只不过是另一个足供借镜的领域而已。
能够向已具有相当创造经验的人学习创造过程,实为明智之举。这项技能与在学校、家庭、工作时学到的东西有所不同,却是人生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并不把自己的创作才能局限于音乐方面。他表示:
我一直认为人类的劳动具有相当的创造性,我很尊重、也很讶异能以双手劳动的人。这些人的创造力绝不逊于小提琴家或画家。
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ogers,1902- )也提到:
孩子们自己发明游戏;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家庭主妇调制新的调味酱;年轻作家撰写他的第一部小说。这些都是我们所谓的创造,其间并无高低程度之分。
小飞象的神奇羽毛
如果无法在意识里清楚地了解创造的技能,就很容易误以为创造过程是出于无意识或下意识,甚至是神秘意识的产物。于是往往浪费时间寻找打开潜力的秘方。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会想要借助外力。
在小飞象帝波(Dumbo)的童话故事里,小老鼠让帝波相信它能够自由飞翔是因为神奇羽毛之故。帝波试了几次,觉得果然如此。有一天它的羽毛掉了,以为从此再也无法遨游天空了。但小老鼠告诉帝波羽毛的故事是它编出来的,帝波能飞全是它自己的本事。帝波于是才发现,没有羽毛它一样能飞。
许多有关创造过程的理论就和帝波的神奇羽毛一样。这些理论认为创造的能力端赖神秘的符咒,以解开你心中的谜团,释出你的潜力。
对于从未与现代文明接触的原始部落而言,天上飞过的飞机难免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它们往往被当成是上帝或至少是上帝的坐骑。
人们经常认为位置的事物不可知,至少以正常的管道是无法理解的。缺乏经验与无知常让我们误以为,创造过程应该是神秘力量作用的结果,这与原始部落将飞机误认为上帝并无两样。事实上,创造是可以学习与发展的技能。就像任何技能一样,熟能生巧,创造能带来更多的创造。
创造的五步骤
创造过程的步骤不难描述,但这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式。每一步骤代表着不同的行动,有些层面的创造过程积极,有些则较为被动。每一层面也都需要不同的技能。或许你已具备某些技能,并发现其他技能并非如想象般容易。虽然创造技能将随着经验累积而增长,每一个新的创造仍是一独立不相干的过程。
本章将讨论创造的基本步骤,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们再深入探讨。切记,下列的步骤仅仅只是创造过程的总结,而不是一个可任你采用的公式。
u 酝酿
创造者先从了解结果是什么着手。首先他们会先了解自己想要创造什么。这个构想有时很笼统,有时又很明确。在你创造想要创造的事物之前,你得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原始构想可能很清楚,也可能只是个模糊的概念。这并不重要。有些创造者喜欢随机应变,所以构想比较简单。画家可能无法知道最后的画作回事什么样子,但他有够清楚的理念,而已让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调整,使最后的作品能够接近她的创作理念。有些则在拾起画笔前早已完成整幅构图。美国名画家奥基夫(Georgia O’keeffe,1887-?)说过:“只有在完全清楚后我才动笔。若不如此,等于在浪费时间与颜料。”
知道自己要什么本事就是一种技能。但传统教育并不鼓励学生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教导如何选择正确的回应方式。结果多数人对于自己所求持模棱两可的态度。这道理很简单:对于非出己意的选择,多数人总是提不起劲的。但在创造过程中,酝酿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就会变得有意义而且有趣多了。
u 掌握目前进展
绘画时当然要了解目前的进展,否则将无法继续动笔或润饰,作品也就永无完成之日。
掌握目前进展也是一项技能。这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多数人在观察现状时总带着有色眼镜。过于乐观或悲观是我们常犯的毛病。保持客观是所有伟大创造者的共同特点。在许多大学哲学系里流行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你无法绝对的客观。在艺术系里有一堂临摹人体的绘画课;学生必须学习观察,再将观察的结果画到画布上。虽然每位艺术系学生的风格不一,画像不尽相同,但哲学系的学生一看,就知道他们画的是谁。音乐学院里,学生必须能以耳闻辨认旋律、节奏、音程。这门课同样地也是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辨认并呈现事实。
客观观察事实的能力是必备的。多许多人而言,“事实”是学习来的。初次乍见,让人觉得不舒适,有芒刺在背的感受。若是采用解决问题的方式,你就会想要采取行动以恢复均衡与舒适感。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故意曲解事实。撒谎、自圆其说、不理不睬都是手段。但一旦学习如何掌握创造过程时,你就会发展成驾驭事实的能力。是好是坏,你都必须了解事情的进展状况。
u 采取行动
一旦你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目前拥有什么,下一步就是采取行动。但是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创造就是发明,有异于传统。但教育却一向强调传统,所以一般人拥有的发明经验并不多。发明的技能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而采取的行动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但无论是否有效、是否继续采行,则要决定于结果的当时变化所有的行动对最后的结果都有一定的帮助。这是因为创造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后才知道何者有效何者无效。创造者的重要技能之一就是试验,然后评估自己的试验。
发明并不是不断的试验与评估。多次试验后,你应该会产生直觉,察觉到哪种行动最有效。创造者可以发展处具经济效益的手段,但这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换句话说,创造的机会越多,就越有机会培养灵敏的直觉。
有些行动能助你直接打成目标,但多数不会。创造的艺术就在与能够不断调整或修正你目前的进展。许多人要求“一次就对”,甚至更惨——“尽善尽美”。这种心态只会让你兴起就此打住的念头。有些人主张以培养“决心和毅力”对付习惯性的放弃心理,但这种人为方式鲜少奏效。若缺少调整行动的能力,决心与毅力不啻以卵击石。当再一次碰壁后,阻力最小最佳之路就是放弃。习惯性的放弃使人觉得自己在个性上有缺失,但实情并非如此。决心与毅力不是支撑你继续创造过程的力量,学习与调整才是。
u 跟着创造节奏走
创造过程有三个不同的阶段:萌芽(germination)、圆熟(assimilation)、完成(completion)。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能量与行动。
萌芽起源于一分新奇与兴奋感。部分能量则来自于新活动的不寻常处。
圆熟是最不显眼的阶段。此时因兴奋而产生的内心悸动已经消失,起而代之的是,你内化自己的创造目标,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于是你产生一股能量,支持你的试验与学习。萌芽时期的兴奋莫名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新安静的圆熟力量,帮助你达成目标。
完成是创造的第三阶段。此阶段的能量类似于萌芽期的,但此时的能量是运用在越来越清晰可见的目标上。此一能量不但可用于完成原有目标,更可为下次创造的萌芽期预作准备。
累计创造动能
许多谈论创造力的理论,似乎都有一种“运气成分”的论调。但对从事创造的老手而言,不断增加的动能才是成功的基础。创造的过程不但是创造自己所需的可靠方法,还能为未来的更多创造埋下种子。哪种人成功的几率较大?是老手还是新手?不错,许多新人初试啼声就一鸣惊人。但这是例外,不是常规。即使历史上最天赋异禀的莫扎特,也曾在音乐的领域中沉潜多年。他三十多岁时的作品,就比十几二十岁时的作品成熟许多。写得越多,作品就越成熟。经验的累积让他拥有了只有在创造过程中才会产生的动能。
今日就着手于创造,你就越有可能创造出十年后你想要的成果。每一次新的创造,都会带来新的创造经验与知识。如此一来,你的构思和创造能力便自然而然与日俱增。
第五章爱是创造的源头动力
唯有能够为了创造而创造的人,
才能够了解创造导向为何。
这里头没有诡计、不是为了正确的反应、
也不是因为外在的动机,
仅仅是为了爱其所爱。
创造过程的结构不同于针对环境予以反抗或顺应的结构,前者坚定不移,后者则反复摆荡。
针对环境采取反抗或者顺应的态度,可以形成一种生命主导倾向。同样地,创造也可以形成一种生命主导倾向。具有反抗或顺应导向的人,偶尔会有创造主导的表现;而具有创造主导倾向的人,偶尔也会针对环境予以反抗或顺应。生活的重心摆在哪里将决定你的导向。对多数人而言,生活就是绕着环境在打转。但对某些人而言,生活则是根据自己的理想,而作妥善的规划。
这两种导向的差异很大。前者你必须受制于环境的无常。后者,你则成为自己生命的创造力量,而环境只不过是创造过程中的一小环节而已。
从反抗或顺应的导向,转变到创造的向导,看似简单却又不可小觑。进入创造的领域并不困难,但这种经验极不寻常,许多人仍觉得很难讲以往的学习经验弃诸脑后。身处反抗或顺应的导向时,似乎很难有所改变,但一旦身处创造的导向时,一切似乎又是那么简单。
南辕北辙的生命导向
创造者的生命确实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若想向“反抗——顺应”导向的人描述创造型的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很困难的。两者之间不但观察事物的角度相异,生命的可能性也是完全不同。创造导向的人不只是生命的内涵不同,他们根本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而身处“反抗——顺应”导向的人则像是在迷宫中过日子。环境就是四周的墙壁;生活就是不断地在迷宫中穿梭来去。有些人不断重复同一路线,以获得安全感;有些人一旦走进似乎同时,则是一脸诧异。但不管怎么样,对身处“反抗回应”导向的人而言,生活中可作的抉择是少之又少,通常只能供他们“两者相权取其轻”而已。
创造导向的人,生命中常充满新意、振奋与奇妙。这并非由于创造者怀着极高的兴致去做每一件事,而是因为创造者的生命层次已达到不断会体验到新奇事物的境界。
然而,创造者的处境并不是绝对的欢乐。创造者在享受希望、愉悦、欣喜和欢呼之际,当然也会有失望、痛苦、忧伤、无助与疲倦袭上心头之时。
“反抗——顺应”导向的人,通常会尽量避免极度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反应,但矛盾的是,这些人常让情绪左右自己的生活,让情绪作为反抗或顺应环境的指标。因此,他们常不切实际地寄望新环境的到来,能将他们从冲突之中解放出来。他们认为如果某些环境让你忧伤,其他的环境就会让你快乐。一旦持有这种观点,生活将成为一连串寻找“正确”环境的动作而已,例如:正确的职业、正确的关系、正确的财务状况、正确的理念、正确的人生目的、正确的朋友、正确的机会等等。
创造者了解情绪并不是环境的指标。他们知道,即使是在令人沮丧的气氛中,仍能够享受到一丝丝的愉悦,而即使是在欢乐的情景中,忧伤仍偶尔会浮上心头。他们拥有智慧,了解情绪总是在好坏之间上上下下。因为情绪无法支配他们的生活,所以他们无须对情绪逢迎拍合。他们的创造,并非出于情绪的指使,而是完全与情绪无关。不论是沮丧或者欢乐,任何情境都无法阻碍创造者发挥才能。
为创造而创造
反抗——顺应导向的人经常彼此鼓励,以激发所谓的“正确”反应。有点僵硬的时候,他们会说“放轻松一点”;老是墨守成规时,他们又会点出“冒点风险”;惧怕未知因素时,他们会互相勉励“勇敢一点”;若是提不起劲时,他们又“强迫自己打气精神”;觉得自己无助无望时,“让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办得到”。
那么创造者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呢?是一股想要实现创造的欲望。这种为创造而创造的感觉是反抗——顺应导向的人所无法了解的。创造者不是为了掌声,不是为了报酬,也不是为了别人的意见,他们只是为了创造而创造。
美国诗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一语道中创造的精神:
所有伟大事物的完成,当初都是为其本身的缘故。
家里有子女的人可能会了解这种心理。你喜爱子女只是因为他们是你的子女,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你的后代或是你的同伴,或他们能使你成为善尽父母职责的好范例。子女拥有自己的生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父母深爱子女,所以要将子女抚养长大成人。
这种经验和创造者的经验类似。创造物就像创造者的子女。创造者完成作品后,他们会让创造物拥有自己的生命。他们不会让创造物与自己的身份混淆。即使从构思到完成都是出于一己之力,创造者与创造物毕竟是不相同的个体。
爱它,愿见它存在
若能将创造的作品与自己本身分开,就能够经历到创造活动里最深奥的理解,那就是爱。爱它,愿意看到它的存在,将是推动你从事创造的主要原因。若不喜欢一件事物的存在,当然不会想要去创造它。
在波士顿音乐学院就读时,我参加了“新人俱乐部”,我并非天主教徒,但非常喜欢引导我们讨论的那位牧师。在学生时代,我对我的无神论知识深深引以为傲,我也很想与人辩论上帝的存在。牧师的神学修养非常丰富,能够提出各种理由为上帝的存在辩护。但是有一次我想他在逻辑上出了一点小错误。他说:“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纯然是出于爱。”
“等一下,”我打断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经过二十分钟的僵持后,他终于说:“这是信仰问题。”
我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当你找不到一个好理由时,常会用信仰作借口。但是这个观念:“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纯然是出于爱”,却萦绕在我心头多年。
有一天创作音乐时,我突然了解到那位牧师的意思。我创作音乐是因为我爱它,愿意看到它存在。从此,我也可以理解到,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纯粹是为了爱。
事实上,不论人们是来自何种宗教、哲学、灵命和政治信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过程的主人。从无神论者到天主教徒,从犹太人到回教徒,从资本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从左派到右派,创造是无关种族、国籍、宗教,以及政治信仰的。
爱其所爱,又何妨?
大多数人都是在反抗——顺应的导向中成长,很少人有机会能够为了爱而进行创造,为了爱而做自己想做的事。对多数人而言,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一件奢侈的事,而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许多人常将爱与“份外之事”(distraction)混为一谈。嗜好、娱乐和休假就是“份外之事”。没错,你很喜爱你的嗜好,但你的嗜好是你终身的工作呢?或只是你从不喜欢的工作状态中暂时解脱的慰藉而已?对许多人而言,生活充满了不尽如人意的必要事物,这些事物就算能够满足身体的需要,对人类的灵命却毫无帮助。
许多人经常语带讥讽,那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爱。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爱的能力,而是应该说他们还没有过创造的经验。他们原可拥有的关怀已被消磨殆尽。他们的生活哲学就是避免成为傻瓜。对于认真过活的人们他们也不信任。他们无法将生命的神髓投注到任何事物上,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一件事情真的有那么重要。
他们的生活了无光彩,但是他们的日子仍然继续,正如佛洛斯特的诗句中所提到,“没有一件事情值得你骄傲地往回看,也没有一件事情值得你满怀希望地往前看,如此看来,现在与未来又有失眠差别。”如果你建议这些人去寻找一些值得爱的事物,他们一定会嗤之以鼻。唯有能够为了创造而创造的人,才能够了解创造导向为何物。这里头没有诡计、不是为了正确的反应、也不是因为外在的动机,仅仅只是为了爱其所爱。
无关乎道德与责任
你并没有义务去创造你想创造的事物,因为你对它们并没有需求。艺术家最能了解这点,因为他们对艺术品并没有真正的需要。
事实上,人的需求非常少。只要有一些食物、水和温暖,你就可以活上好些年。但在反抗——顺应导向中环境似乎常迫使你采取某些行动。你治好将满足环境需要的欲望美其名为必需品。许多人常将渴望的东西解释成不可以没有的东西。这种转化的目的有时候是为了自圆其说。一旦意欲物转化成必需品,他们就会相信,除了努力达成目标,,他们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必需品”这个名词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后,你将无法确定什么是真正的欲望,什么不是。如果你让自己相信某种意欲物是非具备不可时,你如何能够付出足够的爱心将它们变成事实?
对反抗——顺应导向的人而言,将时间花费在所喜爱的事务上是行不通的,因为你的爱与环境并无关系。这些人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其实这种怀疑系来自于对自我的认识不够。
他们也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控制内在的私欲。他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不当行为的错觉。在“利己”和“利他”之间,他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冲突。当这些假设存在时,这些人只会进一步地认定不管它们做什么,都不是经过自由选择,而只是为了顾全大局。
德瑞莎修女(Mother Theresa)所作所为,也不是因为她非得这么做不可。她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爱心。如果纯粹为了解人们的苦难,她的工作量将使人无法负荷。她了解人类具有向善与为恶的能力。也因为她了解,所以她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向善。她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向善的心,而不是受责任感所驱使。
人性本善
多年来教授创造过程的经验,让我学到了一门宝贵的功课,这门功课是有关于人类的真实本质。也就是当人们具备了创造自己所欲的能力时,一定会朝人性的最高层次努力迈进,诸如: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关系、爱心、和平等,都将成为他们努力的目标。我发现人类基本上是向善的。但你可能也会想到,人类为恶的本性呢?战乱残暴的行为,以及其他不合人性的行为,又该如何解释呢?
那些将时间浪费在破坏性行为上的人,并没有接触到他们的创造力量。事实上,历史上的罪恶都咎因于没有创造能力。耀武扬威、恐怖主义、军事主义和对权力的渴望均非因为拥有权力,而是源自缺少权力。一旦认定自己无法创造心中所欲时,很可能就会认为心中所欲根本微不足道。毕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创造技能”的课程中,参加者学习如何构思自己所欲。刚开始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旦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后,脑中就不断浮现各种影像。也许一开始他们没办法说出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经过多次试验他们所作的选择后,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就逐渐形成了。通常是,当他们了解创造过程的运作情形时,他们均能创造心中所欲;接下来,他们又可进一步构思未来想要的事物。经过一次直接创造经验后,这些人才知道自己不是那么肆意妄为。这是作为一位创造者生命里很重要的一项认知。
不再过妥协的生活
偶尔我们会选择一所高中进行“创造技能”的实验课程。我们要求学生列出自己想要的事物。通常学生们想要的都是结果,例如:“工作”、“男女朋友”、“吉他”、“机车”,有时候则是“好成绩”和“改善与师长关系”。
在修习这门课之前,这些学生师长们灌输一个观念:他们无法创造自己所要的事物。而他们也都有好多无法创造的经验。如果你到课堂上,试图让学生相信他们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会迫不及待地证明你是错的。想要改变这种态度和观点似乎不太可能。
这些学生的观点早已根深蒂固。他们不具备任何创造自己所欲的经验,当然也就不相信自己具备这种能力。此外,他们也很少眼见成人能够创造自己所欲。而这些成人正好是那些动不动就喜欢耳提面命一番的人。
课程快结束时,学生们开始了解自己拥有创造能力,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创造的经验。他们当然没有服用任何兴奋剂。而他们的能力也不止于作出这样的结论:
“你是否创造了这份工作?”
“是的。”
“你是否创造了这份关系?”
“是的。”
“你是否得到了想要的机车?”
“是的。”
“你是否创造了与父母间良好的关系?”
“是的。”
“你的分数是否提高了?”
“是的。”
在上述一连串经历后,这些学生发现了两项重要的事实:一、他们能够创造自己所选择的事物,二、他们所要的事物并非微不足道。
即使这些学生的目标对全人类而言并无助益,但这又怎么样呢?重要的是,他们创造的东西对他们重要就好了。他们是这么爱他们所想创造的东西,以致非将它们实现不可。臆测别人想要什么东西是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又是另一件事情。
创造经验改变了这些学生的生活。如果就世界的标准来看,创造的事物并不重要,那么重要的,应是创造过程的事实与能力。从此,这些年轻人不必再过妥协的生活。事实上,他们现在更能发挥心中的利他主义。这种利他主义并非出于”行善“的义务,而是出于真正的愿望,出于对事物的热爱。
天底下仍有新鲜事!
汽车、电话、电视机、太阳反射器、太空梭等现代文明的产物,在以前不但不存在,而且连听都没听过。
对古时候的人而言,摇滚乐、饶舌歌、甚至连古典音乐,都是毫无意义的名词。两百年前,也并无所谓的社会学、人类学、化学、核子物理学,但是今天这些学科都已有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近十年来的科技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在二十年前是绝对想像不到的。
当作曲家创作时,摊在面前的只是一本笔记本。当画家开始作画时,眼前所见只是一张空白画布。有时候人类实在很难想象一个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怎样才能被创造成形。我常听人家说,“这不算什么新奇的事物”或“这件事情左右人做过了”。我倒要问问这些人,贝多芬的第一三三号作品在完成之前,是否就有类似的作品存在了。
事实上,当时的四人先乐团从未见过类似的曲目。有些弦乐团甚至表示这种曲目恐怕难登大雅之堂,因为它不但不好演奏而且难以入耳。有些音乐家第一次见到这个曲目时,认为步入老年的贝多芬是不是已经丧失了稳定性。但贝多芬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作品,他说:“这首曲子是为以后的人编写的。”而今天,大多数的四人弦乐团都已将此一曲目纳入基本演奏中。
艺术界和科学界充满了崭新创造的例子,这些创造都是前所未有的杰作。但许多人仍宁愿相信天底下没啥新鲜事。作家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即对此深信不疑,一直到四十岁时,他才发现过去的想法是错误的。
我记得我曾经表示过或是曾经写过:任何能够入画的事物都已经入画了,在画布上的任何一个笔触都已经有人试过了;视觉艺术已经走进死胡同。然而突然间,到了不惑之年,我开始为自己画像,并为此着迷不已。我发现在空白的画布上,我可以为自己画像。这就是重点:在空白画布上作画。我一直到了四十岁才有这个勇气去尝试。
在创造的导向中,劳伦斯的发现实属稀松平常。它说明了原先看似死气沉沉的东西,突然间又生气盎然起来,是很可能的事。
首次进入创造导向的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找寻自己所要的事物,好像这项事物是深埋地底下、亟待挖掘的宝藏。
这些人的方向错了。创造自己所欲并不是一个挖掘性的过程,也不是要你去寻找什么。但如果不是挖掘或寻找,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曾积极参与创造过程的人而言,无论从理性或直觉上来看,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个问题的答案适用于所有的创造性行为,无论是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或是为电脑科学设计领先的科技,都是一样。
不幸的是,传统的教育制度常常漠视此答案的力量与重要性。但一旦开始运用此答案,新的创造力量和通达力将随传随到。
令人悔不当初的性向测验
传统的教育制度以性向取代未来意愿。对许多人而言,高中时的性向测验若做得不错,就表示有悲剧要发生了。因为传统的性向辅导,就是据此协助学生找出可能的专长,然后依此特殊性向规划他们未来的生涯。
许多漫无目标追随这项建议的人,在成为医师、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的二、三十年后,却很失望地发现,他们对目前这份职业一点也不关心,一点也不在乎。但他们的生活重心却必须花在十五、六岁时凑巧发生兴趣的科目上。
我认识几位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团员,他们对于在交响乐团内演奏,感到厌烦透了,但是整个生活又必须再这样的工作上打转。一位表现极为杰出的音乐家告诉我说:“我实在不想在交响乐团里演奏,但这是我唯一懂得该怎么做的事情。”
水到渠成的众多发明
在创造导向中,当你在回答:“我想要创造什么?”之时,你想要创造的东西是否可能实现,仍是未知之数。但就历史来看,许多创造在酝酿之际,谁也没想到它真的可行。
在麻醉药发明之前,医生们坚信无痛手术是不可能的。一八三九年威尔普医生(Dr.Alfred Velpeau)说:“在外科手术中要免除疼痛,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外科手术中,手术刀与痛苦是绝对相关的两个字眼。我们只有调整自己,才能因应这样的结果。”
在飞机发明之前,科学家认为飞行是不可能的。著名的天文学家纽康(Simon Newcomb,1835-1909)就一度表示,他已经在逻辑上证明飞行是完全不可能的。他写道:“就目前已知的材料、机械以及自然力来看,绝对无法组成一个实用的机器,可以让人类在空中飞行一段长距离。我认为这项事实和其他物理现象一样确实可信。”可笑的是,纽康讲完这段话不久,同年莱特兄弟(the Wright brothers)就开始了人类的首次飞行。
许多科学家也都相信原子是不可能分裂的,原子弹的构想完全是无稽之谈。海军将领莱希(William D.Leahy,1875-1959)在一九四五年,就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向杜鲁门总统(President Truman)表示,“这真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情了。”他说:“我以爆破专家的身份肯定地说,这个炸弹绝不会爆炸的。”
拿破仑(Napoleon)坚信蒸汽机的构想是天方夜谭,并把这样的看法斩钉截铁地告诉蒸汽机的发明人富尔顿(Robert Fulton,1765-1815)。他对富尔顿大惊小怪地说:“你说什么?先生,你要在甲板下生起一团火,让船只能够乘风破浪地航行?对不起,我可没有时间听你胡扯!”
但事实是,当一项构想隐然成形时,创造的过程就会自然地形成以达此一目标。也就是说,在创造的导向中,创造的过程就是在过程中渐渐成形的。
别让公式上身
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通则就是,试图了解每件事物背后运作的公式。一旦通晓,你就会始终都知道该如何因应。从反抗——顺应导向的人来看,此一观点非常吸引人。因为理论上来说,有“公式在身”后,你就可以正确地针对环境予以回应。不幸的是,公式只能让你应付熟悉的状况。即使你真的有能力掌握熟悉的状况,也不过像一只训练有素的老鼠在迷宫中乱窜而已。
从创造导向的人来看,有关创造过程的唯一通则就是:“胸无通则”。
创造过程应始终为创造结果所用。如此一来,新的结果便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创造过程,才能尽其功,将自己限制在缘由的创造过程中,智慧封杀原创性。
画家比尔(Jack Beal)亦持相同的看法,他说:
我一直尝试对色彩的问题视而不见;尝试以直觉来处理色彩;试图不去了解冷暖色的意义和基本色彩是什么。纵容我也知道一些色彩的原则,但我一直试图让色彩很自然地配合我的绘画主题。
据说莱特从来不受制于格式,即使是自己创造的格式。二十世纪的艺术史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艺术家因为原先采用的特殊创造过程,吸引了不少门徒,后来却又因采用了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创造过程,而使得这般信徒感到惊讶不已。
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是二十世纪初叶最重要的两位音乐人物。勋伯格是无音调(atonal)音乐的创始者。斯特拉文斯基则专精于音调(tonal)音乐,被视为是新古典乐者。这两位乐团上的巨人很自然地形成了两股流派。“门生”竞相发表理论,阐述到底谁才是真正未来音乐的主流。两派人马相互攻诘,好友反目成仇。许多人甚至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彼此不再交谈。但这些争论对于真正伟大的作曲家似乎毫无影响。
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并非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斯特拉文斯基最后运用了由勋伯格所发明的十二音调技巧,创造了无音调音乐。而勋伯格也编写了一段C大调的音调音乐,双双让他们的门徒震惊不已。
对他们两人而言,音乐创作的重点并不是在过程上争胜,而是在如何艺术化表达自己的音乐憧憬。
让过程随机应变
学习的过程已成为社会上普通认同的回应方式。这个社会充满了各种强调过程的课程,例如:如何减肥、长头发、健身、建立罗曼蒂克的友谊、戒烟、穿着体面、舒缓压力、增进魅力、解析梦、开放心灵等,不胜枚举。这是一个充满惊奇的年代,几乎任何事物都触手可及。但是人们用来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标准,却常决定于过程而非结果。
这种观点对于创造者是不可思议的。真正在进行创造时,过程只不过是扮演功能性的角色罢了。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坚持运用同一个过程。过程是随机应变的,主要的功能只是为达成目的而已。
在“结果”的范围内,让过程自然形成,这才是最好的状况。以现有的过程限制达成目标的方式,是不智之举。当结果首次浮现脑海时,即使你已成竹在胸,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仍然是未定之数。
第六章为何心想事难成?
每个人生命中最常见的结构性冲突,
是由两种相互竞争的张力纾解系统建构而成。
一种系统是建构在个人的欲望上。
另一种则建构在一种个人欲望无法实现的信念上。
在某些生命结构中,你会发现最好走的路(即阻力最小之路)弯弯曲曲,但在其他的生命结构里,却又是笔直前进。崎岖不平的生命结构将形成一个不断重复的模式。一会见你发现自己正朝着想要的事物前进,一会儿又发现自己正慢慢远离。忽近忽远正是这个模式的特性。
在一个笔直前进的生命结构中,阻力最小之路将朝着最后的目标迈进。创造过程的一个重要技能就是,构筑一个有利于创造的稳定结构,以协助你达成最后的目标。
张力——纾解系统
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之一是:张力自然会寻求纾解之道。从蜘蛛网到人体,从宇宙的形成到陆地的飘离,从钟摆的摆动到发条玩具的动作,我们都可以看到“张力——纾解”的系统在发生作用。
在自然界或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简单型和复杂型的张力——纾解系统,不但影响事物的改变,而且还影响事物的改变方式。
最简单的张力——纾解系统是,在一个结构中只存在着单一的张力,整个结构趋向于纾解此一张力。譬如:将橡皮圈拉紧,整个橡皮圈就倾向于回复原状,以纾解橡皮圈内的张力。而受挤压的弹簧圈也倾向于弹回原状,以释放出张力。
日常会话也不乏张力——纾解的系统。“你好吗?”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其中隐含的结构倾向就是要你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造成某种张力,而问题的答案将可纾解此张力,这就是所谓的前置——结果语法(antecedent—consequential)。这在语言以及仰赖语言的思维逻辑中,是最自然的语法。这些语法的型态可能是“问题—答案”或“叙述—质疑”:
“玛莎和你去吃了晚餐吗?”(张力)
“是的。”(纾解之道)
“我想他们的 提议是无法接受的。”(张力)
“我也这么认为。”(纾解之道)
有时候纾解之道会造成新的张力,于是又需寻求新的纾解之道。但整体看来,这种模式仍然属于简单型的张力纾解系统,如:
“昨天我们家来了三位客人。”(张力)
“是谁?”(纾解之道和引发新的张力)
“约翰、艾琳和布奇。”(纾解之道)
“谁是布奇?”(张力)
“约翰和艾琳养的狗。”(纾解之道)
当张力存在时,阻力最小之路将引领我们寻求纾解之道。上述的例子很容易解决。即使答案是“我不知道”,整个结构中的张力仍可获得纾解。
日常生活中,当你肚子饿时,一个简单型的张力纾解系统就形成了。饥饿造成张力。当你进食后,张力便获得纾解。同样地,口渴也会造成张力。当你喝水后,张力就不存在了。
当不同的张力纾解系统彼此之间互相牵扯时,就会出现相互竞争的局面,从而产生结构上的冲突倾向。例如:当一个张力纾解系统趋向于纾解时,另一个张力纾解系统便会趋向于更紧张的状态;如此一来,整个结构又掉过头来,倾向于纾解第二个系统的张力。但此一现象却加强了第一系统的张力。由于这种互相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结构摇摆不定。这种冲突系导因于结构,我们称之为结构性冲突(structural conflict)。
结构性冲突
结构性冲突系来自两个互相竞争的简单张力纾解系统。譬如:肚子饿了(张力),自然就会想吃东西(纾解之道)以纾解此一张力(见图6-1)。
假若你已超重,你可能会选择节食,以达到心中的理想体重。于是,此时又形成了另一种不同的张力纾解系统:体重超重,结构倾向就是要采取行动,亦即节食,以纾解体重超重所造成的张力(见图6-2)。
6-1
张力
纾解之道
饥饿
———————————→
进食
6-2
张力
纾解之道
超重
———————————→
节食
6-3
张力
纾解之道
饥饿
———————————→
进食
超重
———————————→
节食
“饥饿——进食”的简单型张力纾解系统,以及“超重——节食”的简单型张力纾解系统,两者之间互相关联却又彼此冲突。你无法同时纾解这两种张力,亦即你不能既进食又节食(见图6-3)。
试图要纾解其中之一时,必然会否决另一种系统,升高该系统的张力。不进食,你将越来越饿,使得“饥饿——进食”系统中的张力升高。此一系统中阻力最小之路就是进食。所以你进食,结果体重却增加了,造成“超重——节食”系统中的张力升高。此时你自然倾向于节食。但一旦如此你又觉得饥肠辘辘,于是又转回到“饥饿——进食”的系统。
这两种简单的张力纾解系统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纾解之道的两个重点无法同时并存,亦即你不能同时进食于节食(见图6-4)。
你也无法按照顺序纾解这两种系统中的张力,因为纾解其中之一,势必会升高另一系统中的张力。
就表层行为的观点来看,许多节食者所采取的行动是期盼达到减肥的效果。但从底层结构的观点来看,节食者的行动是要解决结构性的冲突。但由于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节食者虽然能暂时性地减轻重量,阻力最小之路仍会引导他们回复到原来的体重。但一旦再度超重后,长期而言,阻力最小之路又将引导他们进行节食。
结构性冲突的例子也在许多大公司里层出不穷。这些公司需要做研发、设立新工厂、开发新市场的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长期发展。当公司投注金钱在这些投资上时,初期的利润虽不高,但总希望终究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如此一来,初期的回收利润便可能显得微不足道。
投资的资金来自股东,股东买股票是希望得到高投资报酬率。但公司关心的是扩张后的经营能力,以及长期的获利率。但其初期的结果却造成股东投资报酬率降低。
此时整个投资行为即呈现摇摆不定的状态。投资者着眼于投资报酬率,于是愿意购买股票,将金钱投注到公司。而公司主管注重的却是长期的成长,于是将钱投资其上,不料却造成短期利润暂时降低,公司股票的吸引力也跟着降低。当公司筹措资金能力大打折扣后,公司只好将焦点移注到筹措新资金上。为了再度吸引投资者,治好减少投资以呈现较高的获利率。
这种反复摆荡的解构型态,使得许多跨国企业无法订制有效的长期经营策略。许多有类似问题的公司也经常面临被并购的危险、研发落后,或是来自其他未遭此结构冲突公司的激烈竞争。
为何行为反复摆荡
在这种结构中,必然会从一种张力纾解系统,转换到另一种张力纾解系统。我们可以将此情形称之为“主导系统的转移”(shift of dominance)。主导系统的转移造成了行为上的反复摆荡,而其中背后作用的力量却不甚明显。于是节食者有时候也会奇怪,为什么又时候比较容易解释,有时候一张嘴却不听使唤。若无法了解结构性冲突的作用,你将对实际发生的事情感到迷惑。就表面来看,节食者控制自己的饮食习惯,试图减轻重量,但最后还是失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缺少自我控制,自我纪律不够,自我怀恨,自暴自弃,缺少意志力和决心,还是性生活不圆满?
其实反复摆荡是因为这个结构的特性。反复摆荡只是该结构运作下的必然结果。那些采取行动以解决结构性冲突的人,其行动往往着眼于行为的表层,例如:无法成功节食的这个表面事实。节食者无法了解自己处于反复摆荡的结构中,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只会强化其底层结构,最后仍不可避免地导致无助与无力。
节食经常失败的一个原因是,节食的措施只不过是用来抑制作用中的结构目前行为的倾向。结构的某一部分虽然借由节食的措施暂时获得控制,其他的部分(因饥饿而想进食的欲望)则增加了优势地位以补偿受控制部分的缺损。换句话说,当你在结构的某一部分施加压力时,结构的其他部分就会反弹。就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而言,这可称为补偿性回馈(compensating feedback)。
潜意识的阻拦
每个人生命中最常见的结构性冲突,是由两种互相竞争的张力纾解系统建构而成。一种系统是建构在个人的欲望上。另一种则建构在一种个人欲望无法实现的信念上。
直觉里,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此信念。你为何坚信自己无法拥有心之所欲?这是因为物质世界中难免有些缺憾。在成长过程中,你必须学着了解这些缺憾。有些缺憾是“实际上的不可能”。例如:时间只往一个方向移动——前进。时光不会倒流,人无法返老还童。这种不可能性是物质世界的本质,你必须接受。若无法了解时间的这项本质,你很难再这个世界上立足。
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缺憾是,任何事情有开始,就有结束。这对宇宙众星球和人类来说,都是正确无误的。在自然界里,有些事件具有“不可避免性”,例如:生死循环。任何事物诞生后,不可避免地终将走向灭亡。
从小,我们就学会了解我们周遭的限制是什么。因此,教导儿童认识攸关他们生存的限制,基本上并没有错,但这种学习过程常流于笼统。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些事情,或是拥有某些事物,于是我们很自然地以为我们无法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而一旦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时,我们又会认为这并非出于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失败的经验,却一再让我们认为无法达成目标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假设慢慢地变成一种潜意识里的信念,深深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却没有被发现。
在必然性之中,仍有些事件并非绝对必然。
虽然时间是向前进的,但在这向前进的动能中,仍有许多事情是悬而未决的。你的选择、你的创造,以及你生活的环境,并不是早已决定好的。你可以作较佳的选择。你所作的选择会产生结果,创造过程里有一部分就是要你学习如何抉择,以产生自己所偏好的结果。还有,当你创造时,你所采取的行动就不是绝对必然的,而是不固定的、开放的,依情况而定。
产生欲望也是生命结构的一个倾向。像是我们渴望呼吸,渴望温暖和物质。一言以蔽之,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渴望。我们当然也有超出人类基本需求的渴望,如:探索、发展和创造的渴望。
人们想创造自己所最关心的事物,但同时又相信自己无法拥有自己想要的事物。这种人类的困境其实就是一种结构性冲突。
渴望造成了一种张力,拥有所要的东西才能纾解此一张力。
坚信自己无法拥有所欲,又造成另一种张力;真正无法拥有所欲,则纾解了此一张力。
这两种张力纾解系统放在一起,则形成了结构性冲突,因为这两种纾解之道是相互抵触的。
以下我们就稍事说明这种冲突性结构是如何运作的。
想象你正站在一个房间前后墙的中间。想象你所渴望的结果是写在前面那座墙上,若你朝着前墙走去,表示你以朝着所渴望的事物向前迈进。
后面那座墙则代表着你无法拥有渴望事物的信念。向后墙走去,代表着你已远离自己渴望的事物。
想象你的腰上正缠着两条巨大的橡皮圈。其中一条橡皮圈可以将你拉向前墙,代表着“渴望”的张力纾解系统。
第二条橡皮圈会将你拉向后墙,代表着“无法拥有渴望事物信念”的张力纾解系统。
现在想象当你走向前墙时,橡皮圈会发生什么变化?显然前墙那条橡皮筋会松弛,但在此同时,后墙的那条橡皮圈则会拉得更紧。当你快接近前墙时,哪一方向承受的张力较大?阻力最小之路又朝哪一方向去?对你而言,往哪个方向走回好走些?
显然地,此时阻力最小之路是朝后墙方向去。换言之,当你朝自己所欲的道路迈进时,越接近目标,脚步越艰难。即使到达目的地,创造了自己所要的结果,但想在此目标上多逗留一会儿也都是困难重重。此时往相反的方向走去,反而容易得多。在自然界,能量一定是朝最容易流动的方向流去,而人类也必须依循此一法则。迟早你必须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你之所以如此做,并非由于你具有自暴自弃的本能。或由于你是个失败主义者,而是因为你正追寻着阻力最小之路在行进。
现在想象当你朝后墙走去以纾解当下的张力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旦你背离自己想要的结果后,主导系统就开始转移了。原先紧绷的橡皮圈现在慢慢松开,但原先松弛的橡皮圈则逐渐增加张力。
显然阻力最小之路又朝回前墙,也就是你原先所想要的结果。长期来看,你将不可避免地在这两点之间来来去去、反反复复。这种转移可能只需几分钟,也可能需要好几年。通常这种反复摆荡需要时间较长,在一开始时很难被察觉。
虽然每个人针对这种情况所采取的对策会有所不同,但基本行为模式都是相同的,不管他(她)所持的欲望是什么。任何渴望都可能被其他渴望所取代,但是反复摆荡的状态仍会持续下去。
洗脑无益,无欲亦欲
乍看之下,似乎只要打破这两个张力纾解系统其中之一,就可以轻易地“解决”结构性冲突。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将“无法拥有所欲”的信念转变成“能够拥有所欲”的信念。改变信念的方式很多,但在此一结构中都将注定失败。假设你在前墙换上此一积极的新信念:“我可以拥有我想要的,”改变的新信念将成为你的新欲望当你朝前迈进,亦即一步一步地实现你的新信念时,“无法拥有所欲”的张力纾解系统又慢慢占了上风。此时无论你是如何真诚、如何积极地对自己下功夫洗脑,要你相信自己“无法拥有所欲”,将比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拥有所欲”来得容易多了。另一种解决结构性冲突的“方法”,就是放弃你的欲望。这种作法可能是误解了东方哲理:“欲望让你受苦受难,若能放弃欲望,你将不再痛苦。”如果尝试放弃所有的欲望,那么放弃欲望将成为你新的欲望。越接近“无欲”的目标,结构倾向失败的可能性越高。而且隐含在“放弃欲望”信念中的,往往是所谓的精神目标,例如:追求灵命的顿悟,渴慕到达极乐世界,或力求从“现实的幻象中”解脱出来。这些目标与结构中的其他目标并无二致。它们仍将构成如假包换的张力纾解系统。
欲望是一种想要改变、形成于重整的倾向。“放弃欲望”的意念也是一种欲望,与我们所居住的宇宙本质正好符合。有些欲望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实现,没有欲望的欲望正是如此。拥有这个欲望与宇宙的法则符合,但要实现这个欲望却不可能。
结构性冲突无解!
结构性冲突是无解的,想要同时,或先后解决相互抵触的两个系统,将徒劳无益。结构性冲突与情绪上的冲突有所不同。情绪性冲突主要发生在情感层面,其型态不外是焦虑、困惑、沮丧或者矛盾,诸如:对同一人既爱且恨。结构性冲突则作用在更深一层的生命导向的层面。它也会产生类似的情绪,甚至产生涵盖面更广的其他情绪,诸如:内在的平安、极度的喜乐,乃至厌恶、沮丧以及哀伤。你的情绪通常来自你身处的结构。如果你为了避开不想要的情绪,或培养想要的情绪,而采取一些行动,其实并不能改变产生那些情绪的结构。因此,这些行动往往没什么效用。
事实上,试图解决结构性冲突,也可视为一种结构性倾向。即使明知其不可为,不断尝试解决结构性冲突,仍是很自然的事情。
人类学习飞行的早期,许多飞行设计器从来没有离开地面过。或许你也曾看过许多类似的机器,虽然上面绑了层层机翼,快速地在跑道上滑行,最后却一头栽在地面上。这种机器一方面能惹来围观群众的会心一笑,另一方面他们看到这个机器在跑道上猛挥机翼,却始终无法离开地面一步时,心情也可能沉重得如千斤重担。因为这些机器是为飞行而设计的,但是设计的结构出了毛病,使得飞行变成不可能。
人们经常满怀着希望,试图摆脱结构性冲突,结果却大失所望。这类结构的本质是:你为了解决结构性冲突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只会强化原有的限制及结构本身。
更新结构,方为上策
既然这类冲突是属于结构性的,那么唯有改变生命的底层结构,才有办法作任何实际与持续的改变。但任何试图从结构内部去改变结构本身的作法,终将走上失败一途。由于结构的作用,阻力最小之路将促使你采取无效的行动,并借由这些行动让冲突越陷越深,事实上,假若你正处于结构性冲突当中,你一定会想出新策略,以补偿结构力有未逮之处,并促成最后的解决方法。
创造的本质会产生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构。但创造并不是结构性冲突的解决方法。它与结构性冲突毫无关联。它并不会反复摆荡。在我们开始探索创造过程时,你会先学到如何建构这样一个可支持你去创造的结构。
在我们探究创造导向的结构之前,必须先进一步探讨补偿性策略,这是人们用来解决无解的结构性冲突的。这些策略在人类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我们必须了解这些策略的内容,以及这些策略为什么不适合创造自己所欲。如此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处于结构性冲突中的反复摆荡结构,与创造性过程中稳定纾解的结构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
第七章罔效的各种药石
在冲突性的结构中,由于阻力最小之路
很自然得使你远离所渴望的结果,
于是你也很自然地会发展出某些策略,以谋补救
这些策略不但会阻碍真正的创造,
还会加强原有的结构性冲突,
并造成反复摆荡的型态。
我们刚讨论过,结构性冲突会造成反复摆荡的局面,无法让人达成所想要的最后结果。于是人们很自然地想出“补偿性策略”(compensating strategies),以应付这种不当的局面。这些补偿性策略是如何形成的?补偿性策略的发展相当微妙,通常是循序渐进的,有时候连自己都无法察觉到。
方向盘打右
假设车子的前轮失去了平衡,向左稍微弯了点,你可能会采取一种补偿性策略,将方向盘稍微打向右,以保持车子向前直行。如果车子向左转的倾向是慢慢形成的,你的补偿性策略自然也是暗地里形成的。你甚至无法察觉到,方向盘向右转的习惯是为了补偿车子前轮的失去平衡。
一旦车轮经过定位矫正后,你将方向盘打向右方的补偿性策略,就不再具有任何效用。于是,你不再需要采取补偿性策略,因为整个结构已经改变。间接地,结构的改变造成你行为上的改变。同样地,当你从一个反复摆荡的结构转移到一个稳定纾解的结构时,你很自然地会改变一些行为习惯。
在影响行为的底层结构尚未改变前,就急着改变自己的行为,一定不会成功。这是因为结构决定行为,而不是行为决定结构。假设有一天朋友坐你的车,注意到你有将方向盘向右打的习惯,但是朋友并不知道车子前轮有些毛病,于是指出你的行为偏差,并建议你稍事修正:“方向盘别偏右,打直。”
如果接受建议,可能会暂时改正你的习惯,但是为了能让车子笔直前进,最后你仍会将方向盘向右打。
朋友彼此之间的建议很少能够奏效,因为这些建议只是为了改变补偿性策略;他们并不了解造成这些补偿性策略的底层结构。
三种补偿性策略
为了补偿“结构性冲突”无法解决的缺憾,我们常采取三种主要的策略。这三种策略分别是“留在可容忍冲突范围”(staying within an area of tolerable conflict),“冲突操纵”(conflict manipulation),以及“意志力操纵”(willpower manipulation)。
如果你身处结构性冲突中,虽然可能暂时达到你的愿望,但却越来越难保持这个成果。举例而言,伟大的爱情,到头来却造成痛苦的关系;理想的工作机会,倒头来却教人失望透顶;企业的成功,到头来却导致失败。
在冲突性的结构中,由于阻力最小之路很自然地使你远离所渴望的结果,于是你也很自然地会发展出某些策略,以谋补救。这些策略不但会阻碍真正的创造,还会加强原有结构性冲突,并造成反复摆荡的型态。但在人类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这些补偿性策略却到处可见。
可容忍冲突范围
常见的策略之一就是,尽量减低反复摆荡的幅度。结构性冲突的结构会产生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并不是为了打败你,也不是要让你受苦受难。事实上,这个结构的目标和你毫无瓜葛。这个目标就是寻求平衡。它纯染是结构本身造成的,拿前一章所引用的橡皮圈例子来说,橡皮圈结构的目标就是,让两条橡皮圈拥有等量的张力。反复摆荡型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结构两边的张力不等所致。
在两条橡皮圈之间有一个平衡点,可以使双方的张力相同。但由于两个张力纾解系统的自然运作结果,想维持此一平衡点,几乎不太可能。有时是个人的欲望,有时又是个人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信念,造成整个系统无法维持平衡。
两个系统之间的差异越大,反复摆荡的现象越严重。如果你能减少反复摆荡的程度,就能介绍不舒适的感受。
反复摆荡的结构,也让情绪跟着产生上上下下的变化。反复摆荡的情况越严重,情绪越像云霄飞车般起起落落、忽高忽低。许多人不喜欢这种上上下下的情绪,所以采取策略以减少冲击。于是他们选择停留在一个范围内,使自己能忍受系统震荡所造成的起伏不定的情绪。在这个可忍受冲突的范围内,反复摆荡的型态仍然持续,但力量已逐渐减弱。
五〇年代的人曾给我们一个这样的讯息:“不要在船上摇来摆去”(Don’t rock the boat)。采取这种策略的人经常逃避改变。当面临挑战时,这种人就会试图躲得远远的,以使改变尽可能不会发生。
得过且过
是什么决定了事情方向的转折点?由于每个人的忍受程度不同,方向转折点自然也因人而异。方向转折点表示你对冲突所能忍受的最大范围。你只要跨出这个范围一步,将会感到极端地不适应。因此到达忍受范围的最大限度之前,很自然地就会往另外一个方向转移。
采取这种策略的人,其行为将限制自己的期望以减少损失。许多组织机构都鼓励员工采取这种策略。公司的组织越大,这种策略成为行为目标模式的可能性也越大。在这类组织机构里,员工总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听到这类讯息:“别兴风作浪。”
这些机构并不是有意或心存恶意地要阻碍创造力与期望,但所作所为却又难辞其咎。结构性冲突迫使你采取可忍受冲突范围的策略,这项策略又造成了尽量减少风险的“务实”行为。可预测性与确定性的价值在此获得可定,但结果是妨碍了创造力与日后更伟大的成就。
这种策略不但常见于大型组织机构,在日常生活中亦比比皆是。减少风险,限制期望,将自己归入整个社会所倡导的平庸之道。生活对这些人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冲突操纵
由于结构性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人们经常倾向于采取越来越少的行动。一个常见的结果是,人们发现自己唯有在压力临头时,才会采取行动。于是渐渐发展出一种策略:提高压力,以迫使自己采取行动。通常他们也会将这种策略应用到其他人身上。在这种策略中,你让自己以为若不采取行动,将会有负面的结果产生,并且以此激励了自己或他人起而行。
冲突操纵的策略,一定是依循下列两个步骤:
一、强化冲突——强调若不采取行动,将产生负面效果,以达成强化冲突的目的。
二、采取可减少压力的行动——防止不想要的结果发生,以达成减少压力的目的。
采取这种策略的人并不是为了创造自己所欲,而仅是为了减少负面效果所造成的压力。譬如:为了避免竞争对手抢去市场,大公司常会采取新的计划以占有市场;当统计数字显示抽烟与肺癌有相当关联时,老烟枪可能会决定戒烟。
先发制人
在这个冲突结构中,冲突操纵的策略将在你的脑海中,制造可忍受冲突范围以外的负面结果景象。
这个动作会持续到内在的冲突感濒临至一个转折点。亦即忧虑升高,关切加深,大难似乎就在眼前。你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当下的问题,以及不采取行动的潜在后果。从结构上来说,欲望的张力纾解系统将越来越主导整个结构的方向。
于是结构开始发挥补偿性作用,促使当事人朝相反的方向,采取以利达成目标的行动。
就这一点来看,冲突操纵的策略似乎发挥作用了。当事人已朝目标采取行动,并且有可能获致短期的成果。整个结构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主导系统的转移。但此时,“无法拥有自己所欲”的张力纾解系统又再度上扬。阻力最小之路不就即引领你逐渐飘离目标。
选来对自己施加压力以采取行动的动力也将跟着减少。如此一来,为使压力持续,便走回头路,相信自己办不到。过了一段时间,大幅摆荡将逐渐舒缓,采取的行动也将逐渐朝向中性化。所有的动作又回到可忍受冲突的范围内。长期下来,这种策略将以两种方式增强你的无力感。第一,这种策略本身强调,力量存在于你想要避免的环境当中。第二,这种策略让你知道,无论你如何努力,你所达成的都无法持久。
在第三章讨论解决问题时谈到,为了减轻问题的严重性所采取的行动,将舒缓问题的严重性,但也将减少未来的行动性。“问题解决”正是冲突操纵策略的最佳例子。
我曾经参加一项名为“创造和平”(Creating Peace)的研讨会“社会责任医师协会”)Physicia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创始人凯蒂柯特(Helen Caldicott)是主讲人之一。她非常擅长在会议厅中制造一种 忧虑、大难当头和痛苦的气氛。她绘影绘形地描述当原子弹爆炸时,人类肌肤会产生什么样的病变。接着,她又提到大屠杀、饥荒、辐射感染、大气的变化,以及星球的毁灭等等,无一不触目惊心。演说时,她那平淡无奇的澳洲腔调,更令听者感染到一股悲伤气氛。于是整个会议厅逐渐热络起来,到处充斥着一股恐惧的气氛。不待她演讲结束,几乎所有的听众都已准备采取行动。这项研究会原本准备以理性对抗核子战争的非理性。结果正好适得其反。因为当烙在脑海中的恐怖印象变得越深刻,人们也就越显得无助与无力。
以人为力量挑起情绪并不是件新鲜事,它只是用来鼓动群众采取行动的一种操纵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会造成履行“社会责任”者的内心产生更多的恐惧与无力感。久而久之,人们采取行动的能力将逐渐减弱。、核子武器确实存在。但我们是否应该视而不见呢?当然不是。但一个原本较安全的世界当初是如何浸染到这股恐惧氛围的?换言之,这些武器当初是怎么产生的?这是因为铁幕两边的军事单位都是采取相同的冲突操纵策略。当权者不断宣扬他方若控制整个世界时,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恐怖景象,以遂行其穷兵黩武的政策。对两地的民众而言,他们的忧虑和凯蒂柯特的一样深刻。但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只是造成自己更多的无力感,以及更多的核子弹。
这类的思考逻辑是否真能拯救世界?反核子与赞成核子之间,在结构、型态以及模式上是否真有差异?
无力感倍增
经年累月在冲突操纵策略上花心思的人们,常会觉得自己越来越无助,越来越无力,采取行动的力量也越来越薄弱。当冲突本身成为所采取行动的背后动力时,所采取的行动将永远不会产生长期的创造。人类文明的未来若建构在冲突的基础上,其结果必和今天的相去不远。
冲突越激烈,采取的行动也越偏激。恐怖主义者所期望的行动,这种行为通常会诉诸一些崇高的价值观。
通常激烈的冲突会导致违反天性的行为。像是母亲拥有许多的子女时,这些子女就可以理当为“主义、理想”而阵亡。一个母亲的自然天性本是生育子女,让子女活下去,而不是任其死亡。但若冲突升高到某个程度时,母亲的自然天性就有可能被击垮。类似的悲剧在当今世界史上正不断地上演着。
许多团体刚开始都怀有崇高理想,但最后都沦为冲突操纵下的恶例。例如:“绿色和平”(Green Peace)组织近年来即采取此一策略。结果世人开始指控其秘密行动、蓄意破坏,以及恶意中伤的手段,使得一个原先倍受尊重的组织声誉毁于一旦。
另有许多人常在一篇好作品中,掺入操纵的策略而不自知。未来学家休斯敦(Jean Houston)即曾落入此一泥淖中。她提到:
我们正站在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要生存的话,我们只有尽力扭转生态和科技上的浩劫。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现在正是我们唤醒人类意识的时刻。
根据休斯敦女士的看法,如果不采取行动的话,人类将注定灭亡。她所提到的紧急事故、危机、浩劫,以及可能错失的“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就是所谓的冲突。为了减少冲突必须采取的行动就是,“尽力扭转生态和科技上的浩劫”“。若是不这么做呢?人类只有灭亡一途。
这里的讯息相当明确。亦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否则将沦入罪恶的渊薮。若信以为真,势必将采取行动以防止负面的影响,但真正的目标还是为了缓和的负面结果所造成的冲突。冲突一旦减缓,行动自如也将减少。这就是阻力最小之路的内涵:结构抵消了操纵的力量:大幅摆荡向某一端,必导致大幅摆荡向另一端,如此往返,振幅会逐渐减小;操纵最多只能带来短期的影响。
滥用罪恶感
那会不会有罪恶感呢?罪恶感常被用作冲突的借口,以迫使自己采取行动。心理学家梅(Rollo May)曾写道:“如果不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不倾听自己的灵命,就是背叛了自己。”不倾听自己就是背叛?不表达自己的意愿就是背叛?人类的“自由意志”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你有义务表达自己?当你因罪恶感而迫使自己采取某些行动时,你对自己的真诚度又有多少?这已非关选择,而变成了一种压迫。
同样地,路加(Helen Luke)曾在《女性、地球和灵命》(Woman Earth and Spirit)一书中写道:
全心全意过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功课。不是为了追求自我的改进,也不是为了拯救社会、世界,而是因为若要对自己真诚的话,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我们别无选择的话,怎么能让人全心以赴呢?我认为全心以赴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义务。这种想法在当今社会里非常普遍。整个社会充满着陈腔滥调以及励志警示的座右铭。其实许多就是为了操纵人们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他们所持的想法是这样的:
如果不是解决问题方法的一部分,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这句话在六、七〇年代非常流行,看似发人深省。不管你采取什么行动,你都一定会与冲突牵连在一起。
阿律提(Silvano Arieti)曾在其著作《创造》(Creativity)中提及:
创造力是人类从刻板式回应,以及无可奈何的选择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一种主要方式。
这里,为解脱刻板式的回应以及无可奈何的选择,创造力亦成为一项采取的行动。同样的,这种行动也是针对冲突而来。无数人试着将创造力当成一种治愈的手段,而且效果似乎还不错;但你将会发现,在类似的基础上,要创造自己认为真正重要的事物将非常困难。许多有关人性发展的概念里,充满了类似冲突操纵的策略。我想这纯然是出于市场行销的考量。在潜在客户的脑海中先创造一种必须性,造成一种非如此不可的假象;似乎在此之外,别无其他的选择余地。但冲突操纵策略无法引导人性的发展,只会造成更偏激的做法。许多人虽然很有心想做一些改变、一些成长,倒头来却落得一场空。原因出在冲突操纵的结构,根本就不会造成任何的改变。
许多公益团体在筹集资金时,经常成功地运用了冲突操纵的策略。这些团体都采用相同的公式,虽然操纵的手腕不一,有的是透过恐惧,有的则是激起罪恶感和利用同情心。
对抗癌症的团体处心积虑地想在你的脑海中,烙上一副患癌症的影像,让你心存恐惧地去戒烟或服用其他食物。
电台和电视上的福音讲座,传福音者描述作奸犯科的后果,目的就是要你心怀戒慎,而从善如流。有时确实能收到效果。
环境团体则宣扬酸雨和污染河流所造成的残败景象,让你心畏惧而支持他们的环保诉求。另一方面,企业界和政府官员则提出高涨的失业率和经济不景气,让你转而支持政府的政策。
从事道德重整活动的人,为了要你对他们的候选人投下一票,不惜将公职人员非道德与不爱国的一面呈现在你面前。
救济单位为了得到你的支持,利用你的罪恶感与同情心,让你看那些骨瘦如柴的儿童忍饿受冻的画面。
主张平等权利的组织则大肆宣扬不公平、种族主义、仇恨、性别歧视,以及偏见等情势,以激发你的罪恶感,获得你的支持。
被屠杀的鲸鱼、海豹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则是保护濒临绝种动物组织最常用的影像,目的不外乎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和罪恶感,以出资支持他们的理念。
弄巧成拙
这其中的矛盾是,常这些团体在运用冲突操纵的策略时,其所传达的意象,经常与他们想在这世上创造的景象相反。而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个悲剧是,立意良好的人们经常在他们实在不愿见其发生的景象上,花费大把精力。
人们常常利用各种冲突操纵策略,试图改变一些恶习,诸如:饮食过度、酗酒、吸毒、赌博、抽烟等等。所采取的策略虽有所不同,但所依循的步骤仍然相同。
冲突操纵策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加强冲突。要打破恶习,第一步就是要想象你的恶习会带来恐怖的负面结果。第二步则是采取行动,以舒缓第一步骤所造成的的情绪性冲突。此步骤所采取的行动就是,停止或减缓想要戒除的恶习,诸如:酗酒、过度进食、吸毒等。
许多专家都知道克服这些恶习的努力,到头来总是无效;上瘾的人仍然会恢复原先想要戒除的恶习。但这些专家并不知道这是冲突操纵策略在作祟,以及结构的作用使得这种策略永远不会成功。上瘾者在第二个步骤暂时戒除的恶习,将使得第一个步骤遭遇的冲突稍获减缓;然而,阻力最小之路将引导他们回到原来的恶习。
为了避免失败的例子一再重演,运用冲突操纵策略的行家只好略施小计,让冲突持续其张力。于是第一个步骤不断重复。酗酒者相互告诫对方自己永远是个酒鬼,而且一再提醒自己随时可能恢复伺机而动的酗酒习惯。同样地,才加戒除饮食过度课程的人们也不断自我告诫说,自己是多么无力与缺乏自制力,必须竭尽所能地监控自己。他们被告知,若不这么做的话,就会回复饮食过度的恶习。
反抗——顺应导向的人假设力量存在于环境之中,仿佛上瘾者必须在继续上瘾,或不断地采取冲突操纵模式之间做一选择。若选择后者,上瘾者为了戒除酗酒、赌博饮食过度等恶习,持续加重自己的情绪性冲突。如果上瘾者的选择只有两种,那么冲突操纵策略当然是较好的一种,因为大多数恶习会对身体或心理直接造成不良的影响。
但是不管有没有酗酒、吸烟或饮食过度的习惯,运用冲突操纵策略并不会改变上瘾者生命的底层结构。
戒除瘾习
换个角度看,为什么一开始你要认为上瘾者是因为有酗酒、饮食过度、吸毒或抽烟的习惯?从结构上来看,这些习惯性行为本身旨在舒缓上瘾者所经历的各种情绪性冲突。这些冲突可能包括失落、忧伤、恐惧、以及罪恶感。戒除恶习的策略通常是使拥有恶习的这个冲突,大于原先想纾解的情绪性冲突。
心理学家葛拉斯(William Glasser)提到以沉思、跑步、瑜伽等行为取代负面的瘾习。一位多年的酗酒者每天以一个小时的沉思,取代原有的酗酒习惯。对他而言,沉思成为一种正面的瘾习。当你问到不进行沉思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时,他所描述的种种心理症状,正好类似原先因戒除酗酒恶习所遭遇的种种梦魇。
正面瘾习与负面瘾习的底层结构其实是一样的。虽然正面瘾习看起来比负面瘾习健康得多,但是仍然会产生一种破坏性的效果。瘾习本身不管是正面或是负面,其实就是一种避免负面结果产生的策略。不管如何,上瘾者仍然处在一种受操纵饿状态下,但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颇受敬重的戒烟专家皮尔(Stanton Peele)表示,戒除恶习的最好方法就是简单的停止。他相信许多人正是这么做。他也举出例子支持他的说法。
例如:根据皮尔的研究发现,在越战期间吸食海洛因的美军,有百分之九十五在回到美国后,即自动戒瘾。此外,百分之八十五被认为是严重上瘾者,在退伍返乡后即自动戒除。许多专家曾预测这些美军在回到美国后,将使毒品泛滥情形更为严重,但是这种情形从未发生。理由何在?皮尔认为这批军人以及一般民众的自信力,远超出想象之外。他也认为许多处理恶习的专家所使用的方法,会伤害到个人的自信力,使得医治的对象想改变其不想要的积习变得难上加难。
当底层结构发生真正的变化时,阻力最小之路才有可能引导你迈向自己所想要的目标。追循这个路径才有可能改变恶习。
现实生活中常见许多问题,例如:癌症、恶习、饥饿、战争、环境污染、动物濒临绝种、性别歧视,以及其他种种的偏见、恐怖主义等。这些问题基本上是由于人们长期的无力感所造成的。其他的问题即使不是无力感所直接造成,也是因为无力感而使其更恶化。因此,采取只会加深无力感的策略,去改变上述这些问题,将是非常愚蠢的。
在个人关系、企业与法律协商、政治、教育、广告以及资金筹措活动里,所运用的冲突操纵策略,其本身并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也不应该被视为新冲突的焦点。该结构本身即有很多的限制,使得无法达到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当你开始建立一些结构的观念时,不妨看看冲突操纵策略在自己生活中的影响力。你会发现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许多就是冲突操纵策略的产物。
意志力操纵
许多人发现,他们唯有在高昂意志力的激励下才会起而行。使用意志力是另外一种策略,用来强迫自己采取行动,以压抑结构性冲突。如果成功的话,你将被视为“意志坚定”;失败的话,就会被冠上“意志薄弱”的帽子。许多人总认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够,无法完成大事,但却仍相信意志力或正面的态度对成功是绝对必要的。
我们常常看到人们运用积极的想法、夸大其词的肯定、激励等措施,加强其意志力。这个理论认为,你必须以积极的手腕去整建心志,如此才能获得潜意识的大力鼎助。其中隐含的假设是,如果能改变潜意识的“程式”,你将从此高枕无忧。每年有关这方面的专文数以千计,都是鼓励人们用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意志力,诸如:潜意识开发的影带、自我催眠、自我暗示、自我肯定、积极强化法、激励营、励志口号、鼓舞标语……。如果认为自己真能够影响并左右潜意识,那你要传达给潜意识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讯息?与潜意识沟通是件非常困难的事,需要特殊的方式;毕竟旧的“程式”已具有无穷的力量。潜意识其实是既冥顽又难控制的。你必须将它当个孩子看待。
如果你认为重整潜意识“程式”是你生命的关键,何不问问自己,为何要以某种讯息影响潜意识?当你尝试在潜意识中灌输积极的想法时,操纵行为的作用其实已超过了宣传性积极字眼的作用。
自欺式的自我肯定
强迫灌输潜意识的一个常见方式就是自我肯定,亦即不断地向自己重复积极的想法。有时候你受鼓舞而一再复诵一些座右铭,有时候又被要求做反复的抄录,就好像顽皮的小学生被老师罚写黑板五百遍“我以后不敢再捉弄老师”这样的字眼。有些自我肯定的语句看起来相当和蔼可亲,有的天真无邪又甜美,有的则听起来像是圣歌,可用来对抗内在自我摧毁的冲动。以下简单地举几个例子,说明其隐含的意义:“整个宇宙都支持我。”这里所谓的“支持”意指支持你的成长、生活所需以及福祉。如果整个宇宙真的支持你,为什么你还要喋喋不休地重复提到呢?一再地重复这句话表示你根本不相信,唯有不相信整个宇宙会支持他的人,才会不断地想让自己的心志接受这种想法?你只不过是在提醒自己:整个宇宙并不支持你;但你希望宇宙能够支持你,而且你也知道你的想法。
有些人确实有过宇宙支持他们的经验,但这些人并不觉得需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如果你认为某件事情是真实的,何必向自己一再地保证,试图给自己洗脑?我们不妨将这句话“整个宇宙支持我”改成“我的心脏在跳动”。你能想象一再重复这句话,会是怎样的光景吗?
我的心脏在跳动。
我的心脏在跳动。
我的心脏在跳动。
“我所有的关系都是亲密的、持久以及和谐的。”若是果真如此,这么说当然没有错。但通常讲这种话的人正有相反的经验。一再重复不是事实的话就是撒谎。为什么需要对自己撒谎呢?难道不能接受真相吗?这里你唯一肯定的事情是,你必须对自己撒谎。这句话其实代表着你对他人的不尊重,因为这句话隐含着那些与你有关系的人“必须”爱人如己、和睦而且最好与你保持关系,否则将只不过是酒肉朋友而已。这句话只不过是用以回应现实的真实景况,那就是,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和谐持久且平坦无波的。
“我对自己非常满意。”若真是如此,为什么一再提起?哪一天你对自己不甚满意时又将如何?你是否必须时时对自己保持高度满意?你是否不允许自己有不顺利的时候?如果你对自己不是特别满意,那又有什么不好呢?这句肯定的话语似乎暗示着,当你感到不满意时,一定是自己哪里出了差错。它也隐含着你其实是不满意的。所以这句话实际传达出的讯息是:“我本身出了某些差错。”
“我知道着一定会发生。”这句话的用意是加强对自己的信念并建立自信心。事实上,这是否会发生你毫无把握,你只知道有这个可能性罢了。即使是最可能的事情仍然可能不会发生。例如:你突然去世,许多原本可能的事情就无法完成。但除此之外,这句肯定的话语正是积极想法不尊重事实的最好例子。唯有当某件事情已经完全达成时,你才可以信心十足地说,“这件事情可以办到。”
“我愿意顺从目前的生活状态。”许多倡导“顺从”的人似乎在运用与意志力相反的操纵策略。“顺从”其实是另一种型态的意志力。这里所传达的讯息是,“我不会与宇宙的智慧作对,我不会不自量力地想要控制环境。我会顺从并顺其自然。”但为何要采取这种措施?因为在积极的方式成效不彰后,人们现在想要运用消极的方式以克服困境。
顺从的论调其实来自于对宇宙本质的认识:“你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换言之,任何尝试都将注定失败,甚至造成灾难。你最好见机行事,并好好合作,否则大自然将惩罚你。通常我们在感叹“生活是如何如何”的话语里,可以看到类似的想法。但结构的本质常迫使我们采取各种不同程度的行动,有时激烈、有时温和、有时完全静止。在急流泛舟时,如果只是“随波逐流”,势必会撞上水里的暗礁。
顺从隐含着“放弃、投降”。表示你只是默然接受而已,并么有要与作用中的力量相互配合的意思。将这种想法摆在一个肯定式的语句中,将变得荒谬无比。肯定自己终将顺从,意味着你已立志要顺从。迫使自己放弃,根本就难真正放弃,顶多强迫自己罢了。顺从策略的本身是一种意志力表现,目的是将顺从的行为与态度强加在自己身上。通常,这类的顺从意味着在你的自我与宇宙的旨意之间存在着一场争战,亦即暗示这两者水火不容;此时若考虑自己的意欲,可能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我曾经碰到一位妇女说:“我只希望执行上帝的旨意。”
“要执行上帝的旨意又是谁的意思呢?”我问她。
迟疑一会儿,她说:“我的意思。”
积极想法适得其反
积极想法有什么错呢?总归一句话:不尊重真相。创造性过程中的一项技能,就是去评估创造在过程中的现状。一旦怀有偏见,评估将失去公正性。而强迫自己对真实情况抱持一种正面的看法,将是你无法轻易调整创造过程中所采取的任何行动。积极想法的倡导者一向认为:你的态度将决定你的命运,唯有抱持积极的想法,才会产生正面的结果。于是最好的策略是强迫自己往最好的一面打算。
假设某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浑身不对劲,积极想法的倡导者就会要你强迫自己这么想:“怪怪,我今天感觉真好。活着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是吗?”另一派积极想法的倡导者则会要你对自己这么说:“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有点不对劲是件好事,因为苦尽甘来,好事马上就要来临了。”积极想法是一种意志力操纵的策略,为的是要协助人们将意志力加诸本身,以作为自我操纵的手段。
这两派积极想法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假设。第一,你必须压抑自己习惯性的消极想法以控制自己。第二,现况的客观事实对你多少构成威胁,所以你必须从有利的角度去解释事实。积极想法与创造导向之间的显著不同,反映出两者对创造过程的基本假设不同。
第一,在创造导向中,没有控制自己的必要。创造导向假设不论你是习惯性地用积极或消极的态度看待事物,你都具有创造所欲的自然倾向。你也无须克服任何内在的力量,反而可以有组织性的内在整合力量,作为你创造过程里的一部分。这不是在重新规划你自己,而是在整合所有作用中的力量——包括那些或许你不是特别喜欢的力量。
第二,在创造导向中,不管当时的状况与环境如何,你必须坦白陈述真实的状况。明确地报道事实是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你企图粉饰,势必会让真相隐晦不彰。
在创造导向中,如果早上醒来感觉不舒服头疼,你就会将这项事实告诉自己,完全依据你所观察到的情况来描述。而且,你无须为自己解释这种状况最终的意义是什么。“事实”当然也包括了自己对现状的观感,例如:“我生病了,我实在不喜欢这种感觉。”
让我们看看试图运用意志力去压抑结构性冲突时,会发生什么结果。首先,你刻意强调的意志力,将引导你前往所渴望的目标,远离冲突的可容忍范围。
短期内,你可能会成功地“突破”。意志力操纵就和冲突操纵一样,短期内确实能发挥效用,长期下来却会产生不良后果。同样地,当你到达前墙时,结构自动发挥补偿性作用,,致使你又往后墙走去。整个结构并不支持你的意志力,补偿性作用的结果使得你远离自己所欲。这种失败并不意味着你的意志力薄弱,或内在产生阻力,只是整个结构的自然运作使然。取决于结构的阻力最小之路,必然引你远离你所想要的目标,不论你是如何地努力保持信心,终究是徒劳无功。
久而久之,结构会持续地发挥补偿性作用,造成整个局面持续摇摆不定。最后又回到冲突可容忍范围内。
如同冲突操纵策略一样,意志力操纵策略也会助长你的无力感。原因之一是,在每次激励自己的话语中隐含着这样的讯息:你必须倚赖外在的力量,去控制自己强有力的惰性、内在的阻力,以及消极的思想。第二,纵然发挥最大的努力与意志力,你仍然无法竟其功。所有的改变都只是暂时的。
祛除“解决”心态
身处结构性冲突时,即使是最好的补偿性策略也无法发挥作用。多年来每当我描述这种结构性状况时,许多人很自然地就问:“到底如何才能脱离这种困境?”
我可以了解这种心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努力化为幻影,的确不是件好事。当你了解到结构性冲突是无法解决的,以及在结构中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只会强化原有的冲突时,心中的沮丧是可想而知的。由于这种结构性冲突的本质,人们常会感到一种无助感与挫折感。越了解这种结构,心情就越加沉重。
你可以转换到另一种结构。但若解决结构性冲突的心态不祛除,将无法达成这个愿望。如果对目前的结构不甚满意,而试图转换到另一个你认为可以解决你的不满的更有用结构时,这么做一定不会成功。这只不过是另一种型态的冲突操纵策略。
试图脱离结构性冲突的行动,实际上导因于冲突的张力。没错,你可转换到另一个可支持你创造所欲的结构,但你却无法借此摆脱那个想要脱离结构性冲突的动机。为什么?因为创造不同于解决或消除问题。当你对创造过程以及创造技能了解越多时,就越能够建立专业一个能引导你前往真正且持久成就的结构。创造过程并不是针对生活问题提出解决的一种“方法”。它只不过是创造自己所欲的最好方法。
由结构性冲突所形成的结构,即为冲突结构。在下一章,我们将开始探讨创造者用来创造的结构。这是一个有别于“冲突结构”的结构。这个新的结构并不是为解决反复摆荡而设的。这两者毫不相干。我们称此一新结构为张力结构(structural tension)。
第八章激发生命的张力
梦幻骑士只会做梦,
但创造者会将美梦化为现实。
唯有正确地了解现实与自己的愿景,
才能促使你建立结构性张力
以作为创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要改变生命的结构并非不可能,但我们也已看到,许多试图改变的尝试,只不过是在冲突结构内变花样而已。因为冲突结构是无解的问题,在冲突结构内采取的行动,只会导致抵消与反复摆荡。当这种结构在主导时,任何想改变行为方式的努力,都只是在白费力气。
要改变结构,必须使另一个结构发生作用,而新结构的力量必须盖过旧结构。如此阻力最小之路才得以改变,能量也能顺利地流过新路径。
能够涵盖结构性冲突的结构,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l 能够将结构性冲突融入本身。
l 能够把复杂型结构转化为简单型结构。
只有在结构性冲突成为新结构的一部分时,新结构才越显重要,越占优势。虽然反复摆荡仍遇而可见但这只不过是新结构在朝向纾解途中,所引起的正常波动现象而已。
这个结构必须是一个简单型的张力纾解系统。最好的结构通常含有一个主要的张力,该张力倾向于获得完全的纾解。创造者知道如何在创造过程中建立这类结构,并整合结构性的倾向,以取得有利于产生创造结果的纾解。在此类结构中,作用的力量将共同强化创造的过程,让能量朝向目标,并在张力逐渐舒缓之同时,创造更大的动能。
我将此一新结构成为张力结构(structural tension)。
善用差距
张力结构系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一、一个有关所欲创造结果的清楚愿景。
二、对现状的清楚了解。
在创造过程之处,所想创造的事物与目前所拥有的状况之间存有一些差距。开始着手创造之际,所想创造的事物尚不存在,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创造过程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化概念为事实。
在创造过程中,“所想”与“所有”之间的差距会扩大也可能缩小。当你向创造的最后结果又迈进一步时,差距自然减少。反之,差距则日益扩大。
创造者忍受这种差距的能力异于常人;对创造者而言,这种差距是惯用手法。在进行创造之时,你必须学习如何运用诸如对立、相反、类似、差距、时间、均衡等力量。这种差距正好是创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个重要力量。
对于那些无法了解差距的人而言,当所想与所有之间的差距日渐扩大时,自然觉得沮丧;当差距减少时,又觉得倍受鼓舞。但对创造者而言,所有的力量都有其运用的价值。而当差距增加时,可运用的力量就更多。当差距减少时,促使你迈向最后结果的动能自然也会增加。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差距的存在不是件好事,他们甚至会将这种差距转变成情绪上的冲突。他们期望生命中的诸事有条不紊。但在生活中、创造过程中,许多力量的运作都是朝向不同方向进行。有许多部分彼此不合,自然会有差距出现。
创造者不但能够忍受差距性,也很赞同并鼓励这种现象存在。差距性中隐含着创造的能量。而“所想”与“所有”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构,也就是张力结构。
骨干与动力
由张力结构所产生的结构性张力是创造过程的骨干,也是创造过程的动力。
张力迫使我们寻找纾解方案。绷紧的橡皮圈其结构倾向是回复原状,纾解张力。作为一位创造者,应该懂得如何朝自己所选择的方向去建构、运用、掌握、整合张力,并纾解此一张力。
建构结构性张力的方式,一开始是借由孕育你想创造的结果,接着是观察与该结果有关的相关现状。
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结构的细腻性不应与简洁化的概念混为一谈。大多数人不容易拥有这种技巧。但建构结构性张力是一个可经培养而获得的技巧和品味。
结构性张力一旦形成后,可用下列任何一种方式予以纾解:一是朝完成愿景之路迈进,促其实现;二是保持现状。如果你无法忍受差距性,你将倾向于迅速纾解张力以维持现状,并放弃朝愿景迈进的努力。
“务实”的谬误
降低或消弱愿景,结构性张力自然减弱。半路妥协,将无法创造形成结构性张力的的背后实际差距。在人类社会里,人们经常错误表达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常常有人鼓励我们要“面对现实”、“务实些”以及“量力而为”。但矛盾的是,“想要”就是“想要”,不管你是不是曾错误表达这样的渴望。
你可以成就什么,其实你并不知道。在尝试之前就宣布放弃,是否就代表“面对现实”?对自己撒谎是否就是务实?历史上有不少鲜明的例子,说明许多创造都是前所未闻的。
在创造过程之初,你只知道什么似乎是可能的,却不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有时,创造某个特定结果看似可能,却不尽然能够实现。而看似不可能的,有时候又会爆出冷门。
唯有真正动手去做,才能确切知道究竟可不可行。其他想法纯粹只是假设而已。
有些人相信是环境在决定什么可以创造,什么不可以创造。无法创造自己所欲的人最容易持有这种想法。然而,在一个几乎已知不可能创造的环境中,许多人仍然迭有佳绩出现。
人类潜力的底线在哪里?答案是不知道。许多人在重重限制之下,仍创造了他们心中所欲。如此看来,在作任何尝试之前,就先画地为限,似乎不切实际。
这并不是要你相信每件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新时代运动最荒唐的一句座右铭就是:“你可以拥有一切。”创造者不会让口号成为他们创造生活中的重心。创造者知道无法拥有一切。例如:你无法在伦敦和墨西哥同时出现;你无法让时光倒流;你无法永远地拥有任何事情,因为每件事情有一个起点,最后也会有一个结束。
如果无法拥有一切,那又为什么要创造呢?创造者会产生一种轻重之分,对所创造的事物赋予不同的重要性。“拥有一切”并不相干,拥有对你最重要的事物,才是相干的。
睁眼的瞎子
另一个缓和结构性张力的方式是,故意曲解现况。许多人“胸怀愿景”,却故意坐视周围发生的事情,而不采取行动。这些人是最愚蠢的梦幻骑士,他们使世人误解“愿景”的真义。不要将创造者与梦幻骑士混为一谈。梦幻骑士只会做梦,但创造者会将美梦化为事实。唯有正确地了解现实与自己的愿景,才能促使你建立结构性张力,以作为创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旦结构性张力形成,纾解方案就会朝所欲创造的愿景前进。建立结构性张力并不是施用魔咒,而是将作用中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因为张力所产生的能量,能对你为实现愿景所采取的行动有直接助益。移动会带来更多的移动。即使你原先是往错误的方向移动,但后来要改变路径往最后的结果移动,也要比完全静止不动时容易得多。如果你偏离愿景,你便增加了结构性张力,造成更多的能量和拉力把你拖往想去的方向。如果你正确地朝着目标前进,能量液会不断累积,对实现愿景产生推波助澜之效。
一旦结构性张力建立后,人类自然就会倾向于采取行动,以纾解此张力。在整个创造性过程中,你所采取的行动一定会受到这个结构的支持,协助你朝向自己所欲达成的目标迈进,即使那些不甚成功的行动,也会助你一臂之力。创造经验累积得越多,就越能够掌控结构性张力。
如同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会碰到的,掌控自如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时间与历练与日俱增。练习的机会越多,掌控自己创造过程的能力也就越强。在你练习如何构思自己所欲、将此一关念形成愿景、然后付诸实现后,你就会逐渐懂得如何掌握创造过程中的自然力量。
在创造过程中,你会发现要清楚地看清现状、愿景或是两者,变得比较困难。但这种能力可以逐渐培养。
去学习你必须学的。如果构思自己所欲的能力尚待琢磨的话,就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若果客观或正确观察事情真相的能力不足,就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历练。
如果当前的部分现状有结构性冲突的情形,你必然会经历少许程度的摆荡。但这种反复摆荡并不会妨碍你创造所欲。
从结构性冲突所产生的补偿性策略,并无助于建立结构性张力。如果你借由“冲突操纵”策略以补偿结构性冲突,你对事实的定义会比实际情况来得糟。如果你运用“意志力操纵”,你对事实的定义又将比现状好得多。如果你采取的策略是,“停留在可忍受冲突的范围内”,你对事实的定义会在稍好或稍坏的范围以内。但任何对于事实的偏见,都会使得结构性张力难以形成或维持。
提高张力筹码
如果你故意曲解自己所想要创造的事物,以补偿结构性冲突,这个举动将使得结构性张力的力量减弱。
专长于组织发展的专家,也是创新顾问公司(Innovation Associates)的创始人基佛(Charlie Kiefer)曾经对这个问题作下列的评论:
不幸的是,组织生活使得我们常与其他人串通不去面对事实。我们建立一些默契和规范,使得大家对事实的真相自然都三缄其口。例如:在多数的商业机构中,政治现实、个人的安逸以及不良习惯。事实上,真相是结构性张力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此外,真相有助于建立信任、发展学习型文化;这两者对于建立以创造为宗旨的组织是不可或缺的。
阿波罗电脑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奎大(Michael Greata),评论该公司如何运用创造过程,把一九八〇年才创造的阿波罗电脑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如今(一九八九年)年收入超过五亿美元的大公司。
公司成员整合在一个愿景之下,大家都有信心能够实现这个愿景。员工不但相信这个愿景,也相信他们自己。
愿景很快地具体化,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所有新构想在最初都会遭遇到的质疑是:“可行吗?”当所构思的是真正的创新时,现成的规范里,必定没有一个能够配合。
增加张力的方法之一是,设定由现状抵达愿景所需的时间。这像是在牌戏中提高你的筹码。
创造者知道如何调配结构性张力。一旦对创造过程有更多的认识,你就越能触摸到结构性张力。在后面章节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结构性张力的两件要件:辨认愿景与现状的真相。
第九章描绘你心中所欲
通常我会在脑海中,用图像的方式构思事情
刚开始我的脑袋一片空白,然后慢慢地,
我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事物全貌。
即使在谱曲时,
我的脑海中也常会出现一幅鲜明的图像。
学习创造过程的最佳起点,就是由终点开始:认清什么是你最想创造的最终结果。这种逆向而行的思考逻辑,有助于你构思自己想要创造的结果,而无须受到“如何创造”的影响。这种方式与学校所学正好相反。传统的教育制度传授“如何完成”的知识,学生们只学会了“如何”的问题,而从不关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了解这么做有什么用处之前,就盲目地学习如何去做,将给人一种毫无目标的感觉。最理想的教育制度会让学生的所学与学习结果之间发生关联。
在开始构思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心中绝对不要存有任何定见。在构思新创作事物时,最好不要考虑以往曾经想过的,或是自己和其他人已经尝试过的事物。从事每一种新的创作时,心思也要跟着翻新。心无成见将使你的效率远高于他人。
当我在构思想要创造的结果时,我会先假设什么都不存在。我不会让过去成为包袱。我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要看见的事物上。一切从零开始。
用图像构思愿景
通常我会在脑海中,用图像的方式构思事情。刚开始我的脑袋一片空白,然后慢慢地,我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事物全貌。即使在谱曲时,我的脑海中也常会出现一幅鲜明的图像。
现今渐趋流行的大众心理学认为,有些人天生就具有图像思考的异禀,有些则在听觉或运动神经上表现出色。某些人天生的阅读能力就较他人更胜一筹,但多数人都能学会识字。艺术家阿格温(Agwam)认为,人类天生的图像思考力较弱。他开了一门课,专门教导儿童学习图像思考。他的理论果然得到验证。多数人在学习后,都具备了相当的图像思考能力。
能够以视觉图像表达想要创造的结果,有很大的好处。首先,以图像呈现自己想创造的结果时,能够同时融汇许多资料。视觉图像能够提供你无法以语言表达的讯息;结构中不同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得以在图像中清楚呈现。在一个简单图像中,你想创造的事物的形状、轮廓、设计、功能、感觉、生命,都会借此一简单图像成形,进而具体化。
能够以图像表达自己的创作物,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它使你能够从现有的知识着手,而不只是臆测而已。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许多专职创造者,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即使是资质平凡的艺术家,对自己所构思的图像也有很大的信心。
以图像构思自己所欲,需要经常练习。练习用图案构思,能够让你明确地了解自己所要的是什么。
你可以从各种想象的角度去构思自己想要的结果。你可尝试加入新的因素,或去除原有的因素。一旦你不断更换参考坐标,就能进一步了解你所想要创造的事物。有时候,你会因此有意外收获,有时候则不会。但你对自己的理念却会越来越清楚。
一眼识出囊中物
你对最后的结果究竟应该清楚到什么程度?答案是,当结果具体成形时,你能够一眼就认出来。有人认为最初概念的清晰度与创造的能力之间有绝对的关系。这种想法常见于一般的励志书籍里。但这些励志书籍并不是在谈创造过程,而是谈如何整建心志(programming the mind)的方法。然而,这两者截然不同。
整建心志的方法是假设,你控制或释放大量心志能力的方式,会产生创造力与表达结果的能力。强迫潜意识发挥效用的技巧,就是试图将心志的能力集中到所想要的结果上。这些方法强调,你是自己思考逻辑的产物,你的心志力将决定你所得到的结果。所以,只要对于自己所要的结果清楚了解,就能达到整建心志的效用。根据这种说法,对自己所欲的结果越清楚,心志所接收到的讯息也就越强烈。但在创造性过程中,清晰度并不是我们使用的衡量标准。只要当创造物成形时,你能够认出它来,这样的情绪度就已经够了。
我们来看看某些艺术家是如何创作艺术的。有些画家并不完全了解最后的画作会是什么样子。他们随兴之所至作画,到处增补色彩,睁着双眼注意画布上的进展。他们或许也不清楚最后的画作会呈现什么颜色。他们也可能惊讶于画作最后所呈现的面貌。这样子算不算是信笔涂鸦呢?其实一点都不是。如果是的话,艺术家将不知道如何依照自己的方向完成画作,而他们在作画过程中所做的调整步骤,也仅仅只是随机应变、非其来自有。
猴子也能作画?
六〇年代的一个实验可以作为这种随机应变的例子。研究人员将颜料、画笔和画布交给一群猴子。这群猴子拿起画笔把玩了一番,完成了一系列画作。研究人员将这些画作表框、签名,并且将其中的某些作品送到艺廊展出。他们故意不透露幕后的画家是猴子。这些画作竟然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当后来发现猴子才是画作的原创者时,某些现代艺术的批评者即乐此不疲地引用此一例子,印证抽象绘画原本就是无稽的。一般人最喜欢这类的新闻——看着象牙塔里的专家当众出丑;或欣赏那些老是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老学究,被自己的专业知识所愚弄。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则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荒诞不经,但其中的涵义与创造性过程却是息息相关。首先,是一个念头让猴子和绘画凑在一块儿。选择让猴子使用什么颜料也是一个念头所促成。决定哪些画作应该签名表框、哪些应该丢弃,则是人类本身。此一决定又是根植于价值和美学的观点。猴子的随机涂鸦行为,仅是完成画作过程中的某一部分。其他部分并不是随机的,有很多的画作其实仍是直接源自人类的观念、决定和衡量标准。
决定所欲结果特色的衡量标准里,有些是一般性的,有些则是特定性的。假设你要盖一座房子,要多大的地方、多少房间、什么位置、什么价钱、与何种邻居为邻、学区的品质如何,你可能心里都已经有个谱,但却无法明确了解拥有这些特质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即使你尚不十分了解实际的房屋外型回事如何,你脑海中所想要的结果,仍然是清晰可辨的。事实上,可能有数种类型的房子符合你的理想。
喜欢即兴创作演出的艺术家,也许并不清楚最后的画作回事什么样子,但对于自己所想要表达的事物却是了然于心的。就此而言,作画本身就是过程的一部分;最后的结果则是表现力的力量。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21-1056)因泼洒绘画风格而成名。他经常将颜料直接泼洒在画布上,当然他并无法知道什么颜色会在什么时候、泼洒在画布的哪块地方。如果事前连色彩的分配布置都不清楚,他对于自己所要的结果,又有多少的了解呢?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事实上,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他的笔记本中涂满了许多构图细心的素描和水彩,与他的泼洒绘画风格类似。当你以时间顺序来看这些构图时,你会发现他正在发挥他的创作理念,这种理念的进展可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完成的。如此一来,他的泼洒画风就可以完全被理解了。
我曾经与一位艺术家朋友谈论过波洛克。这位朋友说,“当然他的作品非常了不起,他是位好画家,他知道他想要的东西。”这番评语果然一针见血。他的脑海中有一副清晰的图像,并且有能力将这图像呈现出来。创造的过程不正是如此吗?一九五二年波洛克在接受访问时,有人问到他绘画的过程,亦即过程对他的作品是否很重要?“过程只不过是完成目的——创造我想要的画作的一个手段。”波洛克接着说:“过程本身并没有意义。只不过是创造结果的方式而已。”
当你开始进行创造时,应该了解到没有所谓的正确方式。绘画没有正确的方式,编曲没有正确的方式,创造自己的生活也没有正确的方式。你的所作所为将取决于个人的风格、偏好、价值观以及愿望。积累多次经验后,你将成为主宰自己创造过程的专家,而这才是与你的生活直接有关联。
从理念到愿景
概括性的理念与愿景并不相同。理念的发生先于愿景。理念是概括性的,愿景则是特定性的。在理念阶段,你必须多次试验各种可能性。冥想、思考、走路、向天空凝望、看电视、洗热水澡、睡觉、作梦、与朋友交谈都会产生理念。在此阶段,你应该天马行空般地让各种理念在你的脑海中停留一段时间,尽量去了解它,让自己知道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不喜欢它。理念一旦形成后,下一步骤就是具体化,还需要专注的行动。
一个理念可能有好几种呈现的方式,你要如何去呈现呢?此时理念形成阶段所运用的原则,可同样运用到愿景发展阶段。那么理念与愿景之间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差异就在“专注”,而唯有在层层条件设定后,专注性才会突显出来。当你将理念专注成一个愿景时,事实上就是在许多概念中专注于某一概念。所有的愿景都是理念,但并非所有的理念都可成为愿景。在理念阶段你可以多方尝试,但在愿景阶段,你已决定只有那一个。
一旦愿景成形后,代表碰上你已经从概括性走到了特定性,在创造过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一阶段在艺术界和科学界中比比皆是。特定的微晶体和半导体蕴含着概括性的电子技术;纽约世贸中心的特殊建筑形态,则融入了建筑界的概括原则;七四七喷射客机的特定形态,也是从航空力学的概括原则中演进而来。
假设你是一位建筑师,能够建造任何形式的房子。在盖房子之前,你需要先对房子产生概括性的概念,譬如:房子有多大?使用什么样的建材?预算是多少?这些都算概括性的概念;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形成你对这个房子的愿景。但一旦概括性概念成形后,就很容易进入特定化,意即房子的风格、多少房间、房间的配置、厨房的位置,风格属于传统、现代或未来这一类的问题。
当概念越来越清楚时,一个特定的房子就开始出现在你的脑海里。你对自己所要的东西就能完全掌握。
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清晰
在“创造技能”课程的第一堂课中,同学们就练习这项原则。首先,他们构思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他们在脑海中先形成几个图像。然后将其以文字描写下来。完成之后,为这些理念进行一些“实验”–不修改或重新构思,再形成新的图像。如此一来,理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清晰。此时,也渐渐地对理念有了“感觉”。不久之后,他们开始产生一个自己想要创造的结果的特定愿景。
一位男士开始时的概括理念是一栋度假的房子。当他以图像构思时,他想像出更多的细节。加了个小池,又加上些树木。试放在温暖的气候中,又试了试山区。他觉得比较喜欢放在山区。他又加上了些便捷的交通,可通达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场所。开始时,他构思的是一栋小木屋,后来决定扩大些,多几个房间,房子也改为两层。他又增添了更多细节。在练习结束时,他产生了自己所想要的愿景。在这期课程全程结束时,他已经购买了一栋完全吻合自己愿景的房子。在过去,他曾经有过想要拥有度假小屋的白日梦,但仅止于一种希望性的想法,一直无法形成自己的理念。但是,当他将一个概括性的理念逐渐形成一个特定的愿景后,就能够开始专注于其创造的过程。他越来越能精确地看到他所想要的,再加上“创造技能”中其他的技术,帮助他实现了他想要的结果。
还有一位参加“创造技能”课程的妇女,想要开创自己的事业。刚开始时,她对拟出概括性的概念略感困难,因为她老是将熟悉的某些行业与她所想要的事业混在一起。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老是将存在的事物与自己所想要的事情混为一谈,而不是重新开始构思一般性概念。经过几次错误尝试后,她终于摒弃原有成见,开始想像自己是如何为未来的事业所着迷。同时也开始思索自己未来的工作伙伴。慢慢地,她提出了各种概念,并从各个角度不断地试验。试验的次数越多,构思中的事业也越具有雏形。最后她决定服务业才是她的最爱。于是她开始在这领域中思索。过了不多久,她对自己的事业终于有了明确的愿景:旅行社。这对她而言,是一项崭新的尝试。当这位女士随着原有的概念逐步发展到特定的愿景时,她终于可以采取一些重要的步骤,建造出一家如今既与众不同又非常成功的旅行社。
培养取舍的直觉
从理念到愿景必须经过一段过度时期。刚开始你会天马行空般地到处思索,然后逐渐了解到自己的好恶。某一个念头、想法可能让你废寝忘食好几天,但没几天光景又让你觉得它无聊透顶了;而某些想法一开始并不起眼,但最后却又令你爱不释手。随着理念的逐渐成形,你也懂得更多。你的了解对于创造愿景将有直接助益。
有些人在创造过程中突然停滞不前,他们让想法在此阶段不断涌现,却无法形成一个理念,进而演变成一幅愿景。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必须导引至抉择,如此才能从一般化走向特定化。一旦有了限制,你就必须有所采取、有所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伟大的创造者知道如何取舍。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就曾说过:“为了能够完成著作,有时候我必须删掉最好的一些字句。”在概念与愿景之间的过度时期,你开始培养如何取舍的直觉。
愿景会在过度时期的某一点上具体成形,之后成为完成独立的实体。它可能仍是你的愿景,但已经拥有它独立完整的生命。
许多言情小说家曾提到,他们在书中所虚拟的角色,已开始晋升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他们经常惊讶地发现,这些角色在情节进展中的行为发展企图。有时候有事的原则性是来自几个主要角色的互动,这些角色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价值观以及动机。作者只不过是在引导故事的发展,有时他也会像读者一样,对书中角色的行为感到讶异。
米老鼠的成熟过程
愿景势必越来越具体。这是一个具体化的阶段。我可以想像华德.迪士尼在老鼠的概念上苦思良久的景况。刚开始,他对老鼠产生了一种想法,该想法促成老鼠的逐渐人性化。然后老鼠有了名字,叫做汽船威利。接着他再将这只老鼠以卡通方式呈现出来。渐渐地,他喜欢上这个小角色,但觉得他的名字有点不符合个性。于是就将名字改成米老鼠,从此建立了一个童话王国。
米老鼠的形态经过多次改变,终于成熟。刚开始时骨瘦如柴,鼻子很长。从三0年代到四0年代,他的鼻子越来越短,越来越像钮扣。他的腹部微突,声音也慢慢改变。越来越可爱,但也越来越不像是一只老鼠。米老鼠的世界也逐渐从黑白变为彩色,从简单的卡通演变成精致的动画。
他的关系也渐趋复杂。他多了一只宠物狗、一位女朋友,以及一些不怎么聪明的朋友。五0年代他有了自己的电视节目,吸引了好多小朋友围观。后来,庞大的迪士尼乐园成立,米老鼠更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全世界各地的朋友都越来越喜欢这只小老鼠。
米老鼠成长的过程,宛如人类从孩提时代进展到青少年、成人时代一样。他甚至比他的创造者活得更为长久。
当愿景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时,你也可以与它发展出复杂的关系。你是它的父母,它是你的子女。你是它的守护者,也是它的批评者。你对它时而亲热、时而冷淡。
先问企业想要什么
通常人们并不会问自己想要什么,反而会问一些关于过程的问题,或是有关公司所遭遇的困境和其解决之道这类的问题。当我在一些大公司进行咨商时,这个“你想要什么结果?”的问题,常使得许多被问到的经理人目瞪口呆。通常他们会给你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完全无法掌握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例如:
我们想要制定一种评估的方法制度,以评估客户所需。
我们想要运用非传统性媒体以帮助使用者,并提供一种行销制度,让未来与使用者有进一步的接触机会。我们想要发展策略性目标,如此才能够重整组织,并在市场上具竞争力。
今天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里,这些宣言都已成为老生常谈。管理技巧的趋势之一就是,为组织的宗旨或任务订定明确的定义。宣言大多相当模糊,但许多机构中的部门仍然乐此不疲,因为这是一般公司组织的例行公事。在这个任务声明中,目标有了,策略有了,任务也都分配好了,各种应该的会也都安排好了,但却没看到什么事发生。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仍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经常花费许多唇舌向公司的高阶主管说明,以协助他们清楚描绘自己想要的结果。
真有这么困难吗?不–只是因为许多高阶主管不习惯将“自己所想要的结果”与“什么是可能”当成两回事来看。此外,管理训练亦造成他们额外的负担,因为这种管理训练所使用的,是不明确的沟通、模糊的观念、心理上的管理教条,以及反抗顺应导向的策略。
基佛形容组织的常态时,是这么说的:
不幸的是,现代美国企业中所进行的营运规划,多数仍脱离不出反抗–顺应导向。在严密方法论的基础上,企业试图去定义它当前所面临的情势。诸如:当前的财务情况、员工能力、现在的产品,都在规划的范围之内。它也检视竞争对手的能力及可能的反应,还有未来的立法行动等等。
经过详尽完整地分析这些因素后,企业会进一步规划出一条可以发挥最大能力的道路。基本上而言,这些企业强调的是:“就这些现况因素研判,我们最多能做些什么?”
假设企业是依循创造的模式经营,那么规划经营的第一步,就是决定公司真正想要创造的结果,接着才是分析当前的现况。这或许与以前没什么两样,然而,唯有以这种分析为基础,才能使企业通往真正想要创造的结果。这类的企业才会迈向卓越之路。
构思愿景的三原则
下面有一些原则,可协助你构思自己想创造的事物。
一、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
很奇怪的是,人们并不经常问自己这个直截了当的问题。其实你可以随时问自己并回答这个问题。但若不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或是决定一个过程的情况下,问或回答这个问题将更为贴切。试着在各种不同的状况下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要只在重要时刻才问这个问题。你如果保有问题问这个问题的习惯,就会产生知道自己所欲的直觉。即使以往的你是那么犹豫不决,但长期经验累积后,你会变得很果断。
知道自己想要的结果,有两项重要的好处。首先,你能够很快地集中注意力;其次,你能够很正确的向自己描绘事实。
随时问答这个问题,可以使自己不再迷惑。困惑通常来自过度专精于过程或解答,以致认不清要去的目的地。一但考虑自己所欲,并将注意力集中其上时,就能够消除这种困惑。一般所谓的困惑,通常不是针对要去的目的地而发,而是指不知如何到达目的地。如果你在知道目的地之前,就先想找到如何到达目的地的方法,困惑是将挥之不去。
在困惑的处境中,你感觉压力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这是因为有一股力量将你拉往不同方向,以及对创造未来没有把握的无力感所致。另外则是有感于赶不上事件演变的脚步。但是当你能够集中注意力在所想要的结果上时,这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力自然会自我组构,产生一股有秩序的力量。
事实与臆测绝对不同。决定自己所欲时,“你很想要某个结果”一事便已成为事实。有时人们选择的是过程,却以为自己已决定了所要的事物。这是错误的假设。通常过程是用来臆测而非达成你所想要的事物。
当你不断问自己,并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要什么?”时,你正在创造一项“事实”,而不只是一些模糊不清的“臆测”。
二、独立过程之外,考虑自己所欲。
如果一面考虑过程,一面又想决定自己所要的东西时,构思自己所欲的能力,势必受到目前已知如何去做的过程的限制。但创造性过程就是要挖掘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无法独立过程之外,势必戕害自己构思所欲的能力。追随前人的脚步并不是件坏事,但却不是创造新事物的好方法。在创造时必然会考虑到过程。但唯有在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时,才能够如此。事实上,你可能会对自己竟然发明了达成目的的新方法,感到惊讶不已。
有时候你所想要的,只不过是过程中的一个步骤。金钱对许多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迈向他们所想要的结果的过程。对某些人而言,个人与他人的种种关系并不是结果,而是个人迈向满足与成就的步骤。如果你发现自己所想要的事物,只不过是迈向其他最后结果的一个步骤时,不妨试着找出这个步骤的去向。金钱可以有什么用处?个人关系又可以引申出什么?一个可被当作最后的结果,必然是独立存在的。它的目的不是要引你迈向其他的结果,即使它有这个作用。
三、不要将自己所想要的与现实的可能性混为一谈。
构思自己真正想创造的事物时,你得先认清:自己所想要创造的结果,与它究竟可不可行,是两回事。1903年,当莱特兄弟首次建造飞机时,当时的科学界一致认为重于空气的机器无法在空中飞行。显然地,莱特兄弟所想要的,并不是“什么是可行的”为基础。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愿景是什么。
将自己锁与限制在什么是可行的基础上时,就等于在对自己的愿景进行电检和打压的行为。如果你不肯向自己承认“自己所欲其实就是冲着它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实的话,你就是在对自己曲解事实。
测谎器的主要作用在测量生理上的压力。当你撒谎或曲解事实时,身体的压力就会增加。经年累月的撒谎,积累的压力将导致健康的问题。对自己撒谎的人必然会破坏与自身的关系,并将事实看成是怀有敌意的危险事物。
自欺有害健康
有一次我在一个基金会中教授课程。上课的学员都有肺部的疾病,例如:肺癌、气喘等。其中一个课程的目标,是让学员学习区分自己所想要的与可行性之间的关系。
一位老夫人对这个练习深感困难。
“记住,这个练习就是要你把自己所欲与可行性两者分开,”我告诉她。“所以,你想要什么?”
“我不能说,”她回答。“那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说:“暂时先不要考虑你的所欲是否可能。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不能说出我想要的事物,因为我知道我绝对不可能拥有它。”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说。
“真的?”
“当然,”我回答。“你想要的是健康。”
“但我绝对不可能拥有它。”
“那么,“我问道:”如果我拥有法力能给你健康的身体,你愿意接受吗?“
她犹豫了一会儿,默然的说:“愿意。“
“如果你愿意接受,”我又说:“就表示你想要它。此外,就算它看起来那么遥不可及;真正的事实还是,你想要完完全全的健康。”
“是的,”她说:“确实如此。”
“现在告诉你自己,你想要的是什么,”我说。“告诉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永远是对的,即使你认为这是不可能达到的。”
她停了一会儿。低头看看地板,轻声地说:“事实上,我真的想要健康。”
“你刚刚这么说时,有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我问道。
“我不知道怎么了,”她回答,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同。“觉得身体有些飘飘然,好像如释重负一般。我感觉清爽极了,好似有一股能量流过我的身体。”
不管她的健康情况是否真有好转,至少她不用再向自己隐瞒渴望健康的这项事实。显然地,拒绝自己所欲所带给她的额外压力,对她的健康并没有帮助。
愿景激发身心潜力
许多著名的例子都说明了如果能拥有清晰的愿景,就能克服健康上的问题。因此奇迹的药方并非不可能。在婴儿时期就失聪的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兼教育家)许多医生都不认为她能够对这个社会再有什么贡献。但是她的老师安苏丽雯却怀有一个愿景,认为海伦终究能够交谈、负责任、接受教育,并且以自己的方法服务这个社会。外号宝贝的奥林匹克运动员兼职业高尔夫选手萨哈利斯因病成残,医生对她说,她将永远不可能行走或打高尔夫球了。但她在自己内心制造了一幅重新挥杆的景象,并且真的在职业高尔夫球界又活跃了多年。上述这些例子虽然都不寻常,但是如果你一再对自己撒谎或曲解事实,这些例子发生的可能性将更低。
当你开始告诉自己什么是你想要的事物时,上述那位妇女所描述的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等现象,也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纽约市一位参加“创造技能”课程的学员,担任戏剧经纪人的助理已长达九年。老板答应要给她公平待遇,却从未实现。她后来因为怀孕无法继续担任这份工作。在参加“创造技能”课时,她听说有一个工作机会。虽然自己怀疑是否能一面带小孩一面上班,但还是参加应征。结果这个经纪人对她所提出在家中上班的想法非常赞同,于是她得到了这份工作。此外,经纪人还提供她兼职的办公室,以及更优渥的薪水。经过数个月的卖力工作后,经纪人答应让她入伙。当初如果她不能够将自己所欲与她所认同的可行性分开的话,她将永远无法达成现在的成就。
正确描述自己所欲的结果,必须先从与实现的可能性分开着手。
期望的景象力量惊人
毕卡索有一次在跟艺术家聊天时提到:绘画时,最初想画的景象是如何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如果用摄影机将一幅画的蜕变过程记录下来,会非常有趣。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梦想是经由什么样的途径逐步实现的。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绘画的图像基本上并未改变,即使外貌上有所更动,但起初想要的景象几近原封未动。
期望的景象具有某种力量,经由期望的景象你可以很容易的化腐朽为神奇。期望的景象可以协助你组织行动、集中价值观,并且很清楚地分辨出现状中什么是彼此相关的。
赛辛斯在描述贝多芬所期望的音乐景象,是如何影响到他的编曲过程时写道:“当达到完美的认知时,他(贝多芬)一刻钟也不须犹豫,因为他一眼就识出这正是他所想要的。”“所期望的整体景象,”赛辛斯继续提到:“更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几乎已成为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魔术般的特质
期望的景象还具有“魔术”般的特质。所谓的魔术指的是,在没有看见整个过程导致什么结果之前,就已经看到结果。赛辛斯认为作曲家在创作时,对于创作理念与程序并不十分重视,只是纯然在期望的景象的引导下进行创作。“通常,”赛辛斯解释说:“直到整个过程已经完成,作曲家并不了解整个思绪的发展过程。当作品已经完成时,作曲家通常还无法理会过来。”
似乎在冥冥之中,期望的景象引领着作曲家迈向最后的结果。许多创造者会对自己的创造物表现出亚与敬畏的态度。
希望景象的深处似乎有一只眼,能够超越现在的状况,看出现在还缺什么。这实在是一项人类伟大的本能,能够洞穿现在的与过去,而且能够从未知中,构思出一种从未存在过的事物。
二十世纪的伟大作曲家施托克豪森写到:“我们需要暂时闭上眼睛,学习倾听。因为天空中总有一些我们从未听过的天籁。”
第十章 正清理目前处境
学会了解真相,又能够不依恋过去的人,
才能活的像自己。这不是麻醉自己,
也不是遗忘过去,而是了解“往者已矣”。
成功或失败、羞辱或荣耀,都已是过往云烟。
“现在”就在眼前,等着你去开创。
有位仁兄早上起床后,深信自己是个僵尸的化身。他的妻子是得让她从这个荒谬的想法中清醒过来。
“你不是僵尸,”她说。
“我是僵尸,”他坚定的回答。
妻子与气强硬的问:“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僵尸?”
他一点坚信的说:“僵尸当然知道自己是僵尸。”
妻子眼看毫无转寰的余地,只好请出婆婆协助。
“我是你的母亲,我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生了一个僵尸?”
“你不知道的,”他解释说:“我是后来才变成僵尸的。”
母亲拗不过他,只好请牧师出面点化。
一向扮演心理分析师的牧师劈头就说:“你不是僵尸,这只是中年危机而已。”
这位仁兄一脸不屑的说:“僵尸没有中年危机。”
牧师只好建议找心里治疗专家。
“你认为自己是僵尸?”心理医师问道。
“那当然是!”
“告诉我,僵尸会流血吗?”
“当然不会,”这位仁兄一专家的口吻表示:“僵尸是个会动的死东西,不会流血。”他对这个浅显的问题是乎有些不耐烦。
“看着!”
心理医师随手拿起一根针,往这位仁兄的手指戳了一下。这位仁兄看看自己的手指,一脸愕然。过了半晌,终于开口:“原来僵尸也会流血!”
自我吹嘘的狮子
狮子在路上碰见一只猴子,心想这正是彰显自己威风的大好时机。
“喂!猴子呀,”狮子咆哮道。
“是的,先生,”猴子的声音有些颤抖。
“你知道谁是深林之王吗?”
“当然是你啦!”
狮子趾高气扬地说:“那可千万别忘记罗!”
过不久,狮子碰到了斑马。
“喂!斑马呀,”狮子吼道。
“是的,先生,”斑马连气都不敢喘一口。
“你知道谁是深林之王吗?”
“当然是你啦!”斑马唯唯诺诺的答道。
狮子又提醒一句说:“那千万别忘记了!”
又过了不一会儿,狮子碰到大象。
“喂!大象呀,你知道谁是森林之王吗?”狮子以最凶狠的口吻说。
大象二话不说,卷起鼻子将狮子甩向旁边的大树上,然后大步向前踩住狮子的尾巴,再度把狮子卷起,重重地摔到地上。随即扬长而去。
这时眼冒金星的狮子好不容易伸直了脖子,开口就说:“喂!不知道答案就算了,怎么可以老羞成怒!”
扯谎的传统
有些人就是无法如实的认清事实。认清摆在眼前的事实似乎是再容易不过了。但小时候我们都有过都有过讲了一句实话,却被大人嘘回来的经验。
“外婆家里有股怪味道!”
“小孩子别乱说话!”
为了抵御权威人物,孩子们只好学会撒谎。
范例一:
“你的家庭作业呢?”
“我做了,但是摆在车上忘了拿。”
“你老是找借口,这是本星期的第三次了。”
“我也没办法,老是有事情发生。”
范例二:
“昨晚几点回来的?”
“还好,不太晚。”
“我看了钟,应该是凌晨两点半了。”
“糟糕,怎么会那么晚!都是汽车爆胎惹的祸。”
长大后:
“你知道刚才的速度多少吗?”
“不知道,超速了吗?”
“雷达显示你的时速已超过75英里了。”
“怎么会那么快,可能是我车上的计数器坏掉了。”
找个好理由
一个人若不能正确地陈述事实,常常就会落入自我欺瞒的陷阱。约会迟到,在路上你就先编好一段故事。一到达,你不但已准备好复诵这个借口,而且自己几乎也已经相信这套说辞。避免正确地陈述事实,通常是为了避开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类社会对于借口与理由一向十分重视。许多人都以为,若能找到失败的正当理由,就无须为失败扛责任。于是利用各种曲解事实,只为了自欺欺人。
生病是你无法达到预期水准时的好借口,因为我们不便对病人过度苛责;情绪不好也是常见的理由,“我的心情不好,无法负责。“
许多人常以环境的受害者自居,为自己的行为掩饰。“我是很想参加莎拉的生日宴会,但前脚刚出大门,老板打电话来了,说个不停,为了工作我也没办法!“曾经杀害旧金山市议员米尔克及市长莫斯孔的凶手怀特辩称在凶杀案当天,他的血糖浓度不正常。陪审团也一本正经地考虑这点理由,结果怀特获判轻刑。
任由借口理由满天飞的社会,绝对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艺术的传统就是要臻于人性的最高点。你可曾听见哪位艺术家在其作品失败时,会找出借口搪塞说:“我有理由。“
但有些人似乎乐此不疲,捏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明为何无法达成目标。久而久之,对追求真正想要的也就提不起劲了。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知道失败真正的原因可以帮助你调整行动,以达成最后的目标。但这与找借口掩饰失败完全是两回事。了解行动的有效性属于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要为自己失败辩护。
例如:挑战者号太空梭升空爆炸的原因不可等闲视之。找出原因有两大作用。其一,减少日后发生毛病的机率,以保障未来太空人的生命安全。
其次,找出原因,也有助于舒缓悲剧所造成的痛苦。挑战者号上的太空人是全美的菁英,升空不久前,还在电视荧幕上,向全国观众挥手致意。因此,实在很难让人接受这些人已灰飞烟灭的事实。
找出解释帮助我们接受事实—知道这些人已经走了,他们永远没有实现理想与希望的一天了。而一般人在他们心爱的人过世时,常会经历不同阶段的情绪起伏:悲伤、心情恶劣,然后是随之而来的坚定与祥和。然后过些时日,当另一桩不幸横生,这种情绪的起伏又会再度回来,让悲伤的当事者又重新面对生命中的另一次失落。除非当事者接受这些残酷的事实,否则他(她)很难好好地活下去。
我的父亲过世时,母亲几乎无法接受。父亲的遗物完全保持原状,任何人都无法接近或移动。似乎这样,父亲就能起死回生。
家人和亲朋好友都试着帮助母亲度过这个难关,但都无济于事。她的心中一直保持父亲的影像,始终无法认清已发生的事实。活在过去,不能接受现状,只会加深痛苦。
每当别人家庆祝结婚纪念日时,母亲就会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她和父亲今年已是几周年了。她会花上数小时缅怀过去与父亲相处的日子–一颦一笑,忧伤欢笑,仿佛历历在目。
母亲却曾努力度过父亲过世后的日子,但不能接受父亲已过世的事实,却使得母亲无法拥有完整的生活。三年后,母亲也过世了。我想这三年来他一定活得很不愉快,她走的和父亲一样突然,没有任何先兆。
学会了解真相,又能够不依恋过去的人,才能活的像自己。这不是麻醉自己,也不是遗忘过去,而是了解“亡者已矣”。成功或失败、羞辱或荣耀,都已是过往云烟,“现在”就在眼前,等着你去开创。
避免伤痛或正视事实?
因生活压力而被迫学习了解现状,与主动去了解认清事实,两者间有相当大的差异。主动探索真相,学习值得学习的事物,才能够创造自己真正关心的事物。就像是为艺术而钻研艺术、发掘真相的本身,也纯粹只是为了了解事物的真相,不是为了其他理由。
而事实根据也是创造性过程的唯一起点。在这一点上,你无法投机取巧。要掌握一切,你必须先学会了解事实。这里我们又可发现另一种冲突的现象。人类的倾向之一就是选择性的面对事实。对于痛苦、灾难的厌恶,使得我们很自然的想避开这些苦难。“趋吉避凶”,为的就是不愿看到坏消息而采取的策略。
第二种倾向则是对于创造的渴望。人活在时空里,对于时空的变幻莫测,很自然地想去掌控。不管事情是正面或负面,自然或突然,都希望一切在自己的算计之中。
为了满足这个倾向,不论事实的真相是让人厌烦,还是让人满足,我们都必须对事实做进一步的了解。
这两种倾向会产生不同的行动。第一种使你避开事实,第二种则促使你接近事实。这两者之间的冲突通常并不明显,但有时的确存在。从事创造时,若想正视事实又避开痛苦,势必面对抉择的十字路口。当抉择迫在眉睫时,你会怎么做呢?你会故意曲解事实以避开可能的痛苦,还是以正确的眼光面对事实以实现愿景?
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哪一种倾向会产生较高的价值,将决定你采取何种行动。若避开痛苦会带给你较大的满足,你自然会避重就轻;若创造人生对你比较重要,责任一时之痛苦对你亦不是难事。
不带有色眼光
艺术家斯特恩有一次带领学生前往纽约市河滨公园。他指着哈德逊河对岸的三栋建筑物:公寓、仓库和工厂,要学生们说出建筑物的颜色。学生们一致表示:公寓是红色、仓库是白色、工厂是橘色。斯特恩又将布满小孔的灰色卡片交给学生,要他们将卡片摆在离眼睛一臂之距的地方,从孔内张望这三栋建筑。他又问同样的问题。学生们迟疑了一会儿,其中一位终于打破沉默说:“都是蓝色。”其他学生也纷纷开口表示:原来的红色公寓、白色仓库、橘色工厂,现在全都成了蓝色。这些学生这时有了重大发现。原来第一次看到的并不是事实,而是从自己观念中所产生的事实。
艺术系学生学到的是:他们原先所见并非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事实,而是自己脑海中的影像。艺术家必须学习如何正视眼前的事物,而不是把目光摆在眼前事物的观念上。在描绘树景或人像时,这是必备的技巧。艺术家若不能绘出眼前所见事物,势必无法正确地呈现它。
斯特恩在所著《如何观看颜色并画出来》一书中写道:
在学生想象中,水应该是蓝色的,所以他们在一座湖上涂上了蓝色。但由于秋后山景的倒影,湖水也可能呈现红橙黄褐各种颜色。而云也老是被画成白色,但由于阳光的反射和地表的作用,云也可能染上黄红紫各种颜色。
这灰色卡片的目的,就是要阻绝意识中的印象,如此你就不会绘出想象中的事物。
从小孔中看去,学生们就能够忘记,这些建筑物在午后阴影下所呈现的红白橙色,他们现在所看到的,正是建筑舞在天空与河流辉映下,沐浴在蓝色光影中的景像。
人们在观察事实时,常忽略眼前的事物。他们所看到的常是自己观念中的事实。虽然在建构想要创造的愿景时,观念有其作用。但先入为主的观念则会阻碍你看清眼前的事实。
我们依赖先入为主的观念,一向基于自己对事实的观察。这么做往往只是图个方便而已。如果事实与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相似,的确要比亲自去观察眼前的事物方便多了。人类具有不可思议的概化能力。这能力又是确有帮助,例如在学习行为模式、了解趋向、化繁为简时。但就像艺术系学生必须学习观察眼前所见的事物一样,创造者也要学习如何不带有色眼光去看待事实
观念中的事实
辩认事实的方法之一就是,将“眼前所见”与“以前所知”相互比较。人类具有分门别类的能力。缺乏这个能力,我们将无法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假设你从未见过计程车,第一次搭乘计程车的经验,会在你脑海中烙上一个“计程车”的印象。下次一见到计程车,你自然就能辨识。于是你开始比较第二部车与第一部车之间的差异。是否两者都是黄色的?是否车身都漆上字样?这些差异会协助你将这两部车归为同一类。
经由这个过程,你就可以整理所有过去有关计程车的经验。若缺乏分门别类的能力,每次见到计程车就得从头开始辨认,这样不但愚蠢,而且没效率。但是建立基本知识库能使你从从容容过日子,充分展现人类的聪明才智。
在国外旅游时,我常碰到使用方法不一样的电话系统。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摸索的经验。当你变得不知道如何使用拨键式电话、如何呼叫接线生、如何付钱时,你不得不为这种难得经验讶异不已。在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开始用比较珍惜的态度,去看待平时我们是为理所当然的知识库。
辨认事物的相似点并将之分门别类后,下一个步骤就是要观察差异之处。
假设我们正在谈论某人屋前的圣诞树,我们脑海中就会隐然出现这棵树与其他树相似之处的影像,但同时也会想到这棵树独特的地方–是否枝叶茂密?有多大?叶子是什么颜色?树皮的组织形态又如何?
通常,若能依据相似之处,把我们对事实的见解分门别类的话,将有助于迅速了解当前的处境。我们可以比较相同与相异之处。但有时这种比较的方法也会出错。我们常会以一种预期的心理去观察现状,这种预期的假设往往造成偏见。
拥有预期心理的人们,常会牵强的解释事实以配合己见。政治立场鲜明的人常以一己的政治观点解释事实。对共产党而言,事实可区分为“人民”与“人民的剥削者”,以符合其阶级斗争的观念。所以共产党必须假设,除了共产党外,任何人当政都会成为人民的剥削者。于是在预设心里下,形成了两个明显的类别,一个是“好”,一个是“坏”。好人必须打败坏人,这是关乎正义的问题。当权者偶尔表现的好意不足为道,受剥削者偶尔向上献媚的动作亦不可耻。当权者只要稍有闪失,必遭大肆抨击;受剥削者只要稍有表现,必予以大肆宣扬。
一旦观念中的事实曲解了真正的事实,我们就很难了解事实的真相。教条主义者、极端主义者、种族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都可能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而有意无意的曲解事实。只要有与己方理论相冲突的事实,都可能故意视而不见。
当你在观察事情时,若已预先产生了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也许你会察觉到,你后来所观察到的会更增强你原来的看法。
胸无成见
大约十五年前,我参加一位朋友的家庭宴会;在宴会上,我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别人一支类似土星的胸针。我问她土星的胸针有何特殊意义。
“这不是土星,”她看看四周唯恐有人听到,“这是太空船。”
“哦!”我又问:“为何要别上太空船的胸针?”这次她更神秘地小声说:“三年后太空船就会登际了,并成立一个地球政府。”
“我明白了!”我说:“那这些太空人是谁呢?”她的眼神突然认真起来,“他们是天上来的救主。”
一半是不信邪一半是出于好玩,我又追问道:“如果他们真是救主,为什么不直接在地球上露脸?为什么还需要太空船呢?”
她一本正经地说:“因为他们不想惊吓大家。”
在我们这个年代,这样的信仰者真可免却许多烦恼!虽然正确观察事实的技能可以培养与淬炼,然而一但抱持先入为主的观念,这种能力势必大打折扣。
观察事实时,最好从“胸无成见”开始。你的观念与观察不应混为一谈。这并非易事,但若要知道实情,非得如此不可。若能在这方面收控自如,对于创造自己所欲会有相当的帮助。
第二部 创造者的生命律动
第十一章 三阶段创造周期
每个生命成长的过程,都有下列三个重要阶段:萌芽期、圆熟期完成期。每个完整的创造过程也都必须经过这种周期,而且先后次序不变。
每个生命成长的过程,都有下列三个重要阶段:萌芽期、圆熟期和完成期。每个完整的创造过程也都必须经过这种周期,而且先后顺序不变。
创造的周期就和人类诞生的过程一样,自然、充满生机,而且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
萌芽期是第一个阶段。这是构思的阶段,也是整个过程的开端。
圆熟期是第二个阶段。类似于人类的怀孕期;在这个过阶段中,胚胎正在母体里逐渐茁壮成形。
完成期是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人类新生儿的呱呱落地。
生气盎然的萌芽期
在创造的萌芽期间,譬如你左手一个新的减肥计划、开始一份新的工作、公司决定再创一条新的生产线时,你会感受到一股呼之欲出的能量。作曲家赛辛斯曾经描述萌芽期为将创造付诸行动的一股冲动。
电影大师希区考克的最大乐趣,就是构思及筹划一部影片。在电影开拍前数个月,他利用这股萌芽期的能量,将整部影片在黄色的长条纸上一幕一幕描绘下来。他经常表示:拍摄电影本身,对他而言,远不及构思、写剧本以及筹画过程来得刺激。
对于萌芽期特别感兴趣的人并不只有西区考克,许多人都非常喜爱萌芽期这种刺激的快感。
在这个最初阶段中,到处洋溢着兴奋、高度兴趣以及新鲜感。这是一个促使你奋身投入的时期。洞察、认知、热心、改变以及力量感不断的上演。但许多人也都知道,萌芽的能量经常在短时间后就烟消云散了。
不幸的是,许多探讨人性发展与潜力的方法,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萌芽期。萌芽期虽然是整个创造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但因为它只是第一步,其本身并不足以产生任何实质与持久的结果。在萌芽期即时巧思不断,但若不能与其他阶段妥善配合,仍然无法获得任何具体成果,顶多徒留美好的回忆而已。
那些沉迷于各式研讨会的人,就是因为爱上了萌芽期那股能量给人的感受。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将这股能量带到下一阶段。于是每当一个新构想出现时,他们只能祷告这次不会再度落空。但结果却一再令人失望。
萌芽期阶段只是一个开始,无法取代整个创造周期。希区考克并不仅热爱创造的萌芽期,他也能够妥善利用其他阶段。倘若他也沉迷于萌芽期阶段的那股力量,他在电影史上的成就必定挂零。
对创造者而言,萌芽阶段是引导你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前置期。即使萌芽期尚未结束,创造者已经开始期待并筹划下一个圆熟阶段。
潜移默化的圆熟期
圆熟期是创造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就好比人类诞生必经的妊娠期一样,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最不明显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刚开始。
在这个内化阶段,你会采取里应外合地行动,你想创造的结果正进行有机成长,它必有内发展,唤起所有的内在资源。
有一家大型金融公司的高阶主管,准备起草一份涉及数百万美元的计划案。刚开始,他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着手。所需要的资料都已摆在眼前,但她不知道应该如何清清楚楚、提纲契领地表达。首先,她把所有想在计划案中提到的,顺手写下来,并没有按照一定的秩序。然后在草稿纸的最顶端,她写下了几句话,提醒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她稍事休息后,整理一下思绪。再度伏案工作时,她默念着刚才写下的几句话,然后拿起纸笔,开始有秩序地分门别类,整理她所有的资料。然后她走到电脑旁边,开始缮打她的计划案。此时,思路如行云流水般地顺畅,整个计划也就一气呵成了。当然这只不过是初步的计划案,尚待进一步的修饰。但是她已能从萌芽阶段顺利地进入圆熟阶段,朝心中的目标又迈进一大步。
当我们在学习一支新舞、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电脑程式、新的外国语言时,也都必须经历类似的圆熟阶段,只不过所需的时间有长短而已。
当你在构思愿景时,萌芽阶段的能量自然会产生,帮助你达成构思的目的。而在圆熟阶段,你必须让自己熟悉这个愿景,以使它成为你自身的一部分。这时愿景不再是一位新朋友,必须是一位老朋友。换句话说,这时愿景已与你化为一体。你的创造物已开始成长茁壮。这整个发展并不是非常明显,圆熟阶段本来就具有的特性。其间你不断的参入一些思想、观念、关联以及能量。然后创造物才开始成形,渐形具体。慢慢地,创造物就有了自己的生命。
许多艺术家并不擅描述圆熟阶段,但他们都了解圆熟阶段对创造过程的重要性。赛辛斯从作曲家的角度,将圆熟阶段称之为执行过程:
执行的过程首先就是,要从内心去聆听音乐是如何形成的,让音乐自然成长,追随着它所带给你的灵感与启示。
在一封致朋友的信函中,莫扎特提到了作曲的过程。他强调圆熟阶段的隐藏特性,认为音乐的理念是从其内部自然形成,当一切就绪时自然水到渠成,绝无法强求。
当我完全独处且心情愉悦时,例如:坐马车旅行、饱餐一顿后,或夜晚无法成眠时漫步一段路;在这种场合下,我的思绪特别流畅丰富。但这些思绪从何而来我却无法知道,也无法强迫他们出现。特别让我觉得舒畅的思绪,我就会在心中不断咀嚼,还会对自己轻轻哼唱(这是别人看到,跟我说的)。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后,不久,我就知道该如何将这段音乐安排在什么地方,也就是根据各种不同乐器的特性得适当的安排。
美国作家斯泰因也曾生动地描述这个圆熟阶段:你无法进入职工塑造婴儿;在那里自行发展成,为完整的个体。
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庞加莱认为,圆阶段是在不可见的层次完成的对。他而言这,个阶段所完成的结果是长:时期潜意识先期工作后的具体表现。
他提到这个内在工作对于数学创造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潜意识的作用对于数学创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其他例子中也可发现潜意识的踪影,虽然更不明显。当你试图解决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时,通常第一次的出都是无疾而终。于是你会稍事休息一下,度买埋首、下功夫。刚开始和以往一样毫无所获,突然间脑海中灵光乍现,过一个决定性的念头。
或许有人认为暂时将手边的工作放下,休息一会儿,可以恢复心的活力与清新。
但更合理的解释应是,在休息的当中,有无数的潜意识在发挥作用,而这种潜意识作用的结果,经常给几何学者带来我刚才所提到的灵光乍现。这中间唯一的差别是,此一启示并非来自散步休息,是潜意识的想法,散步时或休息时,浮出了意识层面。意识作用只是扮演一个刺激物的角色,将我们在休息期间所获得、但仍处于潜意识状态的灵感,刺激成为一时下的产物。
庞家莱城举自己的经验为例,说明圆熟期的过程如何协助他,在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数学领域中找出相关性。这件事发生在“似乎毫无进展”的辛勤工作之后:
希望之余,我前往海边度过几天,让脑海想些其他东西。有天在悬崖边散步时,灵感突然涌现,并且十分笃定–我认为三元四次不定式的算数转换,与非阿基米德几何学的算术转换相同。
这个数学关系的建立,开启了日后数学研究的新领域。
开花结果的完成期
完成期是创造的第三个阶段,其中包括了开花结果、展现结果、修饰、进一步追踪,以及学习如何创造物共处。
把想要创造的事物变成真的,这是很重要的事,但很少人能够如此。
再创造活动里,胎死腹中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研究生只差一篇论文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却始终无法完成论文;工程师只需要再做几个最后的决定,就可以提出整个计划,却卡在过多琐碎细节上,以致无法动弹;许多销售员只要修饰一些细节,就可以签订一项重要合约,最后却因深陷泥沼而功败垂成;许多人学习空手道,却因为其他事故而中途放弃。这些人天生注定是失败者。
有些人对拥有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一事,常感不自在。接受并学习与你的创造物供处,是完成阶段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创造过程里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也是一种接受自身努力成果的能力。
如同作曲家必须将新作品呈现在众人面前,其他领域的创造者也要将自己的成就呈现给世人共享。创造的结果与创造者应彻底的分离,使得创造者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接受这个创造的结果。美国作曲家兼抒情诗人波特,每当有新作品发表时,很自然的就会经历这两种阶段:呈现作品及接受它的存在,在首次公开后,他就会将此作品看成是与他纯然分离的事物。对他而言,此一完成的作品拥有创造者所无法控制的完整自主权,是创造者所无法控制的。对多数的艺术家而言。创作就像生育小孩一样,一旦作品完成,就如同婴儿呱呱坠地,拥有自己完整的生命。创造着此时成了自己作品的观众之一。
创造能量源源不断
在创造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产生一股独特的能量。这种能量可协助我们从一个阶段跨入另一个阶段。
每一首新曲的完成,将鼓舞音乐家开始创作另一首新曲;庞加莱在数学上的新发现,会促使他埋首灯下继续研究。一幅画作的完成,则将带给画家新的灵感,提供他新的创造素材。
去年我出版了两张新专辑。第一张由我编曲制作的“高速公路上的雨夜”,工作过程前后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完成后不久,我就动手筹划第二张专辑“空中符号”。结果只花了一个星期就大功告成。在制作的一张专辑时,我累积了许多能量;在制做第二张专辑时,很自然就顺势而上。然而要不是第一张专辑花了五个月的时间,第二张专辑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创造的能量并不会逐渐耗损反而是越用越旺。
完成本身会鞭策你再度向前迈进。
第十二章 选择是创造之门
萌芽阶段并不只是构思自己想要的事物、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培育创造的种子。
培育创造种子的方法是,选择你想要创造的结果。
在作这种选择时,势必要动员平时不太用的到的大量能量以及资源。
人们往往没有将选择的重心摆在结果上,以至所做的选择经常无法达成预期效果。
点菜的学问
我经常和一位同事共进午餐。通常我打开菜单后,只需花十几二十秒的时间就可以决定点什么菜。这位同事则以一副学者的态度,认真地研究起菜单,害得服务生往往必须多跑一趟。有一天,他问我如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决定要吃什么。我就将秘诀告诉了他。
数年前,我曾在餐厅里学习如何做决定。那时我会打开菜单,然后很快的选出一项餐点。在初期试验阶段,我对点来的食物时而惊喜,时而失望。长期下来,我学会如何让眼神集中在合适的餐点上,并立即下决定。一但决定后,我会再次研究整份菜单,以判断决定是否恰当。其结果是,几乎每次都对。久而久之,自然学会如何将焦点集中在我想要的食物上,并且充满信心的点菜,然后准备好好享受一番。
我问他是如何决定的。
他说,他很仔细地研究每道菜,然后相互比较。如果菜单上的菜式琳琅满目的话,他就得花上一段时间。他必须仔细阅读菜单上的每一个细节,以确定不会漏失她想吃的菜。
谈着谈着,我们又发现到,在生活中他也经常运用同样的方式做决定。他并不是把注意力直接集中在想要的事物上,而是衡量所有可能的选择。
当你不想错失某些可能是非好的机会时,势必会变得犹豫不决。
这位朋友对于我在餐厅里化繁为简的方法深感兴趣。亲自试验后,觉得这个方法对他也有用。如今他发现自己的眼神已能很快地集中到想要的那道菜上。当他将这道菜与其他的菜比较时,也发现自己的选择往往是正确的。后来他很得意的跟我说,他省了自己和别人不少时间,现在他有更多时间去好好享用午餐了。
这是一项小小的胜利。但是小小的胜利往往是大胜利的前奏。
二十世纪的伟大作曲家施托克豪森,曾经针对作曲的特性提出以下的评论:
作曲最令人惊讶的是,你可以随心所欲安排音调、音符和音节。这些安排都不会改变音乐之声、音乐之意境,但是在做这些决定时你学会了如何坚定立场。
在练习做选择的同时,你也开始培养做正确选择的直觉,也就是一眼就看出什么才是你想要的事物的直觉。假设有一个人始终逃避做任何决定,另一个人则意在掌握自行判断的机会,并学习什么是正确或错误的决定,你认为哪一位有较高的成功机率?
选择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需要不断地练习。磨练的机会越多,所做的选择就越正确。我们可以从小地方、低风险性的选择进行练习。下一次你到餐厅用餐时可以练习迅速的决定你要点的菜。我想最糟的状况也不过是想叫豌豆,却叫了豆荚。
学习永远不会太晚
传统教育中,学习如何选择经常受到忽视。从事教育者都怀疑,如果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的话,可能都不会选择父母师长要他们选择的东西。学生会选择留在学校吗?学生会选择做功课吗?而选择做好学生、让别人控制他们的时间,更是不可能的事。
有些老师认为,让学生知道他们未来的选择极其有限,这样的做法是在为他们将来的日子铺路。这些老师实际上所交到的就是“如何妥协”–学习如何与你不喜欢的事物共处,因为社会上这类的事物比比皆是。
这里所隐含的假设就是,你无法创造你真正想要的事物。
选择是创造过程的重要部分。你不但要选择你想创造的事物,还要做一连串有关行动、试验、价值观、优先次序、阶级意识,以及如何进一步支持你所有努力的策略性选择。
因为创造是一种艺术,所以能让能讲的只是一个大概。他系没有公式可循,也没有一定的原则。创造原本就是随机发展、不断“编造”的过程;学习从成功和失败中汲取经验,学习如何有所突破。长期下来,你会发展出个人独特的创造过程,并增强自己的直觉,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才符合个人最佳利益。
在学校和家庭里,我们很少注意培养子女选择的能力,因此若看到年轻人滥用药物、性泛滥、自杀与社会隔离、对未来彷徨,一点不足为奇。若缺少选择的经验,心中真正想要的结果必定总是屈服于眼前的需要。看电视比做家庭作业简单多了;嗑药也确实比体验生活的复杂性容易;沉溺于不安全的性生活与回应短暂的意识冲动,比起认真考虑生活的目标,理是不花脑筋的易事。
某些选择确实比其他选择好得多。当“选择”成为教育主题时,我们应开始预作准备,让我们的下一代得以创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让他们的未来在反抗只顺应中,无可奈何地被消磨殆尽。
学习永远不会太迟。即使以往你老是像无头苍蝇般胡乱选择,今后拟任可学习策略性的做选择。毕竟,是你在做选择,作出让自己更没效率的选择,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八种无效选择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有八种常见的方式,使我们规避或破坏有效的选择,并因此错失了选择的潜在力量。
一、自我设限的选择–只选择那些似乎可能或合理的机会。
乔治想当医生,他的父母亲却以家境不佳的理由,不断地劝阻他打消念头。虽然他有足够的能力进入医学院,但财务上的限制使得他只好打退退堂鼓,而选择另外一条似乎比较“合理”的生涯。妥协的结果是他最后只成为一名药剂师。
如果你将自己的选择现是在可能或合理的范围内,就永远无法达成自己真正所欲,只能一再妥协。乔治成为药剂师后,工作热诚必远不如他当一名医生。为什么?因为人性是无法妥协的。
在企业组织内,各个有关工程、管理、销售与制造的职位,布满了尸位素餐的人,他们选择这些职位纯然是因为自我设限。他们知道自己过的是妥协的日子,却自我安慰地说,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合理的生活。他们认为,在当前的限制之下,这是他们能够有的最好选择。
二、迂回式的选择–选择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有些人选择“上大学”而不是选择“受教育”;或是选择“吃健康食品”,而不是选择”身体健康”。这类的选择在过程中投入了过多不当的力气,使得结果与过程纠缠不清,如此产生的结果自然会失调。
哈丽雅特相信目前自己一团糟的人际关系,起因于与父亲的不和。过去几年来,她看了许多书,希望能帮助自己将对父亲的不满宣泄出来。她也参加过几个以过程为中心的研讨会,并尝试几个不同的心理治疗。在这些过程中,主持人有时要求她高声嘶喊、尽情痛哭、提笔写出所有对父亲的不满、尝试与父亲作假设性的对话、与其他学员讨论他们父女间的关系。其实哈丽雅特想要的只是做一个完整的人。
她所选择的过程并不是她想要的结果。她这么选择,主要是希望能够带来她想要的结果。哈丽雅特一直想让自己相信,他这么做便可以获得他所渴望的完整性。但是在过程上着墨过多,却使得她永远无法达成这个愿望。
当公司利润下滑时,忧心忡忡的高级主管很自然会将希望摆在新过程上。“让我们召开一个追求卓越的研讨会,以整合所有的行销力量,看看能否奏效。”
过度强调过程,常常使他们忘了自己真正想创造的事物,或使得原始目标模糊了。对想要的结果,缺少清楚的意向,恐怕就没什么机会创造出想要的东西了。通常,他们甚至连自己在追求什么都不是很清楚。
三、删除式的选择–将所有其他可能性都删除,只留下一个选择结果,似乎除此之外毫无选择。
这种情形是:某人将双方认知的差距故意扩大,却又掉入另一个陷阱。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把情况弄得愈来愈糟,糟到我们觉得自己必须远离是非之地。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例如:当杰利与太太间的不睦关系发展成全面性的争吵时,他在酒吧里告诉朋友说:“事情越来越糟,我必须离开她,我毫无选择。“在杰利要脱离婚姻之前,情况已糟的形同冷战一般,每三、两天就有一场争吵,杰利不再珍视以往甜蜜的时光,只刻意强调彼此间的不睦;在他的心里,冲突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觉得似乎已无选择的余地,只有离开一途。
许多人离开工作也是有这个原因。透过自我宣传,他们与同事长官的关系开始触礁,误解增加。长官的好意提醒变成了恶意攻击,甚至无言的墙壁也成为迁怒的对象。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早上起身也变成了一件难事。这些人转向朋友投诉,得到的建议往往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他们也对热爱公司的同事表示不满。他们怀疑公司的公正性。他们对于工作的注意力,已经被冲突所取代。当一个人以这种理由离开工作时,似乎是一派理直气状的英雄作风。”我毫无选择,我必须离开,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趋势,就是将左派与右派明确隔开,造成人们最不愿见到的两种极端情形:右派的专制和左派的专制。人们于是发现自己又受到环境操纵,面临两个都不喜欢的选择,被迫在这两害之间取其轻。第三世界国家所发生的种种悲剧,其实就是删除式选择的结果。
四、不做选择的选择–让所有的一切似乎是在无关乎选择的情况下发生。
诸如:错过截止日期未能及时签订合约;没有得到“就这么办“的命令;选举时没有人投票。
由于缺乏选择的能力和意愿,我们常放弃自己的权利,而将此权利交付于环境。这种无为而治的态度会错失许多初期有效行动,造成最后别无他途,只有回应的份了。
五、条件式的选择—在选择上加上先决条件。
有条件的选择常见的公式是:“当什么状况时,我会选择这个。“”如果在什么状况,我就会选择那个。“
“如果能加薪的话,我就会着手进行这个新计划。“”如果这两个人纳入我的小组的话,我就会开始设计新草案。“”如果我的岳母搬出去的话,我就会投资一幢新房子。“
有些人喜欢在自己想要的结果上预设一些立场或条件,而不是直接选择自己想要的结果。“当我找到美好的关系时,我才会快乐。“这里的含义是,除非拥有美好的关系,否则将不会快乐,而且快乐与否将决定于是否拥有美好的关系。这些人将建立自己生活的力量归诸于外在条件,认为这些条件拥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能够制造让人满足的环境。
六、回应式的选择—为了克服某种冲突的选择。
有时候人们作的选择并不是为了开启创造的过程,而是为了减轻不舒适感或消除压力。
有一位电脑业主管在业务汇报上宣布:“我们必须尽快设计携带型电脑,因为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开始上线了。”
工程部门主管在与上司经过一番激烈的舌战后,向他的工作小组宣称:“我们应该设计一种车型,与外国厂商设计的车型一模一样,如此才能夺回我们推动的市场占有率。”
当环境的因素到达令人不悦的程度时,人们就会作某些选择,以减轻这种不舒适。这时任何制造不舒适的因素都被列入打击的对象,所作的选择也完全针对如何消除这种不适感。
这个社会认定多数人所做的选择都是消极的。所以当社会不希望人们从事某方面的行为时,就会以一些生活上的不舒适作为威胁,例如:罚款、坐牢、放逐、羞辱、甚至永远与社会隔离。回应式的选择可以说是一种反射性地回应,例如:许多驾驶人在看到路旁的警察时就自动减速。
七、舆论是的选择-找出其他人愿意提供的意见。
这种人经常运用成功的公共关系,以达成一致的协议,所以表决后的意见,其实就是这个人实际所想要的。但由于其他人也同时贡献意见,这个人的选择,并不是依据自己的愿望,而是有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所决定。
一位女士提到他寻找新工作时所面对的抉择:我的上司很难沟通,而且最近我对工作也厌烦极了。其他同事老在扯我的后腿。我认为他们过于关心一些表面、又不重要的事物。如今,有家冲劲十足的公司给我一个机会。他们要我担任的工作看起来非常具挑战性、参与感,而且也非常重要。此外,未来的同事和我一样都非常关心该公司的转型。你认为我应该如何做呢?你想我应该辞职接受新挑战吗?
若有人听这位女士这么说,还会不知好歹的劝阻这位女士留在原工作单位,这实在很难想象。在这个例子中,这位女士的公关意图相当明显。通常这些活动的进行较为暧昧且微妙,但所运用的策略仍然不变。
我认识一位公司主管,他也尝试运用舆论式的选择方式。当面临重要决策时,他常广征民意,然后依循那些意见与他相同的人。如果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他就会找到这些人,并且将失败的责任推到他们身上。
八、命里拥有的选择-将关于宇宙本质的一种模糊的形而上学观点,当成选择的基础。
这个理论是,不论你现在拥有的是什么,如果不是这辈子的选择,一定是上辈子的选择:我长了痔疮,想必是我自己命中的选择。
如果你接受这种观点,就会很自然的会认为,在你认知之外的“某些部分”,替你选择了生活中运作的环境。你的生命力量于是潜伏在某些未知的部分,不是你可以控制的。
事实上,你现在所拥有的生活经验,有一部分是起始于你先前所建立的生命结构。
如果阻力最小之路所产生的结果令你不满意,其原因不是存在于你某些执拗或不智的选择上,而是在你以往所建立的结构布局中。通常这种情况不是你选择的,也非你所欲。
选择的方式往往透露出,主宰的力量是在环境,还是在自己,以及这股力量是如何运用的。上述反抗顺应导向中常见的八种选择方法,主宰的力量不是被当事人抛弃,就是托付与当事人所无法控制的人或事物。
在创造时,主宰力量并不受制于环境。也就是说创造的力量并非来自环境,而是来自创造人本身。任何力量都无法强迫你决定你想创造的东西,而且任何事物都不能将主宰的力量从你身上夺走。
选择“结果”
在创造导向中,你意识清楚的选择创造所展现的结果。
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却需要相当的练习才能做得妥善与熟练。我提到过,不正确的选择就是将自己投入到过程,而不是想要的结果上。有些人热衷参与某些会带来特定结果的过程,但事实上他们并未选择这些结果。这些人吃特别的健康食物,大量服用维他命,不断的运动,禁食烟酒、咖啡、巧克力、红肉和精糖,但却从未选择要有一副健康的身体。许多人采取了一些有益健康的行动,但却从未选择要健康。
有些公司主管参加商业研讨会,学习有关行销管理生产等方面的新技能,相信这些技能将对公司有所助益。这些人回到公司后就加强员工训练,希望这些训练会对公司产生正面的影响。这类主管对于过程有一股盲目的信仰,但所采取的行动却无法集中到创造性的过程上。结果又沦为另一个寻找正确回应的最佳范例。
这些公司主管和进食健康食品者所选择的是一种过程,以执行对他们有利的工作。他们似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过程上,希望过程能带给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会全神贯注于过程,却未必是结果上。
选择健康可以动员身体、心智和精神的内在支援。选择健康,意味着你已经树立了结构性张力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亦即愿景。今有这个选择,你集中并释放出能量,然后自然趋向于可以帮助你达成健康目标的最有力过程。
同样地,当一个组织确定一下目标后,组织的成员就可以从容地动员可用资源,如此就更容易地找到或执行有利于直接创造结果的过程。
如果只是一味的选择过程,却未建立起结构性张力,你就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去完成整个创造过程。
避免不想要的
有些人并不是选择“创造想要的事物”,而是选择“避免不想要的事物”。例如:有些人并不是选择健康,而是选择避免疾病。
当你只是选择避免不想要的事物时,你并没有建立结构性张力。你所建立的只是一种结构性冲突。
有些人严格的控制饮食、经常运动。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健康,而只是想避免生病。他们所忧虑的并不单单是普通的感冒,而是诸如:心脏病、癌症、胃溃疡、糖尿病等致命的疾病。他们的策略是避免,强调他们不想要的(严重疾病或死亡),而不是想要的(活力和健康)。
这种行为来自结构性冲突,其阻力最小之路使你采取行动,试图解决一个无解的冲突。
这种结构性冲突整日绕着不适感打转,是“生命对抗死亡”的冲突。这些人想要确定自己能够生存,也就是不想染患重病或死亡,于是在心灵中烙上一个负面影像—随时因病亡的影像(像是得到癌症或心脏病突发)。如此一来,他们加深了冲突。由于他们付不起染患重病的代价,所以他们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戒心。
他们的策略是让自己处在一种冲突的状态。他们的想法可能是,“如果我吃精糖或白面粉的话,可能会得到癌症,所以最好不要吃这类食物。我必须随时警惕自己。”他们所采取的行动,诸如:食用有机食物和运动,并不是针对健康,而是为了恢复舒适的情绪,意即减轻自己内心所产生的忧虑和恐惧。长期下来,他们反而更坚信自己的无力感,以及自己生命的力量是系于食物和运动上,而不是在自己手中。
我并不是说食用健康食品和运动有什么不对。在创造的导向中,一旦选择要达到健康的目标时,必然会食用某些食物,并进行某些运动,这些都属于有机的过程。这种有机过程的结构性倾向,就是要你接近这些有益于健康的过程。这些过程可能包括一些常见的步骤,例如:健康食品和运动,以及某些你没有想到的手段。
自然生命的律动随时在改变,你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也必须跟着调整。尝试将过程加诸于自己身上时,你很可能就会失去本身生命的自然律动,例如:你每天只吃固定的食物。但是生命力的律动每天不同,你所需要摄取的蛋白质分量自然也不一样。由于你坚持固定的饮食习惯,你只好不顾自己的生命律动,忽视为增强健康身体每天需要摄取的食物或养分。
不想要的,就不要想它
许多企业界人士花费许多精力,避开他们所不想要的人和事物:不合作的同事、不适当的管理方式、过多的存货、损失、产品瑕疵、信用被拒绝、打官司、跳票、倒闭、同业间的并购等等。
在创造的过程中,你毋须就你不想要的事物作决定,你只要选择你想要的事物。
知道自己现在不需要什么,当然是个有用的讯息,因为你不想要的相反往往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你不想车子老是抛锚,你想要的可能就是一部运转始终顺畅的车子;如果你不希望工作的环境于过无聊,你想要的可能就是一份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你不希望工作伙伴敷衍了事又犹豫不决,那么你想要的可能就是肯投入、有果断力的同事;如果你不想老是和朋友斗嘴争吵,那么你所要的可能就是一份亲密、相互扶持与和谐的关系。
当你将精力集中在你生命中的问题时,很容易就被这些问题绊住了。有时候,唯一让你觉得重要的事情就是排除这些问题,让它不再是问题,或从你眼中消失。
问题纠缠得愈深,愈不容易将想要的与不想要的分开,或与你认为什么是可能的分开。
我经常会花上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处理一个简单问题:“你想要创造什么?”结果常常听到被问者给予这样的回答:“我不要这个”、“我不要那个”、或“我不想面对这个”、“我希望能排除那个”。
想想看匈牙利巴尔托克在创造第三弦乐队四重奏时,如果只列出一长串他不想要的事情将会是什么景况—“我不希望它成为管弦乐曲,我不希望它成为钢琴独奏曲,我不希望它和我以往的作品类似,我不希望乐章毫无内容”等等。
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将注意力集中到不想要的事物上,将无法勾勒出愿景,也无法产生萌芽阶段的能量。当你所不想要的事物掌管了支配的力量,你想要的事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了。
必经步骤与后劲
选择有两个必经的步骤:
首先,想像你想要的结果,也就是对于想要创造的事物有一个清楚的轮廓。
其次,说出:“我选择要什么…….”以使选择正式登堂入室。
是否要大声念出这些字并不重要,但一定要对自己的内心说出这些话,表示你真心想要达到这些结果。说出你的选择,并不同于喃喃自语地念符咒,也不是一再肯定自己。这只不过是将选择化作口语,以使你的愿景多得到一点注意力。
正式的选择之后,萌芽的种子将因此生根。所有可供支配的力量已经整合,共同为达成你的选择而努力。此刻,你已开启创造周期的第一个阶段。
对许多人而言,作一个正式的选择,似乎是在向未知领域跃进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当这个选择涉及到某些从未接触的重要事物。但越过了这个不确定时刻后,紧崩的心情就会放松下来,累积的能量也随之释放出来。不管你的经验是否异于常人,当你在创造导向中作选择时,所有的能量都将朝着你所选择的方向迈进。针对结果所作的选择一定会产生澎湃的力量。
第十三章 人生的三种选择
基本选择关乎一种生命状态或基本人生方向,而首要选择则与特定的结果有关,次要选择则是支持首要选择。
有三种不同的选择在创造过程中,扮演着策略性的角色:首要选择、次要选择和基本选择。以下就它们的顺序分别予以讨论。
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你都可以行使首要选择。譬如:在工作上,你可以选择成为公司内最有效率的经理、选择利用超导体作实务上的应用、选择开发如何运送有害物质的安全方法、选择整合人工智慧和复杂的存取系统,以及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工厂。就个人而言,你的首要选择可以是:拥有绝佳的人际关系、有意义的工作、温暖的家庭,或是一个丰富的假期。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创造一幅艺术品、烹调令人垂涎的餐点,或是主持一项颇获好评的研讨会。
终极目标
首要选择关乎你真正想要的某些结果,它是心无旁骛的。你想要这个结果,并不是因为它会引导你追求另一个结果。首要选择并不是你迈向最后结果的一个步骤而已,它本身就是那个终极目标。
虽然首要选择也可能造成其他的结果,或成为日后其他结果的基础,但它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达成你所选择的目标。画家在绘画时,首要的选择就是完成这幅画,而不是让这幅画成为这位画家艺术生涯的踏脚石,或是满足这位画家的情感,或是为了赚取金钱。发明家创造一项作品,也并不是为了获得专利,而是为了看见发明的成果存在。
施沛斯在一九六六年发明了第一个可调式染色雷射后,就一直积极投入雷射同位素分离过程的研究。和多数发明家一样,她的主要目标是,看见自己的发明可行,而不是为了金钱或拥有专利。
她当时服务的休斯飞机公司,曾试图利用她所发明的一项组件,建造一架红色测距仪,但却失败了。她深信这个工作可以完成,但休斯公司却把她派到其他部门。提到这段往事时她表示:
我曾获得指标,不要在这上面大费周章。但我仍然下了功夫在,多年来为他们省下了不少经费。过去几年来,大部分我所研究的东西都是无法获得专利的。事实上我对专利也无太大兴趣。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让事情一起发挥效力,而不是得到一纸证书而已。
如果你也怀疑自己所要的到底是达成其他目标中间必经的一个过程,那你就应该问问自己:“这个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这个选择只是为了要达成其他的目标,它就属于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就称不上是一个首要选择,最多只是一个次要选择罢了。
如果这个选择并不是为了达成其他进一步的目标,那么它本身就是一个目标,也就是首要选择。
有一次我问一个朋友,她为什么要弹钢琴,她说:“因为我喜欢弹钢琴。“这就是一个首要选择的例子。
只是为了乐趣
对许多艺术家而言,首要选择往往只是为了创造的乐趣。二十世纪的雕刻家穆尔曾经表示,“有时兴之所至涂上几笔,仅仅只是为了乐趣而已。“
有一位善于烹调的朋友,在为我们准备晚餐时对我说:“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在厨房随意发挥。例如今天晚上,我还不知道晚餐要准备什么。但我自己倒很想看看,当我这个些材料上花点心思时,会产生什么结果。“
这位朋友就是作了一个首要选择,这个选择至少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是,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晚餐之前,他并不十分了解这顿晚餐做好时,会是什么样子,或尝起来味道如何。但他知道所追求的品质是什么。他十分确定所创造的第一个结果—丰盛的晚餐—将符合色香味具全的美食观点。
他心中的第二个结果是,烹饪时的高度乐趣。这个结果就类似于我那钢琴家朋友在弹钢琴、登山家在攀登高山、度假者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一样。对他而言,烹饪的经验本身就是一个目的,与最后的晚餐并无关系。
处在反抗-顺应导向中的人,很难完成一个首要选择,因为他们所强调的往往是一个过程(如何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而不是结果(最后他们想待的地方)。
在过程中打转
我见过许多人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过程上,而忽略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他们脑中所想的只是过程的步骤而已,结果是三个接着一个的步骤中打转。
“你想要什么?“我在研讨会中问一个人。
“我想要进一步了解自己,“他说。
“当你进一步了解到自己时,你会得到什么?“我问道。我试图帮助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他想要的结果上。
“那么我就可以看清楚是什么事情牵绊住我,“他回答。
“当你看清自己是被什么事情牵绊时,会发生什么?“
“这样子我就可以克服自我作贱。”
“当你知道后”我又问道,“那又会如何?“
”那么我就会停止这么做。“
”当你停止这么做时,又会发生什么?“
”哦,我不知道,“他只能这么回答。
那些将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上的人,当被问到这些过程将引向何处时,他们通常是一脸茫然。即使你再追问五、六个问题也是一样。
当你知道哪些结果应列为首要选择,当下即可产生巨大力量。只要你作出可创造你想要结果的首要选择,你就可以有效且自然地重新安排、组织自己的生活,落实你所作的首要选择。
首要选择四步曲
一个首要的选择决定后,萌芽阶段的能量将因此而开启,新的策略性次要选择–用以支持首要选择–将更形清晰和明显。一旦策略性次要选择决定后,你的行动将配合你想创造的结果。因此,你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将成为落实首要选择的和推进力。下列几个步骤是很好的起步点:
第一步,将现在及以后所想要的每件事情,清楚记录下来,包括个人及职业上的欲求。将对这个世界的期望也列入。记录时要诚实,但毋须考虑实现的可能性。
你所期待的人际关系可以列为首要选择之一。但别人的行为应该如何则不在考虑之列,譬如:“我希望哈利能这么做,”这是意图将自己的意志力加诸他人身长。事实上,人际关系的本质和品质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例如:“我希望与别人的关系具有下列的特性……。”如此一来,你最后所创造的人际关系可能和哈利有关系,但也可能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确定单子上所列的是你真正想要的事物。不想要的就不应该出现,例如:“不要再有战争。”、“不要再和经理发生口角。”或“不要再发生溃疡。”
还有,不要纳入一些你认为自己被期望而应该想要的,或认为如果不纳入将太自私的事物。
这张名单只是初步的草案。
第二步,再检查一遍清单,确定想要的事物都已经包括在内。原先遗漏的事物可以在这人时候填补,同时删除任何不是真正出于已愿的事物。
第三步,“如果真能实现的话,我想拥有它吗?”拿这个问题与单子上的每个项目对照。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将这个项目删除,或稍作调整让它成为你真正想要的事物。有时候你会发现某些事物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可以轻声地对自己说:“我选择这个结果。”
第四步,重复前一个步骤,直到选出所有真正想要的项目为止。
确定首要选择后,你已经迈出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构思和选择想要的事物就是萌芽阶段的行动。当你选择了想要的事物时,你也同时释出萌芽阶段的能量,让你得以朝想去的方向前进。
次要选择推波助澜
能帮助你实现首要选择的选择,称之为次要选择。
选择上超市购物(次要选择),为的是要购买材料,准备你想要的餐点(首要选择)。购买一份可以将年代大事依字母排列的文书处理程式(次要选择),为的是要完成一部着手撰述的参考书(首要选择)。
次要选择的目的是要支持首要选择。
几个月前我决定要拥有一副健美的身材。那是我的首要选择。我的次要选择之一是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建身计划。我还做了许多其他的次要选择,有时一天一项,以支持我的首要选择。参加这些健身计划时,经常早上醒来脑中会闪过一丝念头,“今天早上我可以多躺一会儿。毕竟过去几天太辛苦了,目前做得不错,这个早上实在不需要再运动了。”
然后我会爬下床来,穿着睡袍和拖鞋走到楼下。
走到楼下,这个念头又兴起,“现在已经醒了,我可以到浴室去梳洗一番,然后再睡个回笼觉。说实在的,我目前并不真正需要运动。”
但我还是会穿运动衣和球鞋。
在穿衣服时,这个想法又出现了,“既然现在已经醒了,也穿戴整齐,可以在附近溜达一下子,读一些喜欢的书,享受一个舒适的早上。”
这时候我已经披上夹克,准备出门了。
正准备发动车子时,可能又会想到,“现在已经在车子里,真是太棒了,我可以开车去买点可颂面包。”
我油门一踩,直往健身中心开去。
通常这个时候,偷懒的念头会暂时消失。但是在做了两三个健身项目后,偷懒的意念又会再度摆上心头,“我已经做得不错了,今天的努力已经够了,我实在不需要过度要求自己。”
但我仍然会持续完成最后的几个项目。
这个例子说明了首要选择需要一连串的次要选择去支持。我选择起床,但当时如果要赖床,似乎省事些;决定换上运动服,但当时睡个回笼觉的念头更吸引人;选择踏出家门,但当时留在家中的诱惑力更大;准备驱车前往健身中心,但当时要开车前往面包店也未尝不可;决心完成整个健身项目,但当时确实很想偷懒休息。
在这个过程的每个步骤,我很容易决定将要选择,这是因为我已经明确作了首要选择。在这决定的过程中,我并未感觉到损失或认为自己放弃了什么。那些偶然兴起的念头,只不过是可能的替代行为而已。没错,我可以赖床,可以留在家中读书,同门买面包,可以缩短运动的时间。所有这些都是我可能作的选择。
在作决定的每个关键时刻,我能够清楚地看见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我不需要与自己争辩,我也没有这么做。我的首要选择是拥有一副健美的身材,在整个过程中这对我才是最重要的。所有将要选择–起床、前往健身中心、完成所有运动项目–都直接地支持这个首要选择。所以我可以很容易地就完成这些决定。
但并非所胡的将要选择都和起床或穿衣服一样容易。某些人选择成为职业音乐家或运动家,其次要选择可能就需要好几年的练习。
次要选择一定是附属在首要选择之下。脱离首要选择页单独进行次要选择,将变得豪无意义。运动家和音乐家对于长时间的练习常感到厌烦,但他们还是会做,不是因为责任、义务,或任何自我鞭策,而是因为这些次要选择配合了他们的首要选择,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音乐家和运动家。因为这些选择能够协助他们实现最后愿景,久而久之,他们很可能会爱上这些次要选择。
伟大的爵士萨克斯风手博甘吉在提到他的唱片制作过程时表示:
愿景是我制作唱片的工具,次要选择则是推动力,而且这一切完全是出自于爱。
在组织中,具创造才能的领导者了解首要选择(例如:结果、目标和宗旨)于次要选择(例如:工作小组的策略性选择、工作时数、时机、训练、研究发展、会议等等)两者的关系。
组织中的领导者必须负责指定价值和功能的优先次序。他们必须安排达成目标的时间进度。对其他人而言,这些不同目标的价值似乎完全相同,但领导人物却必须指出哪一项目标较其他更为重要。
当工作小组知道哪些选择是首要的之后,如何找出支持首要选择的次要选择就容易多了。开发一项新产品可以算是最简单的一项首要选择。次要选择则包括:研究发展、筹措资金、提供行政上的支援以及妥善的任务编组。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某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仍然很困,想要多躺一会儿。但是公司要求你在某个特定时间到班,这时你要如何选择?是继续躺在床上还是起床准备上班?
这种情形下你虽然想兼顾,但是“鱼干民熊掌不可兼得”。你无法同时躺在床上又准备上班。
但一旦知道自己的首要选择,那么像起床、换衣服、去上班这些动作,就成了用以支持首要选择的次要选择。
碰到这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形时,许多人都感到相当迷惑。觉得自己进退维谷无法选择。结果他们往往作出一个非真正出于己意的选择。而通常基于罪恶感、害怕受罚或损失,他们都会乖乖地起床准备上班。
在这种情形下,若不能作一个真正的选择,不管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一定会觉得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甚至有些后悔。有些人虽然已经到了办公室,但是心却还留在床上,心中不免会为这种作息安排感到忿恨不已。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这类冲突通常被视作一种无解的困境。这两种选择的价值和重要性确实不相上下。不管如何选择,反抗-顺应导向的人总会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好像损失了什么。他们认为环境迫使他们必须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创造导向中,是作为创造者的你来决定各个结果的优先顺序,然后依序选择首要的目标。如此将使你永远处于一个最有利的位置,随时采取最有效的行动,实现你认为最具价值的结果。因为所选择的一定是自己最想要的,也就不会因为无法拥有所欲而产生一种失落与无力感。此外,当你以次要选择去支持首要选择时,首要选择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愈发容易被实现出来。
在执行这些次要选择时,你绝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放弃某些东西。你所感觉到的经验是,你正在做你真正想做的。进行策略性的次要选择确实让人倍觉力量充沛。
别因短期需求分心
某些首要选择属于长期目标。当你在追求这些目标时,短期的需求–那些似乎需要即刻给予回应的情况–却会像半途杀出的程咬金。
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的功能各异,这两者努力的方向不同,所产生 的效果也不一样。
每个人也都有长期目标,例如:教育子女、完成有关于野生植物的著作、晋升为公司总裁、成为合格心理医生、环游世界等等,目标因人页异。
每个人也都有一些短期需求,许多都是我们极为熟悉的:“我肚子饿了。”、“我烦透了。”、“我想看晚场电影。”、“我不想读书了。”、“我需要休息一会儿。”
短期需求往往需要立即的行动,以解燃眉之急。于是人们会进食、喝水、吃药、上街购物、看电视、找娱乐。
当救急成为采取行动的原动力时,人们就很难再进行那些有利于期最佳旨趣的行动。
救急行动不会让人获得长期舒缓,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无助于创造长期目标,也因为造成短期需求的冲突始终存在。事实上,许多人的生活就是在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短期需求中打转。
当你问自己“我这一生想要创造些什么?”藉以提醒自己长期目标时,就比较容易采取必要行动以达此目标。这时,次要选择将逾趋明显。偶而发生的冲突也无法改变你生命的方向。如果你的首要选择定义清楚,并且凝聚次要选择以支持首要选择,你就能区分自己的长期目标和使你分神的短期需求。
葛雷是位木匠。每次有人请他做些杂工时,总会先问他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当然,他也会根据实际的工作分量来估计工作时数。但一旦工作开始后,他常常会分神在其他事物上,例如:收音机的新闻报导、旁人的谈话、家里打来的电话。这些事物经常占去他不少的时间。由于这些琐事,他发现完工的时间往往比当初预估的时间多上一倍,这使得雇主非常不高兴。上完“创造技能”的课程后,他培养了一习惯,就是在选择时优先考虑长期目标,而不是那些常常耽误工作行程的短期需求。他不再加入别人的谈话,或是担心家里的问题,而会全神贯注在木工的案子上,如此就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每次就在即将分神之际,他都能够当机立断地作出策略性的次要选择,继续完成工作。
基本选择改变一生
最后的成功与早期的成功似乎并无直接关系。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物,在年轻时代的表现也都只是差强人意而已。
毕卡索需要请一位家教,帮助他准备中学的入学考试,但这位家教在发现这个男孩孺子不可教之后,很失望地放弃了。
爱因斯坦的老师认为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是个愚蠢又不却变通的男孩。”说话老是慢吞吞的,学习放言相当困难,学业成绩的表现也不理想。他的亲戚同意赞助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工艺学院的读书计划,但他却无法通过入学考试,只好回到学校加强学科能力。
罗斯福总统夫人小时候看起来不像是将来会有什么表现的人。她的母亲认为,她的幻想习惯使她成为一位“无可求药的孩子”。她的亲戚也说她喜欢撒谎、偷糖果,对于算术、拼字和文法一窃不通。她喜欢咬指甲、惧怕窃盗案和黑暗,有点害羞,且举止笨拙。
杰出创造者的秘密
但这些人长大后,却成为世界知名的杰出创造者。原因何在?
当我刚开始探讨人类的努力和创造力时,我很惊讶地发现:有些人在上了“创造技能”的课程后,很容易地创造所想要的结果,但是同一班上的其他赏却有困难。
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思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最令我困惑的是,最成功的那些创造者,原本并不被看好。
于是我发现了所谓的基本选择。基本选择关乎一种生命状态或基本人生方向,而首要选择则与特定的结果有关,次要选择则是支持首要选择。
在基本选择下,你让生命朝基本人生方向或基本生命状态而努力。
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士,例如上述几位,在生命中早已立下基本选择。他们的童年经验无关乎他们未来的人生方向。但一旦他们立下基本选择,他们整个人生方向即可能为之一变,因而创造出对他们有意义的生命。
基本选择是首要选择和次要选择所倚靠的基础。
如果你从未立下要戒烟的基本选择,则不管你运用什么方法,都不会成功。催眠、厌恶治疗法、逐步治疗法、断然戒除法,都无法助你一臂之力。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你已立下基本选择,要成为一个不抽烟的人,则任何戒烟方式都会立即奏效。此外,在立下基本选择后,你很自然地会被那些你最有效的方式所吸引,因为运用这些方式会很容易地完成所愿。
成功的戒烟者所处的基本生命状态,与尝试戒烟者的生命状态大异其趣。
参加“创造技能”课程的赏们,如果不能立下基本筢,他们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会采取相当不同的态度。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把“拥有想要的人生”当成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消极被动让环境主宰即将发生的一切。他们会希望环境或所采取的行动能够改造他们的命运。
另一方面,那些立下基本选择以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人,则是积极主动地不断寻找、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来达成目标。
不药而癒
有一位女性学员在八岁时,曾经意外地将自己关在一部老旧车子的行李箱内,两天后才被发现,从此便患有禁闭恐怖症。她一直避免搭乘火车或飞机旅行。在参加“创造技能”课程期间,她决定要到西班牙度假。她这辈子从未搭飞机旅行过,这个选择实在是不寻常。以往,只要想到搭飞机就会让她心神不宁。如今,她却立下了这样一个基本选择–足以成为主导她生命的创造力量。选择搭飞机前往西班牙,可能与她的禁闭恐怖症相互冲突。但由于她已立下前往西班牙的基本选择,她发现恐惧感无疾而终了。她订了飞机票,高高兴兴地出门。由于她做了一项基本选择,要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导力量,她得以往新的生命方向前进。而在此一方向中她对自己生命所作的选择,远比她过去的环境发挥更大的影响。同时,几乎奇迹似地,她的禁闭恐怖症也消失了,从此不再困扰她。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一旦立下基本选择,整个人生的方向都将改变。首要选择和次要选择重新组织,以符合基本选择。当人们立下基本选择,以忠于心目中的最高目标或完成人生的使命时,以往似乎不可能改变的事,此刻都将变为容易可行。
忠于人生方向的选择
随着时空的转变,你可能疏忽掉自己最关切的事物。但事实上你仍然关切这些事物,所以不难再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
作曲家普契尼说过,“每个人的精神力量,在意识自主下,为特定的目的而尽情发挥,此一向是最高机密。……然后我感到内心掀起一股炽热的欲望以及旺盛的决心,让我想要创造一些有价值的事。”
布伯将基本选择的力量形容为“方向”。他解释说:
方向是人类灵魂里的主要张力,促使我们有时候在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选择机会中,只选择此一方向,并且藉由行动来实现它。
布伯在提出对人类未来文明的关切时,建议我们必须了解人类的基本选择。用布伯的话来说,立下基本选择就是,“依所定方向行动”。
对大多数人而言,基本选择就是使自己自由、健康和对自己真实的选择。
自由有我在与内在的表达方式。外在的自由是一种“选择的自由”,牵涉到选择的能力和创造生活环境的能力。内在的自由则特指对无限的体验。
健康包括身体、心智、情绪、精神各个层面。
对自己真实则是选择依照自己的本性、道德,以及个人独特的人生目的而生活。
不为环境所动
基本选择不会受到内在或外在环境改变的影响。如果你立下要对自己真实的基本选择,则不论受到鼓舞或感到压抑,不论充满成就感或深感沮丧,不论身在家里、办公室,或与敌人为伍,你都会采取对自己真实的行动。
如果有一天你认为对自己不真实也没关系,因为你发现若对自己真实,在某些特殊时候,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不便与困扰。如果你真这么想,就表示你并未立下基本选择,你让环境或状态支配你的行动。但是一旦你立下基本选择,方便与舒适根本不足为虑,因为你一定会采取与基本选择相配合的行动。
环境的意义通常会随着基本选择而改变。不管现在的环境如何,你会发觉环境可以配合你,以完成你的基本选择。我认识一位在一家大型投资公司任职的股票经纪人,他经常抱怨工作以及公司内种种不顺遂的境遇。但是,一旦他立下要对自己真实的基本选择后,他就能够改变自己与工作环境的关系,不再认为自己是环境的牺牲者。
他最常抱怨的就是他的上司,认为上司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但在立下基本选择后,他不遗余力地支持他的上司,结果,整个工作经验从此改观。
他成为一位极有效率的股票经纪人。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高度的满意和成就感。他不在要求工作去配合他,而将自己的满足感带到工作表现上。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人们经常要求环境提供满足感,但因为环境并没有这方面的功能,结果往往令人心灰意冷。
在创造导向中,是由你来创造自己的满足感。环境如何与你并没有直接关系。结果反而是你将满足感大到环境当中。
基本选择的重要性
你不必在意、亦无需猜测哪一项计划能为你带来满足感,只需要考虑自己是否真正关心这些计划,而想去积极参与;然后了解不管自己采取什么行动,一定都会将自己的满足感待到这些计划当中。换言之,当你选择参与一项计划时,你不会有外在的动,也就是不会期盼从中得到什么,只有满腔的热忱和承诺,一心想看到此一计划的目标如愿以偿。
立夏诸如对“自己真实”的基本选择后,将会在生活中创造一个新的结构,而结构中阻力最小之路,将引领你朝完成基本选择的目标而努力。在这个新结构中,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丢弃一些不想要的妥协,像是突然戒掉一些说闲话、吹毛求疵、抱怨、诿过他人,或寻求别人同情的恶习。这些恶习的戒除是到因于对基本选择的承诺所产生的力量,而不是操纵自己以达成放弃它们的结果。
如何应用选择,是我训练心理治疗师所用的一个方法。我鼓励他们让客户预先知道自己想要从治疗中得到什么(首要选择)。我也建议他们向客户解释次要选择的力量。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让这些治疗师鼓励其客户立下基本选择——成为完整、健康、自由和对自己真实的个人。对大多数人而言,立下基本选择就是创造人生的新方向。如果没有这个新方向,治疗的工作将很难奏效和效果持久。
首要选择关乎具体结果;基本选择则与人生方向和生命状态有关。
你可以立夏首要选择成为交响乐队的一员,采取所有次要选择以成功打此一首要选择,却没有立下可发挥自己最高潜的基本选择。
你也可以立下首要选择,像是拥有一幢漂亮的房子,或是拥有一份有趣的职业,却没有立下成为自己生命中主要创造力量的基本选择。
许多人选择从事神职一途(首要选择),却没有立下这样的基本选择——在自己最高境界的灵命基础上生活。
许多人选择结婚(首要选择),却没有立下要拥有一个忠贞互信关系的基本选择。
处于反抗——顺应导向中的人们,从来就不曾为自己的人生立下一个真诚的基本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人生的基本选择并不需要正式许下诺言。许多人从未立项任何基本选择,但他们对自己却忠贞不二。就生活方式而言,他们实质上已经立下了一个要对自己真实的基本选择。但若能正式作此选择,将更能发挥此一选择的力量了。
成为自身创造力量的可贵
基本选择能让你成功地从反抗——顺应导向移到创造导向。如果你没有立下成为你自己生命中的主要创造力量的基本选择,那么不论你如何尝试改善自己和强化自己的人生,都会发现自己正以更复杂的方式去回应环境。这种做法反而会增强你的反抗——顺应倾向。在反抗——顺应导向中,人们所采取的任何改善自己的行动,只会造成一幅改善、进展的假象,却不会造成任何实质上的改变。其实你的努力能够暂时发挥作用,仍无法达成你最真实的愿望。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但立下成为你自己生命中的主要创造力量这项基本选择后,为了成长与发展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能一举奏效,而你也会很自然地倾向那些对你有特别有效的方法。
成为自己生命中创造力量的基本选择,是整个创造导向的基础。一但做出选择后,当前现状的意义也将随之改变——从一个有外在的因素所决定的环境,变成创造过程中相关的因素与必要的反馈。
该基本选择不会强迫你对现状改变观点。它不是一种操纵自我意志力的方式,也不是态度的改变,和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他不要求你刻意对自己采取肯定的态度。它只是一种选择来自于你想成为自己生命中创造力量的愿望。不是出于需求、冲突,更不是出于环境,只因为那就是你自己所想要的。
经过这个选择,“愿望”一词的意义也会有所改变,从“闲散的愿望”转变成“人类期许和憧憬里最高、最真实的愿望”。“人类努力”的意义,则从“为重新获得稳定情绪而采取的行动”,转变成“为了把你所拥有的愿景,完全呈现给这个世界而采取的行动”。
此外,生命的品质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反抗——顺应导向中常见的悲剧、单调、痛苦、忍耐、挣扎、重复和无聊,转变成创造导向中所常见的新奇与振奋。在此基本选择下,每一时刻都可能经历人性的真正发挥,美好与令人惊异的事物将不断发生。但从痛苦与挣扎中解脱出来,并不是该基本选择的真正动机。事实上,在立下这个选择之后,你将更能够投入整个生命,无论顺境或逆境皆然。
基本架构的改变
当你转移到创造导向后,你的许多态度仍然可能一如往昔。你仍然可能不喜欢某些人,对办公室的琐碎事情人可能感到厌烦,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可能仍然不满;你的政治宗教信仰可能依然不变;你人就可能希望在某些城市区域和过活;你仍然可能是个消极、爱批评、脾气倔强的人。人生方向的基本转变,主要并不在于态度、风格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这个改变主要是配合你做所有必要的调整,以支持你成为一位生命的创造者——将整个生命献身于现实自己最重要的愿望。
这些改变将使你的生命完全重组。有些人在立下要对自己真实的基本选择后随即改变了工作情况、人际关系、行动,以及配合自己努力方向的能力。而任何无法配合要对自己真实的行动,都将被搁置一旁。
我的档案里可以举出许多例证。一家被《财星》杂志选为五百大企业里的一位资深副总裁,发现自己花了许多时间追求副总裁一职。但是当他立下要对自己真实的基本选择后,他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关心过总裁一职,其实他所关心的是他所服务的公司。当他再度检讨什么对他是最重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是,继续领导目前负责的部门。于是他决定继续呆在原工作岗位。这个基本选择使得它与公司的关系再度充满了热忱与希望。当公司要他出任总裁一职时,他断然拒绝。现在他比以往更具有效率、更热爱工作,对于更高的职位也不再寄予任何不实的厚望。
一位成功的咨询顾问在立下要对自己真实的基本选择后,决定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她一直很喜欢当时的咨询工作,但她后来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与人们相处,而不是研究人们在狭隘的商业领域中如何应对。她认为咨询业务只是完成自己目标的一种方法而已。36岁那年。她毅然进入大学研修心理学,目前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心理医生。
一位四十岁出头的老烟枪,地下要拥有一副健康身体的基本选择。他曾经戒过几次烟,但都不了了之。然而一但立下要健康的基本选择后,他成功地戒除香烟、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开始固定的运动。当然他原先就可以采取这些行动,而无需立下追求健康的基本选择,但成功的几率将不会那么大。其实以往他也尝试过,但一直无法将这些行动纳入生活的一部分。
在决定基本选择时,个人个性的特质也会发挥作用。每一项特质都将成为影响目前现状的一项重要因素,也是整个创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特质也因此可在个人生活中获得充分表现。人生方向的转变主要并不在于行为,而在行为的底层结构;你的行为当然会改变,但行为的改变是结构改变的自然结果。
所以,我所指的改变,如果不是行为、情绪、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会是什么呢?
其实他是你生命状态最底层结构的一种改变——决定你是否有能力在这个地球上高度自我实现的改变。
如何立下基本选择
事实上,立下基本选择的方式与立下首要选择的方式并无两样。
首先,你必须要真心想要你所选择的事物。此一步骤相当重要。如果你不是真心想扮演自己生命中的主要创造力量,你便没有办法立下这样的基本选择。
如果你不是为了这项事物的本身而选择,你的选择就不能算是基本选择。例如:你选择自由,可能只是因为你觉得不自由。在这种情形下,你的选择只是一种针对不自由所做的反应;你立下追求的基本选择,并不是因为你真正想要它,而只是因为你不喜欢不自由的感觉;在结构上,这个选择对于你的自由将不会产生任何实质的影响,因此不可称之为基本选择。
想真正立下追求自由的基本选择,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并且清楚意识到自由真正是自己想要的。“如果能够拥有它,你会接受它吗?”答案若是肯定的,那么自由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事物。如果你知道自己所追求的自由,是和以往、现在和未来的环境都无关,那么你就能够很容易且明确的立下追求自由的基本选择。
追求自由的基本选择,是从反抗顺应——导向向全盘转移到创造导向是的必要条件之一。想做一个完全而完整的转移,你需要采取以下的步骤。
步骤一:了解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考虑自己是否想要下列的每一个项目,但不要先入为主地认定自己原本就想要这些项目。我建议每一个项目至少花上两分钟,但不要超过五分钟的时间:
你是否想要:
一、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要创造力量?
二、对自己真实?
三、健康(包括生理、情绪、心智、精神各方面)?
四、自由?
步骤二:选择你想要的。
如果你想要自由健康、对自己真实、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要创造力量,在心中正式的一一择这些项目对自己轻声说:
一、我选择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要创造力量。
二、我选择对自己真实。
三、我选择健康。
四、我选择自由。
当立下基本选择
当你立下这些选择后,长期下来你就会观察到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改变。你会注意到自己是如何自由,如何地健康,对自己如何地实,如何有效的创造心中所欲。这些改变都是你的创造导向及其结构内发展出来的这。时你很自然的会宠着你的生活方式,为配合这四个基本选择的方向而努力。
这时,你会很想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因而起什么样的变化。但在创作创造导向中,我们无法预测这种转变的具体样貌,因为每一个案例都有其独特性。事实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反而好,否则你很自然的会把这个模式套在自己身上。
贝多芬和莫扎特都是伟大的音乐家,但是贝多芬冗长的创作过程与莫扎特明快的创作模式,却是鲜明的对比。所以你所创造的生活方式当然也与他人不同。
如果读到这里你尚未立下这四项基本选择的话,我建议你回头再仔细考虑一番。如果你想要们现,在就选择们。
我可以形容香草冰激凌的味道给你听,但除非你自己尝一口,否则你永远无法知道箇中三昧。自己亲身历下这四项基本选择,鱼是过目一遍绝对不同。会基本选择力量的最佳方法,是当当下基本选择。
第十四章 与大自然同息
宇宙间的事物尝试分分合合、齐齐落落。这就是有机的过程。
如果试图以人唯方法操纵有机过程,
但注定会失败,
对于有机的自然生命也完全不感应;
你无法了解到自然周期的运转,
也不知道今夕是何夕。
圆熟阶段紧接着萌芽阶段而至,是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最自然与正常的现象。我们都非常熟悉圆熟的过程。孩童时的蹒跚学步,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平衡、协调和动作;牙牙学语,则让我们逐步消化,并整合母语的字词和音调;练习写字何时,我们学会了字母的字形,以及动笔时所需要的肌肉运动;在学骑脚踏车时,我们又学会了如何在踩脚踏车踏板的同时,保持身体平衡。
长大成人后,圆的情形仍然随处可见。——在运动、职业、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
圆熟是成长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在此阶段,我们整合了复杂的外在与内在的技能,这些技能成为我们本身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对于圆熟阶段,所知仍然有限。
耐心等待
我们对原属阶段了解不深的原因之一是,在这个阶段,成长与发展的进展都不易察觉;经常在一段长时间内,仿佛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未曾发生过;特别是在圆阶段的早期,们常觉得似乎一切都风平浪静。
这个时候,由于萌芽阶段的兴奋刚结束,而且创造的新发展尚未成型,人们常会灰心的放弃当初想要追求的结果。
许多音乐系的学生就在这个时候,放弃继续下苦功;许多参加健身计划的人,不往健身房跑;多原本有意习第二外国语言的人,丧失了兴趣或”因工作太忙而无法继续”。
这个阶段中常见的情绪反应是不舒适、沮丧、以及失望。人们会说似乎什么都不会发生。似乎一点进展都没有。我看不出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阻力最小之路将引导你走上放弃一途。放弃就是为了要避免情绪上的沮丧、失望和浪费时间。
在创作导向中,圆阶段初期是个关键时刻,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这种现象并不会造成一种威胁,理由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创造导向中的人们了解到,创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就是看起来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他们进一步了解到,这个阶段期间非但不会造成阻碍,反而会促进结果的发展。这种了解纯粹是来自于经验。
在学骑脚踏车时,有一段时间,一天或是一星期,初学者常会因失去平衡而摔倒;许多冲浪玩家也发现,刚开始时,他们在水里的时间要比在冲浪板上的时间多的多。在开始学习使用电脑时,做一道简单的运算或是写一段备忘录,恐怕要比手写还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圆的阶段当然也包括许多试验、错误与修正;但是这段从错误中学习的经验,将让你了解到,创造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必须学习哪些技能。失去平衡,从脚踏车上摔下来,并不是失败,而是学习的一部分。类似经验经过吸收与内化后,将成为你潜藏于内的知识与能力。
圆不仅仅只是学习而已,也是一个内化习的过程。创造过程就是不断的学习。你不待习了所练习的特殊技能,同时知道了:
你可以学习。
你可以圆任何在创造过程中所必须知道的事物。
每当圆熟一项学习经验时,圆熟的经验就越来越丰富,也就越能够将未来的学习经验融入个人本身。职业演员背诵台词的速度会越来越快:音乐家在表演困难的乐章时会越来越流畅:计程车司机比一般人更容易熟悉新路线;汽车修理工比他人更会学会新引擎、更快找出问题所在。
第二个原因是,即使你认为乎什么都没改变,只对于完成自己所欲,自己也未作出任何实质的进展,但是这样的认知实际上就是你对于现状认知的一部分。你可以借由强调这种现状与所想要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增强结构性张力。
不断延伸难度
朝现实愿景的目标迈进时,圆的情形将越来越深化。
当我在波士顿音乐学院就读时,竖笛家波是我的老师之一。他指定的第一次作业,对于当时的我而言,似乎了一点。经过一星期的辛练习后,我仍然无法演奏自如。当我前往上的第二堂课时,我心中望波托先生会再多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好好地演练第个作业。但他二话不说,又制定我下一个练习科目,这次比上星期的那个作业还要困难。
我花了一个星期练新的科目,但到了上第三堂课时,我仍然是手忙脚乱。我向波托先生暗示说,我应该在这两个科目上再多花上一个礼拜的时间,才能使演奏技巧趋于完美。波托先生只是笑而不语又,将书本翻到下一页,这次的难度更高了。
后来的三个礼拜,每一次的指定作业越来越难,没有一个在经过一个礼拜的练习后,审演奏自如的。到了第六堂课时,波托先生突然回过头来,要我再度演奏第一次的演练科目。虽然过去五个星期来,我连回头再去看它一下的机会都没有,但我却能将它诠释的相当成功。接着他又回到第二个星期的演练科目;同样的我的表现也相当不错。
如果我上六个星期的时间,只是为了在前两个演练科目上追求完美,我的成绩势必无法像今天一样的杰出。
波托先生已体会到圆熟阶段的精粹,而这正是我所想要学习的,那就是:圆熟目前阶段的一个有力方法,就是昂首迈向下一个阶段,即使你觉得目前的准备尚不充分。当你毅然迈向下一个阶段时,你自然会更懂得如何圆熟上一个阶段。
物我交融
当你开始圆熟自己的愿景时,创造过程的内在部分也将逐渐转变、配合和相互牵连。你的整个人将会自动地专注起来。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都看得到愿景的影子。在这个阶段中,你有意识的思想过程和非自主的潜在思想过程将相互交流。创造本身将开始拥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辨识标记、拥有自己的发展规则、自己的律动、能量和精神。
美国诗人夏纳汗在形容这段创造者与创造物开始相互交流的阶段时,说:
二十年来的诗词创作,让我得以观察创作过程和方式的种种改变。十几岁刚开始创作时,文字是最重要的部分。经常一个字就会让我兴奋莫名,想要在这个字上面创作一首诗。
到了二十几岁时,我发现语文本身会移动,并且就活在我的身边。石头、天空、人们深邃的眼神,几乎每一件事都会说话、吟唱、流动。创作诗词时所需要的每一个部分似乎都挂在天边,像是等待摘取的果实。对我而言,这是一项重大的改变。
现在,内在的声音将我的认知转换为一连串的意象。我试着将记忆与围绕在我四周的世界,结合在一起。现在我可以很放心的让这种内心的交流发生作用,而不在依赖我的诗词创作方式。传统的音韵和意义的结构仍然保存,但诗词的创作已经演变成不断的发掘。
过去几年来,我开始利用大张的活页纸来作诗词。大量空白的书面让我可以将想象当成是一幅绘画来处理。我可以在诗词之间游走,将它当成一幅广阔的地面景观。诗词不断延伸越来越依赖他自己。依赖我的部分反而减少,它初具生命模型,我们可以相互对话交流,相互询问并回答问题。
如同刚栽植的种子在地表下发芽、茁壮一样,你所开启的愿景同样的也在你所构思的结构性张力中生根立足。
当植物的根部系统巩固后,阻力最小之路将会引领这株植物从地表中穿,出迎风招展。当你的愿景在圆熟阶段中立足生根后,成长的动作也将也将逐渐深入,并且谁创作物逐渐展开而日趋明显。
有机的圆熟过程
七O年到七一年间,我花上大部分的时间,在森林里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与循环。作为一位作曲家,我感到兴趣的是找出结构的原则,以便运用在音乐编曲上,而整个森林中,随处可见自然次序与有机力量交互作用。
在那段期间,我更深入的了解到,新形态从分解后到就旧形态中蜕变而出的原则;倒下的树干上长出了蘑菇,腐烂的树叶中冒出了新芽。成长和腐化的消长是如此地因时制宜,整个森林也就成为一座最符合自然原则的有机系统。
创造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情境,尤其是在圆熟阶段中,更是常见。在这个有机过程中,圆熟会产生行动,某些行动很自然地会建立崭新且有力的结构,某些则自然地会排挤过时且不堪用的结构。
新英格兰拥有全世界最美丽的入秋林相;深红、鹅黄、富贵紫、胭红夹杂着尚未转变颜色的各式绿叶,煞是好看;当阳光从半透明的树叶间洒落下来时,那分美丽直让你屏气凝神。不久这分景观延伸到地面,整个乡野布满了各样颜色。从九月末到十一月初,整个新英格兰到处充满着自然界运行的痕迹。
过不久,最后一片树叶缓缓掉落地面;飘零的树叶开始转成棕色、灰色,然后归于沉寂;接着,秋雨开始飘落;整个大地惨淡一片,空气冻结;观光客不再逗留,当地人也都待在家里,准备一个长长严寒的冬天,像是一个无尽的夜晚,而不是一个季节。新英格兰人从来不曾想要抓住美丽的落叶季节;落叶不曾因为它们的美丽颜色而被保存;反而,当地居民生了一个小火堆,就把它们烧了;没有人会花功夫把这些落叶重新钉回树枝上。
从大自然中学功课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将同样的智慧和对自然力量的尊重,移转到我们的生活上。人们常竭尽所能,想要超越季节和生命周期,死命地抓住一些旧东西;我们常会因迷恋美丽的时光而不可自拔;我们忧虑结束,不愿看到改变。季节和生命周期的变化都被我们故意视而不见了。
自然的循环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故意忽视而消失。其中的力量仍然依循着阻力最小之路在运行。力量有时停留在成长阶段,有时出现在成熟阶段,有时则会走向腐化阶段。当整个周期已经步入腐化阶段时,如果还想维持现状,势必会失败。新的一页已经展开,如果还沉迷于过去,只会在心中留下无限的惆怅。
宇宙间的事物常是分分合合、起起落落,这就是有机的过程。如果试图以人为的方法操纵有机过程,不但注定会失败,对于有机的自然生命也完全不感应;你将无法了解到自然周期的运转,也不知道今夕是何夕。
或许你极力想挽救一个即将破碎的关系。如果整个关系已经注定破裂,你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在延缓结束的日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结果,将造成较原来更为严重的破裂。这是因为整个结构将抵消你的人为干预力量。
在创造过程中,变化是常规。旧生活被新生活所取代,旧形式被新形式所掩盖;旧观念和旧价值臣服于新观念和新价值。生活不断运转、改变、日渐老化。没有一件事情是亘古不变的。创造过程是一连串火凤凰重生的故事。新的生命从旧日光采的灰烬中不断涌现。
安妮阿卡的老妪
夏纳汗的诗选《阿拉斯加诗集》中,有一首优美的诗:<安妮阿卡妇女的故事>,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写。这首诗抓住了这个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精神。
每年当果莓成熟时,她将离开村落。
她独自在寒冷的大地上行走,在宁静和果实之间洗涤她的灵魂。
大概七天后,她应该就会回来。没有人担心,
因为她是一位聪慧年老的爱斯基摩妇女,知道如何照顾自己。
有一年,安妮阿卡村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
这位年老的妇女仍和以往一样,在阳光下展现愉悦的脸庞,
眼神中闪烁着长年的孤寂。村里的人感觉得到她就要离开他们了,
还有她那带着受伤和顺服的心情超过他们的脚步声。
第七天后,有人循着小路找去,两天后找到了她。
她似乎正在安眠。宁静的天空掠过她的脸庞。
她已拖着她那身疲惫年老的身体,走到尽可能地远,
量后将它留存这片冰冷的大地上。
非人人都可拥有因时制宜的智慧,但它却是人类的一项智慧,适可帮助人类走出想留住一时半刻的倾向。
当结构性张力建立后,阻力最小之路将可能包括由旧形式演变而来的新形式。有些观念、事件、安排、关系和表达方式可能会变,但这个改变仍是创造过程中有机特性的一部分。
但社会的观点与这个认知却有相当的出入。在一个不断演变的宇宙中,我们却希望永恒会存在。
时不我予的美国企业
这种情形在美国企业界最为普遍。六零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许多大企业的老板都认为,他们所面临的唯一挑战就是,如何将以前不断累积的利润,再予以大幅扩充。这是一段稳定成长和全面拓展的升平时期。美国企业界认为这是他们“办到”的。虽然这也是一个创新发明的大好时机,但企业界却至得意满。在这同时,时代巨轮不断转动,整个世界正逐步向前,来自亚洲的工业竞争力,对于美国消费者产生的冲击也就不足为奇了。美国汽车制造商落到最后仅能够要求美国人看在爱国心的分上,购买品质差、价格昂贵的汽车。
突然间美国企业界警觉起来。为了对付新的环境,“再度工业化”等字眼成为当时流行的标语。美国企业开始采用日本式管理,品管圈、劳资合作以及员工兼老板等制度,像野火一般席卷全美。但美国企业界其实只是在玩流行的把戏而已,各式各样的专家在企业界游走,就好像受雇的枪手在昔时的西部漫步一般。
企业的性格大幅转变,火气十足、聪明、有活力、有个性又年轻的经理人,抢到了一席之地,他们丢弃以往会议室中安全、沉稳、正规和熟悉的作风,改采闲散和创意的作风;破旧却经过精心设计的牛仔裤,成为新的企业地位标志,首先在高科技业界登场,然后传染到金融界和华儿街。一家公司若聘用了看似六零年代嬉皮的员工,并不是出了问题。脑筋快、点子多的经理人破格擢升,将旧式经理人扫地出门。
但我们不要忽略了重点。美国企业界如果只是一味追求风尚,而不是针对时代的改变而有所警惕的话,他们所培养的将只是一群这样的高级主管——认为进步只不过是挂挂耳环、听听摇滚乐、对流行术语朗朗上口就算了。如果你只是追随流行,一定永远落在时代的后端,因为当某件事情流行时,创新的意念早已过时。你无法留在过去,甚至无法抓住现在。
美国企业界能够学到教训吗?答案是肯定的。美国人最令人惊讶的一项特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勤奋热诚。美国人生性痛恨官僚主义;美国是个大国家,意有所指地也包括了拥有人类勇于创新的野心。在创新活动已经停止的欧洲国家眼里,美国的这份创新野心,常被视为是一种不用大脑的企图心。这是否真如索忍尼辛所称,西方的精神世界已经破产?
当然不是。但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变了又在变。近年来来自日本的挑战,给美国企业界上了最好的一课。这是因为美国精神和传统里,原本就存有改变的本质。这次的改革并不只是单单为了击败旧秩序,它也是为了体现更高的价值。
我深切了解美国历史。对于美国人犯下的错误和不当行为,我会毫不留情的予以批评。我不认为美国始终是纯洁、正直、勇敢、勤奋和值得尊敬的。在美国各地随时都会发生一些怪异与不可思议的行为;但美国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察纳雅言。而亚洲新兴的经济力量正是一个最好的老师。
圆熟的致胜关键
体现是创造的前兆。这个原则也是圆熟的关键。
体现与行为不同。体现爱心不同于表现爱心的行为。体现和平不同于表达宁静的行为。在商业、外交、宗教、政治和人际关系上,有些人仍然能够以非常平静的方式从事仇恨和暴力的行为。
那些为和平而战的人士并没有做到体现和平,相反地,他们却体现了战争。忧虑自己健康的人,并不是在体现健康,而是体现了忧虑。那些追求权力与财富的人,则什么都没有体现。马丁.路德.金恩博士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巨人。他拥有聪明才智,但聪明才智无法造就他的领导才能。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雄辩家之一,但是他的领导才能亦非启始于此;他是历史上最勇敢的人士之一,但勇气无法茁壮成领导才能;他是社会上最具原创力的人之一,但光是原创性无法淬炼成领导才能;他可以同时拥有这些特质,但不一定会产生它对今天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冲击。金恩博士能够在自由和公义的历史上,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痕迹,要归功于他体现了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
金恩博士不只是鼓吹和平,他本人就是和平的化身;他不只是鼓吹了解,他本人就是了解的一部分,甚至广披那些与他为敌的人;他不只是鼓吹同情,他本人就是同情的化身;他不只是鼓吹自由,他本人就是自由的化身。
金恩博士也是掌握结构性张力的能手。在他“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说中,他描述了1963年当时的现状,以及她对自由和公义的愿景。他的那些梦想深刻的烙入了全世界人们的意识中。从那时候起每个人的内心兴起了一股希望。随着现状的改变我们仍然有一个梦。我们可以将我们那时对自由和公义的愿景,与当前的世界局势作一比较;而我们将愿意朝那个理想努力。
这个梦想并未褪去,而是越来越强烈。它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一项遗产。其实在当前的现状下,我们心中仍有一个梦想。我们与梦想的关系或许是若即若离,但内心对梦想始终有一部分追求。在洪都拉斯境内的萨尔瓦多难民营中,一位年轻女难民在祈祷时,表达了他的愿望:
即使遭逢压迫,我保证不去压迫他人;即使遭受剥削,我保证不去剥削他人;即使经历如此多的苦难,我保证不去制造苦难;即使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我保证不撒谎。
天父啊!帮助我实现这个诺言,以及将压迫者的心智从我的心中除去,让我行在公义和真理的道路上,如此我才能观察到你在我生命中的存在。
如果你能够体现创造过程,生命在前进与改变的同时,将成为你的伙伴。这就好像是你将自身与生命融合在一起,不再与之为敌。如同古俗谚所称:“我只要扬起手指头,整个宇宙就跟着动起来。”
“体现”并不只是单单采取适当的行为,只找出新的回应方式。它体现了结构性张力,也就是将愿景和现状体现出来。
现任《今日美国报》发行人的布莱克,曾分别担任《仕女杂志》和《纽约杂志》的助理编辑,曾这么形容“体现”:
我只为我相信的出版业卖力,为《仕女杂志》工作时,我就仕女;而现在我正是今日美国。
体现所表达的意义,要比表面的行为所表达的意义来的深入,如同行动往往胜于文字。
此外,所体现的事物亦将融合到你本身。当你在内化所体现的事物时,本身内在的发展将配合这个过程,各个层面的意识也将依体现而整合在一起。
圆熟的两个层面
和体现一样,圆熟亦具有内部化和外部化这两个层面。你所创造的事物一定是源自于内部,最后向外部呈现出来。
在圆熟阶段中,你动员 了内在和外在的行动。能量不断累积,阻力最小之路终将引领它从内在的成形,走向外在的表达。
真正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必定会经历圆熟的两个层面。一开始,这门语言对你完全陌生;逐渐的练习后,你将慢慢熟悉;练习得愈多,就愈能掌握;这部分属于圆熟的内部化层面。在吸收这门新的语言时,你的语言能力会变得越来越流利;造句、字词和许多越来越复杂的语法,对你都不再是问题;从此你可以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思考、想像甚至作梦。
圆熟的外部化层面于是发生。你开始用这门语言,跟外国人很自然地谈话和光能;你很容易地记忆一些新词汇,运用得既自然又妥当;从此,你可以运用这门新语言交谈、写作和创造。
内部圆熟的事物,势必会在外部表现出来。内部的改变通常会有往外呈现的倾向。
你或许无法在所有的外部环境中创造改变,但你一定可以在自己心中造成些许不同。你无顺获得别人的允许和同意,也不用等待外在的资源赋于你力量。当你在自己的创造过程中开始累积经验后,你可以圆熟每一个新的创造,让未来的每一个创造变得越来越可行;而在体现自己的创造过程中,你将创造出更多的动能。
第十五章 累积创造的动能
在创造导向中,
动能的累积却是一件自然又容易的事情。
你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不论目前成功与否,
都能在你努力的方向添加额外的能量。
于是每一件事都有助于最后的成功,
包括那些无法获得立即成功的事。
圆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按部就班。它就像一个生命体般,会随着成长的脚步,逐步具备更多的能量,这个生命体也因页得以不断成长。
在成长或学习的过程中,如学习数学、管理、运动、烹饪、裁缝、会计、电脑或外国语言,越能够圆熟初级课程,后面的课程就越得心应手。同时,由于动能不断增加,你就能够圆熟更高级的课程。于是整个圆熟过程将变得越来越顺畅,越来越容易。
如果你已经会说一种外国语言,再学习另一种外国语言将变得容易许多。学会一种外国语言,不只是将这种语言融会贯通,而且还圆熟了学习其他语言的能力。如果会说两种外国语言,要学会第三种更加不是难事了。
圆熟常会产生像等比级数般的快速成长;因为圆熟一件事物后,往往让我们容易圆熟更多的事物。事实上在创造导向中,一旦能够圆熟自己的创造过程,掌握生命的能力将大增,如此将能以更自然、容易的方式,去创造你真正关心的事物。
在成长过程中,当能力到一定程度后,你就会知道自己具有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来自信心、自我肯定或自我催眠,而是来自完成目标的实际经验。你的创造物不但为自己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解,也是你的最好代言人;它们会告诉你,“你可以创造。”
事实胜于雄辩
累积几次完整创造循环的经验后,你才能确定自己是一个创造者。在那之前,不管你是如何地为自己宣传,都无法让你自己相信这是事实。“我办得到!”或“只要我想要,都可以办得到!”这类自我肯定的话语,只会制造自我膨胀的意识,有时连自己都不相信。在扭曲的事实下建立的自信心,会使你无法正确评估现况。
你是否真能创造心中所欲,一定要等事实成立后才可以论断。唯有在事情真正完成后,你才可说这件事办得到;否则结果如何,尚待分晓。
电子仪器的发明家欧辅辛斯基,拥有一百多项椭圆形调整运转器的专利,当他所设计的调整运转器在全世界流行后,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示:
它让我信心十足,知道自己是位发明家;当你在这条路上前进,并且获得如此的成就时,你会认为,我可以创造……这真不错……我喜欢它……这相当令人振奋……这正是我所想要做的。所以这可以说是你所作的一种承诺,也可以说是一种呼唤,而你正对它作出回应。
圆熟是一种逐渐累积建立的过程。这种累积过程需要一段长时间。因此,在圆熟阶段,改变不会立即发生,而是逐步形成的。
在日本,学徒必须花上七年的时间才能学会做寿司的艺术;要学会拉大提琴,则通常得花二十年的光阴; 要成为一位好木匠,十年的时间是跑不掉的。
想要在创造导向中掌握自己的生命流程,也不是一蹴可几的,因为创造过程中最复杂的一环–圆熟,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通常那些寻求发展自己“潜能”的人士,都渴望立即的转变。在潜能发展课程中的许多用语也特别迎合此一渴望,例如:”得到它“,好像某些事物正等待你去拿取,一旦到手后你的一生将因此而改变;”改变背景“,仿佛只要背景改变,现实的真实本质就会现形;”顿悟“,似乎一旦经历后,将让你一夜间了解整个宇宙。你可能要花上数年的时间,才能够达到顿悟的境界,但这些课程常让你认为,一旦体验到这个境界,就表示你已经”到达了“。
”突破“的观点也是持相同的说词。首先你必须假设有一道正待突破的障碍,然后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有些人想像自己的生命是一道接着一道的突破。他们所言可能都是真的。但如果你无法进行实验,从实验中汲取教训,运用学习的经验,以及圆熟了整个过程,那么除了花上大半辈子的功夫,用自己的头去冲撞自己想像出来的障碍外,还能够冀盼什么呢?
终”生“无休
”到了!“观点正是退休梦的一种版本。对许多人而言,生活是一连串需要你埋头苦干的琐碎杂事,直到有一天你不再需要为了生计而工作。届时你就可以轻松一下,然后等着进棺材。运气好的话你会中个乐透奖,如此就可以早点辞掉工作,过着舒适的生活,但还是等着进棺材。而创造者不会有退休的念头。
前几天有两位风趣的朋友到家中小坐。这两位老师专精的创造者。女士专精于纺织,男士则世界级的陶艺家。很自然地我们聊到了艺术。我问他们是否曾听过哪位艺术家退休的。
”从来没有,“男的说,
”一个都没有,“女的也同意。
事实上我也不曾听说过。或许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这么一个人,但那只是特殊的例子。虽然说上帝在创造世界时,也曾休息过一天,但这个例子是无从比较的。
我们的社会却是完全不同。退休是许多人的最终目标。退休梦就是买一辆活动拖车,到处游历。这么做,两三个月下来或许还有点兴致,但一个人到底能够观光多久呢?
在电视节目”六十六号公路“中,有两位年轻人在全美到处旅游,他们的目的是寻找冒险、经验和真理。这份猜想确有引人之处–在生命逐渐消失之前,真实体验它的存在;认识一些从未有机会认识的朋友;体验相爱和告别;以及汇集一些生动的记忆,供你在二十五年后追思回想。但巴兹和陶德这两位年轻人在旅游时还是得工作,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还是演技精湛的演员。过程中,他们也需要接受创作这部影集的有关人员的协助,这些人都是深具创造力的。
创造和其他领域的最主要差别是什么呢?我们很少看到一位创造者在步入晚年时会停止创造,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创造者的内心有一股创造的渴望。这并不是一种自满的意识,而是属于更高一层的生命目的。对创造者而言,下一个步骤永远存在,永远有新的目的地要去,他们不会虚度岁月,等待生命结束。
创造者似乎与生命的本身–一件创作–是一致的。在一个充满创造机会的世界中,怎么可能无物可创?
有些人认为生命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的囚禁;我们必须为天遣付出代价,当我们得到教训,并且纠正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造成的错误后,我们才可以离开。生命难道只有苦难和挣扎?这种悲观的论调经常可闻,某些精神导师的训诲中也可以隐然承诺助你跳出这个轮回。
我倒很希望看到这些已受到天意启示的灵魂能多留一会儿,能在音乐、绘画或诗词上多作一番努力。如果他们这么做的话,或许会更喜欢这里。
我们看看历史上诸如佛洛斯物、米开朗罗、伏泰尔、歌德、雨果、托尔斯泰、萧伯纳、海顿、邱吉尔或毕卡索等人,都在耄耋之年仍然创作不休,一直是谬司的最亲密友伴。于是我们发现了一条出路,它不是出世,而是入世;它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生命惊奇的世界,能不断创新、更新、常新。
创造的资源
七零年代”寻找“、”获得“、的观点已经过时。结束这种观点的,正是当初”寻找“它的人。这段经历并未带来许多 人所希望的退休形式:也就是不再存有渴望,不再需要学习,不再需要奋斗。他们仍未找到一个简单的答案,能够让他们超脱于生活的复杂与矛盾。
创造的传统并不同于顿悟的传统,它是一种稳定的渐修;不是寻求生活的解脱,而是确实地活出生命力;不是彻底的无助与失望,而是过一个充满创造意义的生活。
当我首次成立”创造技能“的时,推展即顿悟的研讨会正好流行。我的基本课程每期上课五周,每周上一堂课。这种方式可以让学员在课堂上学习创造过程的原则,而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或实验这些原则。有机位朋友自认为了解一般人的心理,告诉我说很少有人能够上完一个长达五星期的课程。当他们自己也上这门课程后,终于改变了这种想法。
我认为,五个星期只不过是漫长学习创造过程的开始而已。如果你参加一个为期五周的外语训练,可是没有实地练习,你还是不能读、说、写;唯有不断练习而将此一新技巧融入自己的生活,才有可能讲得一口流利的外语。学习创造的过程并不是最困难的技能。这远比拉大提琴,做木工或包寿司要简单多了。这是因为创造要比那些复杂的技艺更会合人类的本能。但我们仍然需要时间和经验。每一次创造都是未来创造的基础,新培养的掌控能力也将成为下一次创造的助力;你绝对无法像一夜成名的明星或突然发财那样地达到目的。
每位创造者都会推陈出新自己的作品,掌控能力也将随着新的作品不断增进。贝多芬编写了九首伟大的交响乐曲,每一首都代表着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新境界,也为一下一首作品增添了创作的力量。要是贝多芬活得久一点,他可能还会编写第十和第十一交响乐曲。新的作品会不断地提升到新的境界,与其说是一种突破,倒不如说是演进。
当你在考虑自己的生活时,你是希望藉由名利、退休或死亡,以获取立即解脱的钥匙,还是愿意将你可以运用的时间,当成是你实现创造的资源?时间对创造者而言是宝贵的;它不但提供你创造的空间,也是你评赏和经验的地方。诗词可能比其他的艺术形式更能抓住时间的特殊性,尤其是那些很可能会被人所遗忘的短暂时刻;即使是痛苦和冲突的时刻仍然有人欣赏和关爱。
在你的创造过程中,每一个生活事迹都可以累积动能。
独一无二的创造物
圆熟阶段不仅本身就是有机过程,它还创造出其他的有机过程。为了从生命中的现状移转到你期望的状态,所采取的步骤并无一定的公式可循。
此一过程将以有机的方式发展,你的创造物将是独一无二的,至少对你的生命是如此。你可能发现自己采取以前从未尝试过的行动,产生以前从未有过的想法,被一股从未有过的情绪所感动和激励。
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敲打乐手艾曾斯坦在十五年前成立”新音乐集锦乐团“。这个乐团现在已是全美演奏的重要乐团之一。艾曾斯坦因参与此项计划,而产生了新的愿意、经验和方向。
这个乐团的诞生来自于二十年前的愿望,当时我正在贝克赛尔音乐中心实习,接受艺术总监舒勒的指导。当时的愿望是要演奏新的室内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向。我面临许多挑战,像是发展新的技术和音乐技巧,新的音乐演奏观念,以及和作曲家共事以生动地呈现他们音乐愿景。这个愿望让我有了新的音乐和艺术目标。乐团的成立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成立以来乐团已经演奏一百五十多首新的作品。或许从这些崭新和创造性的脉动,会发展出未来的精典名曲。或许我们正在创造历史。
试图以人为方式控制由现状到期望状态间的移转过程,将会阻碍真正的圆熟。想要控制创造过程,就会限制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由于某些原因的存在,你会动不动就想去妨碍圆熟的过程。
首先,在这个导向中,为了达成所采取的每个步骤是独立的,它们不会产生学习动能,也不会圆熟你所学习的。
第二,由于以往的行动步骤对你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并无助益,所以你所采取的每一个新步骤仍跟上一个步骤一样困难重重。每一次都好像是从头开始一般。你所采取的每个步骤由于是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因此想当然耳地被当时的环境牵着鼻子走。
第三,许多对于创造你心中所欲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步骤,可能因为你先入为主的观念有所出入,所以根本不会在你脑海里出现。
资料一无是处
当前的教育制度是以辩识和比较为基础的:这个像那个,那个像这个;这个属于这个项目,那个属于另一个项目。这是一种诊断式生活方式:辨认环境、比较环境、执行正确的回应,这种训练往往妨碍了原创性的思考。
受到这种思考方式的影响,我们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期望扩大比较的基础。但是事实和理论的汇集,无法帮助我们创造或了解现实发生的事情。我们在埋首汇集无穷资料的同时,往往发现这些资料一无是处。这是为什么我们无法轻易地在生活中创造动能的原因之一。一位史丹佛大学的学生曾经以自信满满的口吻跟我说:”我学得越多,却懂得越少。“”那就停止学习吧,“我说:”你这样学是没有用的。“
他所谓的学习就是汇集无穷的事实和理论。他所谓的”懂得越少“,是由于他已认知到学海无涯,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无法窥知一二。他不但无法创造动能,也丧失了自信。
创造过程上有许多事物是无法预测且不寻常的,有时候从线性的观点来看也不合逻辑;了解更多的理论和事实并无法帮助你,返现是徒增困扰。通常创造过程上的某些步骤似乎并无发生的可能,但它们仍然发生了。当创造的能力逐渐增加时,这类不牌理出牌的事情将变得可预测、可信赖且有用。人们经常突显程序异常之处的重要性。其实这没有必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可以更容易地创造出你所想要的结果。
参加”创造技能“课程的学员中,有上千个例子可以说明,意料之外的事件往往是创造过程的一部分。许多事件事前并未规划,也不是意料中的,但因有用而深受欢迎。
左右逢源
一位旅行社业者很想扩大经营规模。在一次偶然参加的宴会中,遇到一位沉静的合伙人,这位仁兄居然愿意投资五万美元。
一位并不富有的年轻作家幻想能环游世界、住最好的旅馆、在最好的餐厅用餐。结果一家旅行杂志社提供他一份工作机会,让他环游世界,写文章评估各地的餐厅和旅馆。
一位芝加哥的平面设计师,一直想要为纽约的电视台做平面设计。她在芝加哥赢得了一座最佳电影视影像设计师的奖后,为一位纽约制作人所得知,因而获得她一直想要的工作–即为“麦克里尔新闻眼”节目制作平面设计。
一位来自波士顿地区的妇女,一直想要在餐饮业创造自己的事业。刚开始她在一家著名的餐厅当洗碗工。由于这家餐厅经常短缺人手,这位女士也得到其他工作的机会。但有一份工作她始终无法接触到,那就是烹饪。她当初接受洗碗工这份工作就是为了学习,所以即使无法接触到烹饪的工作,她还是心存感激。一个周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婚宴,第二号厨师恰巧生病,由于人手不足,餐厅主人就要求她暂代这个职位。因为她已潜心研究厨师手艺多时,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同时创造技能的课程让她知道,从成功和失败所学习到的经验同样重要,所以她不让第一次说犯下的错误妨碍她。结果她在周末的这份临时工作上表现的好极了。过不了几天,这家餐厅主人就欣然搞邀她入伙。
一位洛杉矶的吉他歌手,在一家广告经纪商担任文案写作的工作。他认为自己想要的是编写广告歌曲,而不是为广告写文案。这家经纪商非常喜欢他所写的文案,但却不给他编写广告歌曲的机会。他于是决定离开,即使新的工作尚无着落。第二天,以前一位向他学习吉他的学生的先生打电话给他。这位先生在一家广播电台工作,他想邀请他为该电台的一位客户编写并录制广告歌曲。他欣然接受了,编写了一首至今仍在全美流行的广告歌曲。就此展开他成功的事业。
一位航太工程教授所处的研究环境非常不理想,还处处受到白眼。他愤而将他的创作才华投诸到挖苦同事和作弄行政当局上。上我的课期间,他发现自己原来一直在浪费天赋,在上第四个礼拜的课时,他的研究领域有了重大的突破–他研发出制造直升机的新材料。为此,他获得了专利,并前往世界各国说明他的研究成果。当他回到学校时,学校当局给了他一间新的研究室、新的预算,还有研究的自由。
在进行圆熟阶段时,你所采取的每一项步骤都将教导你下一步项步骤。你用来达成创造的能量将不断重生并且逐渐累积。你所需要的资源也开始聚合在一起。圆熟的有机过程也可能包括不寻常的“巧合”,引导你直接达成目标。
对反抗–顺应导向的人而言,动能是最不容易了解,也最不容易运用的成长与发展的资产。在这导向中,你无法朝着达成自己的目标累积足够的动能。你所经历的只是暂时性的冲动能量而已,目的在避免或降低冲突所带来的不舒适感。
此外所采取的每一步骤仍然是独立的行动,就像是自动反射动作一样,与其他的行动毫无关系,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特定冲突。每一个冲突都有一个回应的方式。在这个导向中,每一个冲突解决都是一个独立的事件,无法带领你前往特定的地方,当然也无法超越冲突的范围。
在创造导向中,动能的累积却是一件自然又容易的事情。你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不论目前成功与否,都能在你努力的方向添加额外的能量。于是每一件事都有且于最后的成功,包括那些无法获得立即成功的事。就长期来看,创造所想要的结果将变得越来越容易。
河床结构的安排一定是让河水流经阻力最小之路。当水量增加时,河流的动能也随之增加。
公寓金刚
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知道如何累积动能。
方法之一就是,细心地在通往最后目标的路上安排一连串的小成功,以创造成功的导向。每一个成功累积动能、让下一个成功更容易圆熟,同时还有助于建立信誉和掌握能力。
我认识一位木匠,一心想要成为当地的承包商。一开始,当他还在为另一位承包商工作时,他在市区内一处吸引年轻、中产阶级人士的地区,买下一栋报废的房子,并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整修这栋房子。整修完毕,他将之出售,所卖的钱足够他买下另两栋报废的房子,还有余钱支付钱前来帮助他整修这些房子的朋友。
不久他就独立创业。四年后小有成就,雇用了二十位员工,承包的生意也应接不暇。于是他开始买进和整修陈旧的公寓建筑。
自然,他又开创了第二门生意,公寓承租和管理。不久后的三门生意–房地产开发–也迅速发展。运用他在承租业和承包业所累积的经验、技巧和商业关系,新的不动产事业在不到两年之间,就在原已过度拥挤的市场上立下一足之地。他的朋友都很亲密的叫他“公寓金刚“,意思是说,他已经爬过所有市区内的建筑物。
在他累积动能的同时,他也能够将这个能力扩展到创造成功的事业。从第一个不动产开发案以来,四、五年之后,他已经拥有许多成功的条件,包括财务资源、银行的关系、人际关系、技术,以及一大群愿意他的朋友。藉由动能的运用,他吸引了许多能力不错的人帮他管理企业。
现在他的名下已有数家公司,但他自己能够运用的时间远比五年前来的多。他热爱他的工作,热爱他的员工,也热爱他的生活。他说过,”钱不是重点;有钱是不错,但钱除了带给你便利之外,其实没什么用处。我真正关心的是将美丽带到这个世界;我将人类和地方融合在一起,我改变了这个城市的面貌。“
当你圆熟了所采取的行动时,你自然也累积了新行动所需要的能量。企业家过人之处就是能够吸收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成为他本身的一部分。当这些行动成为他事业发展的一部分时,他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不但是朝向当下目标的步骤而已;更重要的是,他也将成为一个朝达成日后其他目标、累积动能的学习步骤。
动能不单单是有意识的从行动中学习。不管这些行动是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对这位成功的承包商而言,动能就是强化企业家体格。他能够将他所采取的每一项商业策略,其所产生的额外力量融入到他的本身,就像是健身者将日常规律运动中,所产生的力量和耐力融入到肌肉中一样。
如何运用动能
这位企业家是如何达成目标的?
首先,他着重在累积动能,而不是解决问题。他妥善地运用每一个发生的事件,将之当成是一个学习如何更有效建立动能的经验。
第二,他尝试新的方法以建立动能,不断地试验并寻找新的挑战。首先,在房地产事业中,他试过一些超过他当时能力的开发案,例如:他曾经想中介一块很大的商业用地;但后来不成功,他发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较为简单的个案上;他开始销售私人住宅、小型公寓,并慎选一些较容易处理的不动产开发案。然后他寻找一些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但能够提供更高挑战性的案子。挑战帮助他积累动能。他的企业王国就在这一点一滴中建立起来。
第三,他发现到经验也有助于积累。每一个案子都提供了许多成为一位成功企业家不可不晓的经验教训。即使有时候开发案并未成功,他也从中学到了一些新的技能。他还学会了如何协调行政、财务和时间。他不但自己学习,也协助他的员工学习。事业发展的早期,他刻意回避高风险的投资,如此便无后顾之虑,也才能不断学习他所需要的技能。每一次决策都让他进一步了解该怎么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成功的决策需具备哪些特质,失败的决策又是哪里出了差错,他都了若指掌。他的事业经营理念随时随地都在增长。
由于他将学习的经验融入本身时,使他得以退后一步,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看待他的事业。他能够预期事业发展的走向,并且以先见之明做出正确的决策。自然而然,阻力最小之路引导他迈向更多的成功;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为他那期迈向更高成就所需的动能。
建立独创性
这位企业家圆熟了他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自然成为主宰自己创造过程的专家。虽然他也可以随时参考前人遗留下来的智慧,但他绝不受限。事实上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在创造的途径上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创造方式。如果他一味的依赖经营企业的标准模式,他将永远无法累积足够的动能或圆熟他所采取的行动。他之所以能够建立动能并且圆熟创造的过程,完全是因为它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创造过程。
全美没有一所商学院能够叫到这位承包商所需要的知道的每件事,因为他的所需完全是他个人的特殊状况而产生。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问题,而不是不用大脑的萧规曹随。
“看着事物逐渐老去,人类往往是露出震惊,甚至是悲惨的样子,”画家康定斯基在写给作曲家勋伯格的一封信中提到:”昨天,展现新风格的那个人遭受谴责。今天同样的风格已变成不可动摇。这真是悲剧,因为人类一再表现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依赖外在的环境。“
康定斯基和勋伯格等先驱创新了许多表达方式。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新形式本身的关系,也不是为了创造一个艺术学派和运动,而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艺术观点。
勋伯格曾向康定斯基提到,”我一直认为,我们的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将会造就出许多可能性,而不只是一个。“
勋伯格对于一些自称是他们门徒的人,颇不以为然。”少来啦,“他告诉康定斯基说,”在编曲时我的心中不存在任何主意。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对这些运动一点兴趣都也没有,但还好我不用担心他们会一直模仿我。这么多人所创导的运动一定不会维持太久。“
在创造导向中,你完全靠你一个人。即使你认为某一本书或某一个课程能提供相当有用的资讯,你仍然需要消化这些资讯,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并运用到你的特殊状况以创造动能。
当你能够再创造的途中圆熟每一项行动时,底层结构将进行重组,使得阻力最小之路能够直接指向你所想要创造的结果。不断增强的动能,将祝你越来越有效的在路径上迈进。
当你首次开始学习任何技能时,必须了解所学习的每一项步骤。在学习开车时,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你的脚摆在哪一个踏板上,以及需要用多少力量;你必须在意识里思考如何使用方向盘、什么时候换挡、如何使用后视镜、测量距离、倒车、路边停车等等。
一旦学会这些技巧后,你不再需要考虑要用多少力,才能够让车子平稳的停住。当你想要停车或减速时,你很自动的就会执行必须的动作。
综合结构性张力
当你首次运用结构性张力一创造特定的结果时,你的意识里必须同时存有愿景(想要创造的结果)和现状(你目前所处的情况)。
当你在意识里练习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愿景以及现状时,你将开始圆熟这个行动,慢慢的养成一种习惯。很自然的你会将结构性张力容成底层结构内的重要力量。
许多年前我搬到洛杉矶。在到达时,听到当地人告诉我说当地也会下雪时,心中只觉纳闷。因为从没听说过洛杉矶也会下雪,我问道:“什么时候下雪?”
“当我们开了两小时车程到达山顶上时,”他们回答说。
我从小在新英格兰长大,关键中的“下雪”是有些不同。对我而言,你无需开车去赏雪,雪自然会降下来,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当你首次接触到结构性张力时,你会有一种只是拜访他的感觉。他还不是你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接触越来越频繁,它将融合到你的生活中。你会发现它已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一旦这种情形发生后,你将很自然的随时知道自己想要创造的事物,自己真正关心的事物,而你也会想去观察当时环境中有利的情况。
对你而言,“圆熟”本身将成为自然且自动的过程。当你开始达成心目中的目标时,崭新和更远大的目标也就不在是遥不可及,因为你圆塾了结构性张力和创造导向。透过对结构性张力的圆熟,你已开始掌握自己的创造过程。
第十六章。黎明前之关键时刻。
在创造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时刻,
似乎一切都停滞不前,
甚至还有些退步的迹象。
这些原地踏步的现象其实最具关键性,
在这阶段所采取的行动将决定日后的成败。
在创造过程中的某些关键时刻,似乎一切都停滞不前,甚至还有些退步的迹象。这些原地踏步的现象其实最具关键性,在这阶段所采取的行动将决定日后的成败。
当这位健行新手攀登阿帕拉契山道,站在山顶上,颇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气概。当他看到邻近山头仿佛只有半里路远时,他毫不犹豫地拔腿上路。他走了至少两里路,陷身在一座山谷里时忽然觉得,此刻他距离第二坐山头,比他第一次看到它时还要远得多。
当这位新健行新手站在山谷中时,他觉得自己离目标要比刚出发时还远,但实际上却是近多了。他正逐渐向第二座山头靠近。同样地,在创造过程中的某些时刻,看起来你与目标正渐行渐远,但事实上正好相反。
这位健行者正面临一个关键性时刻。这是他有两种可能的臆测,一是认为引领他前往这座山头的路径,实际上是带领他远离山头。他也可能认为第二座山头较原先所想象的远多了。
当然他最后会发现的一种假设是错误的,第二种假设才是正确。但在创造过程中,真相往往不是如此清晰可辨。
当你尝试往目标方向迈进时,会发现这条路线较当初所想象的复杂且漫长。上述这个健行的例子和创造过程间的明显差别是,健行者知道只要他持之以恒终会到达山顶,但在创造过程中,我们有时无法断定能否达成目标。
时间滞延
生活的改变并非一蹴可就。在开始采取行动于看见改变足间显现之间会有一段时间差距。
如果你在一家汽车工厂训练一群生产线上的装配工人,你得等待一段时间,才会发现生产线上的品质正在提升。而生产品质的提升与市场的认知–销售率增加–也要经过一段时间上的差距。
通常在采取行动后,结果并不会立即显现。因此很有可能我们采取的行动非常有效,但在短期间内却无法确定。
进行节食,目标是要减轻体重。但若在节食前你狠狠地吃了一顿,节食的第一天,体重不减反增。
此时你的立即反应是,这个节食方法会增加体重或根本就不适合你;但实情是节食功效未显现。行动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延。
对于结果的判断是创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体重增加是大吃一顿的结果,如果你把它当成是开始节食的结果,很可能就此打消节食的念头。
许多人因为未能考虑时间滞延的关系,往往在结果尚未出现前,就放弃事实上是有效的措施。你对于所采取行动的看法,可以建立动能,但也可以减少动能。将时间滞延因素纳入考虑,可以帮助你更正确的了解现状。不能精确地评估一个正确行动的有效性,可能就会在其效果显现之前停止行动。
行动会产生结果,结果会彰显意义。如何定义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将影响你未来的行动,也将影响日后的动能。
在创造导向中,于圆满实现自己所选择结果的半途,可能会有时间滞延,让人沮丧与懊恼。但若你持续朝自己的目标努力,经验逐渐累积后,你所采取的有效行动将开始产生你想要的结果。而从一些效果较差的行动中,你也可以学习得到经验,适时的调整路线。
观察现状
创造过程中最难汲取的教训之一,就是察觉现状的真实情形。实情往往与你的想像与期盼有一些出入。
如果你因为现状与期盼之间的不同而心存芥蒂,妥善运用现状的力量以创造结构性张力的能力将大大折扣。
如果在激流中泛舟,你必须事先了解当时的状况。一旦遇上险滩,如果心中只是怏然,牢骚满腹,“以往水流缓多了,现在应该像以前一样,”并无法助你安危度过危岩和急湍。由于你无法立即认清当时的现状,很可能就会撞上暗礁或一头载进水里。
从另一方面来看,当皮筏已进入平静水域时,你如果还是像通过激流时一样地操舟,不仅是白费力气,可能也会扑通落水。
现状通常与你的期盼不同。如果你因为差异的存在而不断地跟自己呕气,势将无法掌握现状。能够察觉现实中发生的改变,是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能力。
接受现状
一位资深主管安排了一项重要会议,以改善公司电子产品在海外配销的事宜。五位欧洲代表中的两位,因突临的大风雪迫使机场取消班机,而不克与会。这名主管决定还是照常开会。但问题是他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埋怨这两位欧洲代表无法参加的事实上,有时甚至还好像将怨气出在出席的另三名欧洲代表。他一直拒绝接受现状,也就是与出席的三位代表开会。
由于现状常包括一些意料之外且不受欢迎的状况,我们常会拒绝接受。这种拒绝的心态,将剥夺你的能力,因为你无法在一个曲解现状的基础上创造所欲。
分析现状,于事无补
有些人一再地分析现况发生的原因,而不去面对现况。“怎么落到今天这般田地?”与“现在的情形如何?”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许多人分不清楚,将时间浪费在解释自己是怎么走到这般田地的。
一对中年夫妇开车前往大峡谷。离开汽车旅馆当天早上,他们打听出只要四小时车程就可到达。四个小时后,大峡谷仍然不见踪影,自己倒是迷了路。后来找到一家加油站,问清了方向;在途中这对夫妇还是逢弯必转,逢转必错。一路折腾下来,又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到达。他们到达大峡谷后的前半小是地,就一直在分析空间是怎么迷路的。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这类毫无建设性的分析比皆是。其理论基础是,找出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但眼前的事实是,你已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此外,将精神投入在分析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个地步,势将模糊你现在的处境。这对夫妇间的对话可以说是于事无补。
一再检讨自己是怎么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势必无法让你看清你目前的处境。
一位年轻女士抛弃了她的第一份工作,虽离开从小长大的中西部农庄来到了纽约。对于大都市的五光十色感到兴奋极了。不久她就发现以往学到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曼哈顿。向陌生人打招呼、帮助有需要的人、借钱给朋友,这些以往视为义不容辞的行为,却给她添了不少麻烦。她开始分析成长的过程,埋怨父母和朋友未能让她多懂一些世事。她开始觉得这个城市和世界充满着敌意,自己就是个外地来的陌生人。几个月来她不断分析自己少不更事的原因,但这种作为对于她的待人处事方针并无裨益。如果她能尽早察觉到纽约和她的家乡过活,她就以为自己可以走遍天下;一旦事与愿违,只想知道哪里出了差错,而不是尝试认识新的环境。
通常人们离开长期维系的关系时,情绪上的反常使得他们难以察觉事实。他们可能相互诘难报复,或认为对方口蜜腹剑才会极尽能事地想羞辱自己。通常实际的情形是,此一关系之某一方想要结束这层关系。要维持一个关系必须双方同意,但只要一方不同意就无法维持。遗弃、不公、背叛、损失、痛苦、生活形态被迫改变、不确定的未来等负面情绪反应,常使人无法正确观察事实。此时确实需要秀大的智慧才能保持客观。但是这是另一种学习辩认真相以教导自己的经验。能够随时认清真相的人,才有机会踏出第二步,以创造自己所欲。
能够越快认清真相,对自己越有帮助。尤其当现状与你的预期不尽相符是地,更是重要。培养这个能力需要一点时间,并非一蹴而就。在创造过程中,若能够立即体认到现况的变迁,将能够立即调整自己的方法来配合。未预期的改变未必全是障碍,应该视为创造过程中极具价值且必要的回馈。现状一直是重新出发的起点。
成功的心理治疗往往来自协助病患完全接受事实。个人对当前现状的认知,将直接影响到心智的健康与情绪的稳定。也就是要告诉自己实情,千万不要受到他人意见的左右,或被自己似是而非的解释所迷惑。
事实并不危险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避开令人不快的事是理所当然的。人们不愿意将全部的事实告诉他人或是自己。
从小,这个社会就要我们学会故意曲解事实。
我们告诉子女:“没有糖果了!”其实抽屉里还有一大堆,我们只是不想让小孩坏了胃口。我们经常连哄带骗地告诉小孩说:“撒谎的话,鼻子就会变长。”、“阿姨一点也不胖,只是多了几公斤而已。”、“我和你父亲并没有吵架,我们只是有些争论而已。”
这种可以为社会所接受的事实曲解,主要是为了避免给他人不好的感受。当服务生来到我们桌旁亲切地问:“晚餐还可以吗?”即使我们真正想说的是:“糟透了,这牛肝像破皮靴一样硬。你确实这是小牛肝吗?青菜煮过头了,甜点也不新鲜了,而服务品质就和这顿晚餐一样。”但我们的回答却是:“还不错。”
有一次我在英国一处海边村落过夜难眠。第二天早上,旅馆主人问我一切是否妥善。我开口就说:“床垫有些硬!”
“怎么会呢?”她说,口吻中略带愠怒,“我们去年才换的床垫。”
“哦!那可能还可以向厂商要求退钱!”我顺口回答说。但她似乎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笑。
我们常听到有人抬杠说,你所经历的事情应该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床垫用不到一年,就不可能硬帮帮;如果肉刚从市场买回来,晚餐就不可能一团糟;如果车子刚修好,驾驶人就不可能再听到杂音。
企图隐瞒事实的作法,其实就是假设对方无法面对真相。但事实上每个人都要比别人想像中的来和坚强、来得有弹性。
习惯性的曲解事实,会使得事实对你而言似乎是危险的。
事实并不危险,它可以让你自由以进行创造。唯有能够认清事实,才能够拥有结构性张力之上乘力量,以创造自己真正期望的结果。
当实际状况与期望出现差距时,在创造过程中是非常有力而重要的一刻。不论现在的状况是否尽如你意,它们仍可扮演必要的回馈角色,让你知道正在创造的结果已进展到哪一个地步。
此外,这些时刻也是策略性的一刻,你可以重新定义愿景(自己所欲)和现状(身处何地),让二者更为清楚,并加强结构性张力的力量。
创造性处理逆境的步骤
创造导向中的关键技巧,可以帮助你将逆境中的状况,化作创造自己所欲的催化剂。这些步骤非常简单,但却具有相当的效能。
步骤一:清楚描述自己的所在。
换句话说,知道现状确实是什么。如果在前往大峡谷的路上迷路了,切忌解释、分析和批判,你可以对自己这么说:“我迷路了,不知道大峡谷在哪个方向。我正来到了一个小城镇。”
步骤二:清楚描述自愧 目的地。
清楚地向自己说明想要创造的结果,如:“我想要到大峡谷。”记得要将你的期望与你认为什么是可能的这两件事分开,如此才能专注在真正的期望。不要将自己局限在现有条件下。
步骤三:正式选择自己想要的结果。
一旦你已观察出自己所在(现状)、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愿景),并正式选择自己想要的结果后(再度建立结构性张力),请将自己意识里的注意力从逆境的状况中移开。你可以换个档、改变一下话题;或是欣赏沿路风景、看看广告招牌、聊聊天、甚至回到迷路前所谈论的话题。
数学家宠加莱因一道复杂的方程式苦思不解时,常会小睡片刻;醒来后,答案也出来了。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无法找出一道公式解释他在实验室中的发现。他决定搭公车绕市区散散心,在他登上车门的刹那,灵感乍现。
作家普雷斯顿曾问斯泰因说:
当你想写作,却觉得思路不顺、有窒息感、一个字也挤不出来,或是勉强写了几个字,却觉得笔锋不带感情时,你会怎么样?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江郎才尽时,又是如何?
斯泰因微笑答道:
重新出发,重新出发是唯一的办法。如果你对这部作品的感觉深刻,思路自然会流畅,而且作品本身绝不会比你的感情更为真实或深刻。但你对自己的感情却所知有限,虽然你认为感情就在那里,清晰可见,但你却还未能让其自然流露。如此你当然无法知道它会是什么西门子px的最佳样子是如何,你完全无从得知。如果知道的话就不是创作,只不过是口述罢了。
实际运用
前面提到女士们关切公司海外配销问题的资深主管,因另两位代表无法出席而深自懊恼。他若运用上述的步骤,结果会是如何?我们不防看看。
步骤一:清楚描述现状。这位主管可能这样描述他的处境:“原本有五位欧洲代表出席对公司海外配销问题极为重要的会议。但现在只有三位能够出席。”
简单的几句话似乎就已足够描写他所处的现状。为了建立结构性张力,应该只描述现况中的事实。说理、解释、道歉和对事实的修饰都是多余的。说明另两位代表无法出席的理由更是画蛇添足。
而后面我们将发现,就这位主管真正想要的结果来看,对现状的描述显然极为不当。
步骤二:清楚描述自己期望的结果。这位主管可能会这么描述他想要的结果:“五位代表都出席。”
这句话真能表达出他心所想要的吗?
有时这个步骤有点小陷阱。稍微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并不能描述这位主管心中真正想要的结果,而只是达成结果的过程而已。如果他的目标只是一个全员到齐的会议,他就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结构性张力,来达成他真正想要的最终结果。原因何在?因为他已经混淆了他的真正欲求。
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进一步追问下去,我们可能会发现,他真正想要的是,“公司产品在海外配销成功。”这次与海外代表的会议只不过是达成这个结果的部分过程而已。他真正想要的结果与他原先所想要的,的确有相当的出入。但现在既然已经清楚自己的方向,他的愿景可以更正为,“优异的海外配销。”
这个更正后的愿景势将迫使他改弦更张。如果“优异的海外配销”是愿景,那么关于海外配销的现状又如何呢?这时候他必须回到第一步骤。
步骤一:清楚描述现状。在会议当时,这位主管的认知是公司产品的海外配销并不理想。货物运送常有迟滞的问题,使得欧洲各地区的经销商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货物从美国运送到欧洲时尚称顺利,问题出在到达欧洲后,无法立即送达客户手里。
从这段对现状更为适切的描述,这位主管更能够厘清自己的愿景。
步骤二:清楚描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进行此一步骤时,这位主管表达自己想要的是,“优异的海外配销,包括让欧洲经销商能在下订单后三十天内收到货品。”
在运用此关键技术时,此时这位主管应该小心,应避免顾虑此一结果是否有实现的可能。他此时并不知道愿景是否可能。他仅需知道这是否既是他所想要的。而且,对于这个结果他必须保持一个清晰的影像,一旦实现时能立即认知。然而,这是否既是他所想要的结果,还要检验他如何回答下一个问题:“如果你能拥有在三十天内交货的优异海外配销系统,你会接受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准备进入下一个步骤。
步骤三:正式选择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位主管可以暗自作这样的选择:“我选择拥有优异的海外配销,公司产品可在三十天内交货。”
步骤四:继续向前。这位主管或可与三位出席的欧洲代表举行会议。如此,他就可以在现状(不理想的配销)与想要的结果(优异的海外配销)之间建立结构性张力。他还可以进一步地创造有机过程,让阻力最小之路朝向优异的配销迈进。
如果有这一层认识,与三位出席代表的会议将产生崭新的意义。
首先,此一会议在创造所欲的过程中,迈向目标的可能最大贡献将能发挥出来,不论它能贡献的是什么。
第二,此一会议不一定会对优异配销的结果带来直接的贡献。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位主管可针对达成此一结果,发展出各种可能的对策。他所采取的对策将不限于传统的方式,以往从未尝试过的创新方法也可列入考虑。
扩大到生活层面
你如何将这些步骤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假设你正撰写一份重要报告,但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于是第一步你必须定义当时的现状:(步骤一)
“这份报告有些岔了题,三个章节中,两章与我的结论相符,另一章却无法表达我的观点。”
这是你就要集中到你所想要的结果:(步骤二)
“我希望这份报告简洁、明确、掷地有声。”
然后你正式作此一选择:(步骤三)
“我选择撰写一份简洁、明确、掷地有声的报告。”
进行第四步骤“继续向前”时,则表示你可以继续撰写原报告或其他措施。
当你继续向前时,你在前三步骤所建立的结构性张力,将发挥有机作用,协助你创造想要的结果。我们再举另一个例子。
步骤一:我们所设计的软体似乎出了点问题,客户反应:在按储存键时经常当机。我们已接到了好几个报怨电话以及退货。这套软体虽然在技术上有相当的突破,但在市场上的评价不好。但问题并不难解决,只是有一个程式中的错误要找出来。
步骤二:我们希望这套软体能够运作顺畅,满足客户的需要,也希望这套软体能获得市场上“最佳产品”的好评–稳定又好用。
步骤三:我们选择让这一套软体运作顺畅,满足客户的需要;并获得“最佳产品”的好评。
步骤四:我们会继续采取行动以支持我们的愿景,包括尽快修正缺失,要求行销部门暂停销售这套软体,并尽速将修正过的软体系交客户。
还有一个例子:
步骤一:孩子想要得到我的注意力,多过我想给他们的。我发现自己和他们在一起几个钟头之后已有负面反应。我觉得被困住。我也有数周没有和朋友好好地交谈。我爱孩子,但是我对她们所显示出的已不是爱,而是敌意。
步骤二:我想要与我的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想要孩子受到良好的照顾;我也想要有自己的时间;想要拥有充实、丰富、多采的生活。
步骤三:我选择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我选择让孩子受到良好的照顾。我选择有自己的时间。我选择拥有充实、丰富、多彩的生活。
步骤四:继续向前——或许读一本书、打电话找人照顾孩子、和孩子玩或打电话给一个朋友。
让张力自寻生路
经过步骤四之后,结构性张力仍未舒解。这是可预期的,因为如此一来你会更容易圆熟结构性张力。此一张力之存在特别能够协助你产生自然的过程,让阻力最小之路引领你前往目标性结果。
结构的自然性倾向,就是将所有可以运用的意识和未知资源,以有机方式重新整合,让你在前三个步骤中所建立的张力得以舒缓。
创造的艺术中一项鲜为人知的秘密是,圆熟结构性张力的力量。如果在张力不够成熟之前,就想要舒解所建立的张力,将会削弱创造自己所欲的能力。我们常看到的方式之一是掩饰现状,例如:有人对问题视而不见,就是犯了这个毛病。他们或许会这么想:“软体并没有问题,是客户不懂得如何使用。”另一种方式就是掩饰愿景,例如:“错过了大峡谷又怎么样一个大洞也没什么看头。”
几年前我曾试着用一把锯子锯开一段木头,当我忙得满头大汗却毫无进展之际,一位具有木匠手艺的朋友正好来访,他看了看,笑一笑说:“让着把锯子做它应该做的事。”然后教我正确使用锯子的方法。结果我就轻轻松松的完成这项工作。
同样地,你无需强迫自己即刻去舒解现状与愿景间差距所产生的张力。让结构性张力自寻生路,做它应该做的事。作为一位创造者,即使是在逆境中,仍然可以学会如何产生张力,并保持它,直到它有机的自然舒解。
创造过程的道德观
在创造导向中,你所创造的结果之一就是,真诚对待自己的最上层灵命。因此你不用担心会违背自己的道德伦理标准。
前面所提到的那位主管,不但可以创造有效的方法以达成他真正想要的,也可以在不逾越忠于自己的范围内完成这项工作。他永远毋须为采取错误的措施而辩护,因为与最上层灵命相互配合的方法,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在结构中自然酝酿而成,让你得以依循阻力最小之路达成想要的结果。
事实上,在反抗–顺应导向中,整个结构充满了无力感,人们反而容易违反自己的道德标准。在这个环境下,人们常替自己的无能找借口,“环境使人低头,不得不妥协。”
其实,任何时刻都有实现人性最高光明面的潜能。这个潜能不是态度的问题–例如积极的想法–而是创造的动作和动机会激发人性最高光明面的问题。
因此,所有的时刻,特别是那些看似困难、麻烦、有问题、无望的,都将是你生命中展现伟大创造力的时刻。这些时刻,事实上正是帮助你、教你的创造过程推向完成阶段之关键时刻。
第十七章 验收创造的成果
即使每个人都对你的创造物发出赞美之声,
但若创造物不能满足你的愿景,
你还是无法认可它已经完成。
从另一方面来说,
即使千万人对你的创造物弃如敝履,
但若它已符和你的愿景,
你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完成了。”
“完全”是创造周期的第三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所要创造的结果将圆满地达成,愿景将成功地实现。
囚犯在获释之前一刻,常会产生焦虑、食欲不振、失眠等不适症状。多年来日夜期盼的这一天终于到来,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却出现这些毛病。
对许多人而言,这种期盼式焦虑的出现方式往往更为微妙。例如:在一个结构性冲突中,人们期望良好的关系;但越接近这种期望时,相反方向的拉力就越大。阻力最小之路通常引领他们远离目标。
完成的经验
在即将完成自己的创造时,通常会产生两种经验。
一种就是完成与满足的经验。
英国小说家吴尔芙在日记中提到小说大功告成时的经验。
在剩下的几分钟内,我必须记录下来完成《海浪》一书的经验。十五分钟前我写下了最后结局,在那之前我很快的浏览了最后十几页,心情之专注与忘我,似乎只有在听到自己呼吸的声音时,才会偶尔停顿一会儿。它终于完成了。这十五分钟里,我沉浸在荣耀和宁静当中,眼泪夺眶而出……胜利与放松的感觉真是实在。不管好坏,它总算完成了;而且还是很圆满的完成。虽然稍显匆促,有些遗漏,但该表达的都已提到。
另一种常见的经验则是沮丧与失落。妇女在分娩后常会感到忧虑,就是这种情形的最佳写照。吴尔芙在完成一部小说得到满足感之外,也曾出现不知所措的失落感。在日记中,她提到完成另一部小说时的心情:
昨晚六时三十分看完《年月》的最后一张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沮丧。松散的情节像是聊天的题材,透露出我个人的老迈昏庸,长篇大论又不知所云。愤而往桌上一掷,我涨红着脸直往楼上的李纳奔去。他说:“这种事情经常会发生的。”但我觉得从未如此糟糕过。我特地地将此心情记录下来,看看下部小说完成时,是否也会如此。今天早上我又看了一遍,正好相反,我现在觉得这真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小说。
由于许多人在完成时都会经历不舒适的感觉,很自然的就会想要避免这种情绪,结果反而是避开成功的完成阶段。
在创造周期中,“完成”是个独特与独立的阶段,必须善于掌握其中的要件。
接受的能力与智慧
接受自己辛苦工作的全部成果,是创造的重要能力之一。
数年前我才了解到自己尚未发展出这种“完全接受”的能力。当时我正准备完成多年来潜心工作的结果。我与自己最关怀的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好;“创造技能”的课程也相当成功;DMA的组织不断增设;我所开创的成长与发展的方法对许多人都有明显的帮助;我也住在多年来梦想有一天能搬进去的小镇。虽然我很乐意看到这些理想成真,但心里却有些怪怪的。完成的梦想越多,这种感觉越强烈。
我想找出原因,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原因是我并未学会接受。我并未完全容许自己去接受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成果。了解到这个原因后,我毫不犹豫的学习这个能力;接受,完全的接受成果。我已清楚地了解到,接受是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接受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当联邦快递公司送包裹给你时,你只要从邮差手中接过来即可。但在接受之前,你任未拥有这个包裹。
未能接受自己创造的成果,就像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除非完全将创造的结果纳入自己的生活中,否则就像是包裹尚未到手一样。
与我共事的许多人都有一种服务他人的倾向。换句话说,就是善于施与,但却拙于接受。
许多人大半辈子都在服务别人,自己却没有发展出接受的能力,如果你是其中之一,切记,无法完整的接受并不有利于他人,没有人会同你这样的行为里得到任何好处的。如果有的话,也仅是让那些受惠于你的人知道,不要再继续接受你的服务。
反其道的炼金术
以前的炼金术士能将铅炼成金。许多人的本事却正好相反:将金链成铅。将美好的关系恶化成水火不容的关系;将气氛良好的晚宴变成冷战;将成功化为失败。有些人就是不愿意肯定。
当你移转到创造导向时,结构性张力超过结构性冲突,接受创造的事物将变得自然与熟悉。刚开始或许会稍显羞涩和陌生,但时间一久也就处之泰然了。
最恐怖的景象如战乱、饥荒、严寒、传染病等,很多人都安然度过了。我们当然也能接受拥有自己的创造物。学习拥有并不是件难事。
《旧约圣经》<创世纪>章所提到的,根据犹太基督教传统,人类是依照上帝的形象所创造的。由于《圣经》中将中帝描述为一位创造者,依照他的形体所创造的人类自然也应该是创造者。
<创世纪>不但映射人类是创造者,其中宇宙创造的故事也符合创造周期的过程。在<创世纪>中,每一天的创造都包括了萌芽、圆熟和完成的阶段。
萌芽是在上帝的一连串选择中开启的:“在那边添点光”,“让水流汇聚”,“让陆地浮现“等等。
圆熟阶段的发生,是在宇宙本身的各个部分逐渐整合在一起的时候。
当上帝对所创造的结果甚表满意时,完成阶段即大功告成。“上帝认为一切完美“,就是肯定得明确表示。
创造的每一天都需要个别的认可。在创造过程中,认可自己朝目标迈进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是完成阶段的一个重要动作。“第七天,上帝休息了“,正式认可整个创造过程已经完成的明示。
认可自己的创造
认可自己的创造与接受它是两码子事。
接受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动作。你将所创造的事物纳入自己的生活中。
上课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动作。你将自己的判断加诸于结果之上,判定结果已经完成。当画家在画作上签下自己的姓名时,表示他认可这幅画作已经完成。这时他的判断是:这幅画作于我的愿景正好相符。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因为人们常将结果的产生归因于环境带来的运气,而不认为是自己创造的成果,认可与否并无多大意义,因而经常忽略认可的步骤。当一项成就是因为好运到而完成时,你自然不好意思在那上面签上自己大名。
但如果你是致力于创造,那么唯有你才能决定什么样的状况才符合你的愿景,也只有你能够宣布一个结果已经完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有关黑白电影彩色化的争议。彩色改变了电影世界。当初国会考虑立法禁止将黑白电影彩色画,显然是不了解电影圈人士的呼声。谁才是真正拥有创造物的问题成了焦点所在。
如果你创造一项符合自己愿景的事物,其他人有权利改变它吗?
判断是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创造者才能判断创造物是否已经完成。
在作画或是创作小说时,什么时候才算完成?因为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都可能改变整幅或整部小说的风格,这个问题自然不能小觑。当你察觉到这幅画或这部小说与心中的要求完全一致时,换句话说,现状符合心中的愿景时,也就是大功告成之日。在创造导向中,这种判断是很重要的。
避免主观的判断是当前流行的一句话。但在进行创造时,就创造结果当时的状况予以判断却是必须的。评论家克鲁萨玛在《时代周刊》的评论中提到:
或许道德混淆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文字本身;文字的道德界限已经模糊,转趋中性、不具价值观,尽量“避免主观判断“。一旦如此,道德论述将变得困难重重,道德界限将无法凸显,道德争议将无人能够理解……最糟糕的是,道德界线一旦模糊,将成为习惯。
在反抗–顺应导向中,避免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冲突。但在创造导向中,判断确实必须的,而采取鲜明立场的能力更是创造过程中的先决条件。
鼓励判断
好的判断需要经常练习。我们应该鼓励判断,而不是打击判断。现在教育很少教导儿童如何判断;因此,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子女在毒品、性、价值观和人生意义上不知何去何从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了。
在艺术领域中,批评式的判断是必须的。不论是视觉艺术、音乐、电影舞蹈或雕刻,艺术家必须学习如何判断,诸如:五官的比例、如弦的配置、音调的高低等,都必须决定。
在创造时,我们必须随时就创造过程的现状进行判断。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所采取的行动是否可行?目前的现况是好或坏?
如果不能给予轻重之分,将很难知道自己的人生立场以及到底为什么而活。刻意回避轻重之分的结果将助长每一件事专断的气焰。如果每一件事情的价值都一样,那么就没有一件事真的有那么重要了。
艺术家系学生在上素描课时的一门重要基本课程是“价值学习“。学生的素描画中物品的表面明暗不一,利用光纤明暗的差异,可以在二度空间的画布上创造三度空间的感觉,正好定义了物品的空间感。这种光线明暗对比的关系就是价值。
我们在这里所学到的经验是:我们决定生活中哪些价值较为重要,哪些较不重要。我们创造了优先价值。我们决定自己生命能量的方向,该往何处去而不该往另一处。
避免作决策判断的人将发现,很难将心中的欲求塑造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并非由于这些人不关心自己生命之所欲,而是他们在创造自己所欲路上遭遇极大的困难。
几年前我送给一位朋友几本关于访问艺术家的书籍。他很惊讶地发现这些艺术家的意见还真多。他来自永远不会强烈坚持己见的学术界,或者至少那些人绝不表达个人较强烈的意见。他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保持中立的立场。但他看到的这些艺术家却个个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脚踏两条船的情形。这是否只是职业不同所产生的差异?
艺术家若要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绝不允许当骑墙派。在传统中,艺术家不但要作一判断,还必须诚实地表达判断。对于自己的愿景,艺术家绝不妥协;一旦妥协的话,势必无法创作真正的艺术。
在练习和掌控批评式判断的同时,你会变得对各式各样的观点更开放。事实上,当你有一个坚实的意见形成基础时,知道别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是有用的。有些人为了表示开放接纳各方意见,力图避免下判断,但所得结果正好是不开放,这些人往往将狭义的“反判断主义“加诸于别人身上。
虽千万人吾往矣
许多身边反抗—顺应导向的人,常会为自己的工作表现寻求他人的认可或赞赏。他们需要外在的肯定,还能对自己本身与所做所为感到安全。他们的成就感完全取决于别人的意见。这与我们所讨论的“认可“有相当的差异。如同贝多芬所说:
这世界就像一位国王,略施小惠就想要获得别人的奉承;但真正的艺术是自私与固执的,不会落入谄媚的陷阱中。
在创造导向中重要的并不是你如何去做,而是你的愿景–你想要创造的事物–是如何的接近完成阶段
即使每个人都对你的创造物发出赞美之声,但若创造物不能满足你的愿景,你还是无法认可它已经完成。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千万人对你的创造物弃如敝履,但是若它已符合你的愿景,你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完成了。“
只有你才有资格认可自己的创造物已经完成。
自我繁衍的创造
当你在认可自己的创造物时,你同时释放了蕴涵在完成阶段的特别能量。
此能量的一个作用是,催促你迈向另一崭新创造周期的萌芽期。每一次完成创造的动作时,生命力就会聚集在一起。因为生命会繁衍生命,此一能量将透过新的创造以进一步扩大其表现。在完成阶段中,你的灵魂正静待下一回合的创造。
艺术家查贡在形容她的完成阶段时是这么写的:
愿景逐渐实现时,心中激起一股兴奋感。此际,我加快画笔的速度,信心也跟着油然而生,似乎在说:“你就快完成了!“此时完成已是轻而易举。或许还需要稍事修饰,但整体而言,我已知道它完成了。
以往当一幅作品完成时,我习惯坐下来观看,不急着进行下一幅画。过去几年来我的作品大量增加,因为每当完成一幅画时,我就顺手抓起另一幅画布,在上面随意画上几笔,以你保持创作的热度。
你的生命可以是一连串会自我繁衍的创造。
创造的天性
每当我在一个城市中行走时,不论这个城市的犯罪率多高、政治多腐败、人口是否过多或是环保问题重重,我都会发现人类花在建立文明的能量,会比达成其他目标的能量要来得多。但这些创造的动作和事物却上不了新闻,原因何在?因为缺少新闻价值。就如同垃圾处理得不当不会是新闻,电力供应不断不会是新闻,准时播报新闻也不会是新闻。但电视新闻只会给你刻意挑选后的事实。对新闻播报者而言,新闻越耸动越好。
人类是创造的动物.我们的本性、愿望和倾向就是创造。不论东西方文明,人类最自然的天性就是要建设、创造、构筑、发明、形成、改善我们真正想要的事物。我们影响这个世界的能力正处于历史的高峰。这股力量可以用在正面,也可以用在负面上。肯尼迪总统在其就职演说中,如先知般的发出了这样的真知灼见:
这是个不同的年代,人们凡俗的双手正握着消除所有人类痛苦,或破坏所有人类生命的力量。
这个力量不能靠别人授予,别人也无法从我们身上夺走。只有靠我们自己将它发挥出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
就个人而言,只有自己才能决定如何运用这股力量以进行创造。因此个人的命运掌握在个人手中。
不管你是如何的抱怨困难的处境,但有些人身处更坎坷的环境中,仍然依照自己最重要的愿景来创造生命。
四肢残障者布朗只能移动几根脚趾和一张嘴巴,仍然成为一位出色的画家兼作家。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贝多芬,在耳聋后仍然创作不辍。达文西有阅读困难的毛病。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霍金患有关节萎缩症达二十年的之久。他的体重不足一百磅,无法行动,声带也丧失了功能;但他仍然完成许多物理界的创见。本世纪之初,右手画家乌拉比他,因染患严重的脑性麻痹,必须以左手进行绘画;结果仍成就非凡,曾为法国许多著名的期刊绘制插图。
环境永远无法埋葬你。环境只不过是创造过程的部分原料而已。
学习创造是非常自然的。但由于不将创造当成一回事,人类社会中擅于创造者并不多。即使是小孩子也有创造的本性和能力,但这些本性和能力却得不到鼓励和发展的机会。
发明人师施沛被问及创造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她回答说:
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小时候,我每次都小心翼翼地将买回家的麦片盒子切开一个折边,倒完后还可以将着边往内折合。现在所有的麦片盒子都是这个样子。如果我八岁时聪明一点的话,就可以将这个点子卖给麦片公司。
创造的本性并不会消失,它在寻找表现的机会。在创造时,就是与自己最自然的天性融合在一起。于是,生活中的难题将自然消失或者失去其迫切性。解决问题不会造成与自己本身的融合,唯有创造自己内心最重要的愿望才会如此。
在创造导向中,你的生理、心理、情绪和灵魂各个场次将重新调整而和谐地运作。在这融合的基础下,生命中阻力最小之路,将引领你活出生命意义。
第三部,趋势与影响力
第十八章,为时代把脉
五百年前,地球上的人多数都是文盲。
但今天你在面试时,
主考官一定是认定你会写又能读。
总有一天,创造过程也会成为像读写能力或使用电脑一般的普遍;
面试时,主考官问的将是:“你知道如何创造吗?“
许多人认为世界末日就近在眼前。对这种说法我们斥之为“杞人忧天“。但核子武器扩散、生态破坏、恐怖活动盛行、艾滋病蔓延、全球景气萧条等种种不祥的征兆,使得这种说法也并非全无道理。
但我对未来一点也不担心。不管是出于天真或是智慧,或两者都有,我不认为地球会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现在的种种,人类以前不也经历过吗?像是黑暗时期、黑死病猖獗、专制压迫、奴役剥削、大屠杀、战乱等等。现在与以前的唯一差别是,我们已真正拥有毁灭这个星球的能力;一个指头摆在一个错误的按钮上,这个世界就会灰飞烟灭。是有此可能性,但我不认为会发生。
反抗–顺应的思考模式是世界演变到今天的地步。但不幸的是,那些对局势忧心忡忡的有识之士,却仍然陷在这种思考模式当中。如果只要一根手指头就可以摧毁整个世界,那么怎么可能有绝对的安全存在?或许这是或然率的问题;潜在的危机越少,危机就越少。这似乎言之成理。但是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的?而更多这种思考模式和处世导向,怎么可能让我们身处何物扩散与雨淋不断消失之同时,又能免除恐惧?
两种流派
人类历史上有两种流派。其一是是反抗–顺应的世界,记录了人类回应当时环境所留下的生活与文明轨迹。第二种就是建设者、创造者与探险家的世界,在追求不可知的领域中,记录了另一种人性面的故事。
这两个世界几乎是互不干扰各自进行着;偶尔会发生冲突,偶尔也会相互合作。
尽管人类的创新与智慧不断累积,我们仍是生活在“黑暗时代“。多数人的成长仍是依循着反抗–顺应的模式,当权者的政策与教育制度则依然跳不出这个窠臼。
没错,生活在黑暗时代的人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他们不会对自己说:“现在是黑暗时期,紧接着就会是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期,然后再依序进展到浪漫时期、工业时期、原子时期、核子时,最后则是电脑时期。”他们只会说:“这是现代,这就是高科技。”
当我们看到当前人类所应用的策略,仍然脱不出“冲突操纵”、“意识力操纵”及“留在可容忍冲突范围内”的范畴时,我们不免也要怀疑“进步”的真正意义。当今人类做决策的方式与六百年前有什么两样?虽然科技文明长足进步,人类自身是否也真正跨步向前迈进?
一种改变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产生的一种改变是,权力个人间的关系。权力的分散已成了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分享到更多的资源。这不是一个“领袖群伦”的时代,这也不是六零年代许多人衷心期盼的团体时代。曾经有人认为“宝瓶年代”将使得个人间的界线渐趋模糊,地球村的生活模式将逐渐兴起;但风水轮流转,六、七十年代早期盛行的团体价值观,在七、八十年代却屈服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嬉皮为雅皮所取代。六零年代热衷于政治活动的左倾分子,却生下了一群保守的共和党同路人。在这政权交替之际,是否人们对民主的追求一感到厌倦?
当然不是。但民主并非是制度,而是理想。简单说,就是追求个人自由的理想。自由的理想一向被视为是政府与政治人物专断的事物。于是我们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制度上。在这种想法下,自由必须是来自制度本身。因此,制度的设计不是为了支持自由的理想,而是为了产生自由的理想。然而,这种期盼却是制度本身做不到的。
当一项制度(无论是政府、公司和社会的)无法达成预期目标时,必定会名存实亡。我们选出代议士以制定法律。每年新法不断出炉,但旧法却依然有效。结果是,间接制造了一堆法律看门人,对于维护社会的正义去毫无帮助。当自由、公理、公平、同情成为官僚体系下的一环时,我们也就无法期盼这些理想会有出头的一天。
制度的运作持续进行,人为疏失难免产生,结果是错误不断;越战、水门案及他政治丑闻,使得政府的威信尽失。民众不在翼望政府推行新政、探索新领域或建立伟大的社会;政府或政治人物的“领袖”角色从此沦落。
当个人处于结构性冲突下时,他们的行为将受到结构倾向的操纵。如此个人还能享有自由吗?
如果个人有能力改变结构,而且能够自己掌握改变的脚步,答案将是肯定的。若个人只是结构与环境的机械化产物,势必无法获得自由。个人的自由和依赖制度的支持,但并非由制度所产生。如同诗人佛洛斯特所提到:“艺术家对公众自由一向兴致缺缺的原因是,旁人无法给与他们真正所需要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此一观点是创造过程的基本原则,也是强有力的民主化力量,尤其是当民主制度并不纯然属于政治事物时。事实上,新的民主力量正不断涌现,其根本都与政治无关,但将对政治制度造成深远的影响。
我们拭目以待的将是一场真正的革命。
真正的革命已经发生,此后大多数的权力将掌握在民众之手中。
但政客们并未注意到此一趋势,也没有人提醒他们。这些人仍然认为政治制度和从政风格的改变,即足以动摇整个权力结构的基础。但他们错了。
这场革命正静悄悄的上演着。从一粒小种子已成长茁壮为大规模的文明化力量。人类思考、工作、休憩的方式将因此而改变。资源的取得较以往更为开放,权力较以往更为分散。许多人已熟悉这种生活方式,而它也势必成为未来的生活主流。
电脑时代的来临
这场革命就是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
本世纪初,亨利福特为此一革命大下良好的基础。现代人很难想象福特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当时只有富人才有能力拥有汽车,福特使得个人运输工具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于是人们的活动空间突然间变大了,他们从此可以任意遨游。
为了协助大众解决电话账单错误百出的烦恼,杰柏斯和一群年轻人开发了苹果电脑,开启了另一页新纪元。电脑原所代表的就是令人痛恨的科技–制度化的官僚意识形态,透过未知名机器的力量掌控大权,将民众间化为一堆不知所以然的数字。
苹果电脑不但处处为使用者着想,其本身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创造机器。你可以利用图像进行沟通;三度空间的思考就此迎刃而解,又可同时运用各种资讯。它协助你掌握部分对整体的复杂关系。IBM的电脑则不同,属于商业机器,只会直线思考,但它能以极高效率处理单调的加减工作。苹果电脑却可以扩展人类在创造过程中的思考模式。
苹果电脑硬体设备带动了软体设备的蓬勃发展,与人类以往所接触的经验完全不同。这些软体让使用者得以创造动画、绘图、编曲、排版、模拟飞行、玩电动游戏等等。
几年前我开始接触苹果电脑。在那之前我从未使用过电脑。当时我正在亚特兰大主持一个研习会,一位朋友带来一台苹果电脑和一套编曲程式。教我一些基本操作原则后,就留下我一人在那儿摸索。刚开始时我是有点担心,但电脑可能感觉到我的忧虑,尽量让我放松心情。一刻钟不到我就编写了四个章节的乐曲,更令我意外的是,电脑还会将我写的曲子放一遍给我听。回到家后,我马上就买了我的第一部苹果电脑。后来干脆添购了整套的数位音乐编曲系统,简称midi。
以往有人认为电子音乐不够人性化,发展有限。但新科技突破这层限制。今天大多数的电影配乐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听起来就和“迈阿密风云”影集中的配乐一样,精彩且扣人心弦。
电脑已成为推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最近我从洛杉矶飞往波士顿,临座乘客恰好是位电脑工程师。他专精于型样的辨识—此辨识适用于更高一级的电脑系统,也是研究电脑人工智慧的基础。我们谈到了电脑科技在东西方的进展情形。前阵子有一个相当不错的电视节目,它在介绍苏联的电脑使用情形时提到,苏联官方似乎不太热衷于推行个人电脑的使用。结果多数苏联民众都成了电脑文盲。我问这位芳邻说:“为什么苏联甘愿在这么重要的领域中落后这么多?”
“他们知道电脑的威力,”他说:“所以还不准备让民众接触到这股力量;否则自由风气一开,将危害到共产主义的存在。”
我那十四岁的儿子伊凡,最近在他的电脑上接了一部数据机(moden),只要利用一个普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和别人联线。于是他的房间就成了全国通讯网路中心。他在这个网路上玩电玩、谈天、和女生开开玩笑、交笔友。就在这间小小的舒适斗室中,他不断的吸收新知,增广见闻。
这代表的是什么呢?世界正在改变。以往被认为是分散权力象征的科技,其实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在人类从渴望到创造的拓荒途中,它扮演了一位具备智慧、活力与能力的伙伴。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只不过是未来创造力源泉之一隅,而这些对于日后子孙而言都将是理所当然。
个人电脑的好处之一,就是“小小机器,潜力无限”,可以让你的金钱效用发挥到极致。电脑价格持续滑落,但记忆容量与运算速度却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与其他电脑连线的能力也大幅提升。而新一代的应用软体更将电脑的运用推进到另一个新的境界。
科技时代与工业时代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权力的分配。工业时代权力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多数人必须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配合工业发展;人们汇集在工作地点,地方经济完全依赖少数厂家,工人、管理阶层与政府机构间产生了复杂的关系,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间也纠缠不清。
在科技时代,权力有更多人享有,间接造成更多的选择机会。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居住地点、教育子女方式、社区组合方式,不再是一成不变。
虽然我对电脑十分热衷,但我并不认为电脑会是这个世纪的救世主。它可能会是一条行不通的路,或最后才发现根本就不相干。如果电脑只是目前文明进步的一项因素,将电脑当成是整个文明化的力量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事实上,同时还有其他因素在作用。
自由经济的力量
什么事情有这个能力,在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将中国大陆从一个最专制集权的共产国家,转变成一个个人自由正到处播种萌牙的地方?答案是,日本的成功。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事实,向中国大陆证明了自由企业的力量。自由企业其实只是一种经济体制,但自由企业会造成对其它自由的需求。各地的共产政权都在进行程度不等的自由经济试验,间接也带动了对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自由的需求。即使是在一个民众只知道共产主义的国家中,民众对于自由的直觉渴望仍然是不变的。当亚洲国家在实验自由经济与各种自由之同时,日本正好提供最佳范本,发挥其影响力。美国外交决策者在规划战后外交政策之当时,未曾预见此一趋势。
自由企业在中国大陆有悠久的历史,节俭勤劳的中国移民在世界各地不断地用汗水灌溉自己的事业。但今天,大多数的中国民众却只知道共产主义与共产制度。
毛泽东是搞政治革命的专家,但他却不知道如何管理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他尝试将自己的政治价值观灌输到民众心中,但却失去了势力。于是他就突发奇想:在他曾获胜的国家内再搞一次革命。文化大革命正是典型的毛泽东作风:铲除所有的艺术家、老师和知识份子。将这些人下放耕种,他们就会了解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主义间的差别,也就是工人价值观与农人价值观的相对立。就某些层面而言,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震撼力与恐惧,较之第一次革命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蒋介石与毛泽东正好代表了对立的两方。对多数中国人而言,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实在没有差别。
在文化大革命时,并没有一位类似蒋介石的人物可作为反抗的象征。第一次革命时,蒋介石是最佳的斗争对象,将他拉下台就代表着进步。但二十年后却找不到这么一位人物。
个人主义于是成了新的敌人,个人主义与腐败之间划上了等号。第二次革命大肆宣扬对抗所有腐败、异于农民价值观的事物。
最近我看了一部有关现代中国的电视节目。自由企业已是挡不住的趋势,尤其更植“农民”心中;日本的音响、美国的牛仔裤等腐败的象征更是到处可见。年轻人收听西方的摇滚乐,发型师崇尚西方流行。他们拥有自己的小事业,口袋里有钞票可花。这会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后结局吗?毛泽东在坟墓中怕要急得跺脚了。
节目中访问一位年轻人,他谈及自己的音响及对摇滚乐的喜好。“毛泽东对这会怎么想?”“谁?”他回答说。“毛泽东,”访问者再提一次。这位年轻人若有所思的说:“谁知道?”
当然,造成中国的改变有许多因素。我认为日本成功的范例是重要的一环。日本能创造出战后的经济奇迹,整个亚洲,包括中国大陆在内,势必要侧目而视。
肯尼迪留下的精神遗产
我十几岁时,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但现代人很容易忘记六零年代初期发生了什么事。肯尼迪真正留给美国人的遗产被忽略了,而史学家、记者和传记作家都误解了其起义。他们只注意到那个时代的重大事件,然后就试图从这个狭窄的框框中去衡量那个时代的成就。他们不了解肯尼迪时代的真正遗产是:精神,朝人性最高点迈进的精神。事件或成就无法解释此一精神,就像是汇集唱片和观赏电视节目,并不足以了解猫王在美国摇滚乐坛上的地位。
肯尼迪曾对美国人说:
我坚信时代需要不断的创造、创新、想象和决定。我要求你们每个人都成为“新疆界”的前锋。我呼唤所有年轻的心–不论年纪、所有坚毅的精神–不分党派,以及所有神祇的子民:“坚强勇敢,不忧不惧。”
肯尼迪遇刺给全球民众带来相当的震惊。希望、目的与冒险的火焰突然间黯淡。1970年在马德里一位意大利电影制片告诉我说:“我很怀念肯尼迪,就像怀念自己的母亲一样。”当詹森总统打着肯尼迪的旗帜带领美国人卷入越战漩涡时,美国的年轻人了解到权利有招蠢人控制了。如果有什么事物能够终止肯尼迪总统对于探险、建设与创造等所初建立的愿景,那就是这两位总统间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抵消了民众的热情,带来了失望。但失望也是一种力量。它可以将天真与随遇而安的理想主义,转变为永远的舒解力量。
媒体让肯尼边变得世俗而肤浅,不过是一位高格调、具领袖魅力、英俊的、年轻的权力核心。许多政治人物处心积虑想模仿肯尼边,而新闻界又乐于做这方面的比较,让肯尼迪所倡导的精神沦于庸俗化。像许多乐评家一样,有许多记者就是无法分辨真实与模仿间的差异,他们老是抓不住实质的东西。格调、领袖魅力和英俊的外表都只是其次。
肯尼边告诉全世界:
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胸中都有一份愿景。别让在大西洋彼岸的我们这一代,被批评为将理想与愿景遗留在过去、将目标与决心让给了敌人。我们已走了很长的一段路,遍体鳞伤,不宜在轻忽未来。我们应该切记歌德话:“最高的智慧,人类所知最佳的智慧,就是了解到“唯有日新又新的人,才能赢得真正的自由与生存。”“
当肯尼迪表达对世界的希望时,年轻的美国人都在聆听。他能够抓住深藏在美国人心底的那股利他主义所散发出的想像力,并运用这股力量进行建设、探险和创造。我刻在他创立“和平工作团“后,有一天在学校里,一位一向在课堂上扮演小丑角色的大个子突然一本正经。”怎么回事?“我们问他。他平静地回答:”我刚加入了“和平工作团”。“
肯尼迪遇刺后,他的人格也跟着遭到污损,美国人于是尝试找出方法以填补心中的失望、痛苦与失去的天真和希望。但在内心深处,我们从未忘记一项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命运操之在已。我们想要的是文明的极致;我们关切的是地球与子孙的未来。胸怀这些理想的人现在逐渐进入权力中心。而这些理想如今正寻求新表现和行动。
肯尼迪的时代已经过去,痛苦已经减轻,新一代并未经历到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徘徊的滋味。利他主义的风潮不再,没有人愿意再“上当了“。但肯尼迪时代的真正遗产仍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股力量正静待召唤。
肯尼迪是探险者、建设者和创造者的领袖,他所遗留的风格非关政治,而是大方向的指标。他曾大声疾呼:“全世界团结一起,创造新的文明。这句话所造成的影响力,将不是他过世后那股暂时兴趣的反抗—顺应风潮所可以取代的。
肯尼迪曾清楚地表达创造的大方向:
当权力让人类无知时,诗词让他了解自己的困境;当权力缩小了人性的关怀时,诗词让他了解到以往经验的丰富与多元化。当权力腐败时,诗词净化他。艺术建立了人性的基本真理,人类的判断必须以此为基础。艺术家,因忠于自己对事裨观点,成了以个人的理智和感性,对抗霸气十足的社会歪风的最佳堡垒。
政府与创造的风气曾结合在一丐,但后来又失之交臂。所幸,其留下的影响力并未消退。
创造者的文明
创造过程如同电脑一样,也是推行民主化的力量之一,对于新世界的形成也有推波助澜之功。以往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何创造,而那些深谙此道的人却未将诀窍应用到各个生活层面上,只是沉浸在专门的领域中,诸如:音乐、绘画、写作、舞蹈、科学、发明、建筑等等。
当你讶异与这个世界对于创造过程是如此无知时,转身可能却发现自己正是最好的写照。
五百年前,地球上的人多数都是文盲。但今天你在面试时,
主考官一定是认定你会写又能读。总有一天,创造过程也会成为像读写能力或使用电脑一般的普遍;面试时,主考官问的将是:“你知道如何创造吗?“
当有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如何运用创造过程时,将形成一股强大的文明化力量。当学生在接受的正规教育中学会了如何创造的能力时,这世界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这股力量相较任何炸弹或任何政治运动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时,文明的本质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每个人都将造成影响。在每一个新世纪初叶,新机会将来临;新的生活哲学将深入民众;新的领导人品质将助我们迈向新世界。
每年春季,郊外的番红花种子从坚硬的地表下,透过层层腐烂的树叶,进出地面。在这片苍凉贫瘠的大地上,番红花的生长显得渺小又微不足道。但数星期后,整个自然界在番红花的簇拥下,将呈现一幅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二十一世纪到来前,在曾经是无情与漠不关心的世界中,这种新发展最初虽显得有些唐突,但我们仍可以看到,新发展的内在力量与生命力正在蓄势待发,静待破土而出。
第十九章 迈向超越的新境界
作为创造者,过去的因果头破血流不再是支配因素。
处在超越的状态中,表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以往的行动无法羁绊你,
你也不会陷在自己不想要的处境之中。
许多人常陷入过去的泥淖中,常常为童年所发生的事情困扰。
有些人认为出生、成长的经验影响深远,将完全决定我们日后的生涯路线。对这些人而言,出生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困扰。
有些人相信自己是环境或父母影响下的牺牲者,自己目前的生活仍然笼罩在这些阴影下。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父母的延伸,目前的生活经验完全决定于这些基因原则。
有些人则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星相家、占卜师之流;而社会、种族、性别的背景也是某些人常用的借口。
这些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反抗—顺应导向的假设上,认为我们大部分的生命形态是固定的,唯有从早已决定的本质中着手,你才有可能改变。但不同理论所作的建议却又有不同,对于这种“决定性因素”,有的要你了解,有的要你接受、有的要你压制、有的要你顺从、有的要你否认、有的要你操控、有的要你体验、有的要你与它对话、有的要你安抚、有的要你整合。反抗—顺应导向的人觉得“决定性因素”一词蛮吸引人的,因为一切过错都可推诿于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
当你转移到创造导向时,你行走在主宰因果关系的道路上;你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主导力量。这种情形不但符合自然原则,也正合你意。
这种转变必须倚赖唤起更高一层的力量,诸如:基本选择、首要与次要选择、结构性张力、对真实价值观的渴望,以及对自己真实。
这些高一层的力量在优先顺序上,一定先于次一级的力量,诸如:意志力操纵、冲突操纵和结构性冲突。
而在创造导向中还隐含一种力量,较主宰因果关系的力量更高一层。我将这称为超越。
浴火重生的力量
超越,简单地说,就是浴火重生的力量,重新开始、全盘翻新。
超越并不参考过去,不管过去是充满着光辉还是挫折。当迈入超越的境界时,你将能够创造崭新的生命,不为过去的成败所羁绊。
超越不只是明确地了解到,过去已是过往云烟;也是将自己的各个层面与生命的本源,重新连成一气。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圣诞颂》里,主人翁小气财神的故事,为超越力量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在圣诞精灵的引导下,小气财神得以一窥过去、现在和未来,并得到一个再活一次的机会。小气财神于圣诞节早上醒过来时,发现自己仍然活着,还可以过一个全新的生活,这原本都是不可能的。
故事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小提姆,他是一位瘸腿多病但却非常聪明的小孩;他代表着自然人性的光明面。小气财神与小提姆之间滋生了特殊的情感。当小气财神问到小提姆能否度过难关时,圣诞精灵说:“如果那些阴影仍未褪去,我看见了壁炉旁的空椅子,还有一枝没有主人的拐杖放在哪儿。”
小气财神与小提姆之间的相交相知,是促成小气财神得以超越原生命局限的主因。他的超越拯救了小提姆一命,正如小提姆也救了他的性命一样。小气财神与代表人性光明的小提姆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终于能够救赎自己。
当你与自己善良的一面重新建立关系时,你便赋予自己至善面一个新的生命。
从圣诞节早上醒来的那一刻起,小气财神彻底改变了。不只是行为上的改变,整个生命导向都不一样。他了解到每一时刻的珍贵性,以及自己具有时时刻刻都可发挥人性光明面的能力。
小气财神要不是彻底顿悟,生命导向的转变绝不会如此之大。偶尔的悔恨能够暂时改变他的行为,但过一段时间后仍会故态复萌。
由于小气财神在生命导向上的转变,使他根本上已成为了另一个人;从这一刻起他,他的过去已不再与他有任何瓜葛,新的生命导向将是他日后生命的本性。
并非所有生命导向的转变都会产生超越的力量。生命导向改变后,你仍可能生活在线性、因果关系的模式中。超越的力量早已超出此一模式。超越将唤醒力量,从头开始,不受过去因果作用之影响。超越是崭新的层面,一旦进入此一成变,每一时刻都充满了新的可能性,那是过去看此绝对不可能的。
超越与创造
在创造的动作中,你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法则:也是因果关系的法则,另一则是超越的法则。所以你得以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身份、超越自己的生命。
首先,在创造时,你运用“因”以产生“果”的能力增中了。但此一法则并非是创造过程中最上乘的力量。
其次,在创造时,你将超脱时空的接续性和因果关系,因你正经历着超越的法则。在这领域中,过去的因果因素完全派不上用场。当你翻开新的画布或重复任何创造的动作时,过去是不存在的。面对全新的空白乐谱或一块尚未雕琢的大理石时,每一时刻都充满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远超出过去你的想象。
作为创造者,过去的因果关系不在是支配因素。处在超越的状态中,表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以往的行动无法羁绊你,你也不会现在自己不想要的处境之中。
当然在场的创造导向中,过去仍有其功能。它能协助你掌握因果关系,让你能在超越期间创造性的因果关系。在学校或其他地方所学习的事物,并不会限制你构思你想要创作的结果。过去只会是你的帮手。
在创造导向中,掌握因果法则有助于超越的经验。它能协助你将超越的经验化为事实。借由创造的行动,你将自身的生命力发挥出来。
在提到超越时如果仅是说:“我只是一个管道”,或“我只是上帝旨意的工具”,表示你并不了解自己和作为一位创造者时这中间的关系。如果认为人的行动在创造过程中无关紧要,就是扭曲了人性个别化的力量、美丽与独特的可贵之处。
缺少人的选择与行动,许多了不起的结果绝对无法产生。当贝多芬在创作交响乐时,他可能会受到高层是直觉观感的影响,但编写乐曲的仍是贝多芬本人。这仍是贝多芬个人的创作,在他作曲之前,这篇乐章并不存在。
由于你的存在,原先不可能的创作成为可能。这项创造来自你的观点,来自你的学习,来自你的试验,来自你的过去,来自你的渴望。
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创造的动作更超凡入圣。你所存在的无数次元时空,在创造过程中汇聚成了单一的定点。
浪子的比喻
浪子的寓言也是一则说明超越原则的绝佳例证。
故事中有一位父亲和两位儿子。其中一位离家出走,误入歧途;另一位则很乖顺,留在家中帮忙。
有一天这位离家出走的儿子想起家的温暖,决定不愿一切地回到父母的身旁。父亲原以为这个儿子早就死掉了,看到他出现在面前,惊喜之余,举办盛大的宴会,庆祝儿子的重生。这位迷途知返的孩子如果不会离家出走,恐怕还得不到父亲那么多的爱。
多年来晨昏定省的乖儿子,看到父亲的这些举动,心中很不是滋味。父亲则略显激动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说:“这些年来我以为他已经死 ,没想到他还活着……我以为他已经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呢!”
父亲和两位孩子代表了一个人的三个绝然不同的部分。父亲代表了生命的源头。乖儿子代表了与此生命源头相互配合的总分;迷途的儿子则代表了与生命源头无法配合的部分–一个与真实自我及人性至善面背道而驰的部分。
如同寓言中那位迷途知返的儿子一样,那一意孤行、率性而为的叛逆部分,总有一天会记起生命的源头,而兴趣不如归去的意念。
但生性良善的那部分–多年来一直忠实于你、为你克尽职责–却不愿意看到全家团聚的场面。
想不到拒绝整合的,并不是你那叛逆的一面,而是对你唯命是从,一直努力为善的那一面。
许多人一直认为叛逆的一面–莽撞、失败、撒谎、妥协、投机、自私、憎恨、傲慢、偏见、嫉妒、懒惰、贪婪、破坏、消极、背叛–使得自己无法与自己的生命源结合在一起。
其实在好相反,叛逆面的自然倾向就是回归生命源,并与之结合。
良善的一面才是不顾你内心的强烈呼唤,阻止你整合为一的最大阻力。
当叛逆面想起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它义无反顾;没有任何期待,也没有任何条件。
当你回应内心深处的呼唤要求整合时,你不会人生任何非分的要求、不会有所期待、更不会预设立场。同样地,当父亲庆幸迷途羔羊返家时,也是全心全意,不期待任何解释,完全无条件的。
父亲(生命源)无条件的爱心以及盼你回家的渴望,就是促使超越发生的力量。“我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父亲的惊喜之语,仍余音绕梁。
一厢情愿
为了能唤回迷途的羔羊,全家团圆,这两位儿子必须相互和解。故事一开始,父亲和良善的儿子住在家里相依为命,而叛逆的儿子则在外自甘堕落。当叛逆的儿子回家后,却又和父亲相偎在一起,而良善的儿子反而与父亲格格不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良善的儿子与父亲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一厢情愿“。在典型的反抗–顺应导向中,良善的儿子认为,只要他做得”正确“,固守”正确的标准“,依循”正确的原则“,就该得到父亲的奖励。当他看到自己的兄弟不循正途,却仍然受到宠爱时,他感到十分震惊。
许多人都有一厢情愿的想法。认为只要遵循既定的规则,其他人就应该回馈。但在这一厢情愿的模式中,另一方可能并不同意你订的条件,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许多关系发展的早期常可看到这种一厢情愿的情形。例如:女孩子单方面决定不再与任何其他男孩约会,隐含着对方也应该如此照办。但若对方从未答应如此做时,问题出现了。
在这个寓言中,良善儿子的行为就是一厢情愿,希望父亲能有所回馈。但父亲从未作过如此承诺。
如果良善儿子对父亲的误诊是出自内心,而不是寄望父亲的奖赏,那么他的行为就是最好的奖励。但寓言中透露,这位良善儿子是因外在动机而行善。就反抗–顺应导向而言,他只是完成他认为必须做的事(had to do ),而不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事(wanted to do )。
每个人难免都有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你发现自己曾因以往对自己不够诚实而很难原谅自己时,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许多人都要求完美;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这里唯一完美原事物就是不完美。
法兰克在所著《人类的意义追求》一书中提到,圣人并非因追求完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
我在研习会上常看到有些人执意追求完美,对少许的缺憾自责甚深、无法原谅自己的逾矩行为。
当你对自己不存有期望、要求或一厢情愿的想法时,生命中的底层结构将产生根本的改变。其阻力最小之路将引你进入超越的殿堂,获致生命的完全整合。在反抗–顺应导向中,回应的目标是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完美境地,而创造导向倾向于追求一个超越的境界。
心灵的呼唤
促使超越力量凌驾在因果力量之上的是,超越力量在结构动作中属上乘力量。此外,像所有的上乘力量,在优先顺序上,它先于下乘的力量。
任何事物的力量都无法凌驾生命源的力量。
你的生命源力求透过你获得表现。它就好比父亲对两位儿子无条件的爱所产生的伟大力量。这个力量的自然倾向是寻求充分表现的机会,所以寓言中父亲的渴望也就等于是,无条件的爱得以完全的表现。由于这分爱是无条件的,所以不要求回报。
在这同时,你的”本我“也渴望与生命源结合,如同叛逆儿子兴起回家的念头。在此处我所称的”本我“并非指某些心理学家所归因的自私、痛苦、愤怒、性欲、幼稚等本性,而是指”向善的本意“–与生命源结合之人类本性里最深的渴望。这种渴望也就是所谓的”心灵的呼唤“,它存在于心灵的深处;心理上的意念、意识上的想法、直觉上的观点,甚至连生命主导结构的作用,也无法如此深入。圣奥古斯丁提到这种渴望时说:”人类不安静的灵魂在此找到了归宿。“
”生命源“与”本我“这两股力量彼此相吸的关系,其本身具结构性,将产生阻力最小之路,促使两股力量汇聚、结合在一起。
由于这两股力量均不受制于时间,它们彼此的整合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即使在逻辑上这些时刻显得极不合理。
在因果关系的结构中,每一事件发生的次序都环环相扣。每一个动作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早已在这一连串的因果次序中决定。任何事件若与这个早已决定的因果链毫不相干的话,将不可能发生。
但在超越的结构中,你却可以独立地、奇迹式地跳出正常因果关系的束缚,超越环境、超越你的过去、超越一向支配你生命的结构,以及你过去与现在的各个层面。
你将可以悠然自得地回归自我。
文明的超越
超越不仅发生在个人的身上,也会发生在人类文明上。
当考虑过人类历史上各种因果关系的作用后,我们难免会认为,今天的人类文明未来有可能会毁灭、腐败和消失。但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股渴望,希望与自己的人性至善面再度结合。当创造人类文明的个人,愿意从反抗–顺应导向努力转移到创造导向,使得超越成为生活典范时,整个人类文明的超越仍是可能的。
人类以往的历史主要是由具反抗–顺应导向的人所主导,他们在结构性冲突的架构中起起伏伏,从一个环境摆荡到另一个环境,被环境控制得无法脱身,更别奢望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愿景。
但站在人类历史的这一刻,我们将有机会迈入一个新世纪,在愿景的鼓舞、抱负的推动下,植基于事实,由创造行为所锻造,将堂堂迈进超越的整体文明。
当人们学会支配自己的创造过程后,将具有无限的潜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要创造力量。
在企业组织中,当人们对创造过程愈加熟练,并懂得如何将此熟练的创造技能,运用在所热爱的工作上时,新一代的领袖将因此而诞生;这群具有创造才能的领袖,将个人关系的意义推展到所有人类努力的成果上时,即可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
有人问历史学家怀特什么是历史形成的最主要力量。他说”观念。“
如今,有个观念正在形成当中,内涵正日趋成熟,那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主要创造力量,此一观念正是我们这个年代最具震撼力的触媒。
一旦你为自己发掘了此一观念后,你势必义无反顾地向前迈进。你的人生将从此改头换面。